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3: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秀金
研究生(外文):Siew-Kim Lee
論文名稱:「道外無事,事外無道」──陸象山「事上見心」的思想探究
指導教授:張永儁張永儁引用關係張瑞良張瑞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心即理宇宙即是吾心宇宙內事乃吾分內事本心辨志義利之辨道外無事事外無道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道外無事,事外無道」,即道即事,「道奚而可與天地殊?心奚而可與天地異?」「道」與「心」無殊異,道即心,心即道也。「心」看不到,摸不著,但憑藉著「事」則可見「心」矣;心憑藉事而見,即心由工夫而見,故曰「事上見心」。換言之,「道與事」和「心」的三角關係就在於「事上見心」,先察識而後涵養。

陸象山是建構一個以「心即理」為道德倫理的價值宇宙論,「理塞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以內心的道德準則與宇宙普遍之理作為同一性,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外,他也強調「道塞宇宙」、「道未有外乎其心者」,欲求道者,反求其諸心,道不外索,宇宙內事,乃吾心中事。這就是何以象山之學被稱為「心學」的緣故,事事於心上求。是故象山要人直下本心,當下認取,切己體認,因此「事上見心」的這套「踐己見心」的工夫,是踐履而不是理論,是體驗而不是分析,並且「必有事焉」,「逐事逐物,考究練磨」、「事事物物不放過,磨考其理」,自我省察、自我主宰,復其本心,以致心靈、理明,得心之正。由此可見,「事上見心」的涵養工夫,為的是喚起固有的道德主體──「本心」,發揮它的本能──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士尚志」,志是心之所存主,主於義則習於義,反之,主於利則習於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此即象山所謂「辨志」──「義利之辨」。想要深入了解象山的思想內容,史上爭論不休的「朱陸之辨」和「陸禪之辨」,即朱熹和禪學的思想,必須要有一番的認識。
摘要…………………………………………………Ⅰ
目錄…………………………………………………Ⅱ
第一章:緒論………………………………………1
第二章:心、理、道的分析………………………7
第一節:「心」論…………………………………9
一)心為思維主體…………………………………9
1)思正、事正……………………………………10
2)學以思正………………………………………11
二)心是道德主體…………………………………11
1)「本心」即「四端」…………………………13
2)「本心」即「正」……………………………14
3)「此心」即「本心」…………………………16
4)「心」與「本心」之別………………………16
5)「本直、本善」即「至公、至正」…………17
三)心,天之所予…………………………………19
四)聖賢與吾同心…………………………………20
第二節:「理」論…………………………………21
一)心即理…………………………………………22
二)自然界的規律…………………………………26
三)典章制度、倫理道德…………………………26
第三節:「道」論…………………………………29
一)倫理之規範……………………………………29
二)「道」貫天人…………………………………31
1)道含「生」意…………………………………32
2)道含「道德」義………………………………32
3)欲與道隔 …………………………………… 33

第三章:立志見心…………………………………35
第一節:學者須先立志……………………………36
一)志字探義………………………………………38
二)象山之志………………………………………40
第二節:得時行道…………………………………46
第三節:時與天命…………………………………49
第四節:辨志──義利之辨………………………51
一)辨以去惑………………………………………52
二)義利之辨………………………………………53
1)義與利…………………………………………54
2)辨志……………………………………………58
第四章:「朱陸之辨」與「陸禪之辨」…………63
第一節:「事上見心」與「事上見理」…………63
一)即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謂學…………………65
1)學問之道,求其放心…………………………67
2)九卦修德見心…………………………………69
3)易簡之教………………………………………73
二)無極之辨………………………………………76
第二節:「事上見心」與「萬法明心」…………88
一)象山與禪………………………………………88
二)儒釋之辨………………………………………90
三)陸禪同異………………………………………93
1)「心即理」與「萬法從自性生」……………93
2)頓悟見心………………………………………94
3)成聖成佛………………………………………96
4)固有自成………………………………………96
5)不立文字………………………………………97
6)心注經籍………………………………………97
第五章:踐己見心…………………………………101
第一節:自貴、自立、自反………………………103
一)自貴……………………………………………103
二)自立……………………………………………106
三)自反……………………………………………108
第二節:成己、成物………………………………112
一)欲之為害………………………………………115
二)剝落復明………………………………………116
第三節:洗心滌欲…………………………………117
第四節:學以復心…………………………………118
一)知先行後………………………………………120
二)本立理明………………………………………122
三)格物致知………………………………………126
四)講明踐履………………………………………130
五)實學篤行………………………………………133
六)讀書親師友……………………………………134
1)親師友…………………………………………135
2)讀書……………………………………………137
Ⅰ)存疑……………………………………………140
Ⅱ)優游讀書………………………………………141
Ⅲ)精熟為貴………………………………………143
Ⅳ)切近優游之思…………………………………143
Ⅴ)唯理是從………………………………………145
Ⅵ)忠於原文、參考注疏…………………………145
Ⅶ)學之不已………………………………………146

第六章:結論………………………………………149
參考書目……………………………………………155
一)古典文獻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民國86年。
王先謙著,《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民國82年。
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楊家駱主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72年。
唐•慧能著、郭朋校釋,《壇經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宋•張載撰,《張載集》,台北:漢京,民國72年。
宋•程顥、程頤撰,《二程集》,台北:漢京,民國72年。
宋•邵雍撰,《皇極經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宋•謝良佐撰,《上蔡語錄》,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
宋•王蘋撰,《王著作集》,收錄在《欽定四庫全書》。
宋•王安石著,《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藉,1999年。
宋•葉適撰《水心集》,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0年。
