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4 1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志鵬
研究生(外文):Chi-Pong Huang
論文名稱:利用蓄水設施提升灌溉機動性
論文名稱(外文):Expanding the Flexibility of Irrigation Management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指導教授:蘇明道蘇明道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7
中文關鍵詞:層級分析法系統模擬灌溉需水量蓄水池設計
外文關鍵詞:AHPSimulationWater RequirementCapacity Design of Storage Po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近年來因社會經濟及生活形態改變導致專業農戶日漸減少,兼業農戶無法完全配合水利會依排定之時間進行灌溉作業,另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之國際農產品競爭壓力,農民希望夠依意願及市場機制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依耕作需要進行機動性灌溉,但因渠道系統配置與水利會管理人力上限制,短期內要水利會改變其灌溉管理方式實不容易,因此本研究乃探討農民灌溉行為改變對於灌溉需水量之影響,並對於傳統水利會以供給為導向的灌溉管理制度所造成的衝擊提供較佳解決方案。
研究中以嘉南水利會佳里小組所轄之灌區為研討區域,建立相關資料庫並採用系統模擬的方式模擬出農民自主灌溉下之灌溉水量,其中有關農民決策分析是先列出影響灌溉的評估要素並利用層級分析法建立灌溉意願指標,並由時間與水量上探討灌溉需水量與水利會供給水量之差異,研究中並針對水利會以供給為導向之供水系統與田間農民以需求為導向間之供需不平衡,進行蓄水池之容量設計與風險評估,供作灌溉規劃與管理之依據。
研究中發現農民之灌溉決策受降雨與作物生長期兩個因素影響最大,且農民自主性灌溉將會使得灌溉用水量增加,其中又以旱作用水增加的幅度最高,主要是因為頻繁的灌溉使得土壤水分保持在較高之水準,因而使蒸發散量增加及有效雨量利用量降低。設置蓄水池確能減緩缺水的問題,但仍無法避免缺水,因此本研究提供各種容量設計下之缺水風險曲線,做為設計與管理之依據。
The ChiLi Command area of ChiaNan Irrigation Association was used as the study area. Factors, such as soil, weather, crop kind, crop phenology, time from last irrigation, distance to the diversion source, etc that affecting farmer irrigation behavior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relation importance of each factor was studied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 irrigation will index was proposed by combing the above factors to simulate the irrigation behaviors of farmers. The irrigation demand under farmers’ freewill was estimated by system simulation using historical weather data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 Intermediate storage was also proposed to regulate the mismatch of demand and supply.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irrigation decisions are weather and crop phenology. The irrigation demand increased under irrigation management with farmers’ freewill because the effective rainfall decreased as the irrigation frequency increased. Evaportranspiration also increased as the soil moisture was maintained at higher level under frequent irrigation.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crops other than paddy. The water shortage decreased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The design capacity of the storage was also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the risk of irrigation shortage.
目錄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方法 3
1.4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 農業用水推估理論 6
2.2 水利會現行灌溉系統與輪區配水模式 8
2.3 以需求為導向之灌溉系統 9
2.4 理想之供需關係 9
2.5 蓄水池容量規劃設計 10
2.6 決策行為之研究 11

第三章 研究區域簡介 14
3.1 地理位置 14
3.2 氣象與土壤 15
3.3 灌溉管理單位 15
3.4 水利會作物制度與灌溉制度 16
3.5 灌溉系統 18
3.6 用水管理 19



第四章 現行水利會灌溉計畫之計畫用水量 22
4.1 灌溉計畫制訂流程 22
4.2 灌溉計畫用水推估 25
4.2.1 水田灌溉計畫用水 25
4.2.2 旱田灌溉計畫用水 27
4.3 研究區域計畫用水量 28
4.3.1 作物作物制度與立地條件 28
4.3.2 稻作計畫用水量 28
4.4.3 旱作計畫用水量 32
4.4.4 佳里小組計畫用水曲線 33

第五章 農民之灌溉決策 35
5.1 層級分析法 35
5.1.1 層級分析法之特性 36
5.1.2 層級分析法的假設與目的 36
5.1.3 層級架構與評估要素 37
5.1.4 評估尺度 40
5.1.5 群體評估的整合 41
5.2 層級分析法之理論 42
5.3 層級分析法之分析流程 43
5.4 層級分析法評估尺度與標度法修正 47
5.5 農民灌溉行為分析 50
5.5.1 各評估要素之權重分析 50
5.5.2 指標之建立 54

第六章 以需求為導向之灌溉系統用水模擬 61
6.1 資料庫建置 62
6.2 田間逐日水分推估模式 64
6.2.1 實際作物蒸發散量 65
6.2.2 滲漏量 70
6.2.3 溢流量 72
6.3 灌溉用水量 72
6.4 系統模擬設定 75
6.5 水利會灌溉制度用水模擬 76
6.6 自主性灌溉用水模擬結果 77
6.7 氣象對於灌溉用水量之影響 81
6.8 轉作對於灌溉用水量之影響 83
6.9 計畫用水量與灌溉需水量之分佈 84

第七章 蓄水池容量設計與風險評估 87
7.1 蓄水池容量設計 87
7.2 蓄水池缺水風險評估 90
7.3 稻作轉作對於缺水風險影響 94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00
8.1 結論 100
8.2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A AHP專家問卷結果 106
一、中文部分:
1.台灣省水利局 (1980)。雜作灌溉手冊。
2.陳建民 (1981)。水田滲漏量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徐木蘭 (1983)。行為科學與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林俊男 (1984) 。整地時期灌溉配水模式與尖峰用水及農機作業之研討。中國農業學報, 三十卷一期。
5.謝育文 (1985) 。分析層級程序法(AHP)應用在我國個人電腦用印表機開發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6.鄧國源、曾國雄 (1989) 。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 。中國統計學報,27(6), 5~22。
7.鄧國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 26(7), 1~19。
8.林國勝 (1990) 。AHP標度評價與新標度法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
9.陳順和 (1990) 。稻作灌區變動流量條件下配水技術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甘俊二、施嘉昌等 (1993) 。灌溉排水原理。台北:國立編譯館
11.行政院農委會 (1994) 。旱作灌溉用水調整方法之研究。出版地: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
12.行政院農委會 (1994) 。農田水利會合理灌溉用水量及水源可靠水量調查與評估-灌溉標的用水實態及特性分析。出版地: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研究所。
13.朱壽銓、盧光輝、廖朝軒 (1995) 。台灣地區雨水貯集系統之現況與展望。工程環境會刊,14期, 21~28。
14.朱壽銓、廖朝軒 (1995) 。臺灣西南部泥岩地區農業用雨水貯集供水系統之調查研究。出版地:農委會。
15.經濟部水利司 (1995) 。研擬合理農業灌溉用水標準(I) 。出版地: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16.林建興(1996) 。台灣農田灌溉輸水損失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台灣省石門水庫管理局 (1996) 。石門水庫灌區最合理灌溉需水量研究(II)。出版地: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18.陳遷、王浣辦 (1996) 。AHP方法判斷尺度的合理定義。系統工程,十四卷五期, 18~20。
19.陳清田(1996) 。台灣地區旱作物需水量之推估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經濟部水利司 (1996) 。研擬合理農業灌溉用水標準(II) 。出版地: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21.朱壽銓、廖朝軒、黃文龍 (1997) 。農業雨水貯集供水系統容量設計與模擬。工程環境會刊,16期,47~57。
22.劉振宇,蘇明道,黃賢統等 (1997)。水稻田對地下水補注功能評估分級。中日水資源研討會論文。
2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