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A.中文
1.Earl Babbie,邱泯科 譯。(2001)。「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市。湯姆生。
2.Dennis R. Appleyard、Alfred J. Field,陳宏易 譯。(2001)。「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3.Frederic S. Pearson, J. Martin Rochester,胡祖慶 譯。(1999)「國際關係」。台北市。五南。
4.Jeffrey Edmund Curry,胡瑋珊 譯。(2000)。「國際經濟環境,A Short Cours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台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p.8,pp.221-249。
5.Nicholas Moussis,王萬里 譯。(1999)。「歐盟手冊-前進歐盟」。台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pp.3-10,pp.29-40。
6.Robert K. Yin,尚榮安 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弘智。
7.李正忠。(2000)。「加入WTO對我國產業發展之影響市場調查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8.柯志強。(2001)。「歐盟對台灣不鏽鋼螺絲螺帽課徵反傾銷稅案例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9.林灼榮、施雅琴。(2004)。「國際貿易理論.政策.實證」。台北市。新陸。
10.陳勁。(2002)。「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台北市。五南。pp.54-106。
11.陳彥煌。(2001)。「歐洲聯盟擴張之展望:新經濟地理觀」。全球化的經濟與社會層面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歐美所。
12.陳憲民 。(2001)。「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發展對國際經濟法的影響」。國際論壇。
13.張福昌著。(2002)。「邁向歐洲聯盟之路」。台北市。三民。p.19,pp.133-149,pp.204-210。
14.張靜春。(2004)。「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與前景」。世界區域貿易合作比較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所。
15.郭秋慶。(1999)。「歐洲聯盟概論」。台北市。五南。
16.黃登興。(2001)。「全球化趨勢與貿易變遷:引力模型下的圖像」。全球化的經濟與社會層面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研究院歐美所。
17.黃俊南。(2000)。「台灣加入WTO後對製造業廠商的衝擊影響分析」。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18.鄒忠科。(2003)。「二十一世紀歐洲統合新情勢」。淡江國際論壇。台北縣。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pp.43-45。19.劉碧珍、陳添枝、翁永和。(2002)。「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台北市。雙葉。
20.鄧玉英、林志鴻、董娟娟。 (1999)。 「社會未來學-第十四章: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亞太前景」。台北市。華泰。
21.譚謹瑜。(2003)。全球區域經貿板塊發展現況。「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夏季號。pp.220-230。
B.英文
1.David N. Balaam,,Michael Veseth。(2001)。「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rentice Hall。
2.Geoffrey S. Becker。(1997)。「Agricultural Export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Specialist in Agricultural Policy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Policy Division。
3.Winston Tellis(1997)。「Introduction to Case Study」。The Qualitative Report。 Volume 3, Number 2。
C.網路資料
1.http://www.china-a.de/(德國經貿)
2.www.europa.eu.int/clab(歐盟不公平交易法律判例)
3.http://www.taiwantrade.com.tw/(台灣經貿網)
4.http://cweb.trade.gov.tw/(國際貿易局)
5.http://publications.eu.int/index_en.html(歐聯資料庫)
6.http://www.cnga.org.cn/(中國服裝協會)
7.http://www.tier.org.tw/ctasc/issue/FTARTAsindex.htm(FTA)
8.http://www.tier.org.tw/ctasc/issue/FTARTA/Article18.htm(台灣如何面對FTA的風潮與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