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3: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偉強
研究生(外文):Wei-Chiang Chen
論文名稱:中國近世政治正當性思想的形成初探——以唐中葉至北宋士人的政治思維為中心
指導教授:吳展良吳展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政治正當性政治思維唐宋變革天命正統三代之治
外文關鍵詞:LegitimacyPolitical ThoughtsTang-Song TransitionUniversal King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有別於西方知識份子與學者論政治正當性,中國傳統士人之政治思維中的國家政府與人民之關係,基本上不是處於緊張的關係。西方如盧梭等論政治正當性的代表性知識份子,將人民與政府看作對立之雙方,將權力、權利與義務視為一種根基於契約的交換。中國傳統的政治正當性顯非如此。簡單的說,在中國,天子為代表的國家乃家族的擴大,政治被視為保民的事業,合理與正當的政治便是能行此保民大道的政治。任何政治體並非有異於家族的構造,都是在整體人倫之道規範與理想下應有的一部分。傳統概念中的中國國家雖需得到人民的支持,但是根本行為並非透過協商與權力的讓渡,反而是和諧地彼此滲透,成為其中一部分而互相完成。此乃中國與西方論政治正當性基本上切入角度根本性的不同。因此,不同於西方式對政治正當性之論述,政治正當性的思想在本文的界定中,乃存在於士人政治思維中,而表現在其對理想與正當的政治秩序之建構的諸觀念與文字上。
在這樣的界定下,本文採取思想史取徑,而非一般論政治正當性的外部政治文化史取徑,對近世士人的政治正當性思想作出討論。政治文化史取徑,著重在政治主體穩固權力的手段與相關措施之說明,是以西方政治為原型,以契約論為思考之出發點而產生的視角。這樣的視角並非不能用於解釋中國傳統政治正當性的維持。就實際歷史而言,於朝代轉換之際確實需要一些政治作為與手腕來使政治趨於安定。然而這樣的外部觀點只是說明了政治之合法性如何被統治者塑造、用以維持基本之政治秩序,卻對此正當政治之理想以及其內涵無所著墨。有別於此,本文所採乃思想史的取徑,在說明政治秩序如何穩固之餘,更試圖探究士人政治思維的內部,對正當的政治有著什麼樣的設想與期待。士人對政治正當性的設想,具有豐富、可分為諸多層次的內涵;其內涵以及其形成的過程,本文試圖從現實秩序之維繫、超越性「天命」的象徵與理想人倫秩序之完成等三個面向說明。以往論政治正當性者,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以闡明君王如何鞏固政權為切入點,以外部的政治文化脈絡為討論的要點。本論文試圖進行的工作,則是一個詮釋模型的建構。在考究此階段士人所留下有關政治正當性的相關探討的文字後,我們可以說近世以下士人在論正當的政治時,約略可以分成上面所述之三個明顯的面向。我們必須說明的是,在這個詮釋模型中,此三個面向彼此之間,存在著有機、互動的關係。現實秩序、超越的天命與理想人倫秩序,此三者在士人政治思維之中為其大者,而兼及士人的社會意識、生命意識等其他面向。在本文所欲建構之詮釋模型中,士人政治正當性思想的諸面向與諸層次,唯有落實到士人論政時所呈顯的政治思維中,才得以析明。
在唐中葉到北宋之士人構思正當之政治時,「回復三代之治」的理想並非只是空言;在一定的程度上,昔日古聖人的政事與言行都成為了他們的典範。在深入分析士人的政治思維之後,我們可以發現,這時期的士人多把他們認知到的「三代之治」典範之內涵落實到現實中論政與論世的文字之中,從而展現了務實的政治正當性思想。這種務實的政治正當性思想,可以在幾個地方發現:首先是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對君國社稷的現實關懷;在啖、趙、陸新春秋學派發尊王之義,欲救「王綱廢絕」、「人倫大壞」的現實政治需求中,也可以找到蹤跡;柳宗元「大中之道」、「堯舜孔子之道」、救「生民之患」的訴求與關注要點,也是務實的政治正當性思想的表現之一。就傳統士人來說,論及政治之正當首先會想到的得「天命」的問題,同時在這時期也展現了務實化、自然化的趨勢。這點我們從士人對《易》經自然化宇宙觀的回歸,以及論正統時談「天命」越過漢唐董仲舒之典範,直承殷周之際「以德受命」的觀念傳統等例子中可以得到驗證。並且整體來說,在士人的政治觀念中,理想的中國傳統之正當政治,亦即正統之內涵,與他們所認知之「三代之治」的歷史事實相互滲透。我們可以說,在以歐陽修為代表的士人們論歷史朝代之正統時,其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之內涵,是與三代之治的典範相互滲透、彼此強化而成型的。周公以來,以宗法家族人倫為秩序核心而推廣出封建秩序之原型,成為士人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社會秩序。這個總結三代而為後世法的文治,經由孔子等的宣揚與轉化,成為規範政治、社會與人際關係,無所不含的「人倫之道」。在唐中葉至北宋士人的政治思維中,我們可以看到此由理想「三代之治」以來的倫理價值觀念無所不在;且唯有能完成人倫之道之政治,才可稱為正當之政治。
中國士人的政治觀念裡,國家乃家族的擴大,為社會上應有的一個組織。天子與政府存在的目的便是保民、活民、生民,使社會、政治秩序得到一定的保障與和諧運行的保證。國家此組織的存在如同家族的存在一番,均是用以促進人倫價值的實現。在這制度之下政治的頂點是天子,良善的社會風俗與倫理價值是否能行,乃端視此一國家的大宗子之行為是否合於倫理規範。理想的政治便是將此人倫之道推行至社會每一角落,人世間的事務可依此得到運行的準則,並得以運轉不綴。然而中國近世士人的正當政治之思想觀念絕非只有理想層次。相反的,它是由現實的需要所生發而逐步建構完成的。
在第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從中唐到北宋的儒家,有鑑於現實的混亂,不約而同地在其文章、議論,甚至是解經之中,提示了一個以天子為權力穩固之中心,平天下的實際政治需求。傳統政治典型之奠定與生發,在周公制禮作樂之際,有賴一個以家族為樣本,如同「文王孫子、本支百世」(〈詩經•大雅文王〉)以家族宗法制度為基礎的國家原型。傳統政治之特色與士人對正當政治的期待相互滲透,於是在面臨了秩序的危機時,士人以鞏固王權與回復堯舜之治作為對現實政治的期待。柳宗元念茲在茲的「大中之道」簡單來說,便是保民救民於水火之際的堯舜之道。此乃最簡單層次上,唐宋之際士人回歸三代之治理想的一面。中唐至北宋初年的儒家,以實踐治道、重整秩序作為第一要務;平天下以救民成為他們論政的基本宗旨,這也是中國近世政治正當性的最基本第一個層次的展現。在歐陽修論正統時,也受此長期客觀的歷史經驗與時代需求所影響,將「統」視為正統的必要條件與要素。蓋無法一統民生便難安,天下不平則何來的正統之說?是以中國近世士人論政治正當性,以實現平天下之實際政治需求為首要的第一要件。
