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史料:
1.William Faulkner, The Faulkner reader :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s of William Faulkner (New York : Random House, 1954)
2.方東樹,《攷槃集文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49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影印光緒二十年刻本)
3.王鎮遠等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4.左舜生選輯,《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民國叢書第五編》6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
5.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
6.朱熹集註,《四書集註》(台北:藝文,1996)
7.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冊四(北京:中華書局,1986)
8.吳天任編著,《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台北:台灣商務,1988)
9.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
10.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1.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83)
12.姚鼐,《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胡適,《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4.唐文治,《茹經堂文集》,收入《民國叢書第五編》9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
15.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3)
16.唐鑑,《國朝學案小識》(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影印光緒十年孟春月重鐫四砭齋原本)
17.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台北:藝文,1996)
18.馬其昶,《桐城耆舊傳》,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一輯第409冊(臺北:文海,1969)
19.張若英編,《中國新文學運動史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85)
20.張裕釗,《濂亭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544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影印光緒八年查氏木漸齋蘇州刻本)
21.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2.郭立志,《桐城吳先生(汝綸)年譜》,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三輯第725冊(臺北:文海,1972)。
23.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1997)第一卷
24.傅斯年撰,陳槃等校訂,《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25.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
26.曾國藩編,《評注古文四象》(上海:有正書局排印本,1917)
27.舒蕪等編選,《近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28.賀濤,《賀先生(濤)文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十輯第93冊(臺北:文海,1974)
29.黃宗羲輯,全祖望訂補,《足本宋元學案》(臺北:廣文書局,1971)
30.劉勰著,范文瀾編注,《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31.蔣述卓等編著,《宋代文藝理論集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2.蔡元培著,何莉莉等編輯,《蔡元培文集》(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
33.蔡可園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廣文書局,1978)
34.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35.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中文研究:
專著
1.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2.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3.余英時,《中國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
4.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2003)
5.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社•中央研究院,2004)
6.余英時,《論戴震和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96)
7.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8.吳展良師,《中國現代學人的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論集》(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9.吳興國,《中國傳統文論的知識譜系》(四川:巴蜀書社,2001)
10.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11.李建民,《死生之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12.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1996)
13.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1995)
14.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15.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16.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17.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1988)
18.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1980)
19.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52)
20.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1991)
21.張少康等著,《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2.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64)
23.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24.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臺北:聯經,1988)
25.張灝,《張灝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6.郭延禮,《中西文化碰撞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7.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8.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9.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2000)
30.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31.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32.陳平原,收於《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河北人民,1997)
33.陳洪、陳淩海等編,《吳稚暉先生大傳》(臺北:蔣枋、許師慎,1964)
34.陳美潾,《吳汝綸自強思想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1996)35.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78)
36.彭明、程歗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7.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38.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39.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1988)
40.趙建章,《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41.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2.劉廣京,《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台北:聯經,1990)
43.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44.鄭天挺,《清史探微》(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
45.錢婉約,《內藤湖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46.錢穆,《中國文學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47.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95二版)
48.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2)
49.錢穆,《宋明理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50.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1.關愛和,《古典主義的終結: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論文:
1.王飛仙,〈林紓、他的翻譯與他的時代〉,收於胡春惠、周惠民主編,《兩岸三地「研究生視野下的近代中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525-535。
2.史涅,〈試論吳汝綸對西學的認識〉,《安徽史學》第4期(2001),31-56。
3.全增佑,〈清代的幕僚制度〉,《思想與時代》第31期(1944),29-33。
4.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西銘〉談起〉,《哲學研究》1998年第12期(1998,北京),64-69。
5.吳展良師,〈朱子的世界秩序觀之構成方式:朱子的天人關係思想析論〉,臺灣大學歷史系講論會(臺北:臺灣大學,2004)
6.林安梧,〈「道德與思想之意圖」的背景理解: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七期(1997,臺北),140-147。7.南湖,〈吳汝綸文紹湘鄉〉,《中央日報》第7卷(1962.2)。
8.徐雁平,〈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12),421-453。9.祝安順,〈從張之洞、吳汝綸經學課程觀看清末儒學傳統的中斷〉,《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北京),73-85。
10.祝安順,〈從張之洞、吳汝綸經學課程觀看清末儒學傳統的中斷〉,《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北京),73-85。
11.耘雲,〈吳汝綸學綜中西〉,《中央日報》第6卷(1962.6)。
12.高明士,〈唐宋間歷史變革之時代性質的論戰〉,《大陸雜誌》52卷2期,26-46。
13.高黛英,〈20世紀桐城文派研究述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3),114-120。
14.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7期(1978),475-484。
15.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3(1981,臺北),79-116。16.費海磯,〈吳汝綸先生新傳〉,《暢流》第56卷(1977.9),4-9。
17.葉毅均,〈從思想史到文化史的嘗試——包弼德《斯文》一書及相關討論述評〉,《新史學》十四卷二期(2003.6,臺北),225-226。18.趙建民,〈吳汝綸赴日考察與中國學制的近代化〉,《檔案與史學》第5期(1999),40-46。
19.韓永福,〈《清史稿》的編修過程〉,《歷史檔案》2004年第1期(2004,北京),7-11。
20.龐樸,〈一種有機的宇宙生成圖式〉《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1999.7,北京),301-303。
21.羅志田,〈文學革命的社會功能與社會反響〉,《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5期(1996,北京)
22.羅志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年05期(1995,北京)
23.關愛和,〈二十世紀初文學變革中的新舊之爭——以後期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的衝突與交鋒為例〉,《文學評論》第4期(2004),64-73。
外文研究(包含翻譯):
專著
1.Authur Lovejoy著,張傳有等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2.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9)
3.Jonathan Porter, Tseng Kuo-fan’s Private Bureaucracy (Berkeley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2)
4.K. E 福爾索姆(K. E. Folsom)著,劉悅斌等譯,《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5.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中譯見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6.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e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7.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8.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L. Hall)編,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9.艾爾曼(Benjamin Elman),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203-205。
10.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1998)
11.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2.愛力克森(Erik. H. Erikson)著,康綠島譯,《青年路德》(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13.劉禾著,宋偉傑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和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14.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