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10: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其欣
研究生(外文):Chi-Hsin Liu
論文名稱:境外污染物對台灣地區空氣品質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 of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on the Air Quality in Taiwan
指導教授:江旭程江旭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u-Cherng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環境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長程傳輸臭氧邊界層傳輸三維網格空氣品質模式中尺度氣象模擬系統
外文關鍵詞:Long Range TransportOzoneTransboundaryCAMxRAM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為西太平洋邊緣的一個海島,與最近的中國大陸相距150多公里,過去研究結果顯示境外污染源對台灣酸沉降有重要的影響,在本研究中將討論境外污染源對台灣地面附近臭氧濃度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CAMx模式進行模擬,氣象模式則採用RAMS模式,台灣地區污染源取自中鼎TEDS資料庫,境外污染源則取自Iowa大學。由過去的監測資料選擇一個高臭氧事件日和一個高PM10事件日進行分析探討。
  由五月事件日發生時吹東南風,北部地區以及西北邊的海面上容易出現高濃度臭氧,境外污染物對臭氧濃度的影響主要在邊界附近,尤其是西北角和南部巴士海峽附近,如果沒有境外污染源台灣西北角的臭氧可以降低20ppb;十一月時吹東北風,較大影響的地區除邊界外還包括在高雄外海。至於氮氧化物的濃度受境外污染源影響較小。
Taiwan is an island located in the rim of West Pacific Ocean, apart from nearby Mainland China about 200Km.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ies,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acid deposition in Taiwan. In this study,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on the ground-level ozone concentrations in Taiwan.
The CAMx model was used for air quality simulations while RAMS was used to produce required meteorological input data. The emission data for Taiwan was obtained from TEDS. The emission data outside Taiwan was obtained from University of Iowa. Two episodes were selected for simulations from th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of 2002.
For the case of May episode, high ozone concentrations were occurred in the NW corner of Taiwan due to SE wind. The effects of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on the ozone concentrations were noticeable in the boundaries of Taiwan, especially in the NW corner and southern Taiwan. If the emission sources outside Taiwan were omitted,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NW Taiwan can reduce about 20ppb. For November episode, the are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include the boundaries of Taiwan and sea surface near Kaohsiung. The effects of transboundary pollutants on the NOx concentrations are unimportan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及索引 I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流程圖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 空氣品質模式 4
2-2 臭氧的形成 8
2-3 大氣停留時間 13
2-4 二次氣膠 13
2-5 長程傳輸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3-1 空氣品質監測資料分析 17
3-2 氣象模擬 20
3-3 三維網格空氣品質模式 2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4
4-1 選取事件日和測站 34
4-2 事件日一(五月) 36
4-3 事件日二(十一月) 56
4-4 邊界層質量傳輸討論 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8
參考文獻 79
圖目錄
圖2.1 洛杉磯1965年7月19日臭氧、氮氧化物、NMHC、CO濃度變化 11
圖2.2 臭氧等濃度線圖 12
圖3.1 台灣空氣品質測站 18
圖3.2 亞洲人為大型排放污染源 33
圖4.1 模擬區域網格尺度示意圖 35
圖4.2 2002 年 05 月 23 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7
圖4.3 2002 年 05 月 26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7
圖4.4 2002 年 05 月27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8
圖4.5 2002 年 05 月 28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8
圖4.6 2002 年 05 月 29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9
圖4.7 2002 年 05 月 30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39
圖4.8 2002年5月24日 下午四點風向圖 41
圖4.9 2002年5月27日至30日臭氧濃度場(有大陸污染源) 43
圖4.10 2002年5月27日至30日臭氧濃度場(無大陸污染源) 44
圖4.11 有大陸污染源減去無大陸污染源的臭氧濃度差異圖(5月) 46
圖4.12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5月臭氧) 47
圖4.13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5月臭氧) 48
圖4.14 2002年5月27日至30日氮氧化物濃度場(有大陸污染源) 50
圖4.15 2002年5月27日至30日氮氧化物濃度場(無大陸污染源) 51
圖4.16 有大陸污染源減去無大陸污染源的氮氧化物濃度差異圖(11月) 53
圖4.17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5月氮氧化物) 54
圖4.18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5月氮氧化物) 55
圖4.19 2002 年 11 月 04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7
圖4.20 2002 年 11 月 05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7
圖4.21 2002 年 11 月 06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8
圖4.22 2002 年 11 月 07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8
圖4.23 2002 年 11 月 08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9
圖4.24 2002 年 11 月 09日 上午十點氣象圖 59
圖4.25 2002年11月4日 下午四點風向圖 61
圖4.26 2002年11月6日至9日臭氧濃度場(有大陸污染源) 63
圖4.27 2002年11月6日至9日臭氧濃度場(無大陸污染源) 64
圖4.28 有大陸污染源減去無大陸污染源的臭氧濃度差異圖(11月) 66
圖4.29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11月臭氧) 67
圖4.30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比較(11月臭氧) 68
圖4.31 2002年11月6日至9日氮氧化物濃度場(有大陸污染源) 69
圖4.32 2002年11月6日至9日氮氧化物濃度場(無大陸污染源) 70
圖4.33 有大陸污染源減去無大陸污染源的氮氧化物濃度差異圖(11月) 72
圖4.34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11月氮氧化物) 73
圖4.35 有無大陸污染源時,南部測站的時序列圖(11月氮氧化物) 74