傳統中國士人論政治是否正當,多使用「天命」這個概念。「時惟天命,無違。朕不敢有後,無我怨,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尚書•多士〉)將得「天命」視為得天下的象徵,在傳統中便已垂示。周公以此觀念,明示殷之遺民「天命」之授受有其理則,勸戒諸異姓別有非分之想,而應當服從此會降命降殃的「天」。然而周公並非僅止於此自古來巫祝、宗教式的天命觀,他以宗子作為天子,以多層級的天命觀推廣出祭祀與祭禮等封建等級之禮制,完成了中國傳統正當政治之原型的創建。在周公為代表的周人政治理性中,「天命」為人事的反應,正所謂「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尚書•召誥〉)。然而在董仲舒所面臨的秦漢帝國的定型期,卻摻雜入鄒衍以來的天人感應與五德終始說,災異化的「天命」說成為秦漢帝國政治正當的根據。此種來自宗教的超越性政治來源有其傳統,「絕地天通」下的巫祝傳統與殷人迷信的人格化的「天」都是其思想上源。董仲舒為符合帝國的新統一政治型態而採取對此傳統的繼承,成為殷周之際古典「天命」觀外的第二個「天命」觀典範。殷周政治理性下的「天命」觀、董仲舒承繼巫祝以來人格化的「天命」說,此兩個天命觀的典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宋朝的士人政治思維。宋代士人與真宗以前朝廷在相當廣泛的程度上,仍聽取「天命」、德運與相應服色等相關措施的建議,有其舉措。然而新一代士人則純以人事的運行論「天命」,發展出新的自然化的「天命」觀。此「天命」觀上溯到《易》尋求傳統資源,在政治上回歸「不敬厥德乃墜命」的殷周之際傳統,講究人事運行之合理。在此回歸《易》的傳統中,運轉不息的人事又可上比於自然化之宇宙界的天道。自然化的天仍然是一個政權的超越性象徵。此超越性源頭在宋代士人回歸典籍下發為自然化的「天命」觀,在政治觀念以及整體思想上並未與超越價值斷裂,反而可視為一種巧妙的轉化,而安頓在宋以下新的世界觀下,使正當之政治有著超越性的源頭價值。在這一點我們補充了林毓生以來論傳統政治只側重漢唐等巫祝的「天命」作信仰之傳統為根據的思想,並且也說明在余英時論「人間秩序」之餘,以宋代為代表的近世士人仍未與傳統「天」的超越性源頭產生斷裂,正當政治於此世之得「天命」,在士人觀念中亦具有超越性的價值。
若以傳統士人所謂「道」代表理想的超越世界,以人倫日用來代表現實的人間世界,可以說「道」便體現在「人倫日用」之中,人倫日用也不能須臾離「道」。最後在第三章我們看到了近世士人觀念中政治、人倫之道乃至超越價值均為一體。理想的政治乃人倫之道擴充之一部,且在上一章的自然化天命觀基礎之上,有著和士人性命攸關的政治—人倫價值乃至超越性價值的內涵。人倫價值之內涵落實、呈現在士人對政治正當性相關的觀念討論上,亦可有許多可見的線索。如《大學》、《西銘》,呈現國家乃家族的擴大,且政治施於人事,也應受家族倫理的規範此觀念;又如歐陽修論正統之「正」,有著「嗣君繼體」,君主承先祖即位乃象徵生命的延續此重要觀念。又在此觀念之下,天子如家長,乃大宗的宗子。國家的延續好比家族的延續。在歐公正統論中,又有明顯回歸「三代之治」理想而論政治正當性的觀念存在。周朝之周德、文武周公的宗法封建法制與以倫理傳統做根基的「萬世之計」,在論正統的歐公眼中,正代表一個萬世不變的人倫政治秩序理想。此種為歷史情境生發、落實在人倫價值的實現,而成為普遍的評價標準與模式,乃是中國近世士人論政治正當性的一個顯著特色。又就理想的層次來說,中國近世之正當政治的概念中,君主不唯要行仁義之政,其本身作為大宗宗子、全體百姓的象徵,也應在國家此「家」中作一個道德倫理的表率。此道德表率的君主能行內聖外王之王道,則普遍良善的天下秩序乃可得到落實。作為國家大宗子的人君遵從道德約束,以內聖之學自律,上行下效獲致普遍良善秩序的實現,而可為正當之政治。此為近世政治正當性中理想的第三層次之內涵。
目次

緒論 1
第一節 既有研究與問題意識的說明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與章節安排 7
第一章 平天下的實際政治需求 12
第一節 親歷安史之士人的現實訴求 14
第二節 務實的士人政治觀 23
(一)新春秋學派之訴求及其現實意涵 24
(二)中唐士人的務實政治觀—以柳宗元為代表 32
第三節 中唐以來士人政治需求之實現:宋代之開國 47
(一)晚唐五代士人間務實政治觀之遺緒 47
(二)宋朝開國之事實及其對安史以來士人政治需求之實現與滿足 51
第二章 自然化天命觀的興起 63
第一節 傳統天命觀的兩個典範 66
(一)古典天命觀之原型 67
(二)漢唐時代的天命觀 77
第二節 理性的宇宙—政治觀連結:自然化的天命觀 90
(一)歷史與思想上的背景 91
(二)自然化「天命」觀的形成 97
第三章 人倫之道的完成107
第一節 維持人倫之道的必要性 109
第二節 人倫之道於宋代士人政治思維的體現 118
(一)政治乃擴大的家族倫理 118
(1) 由家族倫理到平天下之理想秩序:大學與西銘 119
(2) 正統論之「正」所蘊含之家族倫理價值 125
(二)普遍良善秩序的實現:內聖外王之期待 133
(1) 王安石的王霸論與大人論:內聖與外王之結合 134
(2) 〈大學章句序〉:普遍良善的推廣與實現 136
結論 141
參考書目 146
參考書目

原典部分:
1.《尚書》(北京:中華,1998)
2.《詩經》(上海:上海古籍,1987)
3.《左傳》(台北:遠流,1983)
4.《四書集注》(台北:藝文,1978)
5. 何晏注,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台北古籍,2001)
6.《史記》(台北:廣文,1962)
7.《新唐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
8.《舊唐書》(台北:鼎文,1976)
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台北:世界書局影印民國25年北平圖書館影印本)
10.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台灣商務,1983)
