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魏妏庭
研究生(外文):WeiWenTing
論文名稱:從存在的本質論費茲傑羅作品
指導教授:石朝穎石朝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哲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存在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題名為「從存在的本質論費茲傑羅的作品」,題目中的「存在」指的是「存在主義」一詞中「存在」的意義。本文所研究的費茲傑羅作品設定為《The Great Gatsby》(《大亨小傳》)一書 。本論文進行的第一步驟是先掌握《大亨小傳》故事中的時代背景和費茲傑羅本人的時代背景,進而瞭解費茲傑羅在《大亨小傳》中所表達的時代精神與課題。其次,本文將透過存在主義思想家們共同的態度與方向以及他們所詮釋「存在」一詞的意義,進而歸納出存在主義中「存在」的本質。
最後,從《大亨小傳》的故事情節分析費茲傑羅對當時人們深陷精神困境的重視,映證《大亨小傳》是一部對人類存在問題關懷且具時代意義的作品。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釋題及研究步驟 5
第三節 為何本文以費茲傑羅的作品《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6
做為研究對象
第四節 論文內容摘要 7

第二章 費茲傑羅的生平及時代背景 10
第一節 費茲傑羅的生平 10
第二節 費茲傑羅的時代背景 22
1、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所奠定的經濟基礎 22
2、一次戰後的美國 — 繁華的二○年代 25
3、文化方面的成就 28
第三節 失落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32

第三章 從《大亨小傳》看悲劇藝術所表現的精神 38
第一節 《大亨小傳》故事大綱 39
1、主要人物簡介 39
2、故事簡介 41
第二節 亞里斯多德對悲劇的定義與悲劇六要素 48
1、亞里斯多德對悲劇的定義 49
2、悲劇六要素 50
3、發散(淨化) 54
第三節 悲劇人物的性格 — 黑格爾對悲劇人物的定義 58
第四節 尼采 — 悲劇精神 62

第四章 存在的本質 68
第一節 何謂「存在」 70
1、傳統形上學所重視的「本質存在」 70
2、存在主義所重視的 「現實存在」 72
第二節 存在主義興起的背景 76
第三節 沙特對「存在」的詮釋 80
第四節 從《薛西弗斯的神話》看卡謬對「存在」的詮釋 83

第五章 《大亨小傳》所揭示的「存在」意含 92
第一節 《大亨小傳》的作品特色 92
第二節 藝術價值的認同 99
第三節 當代科技與人類存在的衝突 106

第六章 結論 111
參考書目
費茲傑羅著,喬志高譯,林以亮導讀,《大亨小傳》,台北市:桂冠,民國82年初版
費茲傑羅著,喬志高譯,《大亨小傳增訂版》,台北:時報出版,民國93年4月初版七刷
亞瑟.麥茲納(Arthur Mizener)著,楊惠君譯,《費茲傑羅》,台北:貓頭鷹,民國89年初版
歐康納(William Van O,Connor)著,林以亮等譯,《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香港:今日世界,民國56年初版)
海明威著,成寒譯,《流動的饗宴》,台北:九歌,民國88年初版
吳詠九著,《諾貝爾傑出小說家》,台北:國家出版社,民國83年7月初版
張四德著,《美國史》,台北:大安出版社,民國82年第二版
顏子魁著,《美國經濟史》,台北:華香園,民國79年初版
王尚義著,《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台北:文星叢刊,民國52年出版
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注,《詩學》,台北市:台灣商務,民國90年初版
姚一葦著,《詩學箋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印行,民國55年出版
姚一葦著,《藝術的奧秘》,台北:台灣開明,民國77年初版
朱光潛著,《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書局,民國89年再版
朱光潛著,《悲劇心理學》,台北:駱駝,民國82年第二版
邱紫華著,《黑格爾美學思想引論–思辯的美學與自由的藝術》,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民國86年初版
劉昌元著,《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5年8月初版
陳鼓應著,《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民國56年6月初版
考夫曼編著,陳鼓應、孟祥森、劉崎合譯,《存在主義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0年1月初版
松浪信三郎著,梁祥美譯,《存在主義》,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71年9月初版
陳鼓應著,《悲劇哲家.尼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3月初版
石朝穎著,《自我覺醒的卑微種子》,台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3年4月初版一刷
石朝穎著,《我憂鬱所以我存在》,台北: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2年12月初版
馬丁.海德格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9年1月初版一刷
項退結著,《現代存在思想家》,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5年5月修訂初版
威廉.白瑞德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90年8月初版
沈清松著,《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6年1月出版
卡謬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3年11月初版
卡謬著,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志文版社,民國73年3月初版
史賓格勒著,陳曉林譯,《西方的沒落》,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4年八版
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86年7月初版一刷
馬丁.海德格著,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文化,民國83年初版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著,孟祥森譯,《美麗新世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初版
愛德華.田納著(Edward Tenner),蘇采禾譯,《科技反撲》,台北,時報出版,民國87年初版
尼采著,劉崎譯,《上帝之死》,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58年2月初版
尼采著,劉崎譯,《瞧,這個人》,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58年6月初版
尼采著,劉崎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0年3月初版
杜小眞著,《存在和自由的重負》,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民國91年5月初版
陳永明著,《原來尼采》,香港九龍:中華書局,民國92年9月初版
沙特著,張靜二譯,《沙特隨筆》,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69年7月初版
杜小眞著,《一個絕望者的希望》,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8年8月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