表目錄
表3.1 中尺度模式及其在空氣品質模擬應用 22
表3.2 CAMX模式所需輸入資料 27
表3.3 CAMX所需輸入的檔案 28
表4.1 選取的測站名稱及其編號 35
表4.2 篩選的臭氧事件日(五月) 36
表4.3 篩選的臭氧事件日(十一月) 56
表4.4 第三層網格邊界臭氧傳輸質量 76
表4.5 第三層網格邊界氮氧化物傳輸質量 77
Center for Global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Iowa
http://www.cgrer.uiowa.edu

Dara L.,etc., 1999, Production and removal of aerosol in a polluted fog layer: model evaluation and fog effect on PM, Atmospheric Environment,p 4797-4816.

Jitendra, J.S., Tanvi N., and Carter J.B. , 1997, Urban air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y in aria, The World Bank.

Seinfeld J.H. and Pandis S. N., 1998,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From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Macdonald, A.M., Banic, C.M., Leaitch, W.R., and Puckett, K.J. , 1993, Evaluation of the Eulerian acid deposition and oxidant model (ADOM) with summer 1988 aircraft dat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7A , p 1019-1034.

Mahesh J.P., 1999, Tropospheric Air Pollution Modeling on a Regional Scale: case studies f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Shin, W.-C., and Carmichael, G.R., 1992a, Comprehensive air pollution modeling o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16, p 805-815.

Shin, W-C., and Carmichael, G. R., 1992b, Analysis of wet deposition in the eastern Uni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6A, p 465-484.

Shin, W-C., and Carmichael, G. R., 1992c, Sensitivity of acid production/deposition to emission reduc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 p 715-725.

User’s Guide 2003
Comprehensive Air Quality Model With Extensions (CAMx) Version 4.00 http://www.camx.com/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www.epa.gov/asmdnerl/biogen.html

Walko R.L. and Tremback C.J.,2004,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RAMS) Version 4.3/4.4.
http://www.rams.org/

空氣品質模式支援中心
http://www.aqmc.org.tw/

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江旭程教授網頁
http://163.13.134.134/

江旭程、許慶聞,2000,酸性物質跨國長程傳輸對台灣地區的影響,環保署期末報告,EPA-88-FA32-03-0023

江旭程,2004,空氣品質網格模式模擬技術研發計畫,中華顧問工程司水環部期末報告。

李崇德、梁永志,2003,台灣地區背景測站懸浮微粒成分特徵受大陸沙塵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學刊第九期,p 72-85。

張艮輝,1998,台灣地區酸沉降前驅物減量方案之評估研究,行政院環保署,EPA-87-FA02-03-D2。

莊韻霖,1998,台灣北部光化學污染控制策略之初步研究,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豪,2004,不同生物源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推估方法之比較,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旭吾,2001,1996年10月27至30日台灣地區高臭氧事件的數值模擬,淡江大學水資源及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