11. 歐陽修,《五代史》(台北:世界,1986年版)
12.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台北:世界,1983)
13.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台北:藝文,1964)
14. 趙翼,《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15. 司馬光,《涑水記聞》(台北:藝文,1969) (聚珍版叢書)
16. 敖英,《綠雪亭雜言》(台北:新興書局影印清刊本)
17. 王稱,《東都事略》(台北:商務,1983)
18.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華,1968)
19. 王充,《論衡》(台北:中華,1966)
20. 陸淳,《春秋集傳纂例》,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
21. 孫望編,元結,《元次山集》(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景印出版)
22. 韓愈,《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1994)
23. 柳宗元,《柳宗元集》(台北:漢京,1982)
24. 呂溫,《呂衡州集》(台北:藝文,1967)
25. 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
26. 羅隱,《兩同書》(台北:藝文,1965)
27.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台北:藝文,1968) 百部叢書集成本
28. 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華正,1975)
29. 張載,《張載集》(台北:里仁,1979)
30. 王安石,《臨川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83)
31.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32. 石介,《徂徠石先生全集》(北京:書目文獻社,1988)
33. 尹焞,《和靖集》(台北:台灣商務,1981)
34. 朱子,《朱文公文集》(台北:商務,1970)
35.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世界,1962)
36. 王夫之,《宋論》(台北:中華,1966)
37.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台北:世界,1991)

近人著作部分:
專書:
1. 仇兆鰲,《杜詩詳註》(台北:藝文,1972)
2. 方豪,《宋史》(台北:中華文化大學出版部,2000年再版印刷)
3.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1995)
4.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收入《觀堂集林》(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1980)
6.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允晨,2003)
7. 余英時,《從價值體系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入於《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台北:聯經,1987)
8.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華岡,1977)
9.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新研》(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10.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收《李澤厚十年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
1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1992)
12.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1983)
13. 林毓生,《創造與轉化》(台北:幼獅文化,1987)
14. 武內義雄,《中國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局,1936)
15.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6. 胡可先,《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17. 孫昌武,《柳宗元傳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18. 孫望,《元次山年譜》(台北:世界書局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排印本,1964)
1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商務,1969)
20.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學生,1988)
21. 徐復觀,《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灣:學生,1988)
22. 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
23. 張金鑑,《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1989)
24.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香港:中華書局,1986)
