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
1.王振寰、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初版,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初版,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3.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市:時英。
二、論文
1. 方翊倫(1979),「現階段台灣地區國中畢業生工作態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路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3. 李適因(1996),「婦女就業中斷現象與薪資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4.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5. 林家賢(2002),「工作轉換、工作經驗與決定工資的因素—台灣地區專上畢業生追蹤資料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6.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7.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9. 陳李愛月(2002) ,「高雄市外籍新娘婚姻與家庭生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0.常慧娟(1994),「台灣地區已婚婦女再就業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11.陳玉華(1993),「婦女勞動參與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2.陳庭芸(2002)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探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3.張嘉淳(2000),「台灣有偶婦女的勞動供給行為一個人與家庭特性對從業身分選擇之影響」,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4.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5.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6.廖羲鳳(2002) ,「影響女性就業之家庭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本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市婦女為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8.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三、期刊
1.王宏仁(2000),「族群認同與國際移民趨勢」,科學月刊第31卷,第11期:頁938-943。2.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頁100-127。
3.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新娘: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 第18期,頁3-19。4.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66-89。5.伊慶春、高淑貴(1986),「有關已婚婦女就業的性別角色態度」,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第70期,頁1-23。
6.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第75期,頁2-10。7.何明瑜(2002),「論國籍與歸化-兼論我國之外國人歸化法制」,政大法學評論,第70期,頁149-204。8.吳惠林(2004),「人口流動衍生的勞動課題-由外籍新娘談起」,經濟前瞻雙月刊,第92期,頁108-111。9.林榮盛(1997) ,「越南的土地和人民」,今日經濟卷,第355期,頁30-38。10.邱方晞(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176-181。11.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第141期,頁108-117。12.馬藹萱(2002),「尋求『交會』的光芒-評夏曉鵑著『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期,頁 231-237。13.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Ⅱ),台北:台灣大學。
14.陳庭芸(2003),「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發展之狀況與調查研究」,澎湖縣文化區硓石古石季刊,第32期,頁42-69。
15.夏曉鵑(1996),「外籍新娘在美濃」,美濃鎮誌下冊,頁1147-1151。
16.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2期,頁72-80。17.曾碧淵(1997),「亞洲國際勞動移動的現況分析」,勞工之友雜誌,第559期,頁6-9。18.許雅惠(2004),「台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度的觀察」,社區發展季刊,第105頁,頁176-196。19.張晉芬(1995),「臺灣婦女工作處境之探討」,勞資關係論叢,第3期,頁153-171,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20.劉鶯釧(1988),「有偶婦女勞動參與率之變動趨勢與預測」,經濟論文叢刊,第16期,頁133-147。
21.蔡青龍(1988),「婦女勞動再參與的初步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16期,頁149-174。22.蕭錦雄(2001),「國內移民及外地勞工」,澳門公共行政雜誌第14卷,第52期,頁581-594。
23.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家政策論壇,第92期,頁245-259。24.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証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第20期,頁49-84。
25.韓嘉玲(2003),「傭人仰或太太?婦女勞動力的跨境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案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01期,頁163-171。四、外文參考資料
1.Belleau,Marie-Claire(2003)”MAIL-ORDER BRIDES IN A GLOBAL WORL”Albany Law Review; Vol. 67 Issue 2, p.595.
2.Glodava, Mila and Richard Onizuka.(1994) Mail-Order Brides: Women for Sale. Fort Collins, Colorardo: Alaken, Inc.
3.Hulin,C.L.and Blood M.R.(1968)”Job enlarge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worker responses”Psychological bulletin 69:pp.41-55.
4. Imamura,A,E(1990)”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 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21(3):P.171-191.
5.Kitano,H.L,Yeung,W.T,&Hatanaka,H.(1984)”Asian-American internacial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46(2): P:179-190.
6.Massey,D.S.(1998)”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4: pp.383-413.
7.Stuart,H.(2000)“The Multicultural Question”, in Barnor Hesse , Un/Settled Multiculturalism: Diasporas, Entanglements, Transruptions, pp.209-221.
五、報紙
1.林若雩(1995.11.12),南洋新娘、千里姻緣。中國時報,第17版。
2.洪茗馨(1998.3.31),面對婚暴,外籍新娘處境堪憐。中國時報,第19版。
3.盧美杏(1996.6.4),台灣兒郎海外討親記。中國時報,第32版。
六、網路
1.內政部統計處—93年第22週,92年結婚者國籍別統計。蒐尋日:94年2 月25日,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2.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統計年報。蒐尋日:94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npa.gov.tw/maindefault.asp
3. 日本法務省入出國管理局 ,平成15(2003)年5月ついて。蒐尋日:93年5月10日,取自:
http://www.moj.go.jp/PRESS/010613-1/010613-1-6.html
4. 林正修(2003/3/26),參訪越南之考察報告~越南新娘篇。蒐尋日:93年3月8日,取自:
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alienmate/docs/m1.doc
5. 內政部90年10月修訂,外籍人士與國人結婚申請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暨戶籍登記流程表。蒐尋日:94年2月22日,取自:
http://www.chyl.gov.tw/index/crze/jerrcxt1.htm
6.內政部93年6月公布「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數據。蒐尋日:94年2月22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moi/news_con.asp?newsid=1018&online=1
7.夏曉鵑,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第157期女性電子報—焦點話題。蒐尋日:93年3月8日,取自:
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
8.夏曉鵑(2002)騷動流移的虛構商品:「勞工流移」專題導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蒐尋日:93年3月8日,取自:
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taishe/n48.htm#a02
9.外籍新娘極需工作權與母國訊息。蒐尋日:93年11月28日,取自:
http://benz.nchu.edu.tw/~hongzen/newspaper/bride.htm
10.詹官諺,外籍配偶工作許可問題。蒐尋日:93年11月28日
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htm
11. 楊明仁、施施彥卿(2002)外籍新娘多少痛苦多少淚。蒐尋日:93年11月28日,取自:
http://www.kcvs.khc.edu.tw/service/health/9105/052006.htm
12. 張正,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3/8/15)解放還是同化?天足還是禁果?初探台灣新女性移民(外籍新娘)識字教育的風險,文化研究月刊---三角公園第30期。蒐尋日:93年11月28日,取自:
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vJWCoVaboRwJ:hermes.hrc.ntu.ed u.tw/csa/journal/30/journal_park239.htm
13. 許義寶,論外國人歸化之條件與限制。蒐尋日:93年3月8日,取自:http://www.google.com.tw/se
14.薛承泰(2003/4/4)<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政研究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蒐尋日:94年2月22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R-092-005.htm
ON/SS/092/SS-R-092-005.htm
15.Robert J.(2003)”THE MAIL-ORDER BRIDE"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U.S. IMMIGRATION”(美國公民身分和移民服務 USCIS)。蒐尋日:94年3月8日, 取自:
http://uscis.gov/graphics/aboutus/repsstudies/mobappa.htm
16.藍佩嘉(1995)銷售女體,女體勞動:化妝品銷售從業女性的身體規訓。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蒐尋日:94年2月22日,取自:http://social.ntu.edu.tw/these/these-index.htm17.楊金城(2005/2/7)越南新娘之父燒炭死諫「謝長廷」,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財經焦點。蒐尋日:94年2月22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feb/7/today-e2.htm
18. 謝佳珍(2005/2/6)外交部:越南新娘個案面談措施獲肯定。蒐尋日:94年3月7日,取自:
http://hk.epochtimes.com/bh/5/2/6/n806446.htm
七、其他
1.陳靜蓉,女人紀事第28期,台北市政府社會局93年印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