宋•陸九淵撰、明•王宗沐編,《象山先生全集》,台北:世界書局據明嘉靖江西刊本校印。
宋•朱熹撰,《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
宋•陳亮撰,《陳亮集》,台北:漢京,民國72年。
明•王陽明撰,《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0年。
清•李顒撰,陳俊民點校,《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李紱撰,《陸子學譜》,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雍正無怒軒刻本。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清•黃宗羲撰,《黃宗羲全集》,〈明儒學案〉,台北:里仁,民國76年。
清•李道平撰,《周易集解纂疏》,台北:中華書局,1998年。
清•李光地撰,《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吳長庚主編,《朱陸學術考辨五種》,南昌市: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陳玉森、陳憲猷撰,《周易外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二)學術專書
呂思勉著,《理學網要》,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台北:正中,民國79年。
牟宗三著,《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
牟宗三著,《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上海:上海古藉,2001年。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2年。
牟宗三著,《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聯經,2003年。
錢穆著,《朱子新學案》,台北:聯經,民國84年。
錢穆著,《宋明理學概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69年。
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商務,1996年。
錢穆著,《陽明學述要》,台北;蘭臺,民國90年。
錢穆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台北:水牛,民80年。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華正,民國83年。
方東美著,《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民國74年。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香港;新亞研究所,民國64年。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民國84年。
吳怡著,《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民國85年。
束景南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2003年。
陳榮捷著,《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台北:中研院文哲所,民國85年。
陳榮捷著,《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7年。
陳榮捷著,《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7年。
陳榮捷著,《朱熹》,台北:東大,1990年。
劉述先著,《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1年。
張君勱著,《新儒家思想史》,台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1999年。
徐復觀著,《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0年。
余英時著,《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允晨,民國92。
余英時著,《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著,《中國近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崔大華著,《南宋陸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譚作人著,《陸象山評傳》,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5年。
鄧克銘著,《宋代理概念之開展》,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
劉伯驥著,《宋代政教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60年。
曾春海著,《陸象山》,台北:東大,1988年。
曾春海著,《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2001年。
郭齊家、顧春著,《陸九淵教育思想研究》,南京市: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顧春著,《來源•爭論•特性──陸九淵教育思想三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董金裕著,《宋儒風範》,台北:東大,民國68年。
張立文著,《走向心學之路──陸象山思想的足跡》,北京:中華,1992年。
張立文著,《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著,《朱熹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張立文著,《朱熹思想研究》,中和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張立文主編,《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立文主編,《心》,台北:七略,1996年。
張立文著,《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著,《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民國82年。
夏君虞撰,《宋學概要》,台北:華世,民國65年。
姜國柱著,《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篇》,台北:文津,民國82年。
范壽康著,《朱子及其哲學》,台北:開明書店,民國65年。
宇野哲人著,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1年。
祁潤興著,《陸九淵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林繼平著,《陸象山研究》,台北:商務,2001年。
林繼平著,《宋學探微》,台北:蘭臺,民國90年。
陳德仁著,《象山心學之比較研究》,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4年。
石訓、姚瀛艇等著,《中國宋代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彭永捷著,《朱陸之辨──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賴永海著,《中國佛性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張永儁著,《二程學管見》,台北:東大,1988年。