25.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新華書局,1987)
26.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1990)
27.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1982)
28.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9.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北京:中華,1963)
3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
31. 陳學霖,《宋史論集》(台北:東大,1993)
32. 陳錫勇,《宗法天命與春秋思想》(台北:文津,1992)
33.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台北:新文豐,1985)
34.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1981)
35. 楊承祖,《元結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36. 楊倫編《杜詩鏡銓》(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
3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8. 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1976)
39.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台北:聯經,2002)
40.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台北:稻鄉,1996)
41. 鄧廣銘、漆俠,《兩宋政治經濟問題》(上海:知識,1988)
42.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1982)
43.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82)
44.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台灣學生,1977)
45.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3版)
46.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台北:聯經,1995)
47.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發行,1986)
48.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台北:宗青圖書,1979)
49. Chan Hok-lam, “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Discussions under the Jurchen Chin Dynasty (1115-1234)”,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4)
50. 韋伯(Max Weber)著,康樂譯,《支配的類型》(台北:允晨,1985)
51.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台北:唐山,1987)

單篇論文:
1.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地理》(東京:日本歷史地理學會),第9卷第5號,1922年
2. 戶崎哲彥,〈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3. 戶崎哲彥,〈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4. 方介,〈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2卷2期,1983年12月
5. 王善軍〈宋代族塾義學的興盛及其社會作用〉,《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 吉田文昭,〈關於唐代春秋三子的異同〉,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7. 吳展良師,〈朱子世界觀的基本特質〉,「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3月)
8. 吳展良師,〈朱子的世界秩序觀之構成方式:朱子的天人關係思想析論〉發表於「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04年8月)
9.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大陸雜誌》,第65卷第2期
10. 杜勇,〈淺談周人天命思想〉,《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
11. 汪伯琴,〈宋初二帝傳位問題的剖析〉,《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1966年5月
12. 林瑞翰,〈五代君臣之義淡而政風多貪黷〉,《大陸雜誌》第29卷第11期,1964年12月
13. 邱添生,〈論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幼獅月刊》,第47卷第5期,1978年
14. 芮和蒸,〈論太祖之創業開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68),第18期
15. 姚瀛艇,〈論唐宋之際的天命思想與反天命思想〉,收入鄧廣銘等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1982年年會編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16. 洪讚,〈安史之亂對杜甫之影響〉,《中華學苑》24、25卷,1981年9月,頁31
