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5: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翁稷安
研究生(外文):Chi-An Weng
論文名稱:清季文之理念與經世使命的展開與影響——以吳汝綸為中心
指導教授:吳展良吳展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Lia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5
中文關鍵詞:經世文以載道吳汝綸桐城派
外文關鍵詞:WenstatecraftWu Ru-Lu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5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試圖說明傳統中國的「文」和西方近代「文學」是不盡相同的兩種概念,「文」雖然有其等同於文學寫作的部分,但絕非全部。「文」由中國自身的文化土壤所蘊含而出,體現著古人對世界觀和宇宙觀,也包含著對人間秩序的理想與規劃。「文」反映著中國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天文和人文相通,道與文相契,世上的萬事萬物皆是一體渾成,按著道的規律運行。「文」寫作時的種種要求,最終的目的便是要讓文章相合於陰陽生成之道,文道之間涵容互攝,形成一種化生的和諧。在很大的意義上,「文」與天地之道的相通貫,成為了傳統文人對文章書寫時的共同預設之一,所不同者僅在程度的多寡,以及形式與進路上的區隔。吳汝綸及其所代表的桐城派思想,無疑中國諸多文派中,最能顯示這種觀點的一脈。這種與道相符,天文與人文相合的思路,使得「文」得以轉化現世種種規劃和理想的源頭。在傳統中國宇宙秩序和人間秩序從未是截然二分、對立的狀態,古人所追求的是以統攝宇宙和人間「一以貫之」的大道,中國士人心中從來沒有完全形上,與現實全然無涉的抽象理論。「文」落實於現世,則變成了一種對社會風俗與文化的講求,以教化作為經世最重要的方法,以人才的培養作為改造政治最根本的手段,循序漸進,達成「修齊治平」、「內聖外王」的理想社會。這樣的想法,反映在吳汝綸一生對教育事業的關注,教育成為吳汝綸因應現世劇變最具體的方式。
在吳汝綸所身處的晚清,面對來自西方龐大的壓力,時代的氣氛,突顯了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另一項特質——「變」,桐城一脈「變而後大」的傳統,以及來曾李幕中所培養出的眼界,在在讓吳汝綸成為一個開通的改革者,而隨著對西學深入的理解,吳汝綸的「變」也各不相同。從最早「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式的接納,到欲合中西至高學術為一體的理想,乃至從實務面認為中西當分立的主張,宛如經歷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心路歷程,一定程度了表現近現知識份子在接受西學時的共相,無論在梁啟超或嚴復等人的手上,我們都可以看從擁抱西學,到認為中西分立的情形。如果只把吳汝綸最後階段的轉向,視為保守的倒縮,無疑窄化了其思考的複雜,以及吳汝綸思索中西的深入。所謂「變」,從來就不等同於對傳統的放棄由中學變西學,盡棄傳統一方面不可能,一方面潛藏著亡國滅種的危險。無論任何一階段吳汝綸對「變」的想法,都是要讓傳統中學能在西學的壓力下,找到調適之道,中學永遠是其思考的根本,這也是他訪日,不斷地與日本漢學家對話,所欲尋求的解答。在實務的考察與一次次的交談中,吳汝綸覓得對傳統的自信,回歸到「文」之上,認為它終有影響、彌補西方哲學的一天。
吳汝綸對「文」的獨特思維,在晚清仍有很大的影響與延續,無論同輩的薛福成、黎庶昌、張裕釗,或者作為弟子輩的馬其昶、賀濤等,以及師友交誼的嚴復、林紓我們都可以看到古文的傳承。即便站在桐城文派對立面的梁啟超、五四新文化時期的新派知識份子,在思維模式上,都或深或淺的繼承,傳統「文」的特性,名為「文學」的各種主張,往往最終關切都不僅是「文學」的主體性而已。然而,如同蔡元培替《文變》一書所做的序言指出的:「先儒有言:『文以載道』。道不變也,而見道之識,隨世界之進化而屢變,則載道之言,與夫載道之言之法,皆不得不隨之而變。譬之於人,自少而壯,其服食,其語言,其執業,無不隨之而變也。」 正因為傳統的「文」是整體性的觀照,和傳統思想和社會的運作緊密相連,一點一滴的更動,最終都會帶來全面的解體,更遑論近現代翻天覆地的劇烈變化,蔡元培文章寫於一九○二年,對照後來的發展,猶如一則預言,在「其服食,其語言,其執業」全面性的變化之後,吳汝綸和桐城派的文論失去了立足的土壤。最重要的,是蔡文所未明言的,這樣變化的最後,連「道」本身也面臨了動搖。這對傳統的「文」無疑是最致命的一擊,即便轉換成隱晦的方式繼續發揮著作用,但在某種意義仍是一種消逝。當中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的同時,古代的「文」也漸次被西方近代的文學所取代。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對象的擇定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6
第二章 生平事蹟與學術淵源 19
第一節 生平事蹟 19
第二節 學術淵源 40
第三章 「文」之概念的歷史淵源與開展 51
第一節 關於「文以載道」舊說之辯駁 52
第二節 出於《周易》宇宙觀的「文」 63
第三節 道、文渾然交融的傳統世界 78
第四章 「文」之概念與經世使命的結合與實踐 87
第一節 傳統思想中的文與經世 88
第二節 面對西學入侵時的態度與因應 103
第五章 「道—文—經世」文論體系的延續與反響 123
第一節 梁啟超的「小說界革命」 124
第二節 五四新文化時期的「文學革命」 139
第六章 結論 155
參考書目 161
參考書目

史料:
1.William Faulkner, The Faulkner reader : selections from the works of William Faulkner (New York : Random House, 1954)
2.方東樹,《攷槃集文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497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影印光緒二十年刻本)
3.王鎮遠等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4.左舜生選輯,《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民國叢書第五編》6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
5.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
6.朱熹集註,《四書集註》(台北:藝文,1996)
7.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冊四(北京:中華書局,1986)
8.吳天任編著,《民國梁任公先生啟超年譜》(台北:台灣商務,1988)
9.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合肥:黃山書社,2002)
10.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1.姚鼐,《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83)
12.姚鼐,《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胡適,《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14.唐文治,《茹經堂文集》,收入《民國叢書第五編》95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
15.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3)
16.唐鑑,《國朝學案小識》(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0年影印光緒十年孟春月重鐫四砭齋原本)
17.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台北:藝文,1996)
18.馬其昶,《桐城耆舊傳》,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四十一輯第409冊(臺北:文海,1969)
19.張若英編,《中國新文學運動史資料》(上海:上海書店,1985)
20.張裕釗,《濂亭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544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年影印光緒八年查氏木漸齋蘇州刻本)