陳來著,《宋明理學》,台北;洪業,民國82年。
陳來著,《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2003年。
陳來著,《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來著,《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戴君仁著,《梅園論學集》,台北:開明書店,民國59年。
蒙培元著,《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方豪著,《宋史》,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民89年。
陳振著,《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君勱著,江日新譯,《王陽明──中國十六世紀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台北:東大,1991年。
鄧廣銘著,《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鄧廣銘著,《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浹俠著,《王安石變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浹俠著,《中國經濟通史•宋代經濟卷》,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
劉宗賢著,《陸王心學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鄭曉江主編,《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楊曉塘主編,《程朱思想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馮炳奎等著,《宋明理學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民國72年。
徐紀芳著,《陸象山弟子研究》,台北:文津,民國79年。
嵇文甫著,《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秦家懿著,《王陽明》,台北:東大,1997年。
蔡仁厚著,《宋明理學》,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蔡仁厚著,《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民國89年。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賴美君撰,《陸象山的為學思想與教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金東天撰,《象山的形上倫理說之探源》,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

四)期刊論文
張永儁,〈朱熹「義利之辨」之倫理價值觀探源〉,《哲學與文化》,2001,第28卷,第1期。
蔡仁厚:〈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哲學與文化》,2004,第31卷,第8期。
鮑博,〈陸九淵與禪關係管窺〉,《中國哲學史研究》,1989,第4期。
許懷林,〈陸九淵家族及其家規述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9,第2期。
劉宗賢,〈陸王心學探源〉,《中國哲學史》,1994,第2期。
劉宗賢,〈程顥「識仁」思想及其與陸王心學的關係〉,《文史哲》,1994,第1期。
解光宇,〈鵝湖之會:心學與理學分野〉,《孔子研究》,1999,第2期。
王偉民,〈朱陸哲學異同的幾個方面〉,《孔孟月刊》,第39卷,第6期。
黃彰健,〈象山思想臨終同於朱子〉,《大陸雜誌》,第69卷,第1期。
李日章,〈陸象山「心」的思想之解析〉,《大陸雜誌》,第50卷,第4期。
明允中,〈釋易繫辭傳三陳九卦兼論卦序〉,《文史學報》,第1期。
董平,〈象山「心即理」說的本體論詮釋〉,《孔子研究》,1999,第2期。
薛富興,〈心與理──程朱理學悲劇命運的個案透視〉,《孔子研究》,2000,第2期。
吳康,〈陸象山學述〉,《學術期刊》,第4卷,第3期。
牟宗豔,〈象山心學中的「義利之辨」探析〉,《理論學刊》,2002,第4期,總第110期。
李之鑑,〈陸九淵易學思想簡評〉,《新鄉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第2期,總第55期。
萬斌生,〈一篇正確評價王安石的劃時代文獻──讀陸九淵《荊國王文公祠堂記》〉,《撫州師專學報》,1998,第1期,總第56期。
吳一根,〈陸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說〉,《江西社會科學》,1994,第3期。
楊國榮,〈義利與理欲:傳統價值的多重性〉,《學術界》,1994,第2期。
盧子震,〈理學理論自身矛盾與朱陸分歧〉,《孔子研究》,2001,第6期。
吳文丁,〈象山心學通解〉,《撫州師專學報》,1998,第1期。
彭永捷,〈論理學人性論的兩個方向──以朱子和象山為中心〉,《東方論壇》,2000,第4期。
余品華、賴功歐,〈現代新儒學眼中的陸象山〉,《撫州師專學報》,1999,第2期。
金春峰,〈朱熹思想之與陸象山〉,《中州學刊》,1997,第1期。
王冰泉,〈從「太極辨論」剖探陸象山晚期思想的道家傾向〉,《撫州師專學報》,1998,第1期。
涂宗流,〈陸九淵心學的「心」、「本心」──陸九淵心學九辨之六〉,《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5卷,第2期。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姜新立,〈中國共產主義的歷史回顧與理論反思〉,《中山社會科學季刊》,1991年6月,第6卷第1期,頁1-23。
2. 李英明,〈鄧小平、劉少奇與毛澤東:中國大陸社會主義的本質〉,《東亞季刊》,1995年冬季,第27卷第3期,頁1-13。
3. 吳安家,〈中共統治五十年的理論與實際-黨的領導〉,《中國大陸研究》,1999年9月,第42卷第9期,頁1-12。
4. 楊開煌,〈台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東吳政治學報》,2000年,第11期,頁71-105。
5. 陳重成,〈鄧後中共革命政權的發展與挑戰〉,《共黨問題研究》,1997年9月,第23卷第9期,頁70-78。
6. 張鎮邦,〈鄧小平建設有中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際〉,《中國大陸研究》,1993年4月,第36卷第4期,頁7-18。
7. 張鎮邦,〈論資產階級在中國大陸的興起〉,《中國大陸研究》,1994年3月,第37卷第3期,頁5-16。
8. 余光,〈中共一黨專政剖析-大陸民主黨派地位之演變〉,《亞洲研究》,2003年3月,第46期,頁130-186。
9. 石之瑜,〈中共派系鬥爭本質之變遷〉,《中國大陸研究》,1992年11月,第35卷第11期,頁5-18。
10. 李日章,〈陸象山「心」的思想之解析〉,《大陸雜誌》,第50卷,第4期。
11. 王偉民,〈朱陸哲學異同的幾個方面〉,《孔孟月刊》,第39卷,第6期。
12. 蔡仁厚:〈宋明理學分系問題論衡〉,《哲學與文化》,2004,第31卷,第8期。
13. 張永儁,〈朱熹「義利之辨」之倫理價值觀探源〉,《哲學與文化》,2001,第28卷,第1期。
14. 陳德昇,〈中共允許私營企業家入黨的政治意涵〉,《共黨問題研究》,2001年8月,頁4-6。
15. 徐斯儉,〈中國大陸九Ο年代之政治變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2001年2月,第44卷第2期,頁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