17.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收入於《唐宋史論叢》(香港:龍門書店,1980)
18. 島一,〈啖、趙、陸等之《春秋》學及其周邊〉,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19. 張壽平,〈儒家的宇宙觀〉,《孔孟月刊》第八卷,第三期
20.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食貨月刊》,復刊第1卷第8期,1971年11月
21. 陳弱水師,〈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1分,1998年3月
22. 陳弱水師,〈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第五卷第一期,1994年
23. 陳寅恪,〈論韓愈〉,《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4. 章群,〈啖、趙、陸三家春秋之說〉收入《錢穆先生八十歲紀念論文集》(香港:新亞,1974)
25. 程光裕,〈澶淵之盟與天書〉,《大陸雜誌》,第22卷第6、7期
26.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195期,2003年11月號
27. 劉子健,〈宋太宗與宋初兩次篡位〉,《食貨月刊》第17卷第3期,1988年
28. 稻葉一郎,〈中唐新儒學運動的一種考察—劉知幾的經書批判和啖、趙、陸氏的春秋學〉,《中國中世史研究》(東京:東海大學,1970)
29. 蔣復璁,〈宋代一個國策的檢討〉收入宋史研究會編《宋史研究集》,第一輯 (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
30. 蔡英文,〈天人之際—傳統思想中的宇宙意識〉,收入黃俊傑編,《天道與人道•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台北:聯經,1982)
31. 鄭曉江,〈試析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之源的「天」〉,《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
32. 鄧廣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真理雜誌》第1卷第1期,1944年
3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上之政原論〉,《清華學報》九卷三期
34. 賴亮郡〈中唐新春秋學對柳宗元的影響〉收入《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成功大學,1999)
35. 錢穆,〈唐宋時代文化〉,《大陸雜誌》,第4卷第8期,1963年
36. 戴景賢,〈殷商政教關係與周代治術中人文觀念之概念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
37.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古史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五冊

學位論文:
1. 陳芳明,《北宋史學的忠君觀念》(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2. 蔡慧瑛,《論宋真宗「大中祥符」策略之運用》(台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 戶崎哲彥,〈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2. 11. 汪伯琴,〈宋初二帝傳位問題的剖析〉,《大陸雜誌》第32卷第10期,1966年5月
3. 10. 杜勇,〈淺談周人天命思想〉,《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
4. 9. 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大陸雜誌》,第65卷第2期
5. 3. 戶崎哲彥,〈關於中唐新春秋學—以其創始者啖助的學說為中心〉,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6. 12. 林瑞翰,〈五代君臣之義淡而政風多貪黷〉,《大陸雜誌》第29卷第11期,1964年12月
7. 13. 邱添生,〈論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幼獅月刊》,第47卷第5期,1978年
8. 14. 芮和蒸,〈論太祖之創業開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968),第18期
9. 16. 洪讚,〈安史之亂對杜甫之影響〉,《中華學苑》24、25卷,1981年9月,頁31
10. 18. 島一,〈啖、趙、陸等之《春秋》學及其周邊〉,譯作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一卷第二期
11. 20.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食貨月刊》,復刊第1卷第8期,1971年11月
12. 25. 程光裕,〈澶淵之盟與天書〉,《大陸雜誌》,第22卷第6、7期
13. 26.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讀余英時先生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當代》195期,2003年11月號
14. 27. 劉子健,〈宋太宗與宋初兩次篡位〉,《食貨月刊》第17卷第3期,1988年
15. 31. 鄭曉江,〈試析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價值之源的「天」〉,《孔孟月刊》三十六卷,第五期,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