21.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2.郭立志,《桐城吳先生(汝綸)年譜》,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三輯第725冊(臺北:文海,1972)。
23.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1997)第一卷
24.傅斯年撰,陳槃等校訂,《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25.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
26.曾國藩編,《評注古文四象》(上海:有正書局排印本,1917)
27.舒蕪等編選,《近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28.賀濤,《賀先生(濤)文集》,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十輯第93冊(臺北:文海,1974)
29.黃宗羲輯,全祖望訂補,《足本宋元學案》(臺北:廣文書局,1971)
30.劉勰著,范文瀾編注,《文心雕龍注》下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31.蔣述卓等編著,《宋代文藝理論集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2.蔡元培著,何莉莉等編輯,《蔡元培文集》(臺北:錦繡出版社,1995)
33.蔡可園編纂,《清代七百名人傳》(臺北:廣文書局,1978)
34.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35.魏源,《魏源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中文研究:
專著
1.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2.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3.余英時,《中國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1987)
4.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2003)
5.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社•中央研究院,2004)
6.余英時,《論戴震和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96)
7.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8.吳展良師,《中國現代學人的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論集》(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9.吳興國,《中國傳統文論的知識譜系》(四川:巴蜀書社,2001)
10.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11.李建民,《死生之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12.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1996)
13.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1995)
14.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
15.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16.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17.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1988)
18.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1980)
19.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52)
20.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1991)
21.張少康等著,《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2.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64)
23.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24.張灝,《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臺北:聯經,1988)
25.張灝,《張灝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6.郭延禮,《中西文化碰撞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7.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8.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下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29.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2000)
30.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31.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32.陳平原,收於《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河北人民,1997)
33.陳洪、陳淩海等編,《吳稚暉先生大傳》(臺北:蔣枋、許師慎,1964)
34.陳美潾,《吳汝綸自強思想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1996)
35.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78)
36.彭明、程歗主編,《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37.馮天瑜、黃長義,《晚清經世實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38.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39.葉維廉,《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1988)
40.趙建章,《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41.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2.劉廣京,《經世思想與新興企業》(台北:聯經,1990)
43.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44.鄭天挺,《清史探微》(臺北:雲龍出版社,2002)
45.錢婉約,《內藤湖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46.錢穆,《中國文學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47.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95二版)
48.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2)
49.錢穆,《宋明理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50.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1.關愛和,《古典主義的終結: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論文:
1.王飛仙,〈林紓、他的翻譯與他的時代〉,收於胡春惠、周惠民主編,《兩岸三地「研究生視野下的近代中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525-535。
2.史涅,〈試論吳汝綸對西學的認識〉,《安徽史學》第4期(2001),31-56。
3.全增佑,〈清代的幕僚制度〉,《思想與時代》第31期(1944),29-33。
4.何炳棣,〈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體論——從張載〈西銘〉談起〉,《哲學研究》1998年第12期(1998,北京),64-69。
5.吳展良師,〈朱子的世界秩序觀之構成方式:朱子的天人關係思想析論〉,臺灣大學歷史系講論會(臺北:臺灣大學,2004)
6.林安梧,〈「道德與思想之意圖」的背景理解: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七期(1997,臺北),140-147。
7.南湖,〈吳汝綸文紹湘鄉〉,《中央日報》第7卷(1962.2)。
8.徐雁平,〈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12),421-453。
9.祝安順,〈從張之洞、吳汝綸經學課程觀看清末儒學傳統的中斷〉,《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北京),73-85。
10.祝安順,〈從張之洞、吳汝綸經學課程觀看清末儒學傳統的中斷〉,《孔子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北京),73-85。
11.耘雲,〈吳汝綸學綜中西〉,《中央日報》第6卷(1962.6)。
12.高明士,〈唐宋間歷史變革之時代性質的論戰〉,《大陸雜誌》52卷2期,26-46。
13.高黛英,〈20世紀桐城文派研究述評〉,《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3),114-120。
14.張灝,〈晚清思想發展試論——幾個基本論點的提出與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7期(1978),475-484。
15.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3(1981,臺北),79-116。
16.費海磯,〈吳汝綸先生新傳〉,《暢流》第56卷(1977.9),4-9。
17.葉毅均,〈從思想史到文化史的嘗試——包弼德《斯文》一書及相關討論述評〉,《新史學》十四卷二期(2003.6,臺北),225-226。
18.趙建民,〈吳汝綸赴日考察與中國學制的近代化〉,《檔案與史學》第5期(1999),40-46。
19.韓永福,〈《清史稿》的編修過程〉,《歷史檔案》2004年第1期(2004,北京),7-11。
20.龐樸,〈一種有機的宇宙生成圖式〉《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1999.7,北京),301-303。
21.羅志田,〈文學革命的社會功能與社會反響〉,《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5期(1996,北京)
22.羅志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歷史研究》1995年05期(1995,北京)
23.關愛和,〈二十世紀初文學變革中的新舊之爭——以後期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的衝突與交鋒為例〉,《文學評論》第4期(2004),64-73。


外文研究(包含翻譯):
專著
1.Authur Lovejoy著,張傳有等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2.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1999)
3.Jonathan Porter, Tseng Kuo-fan’s Private Bureaucracy (Berkeley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2)
4.K. E 福爾索姆(K. E. Folsom)著,劉悅斌等譯,《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5.Peter K.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中譯見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6.Roger Chartier, The Culture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7.田浩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8.安樂哲(Roger T. Ames)、郝大維(David L. Hall)編,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9.艾爾曼(Benjamin Elman),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203-205。
10.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1998)
11.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2.愛力克森(Erik. H. Erikson)著,康綠島譯,《青年路德》(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13.劉禾著,宋偉傑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和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14.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梁繼權(1995)‧生活品質評估‧醫學繼續教育,5(3),283-286。
2. 陳美玲、顧乃平(1998)‧血液透析病患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6(5),393-430。
3. 林笑(1994)‧骨性關節炎患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2(4),371-378。
4. 姚開屏(2002a)‧簡介與評論常用的一般性健康相關生活品質量表兼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中華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7(2),111-138。
5. 林春香、劉雪娥、廖張京隸(1993)‧腎臟移植病患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護理研究,1(4),369-379。
6. 林春香、劉雪娥、王正儀(1996)‧大腸直腸癌病患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護理研究,6(5),393-403。
7. 邱怡玟、高淑芬、黃秀梨(1999)‧龜山鄉舊路村老人健康狀況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25(4),213-233。
8. 楚恆毅、劉復康(1999)‧日常生活活動的功能性評估簡介‧國防醫學,28(6),457-461。
9. 楊淑雅、馬素華、許光宏、吳基銓(1999)‧膝部骨性關節炎醫療照護成效量表之發展‧護理雜誌,48(3),44-63。
10. 劉作仁(1995)‧下背痛預防與復健治療‧臨床醫學,36(4),227-234。
11. 劉雪娥(1993)‧家屬生活品質量表心理測定學之探討‧護理研究,1(2),137-144。
12. 劉雪娥(2001)‧如何增進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榮總護理,18(3),217-222。
13. 蔡鳳琴、蔡芸芳(2003)‧急診病患對自我疼痛感受及接受疼痛處置滿意度之探討‧長庚護理,14(2),133-141。
14. 戴玉慈、羅美芳(1996)‧身體功能評估的概念與量表‧護理雜誌,43(2),63-68。
15. 6.林安梧,〈「道德與思想之意圖」的背景理解: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展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七期(1997,臺北),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