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原典部分:
1.《尚書》(北京:中華,1998)
2.《詩經》(上海:上海古籍,1987)
3.《左傳》(台北:遠流,1983)
4.《四書集注》(台北:藝文,1978)
5.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台北古籍,2001)
6.《史記》(台北:廣文,1962)
7.《新唐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
8.《舊唐書》(台北:鼎文,1976)
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台北:世界書局影印民國25年北平圖書館影印本)
10.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台灣商務,1983)
11. 歐陽修,《五代史》(台北:世界,1986年版)
12.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1983)
13.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藝文,1964)
14. 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15. 司馬光,《涑水記聞》(台北:藝文,1969) (聚珍版叢書)
16. 敖英,《綠雪亭雜言》(台北:新興書局影印清刊本)
17. 王稱,《東都事略》(台北:商務,1983)
18.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華,1968)
19. 王充,《論衡》(台北:中華,1966)
20.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
21. 孫望編,元結,《元次山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景印出版)
22. 韓愈,《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4)
23.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漢京,1982)
24. 呂溫,《呂衡州集》(台北:藝文,1967)
25. 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
26. 羅隱,《兩同書》(台北:藝文,1965)
27.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台北:藝文,1968) 百部叢書集成本
28.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華正,1975)
29. 張載,《張載集》(台北:里仁,1979)
30. 王安石,《臨川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83)
31.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32. 石介,《徂徠石先生全集》(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33. 尹焞,《和靖集》(台北:台灣商務,1981)
34. 朱子,《朱文公文集》(台北:商務,1970)
35.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世界,1962)
36. 王夫之,《宋論》(台北:中華,1966)
37.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台北:世界,1991)
近人著作部分:
專書:
1. 仇兆鰲,《杜詩詳註》(台北:藝文,1972)
2. 方豪,《宋史》(台北:中華文化大學出版部,2000年再版印刷)
3.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1995)
4.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入《觀堂集林》(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1980)
6.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允晨,2003)
7. 余英時,《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入於《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台北:聯經,1987)
8.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華岡,1977)
9.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新研》(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10.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收《李澤厚十年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
1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1992)
12.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1983)
13. 林毓生,《創造與轉化》(台北:幼獅文化,1987)
14. 武內義雄,《中國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局,1936)
15.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17. 孫昌武,《柳宗元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18. 孫望,《元次山年譜》(台北:世界書局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排印本,1964)
1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1969)
20.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1988)
21.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灣:學生,1988)
22. 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
23. 張金鑑,《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1989)
24.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86)
25.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新華書局,1987)
26.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1990)
27.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
28.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9.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中華,1963)
3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31. 陳學霖,《宋史論集》(台北:東大,1993)
32.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台北:文津,1992)
3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1985)
34.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1981)
35. 楊承祖,《元結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36. 楊倫編《杜詩鏡銓》(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
3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8. 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1976)
39.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2002)
40.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台北:稻鄉,1996)
41. 鄧廣銘、漆俠,《兩宋政治經濟問題》(上海:知識,1988)
4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1982)
43.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2)
44.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台灣學生,1977)
45.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3版)
46.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聯經,1995)
47.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發行,1986)
48.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台北:宗青圖書,1979)
49. Chan Hok-lam, “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Discussions under the Jurchen Chin Dynasty (1115-1234)”,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4)
50.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譯,《支配的類型》(台北:允晨,1985)
51.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台北:唐山,1987)
單篇論文:
1.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地理》(東京:日本歷史地理學會),第9卷第5號,1922年
2. 戶崎哲彥,〈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3. 戶崎哲彥,〈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4. 方介,〈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2卷2期,1983年12月
5. 王善軍〈宋代族塾義學的興盛及其社會作用〉,《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 吉田文昭,〈關於唐代春秋三子的異同〉,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7. 吳展良師,〈朱子世界觀的基本特質〉,「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3月)
8. 吳展良師,〈朱子的世界秩序觀之構成方式:朱子的天人關係思想析論〉發表於「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8月)
9.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大陸雜誌》,第65卷第2期10. 杜勇,〈淺談周人天命思想〉,《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11. 汪伯琴,〈宋初二帝傳位問題的剖析〉,《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1966年5月12. 林瑞翰,〈五代君臣之義淡而政風多貪黷〉,《大陸雜誌》第29卷第11期,1964年12月13. 邱添生,〈論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幼獅月刊》,第47卷第5期,1978年14. 芮和蒸,〈論太祖之創業開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68),第18期15. 姚瀛艇,〈論唐宋之際的天命思想與反天命思想〉,收入鄧廣銘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1982年年會編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16. 洪讚,〈安史之亂對杜甫之影響〉,《中華學苑》24、25卷,1981年9月,頁3117.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收入於《唐宋史論叢》(香港:龍門書店,1980)
18. 島一,〈啖、趙、陸等之《春秋》學及其周邊〉,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19. 張壽平,〈儒家的宇宙觀〉,《孔孟月刊》第八卷,第三期
20.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食貨月刊》,復刊第1卷第8期,1971年11月21. 陳弱水師,〈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1分,1998年3月
22. 陳弱水師,〈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第五卷第一期,1994年
23. 陳寅恪,〈論韓愈〉,《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4. 章群,〈啖、趙、陸三家春秋之說〉收入《錢穆先生八十歲紀念論文集》(香港:新亞,1974)
25. 程光裕,〈澶淵之盟與天書〉,《大陸雜誌》,第22卷第6、7期26.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195期,2003年11月號27. 劉子健,〈宋太宗與宋初兩次篡位〉,《食貨月刊》第17卷第3期,1988年28. 稻葉一郎,〈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中國中世史研究》(東京:東海大學,1970)
29. 蔣復璁,〈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收入宋史研究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一輯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30.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收入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台北:聯經,1982)
31. 鄭曉江,〈試析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之源的「天」〉,《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32. 鄧廣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真理雜誌》第1卷第1期,1944年
3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上之政原論〉,《清華學報》九卷三期
34. 賴亮郡〈中唐新春秋學對柳宗元的影響〉收入《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1999)
35. 錢穆,〈唐宋時代文化〉,《大陸雜誌》,第4卷第8期,1963年
36. 戴景賢,〈殷商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37.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古史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五冊
學位論文:
1. 陳芳明,《北宋史學的忠君觀念》(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2. 蔡慧瑛,《論宋真宗「大中祥符」策略之運用》(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