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6 04: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富瑱
研究生(外文):Fu-Tien CHEN
論文名稱:健康城市環境指標操作策略之建構
論文名稱(外文):Design strategies for designing a healthy city
指導教授:鄭晃二鄭晃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ang-Ell J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學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健康城市環境指標空間策略健康促進
外文關鍵詞:Healthy CityEnvironmental indicatorsSpace tacticshealth promo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的目的在建立健康城市中環境指標的空間策略操作,並藉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的「健康城市」環境指標與「田園城市」理論的空間論述探討,據此提出設計操作的策略與方法來對應人造環境中健康促進的問題。
本論文形成操作策略建構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部份:
1.理論回顧―課題的價值建構
研究西方近代都市理論演變的過程,經由行為、景觀、量化及
發展四個價值取向定義,則以「田園城市」所提出的具體模型理
論,當作「健康城市」空間面向的思考部份,從中找出本論文主
要空間分析的價值群。
2.案例分析―設計的原則建構
選取台北市生活品質較好的「民生社區」作為建構健康空間的
設計原則發現,分析重點在鄰里單元間的戶外開放空間上,最後
歸納出二十九項構成健康空間的設計原則。
3.理論建構―設計的認知建構
關於空間專業領域的理論操作建構,本研究傾向行動觀察方向
的建立,希望提供理論的舖陳到實質環境的應用,以評估、驗證
式圖表的理論建構方式進行。
4.設計操作―空間的策略建構
以懷生國小學區之鄰里單元做為設計操作的對象,由五個課題
價值找出其基地之空間問題,借由設計的具體呈現,驗證案例分
析的設計原則是可當作支持性的健康空間實行之策略。

由理論所抽離出的可操作性空間課題群,輸入到案例的分析與設計操作的分析後所提出的原則與策略運用,本研究提出三個針對健康城市、環境指標、操作策略建構之觀點性結論:
(一)、實質環境做為環境指標工具的驗證場所,需要建立明確的
課題關係以能支持具體的改造行動。
(二)、環境指標做為實踐健康空間理念的價值定位,應建立在變
動的環境議題取向。
(三)、健康城市概念應具體化於實質環境,可借由案例經驗建立
起設計原則的可行性評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evelop the space operations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nd to indicate the oper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 to respond to the problem of health promotion in manmade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space discourse of “Garden City”and “Health City” illustrated by WHO.

This study formed the process of strategy construction from four perspectives:
1.Review the discourse-the value in the issue
The process to study urban theory change in west were to
pass through four value Orientations : behavior,
landscape, qua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tudy
tries to use the Garden city model to illustrate spatial
issues in healthy city and finds key issues.
2.Case study-the framework of design for study The study
took Min-sheng community which has good reputation in
Taipei City as example to build health space. The
important analysis were lying on open space in
neighborhood unit. Finally this study concluded twenty-
nine designing principles for forming health space.
3.Theory construc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design
In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in space profession, this
study intend to build action
Observation.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to use
estimate diagram i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4.Design Operation: strategy construction in space
This study took Huai-sheng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find space problems in five issues. When
design presented, the design principle in this case can
support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space.

From extraction the space issues in theory to the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case study and design operation.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ree conclusions for healthy city, environment indicator and operation strategy construction:
(一)To build clear issue to support transformation
motivation while tak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as a
test place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二)Environmental indicator should build on the base of
change to practice the concept of healthy space.
(三)Design principles are the key factor for develop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City”into physical
environment.
第一章 緒 論
1.1研究動機…………………………………………………………1
1.2研究目的…………………………………………………………2
1.3思考背景…………………………………………………………3
1.4研究對象與問題定義……………………………………………9
1.5操作方法設定……………………………………………………10
1.6研究流程…………………………………………………………11

第二章 理論回顧
2.1西方近代城市規劃理念之演變歷程表…………………………12
2.2田園城市理論……………………………………………………16
2.3健康城市理論……………………………………………………21
2.4環境指標的共同價值……………………………………………31
2.5小結………………………………………………………………32

第三章 環境議題與案例分析
3.1議題與案例………………………………………………………35
3.2議題向度探討……………………………………………………36
 3.3議題向度的交互關係……………………………………………38
3.4案例分析-民生社區……………………………………………43
3.5設計原則建立……………………………………………………58
3.6小結………………………………………………………………60

第四章 理論建構
4.1行動認知的關聯性………………………………………………62
4.2一個健康空間的認知系統………………………………………63
4.3設計方法建立……………………………………………………66
 4.4小結………………………………………………………………68

第五章 設計操作
5.1基地選擇的認知…………………………………………………71
5.2基地現況觀察……………………………………………………71
5.3課題關係圖………………………………………………………83
5.4設計策略提出……………………………………………………85
5.5設計原則驗證……………………………………………………97

第六章 結 論
6-1本論文形成操作策略建構的過程可分為四個部份……………99
6-2後續發展與建議……………………………………………… 100

圖目錄
圖1-3背景思考層………………………………………………………03
圖1-4分析方法建立關係圖……………………………………………10
圖1-5研究流程…………………………………………………………11
圖2-1田園城市平面圖…………………………………………………16
圖2-2田園城市規劃……………………………………………………17
圖2-3囊底路與鄰里單元………………………………………………18
圖2-4鄰里單元,克拉倫斯・培雷於1929紐約區域計劃中的示意圖19
圖2-5雷特朋原則,人車分道規劃……………………………………20
圖2-6環境指標關係圖…………………………………………………31
圖2-7兩者疊合的部份示意圖…………………………………………32
圖3-1三環議題的關係…………………………………………………36
圖3-2議題交互關係……………………………………………………38
圖3-3民生社區鄰里分區圖……………………………………………43
圖3-4空間分析…………………………………………………………44
圖3-5空間尺度分析……………………………………………………45
圖3-6空間機能分佈狀況………………………………………………48
圖3-7區位分析…………………………………………………………49
圖3-8社區中與道路的關係而產生的五種公園配置型式……………50
圖3-9民生公園分佈圖…………………………………………………51
圖3-10綠地空間結構分析…………………………………………….53
圖3-11人車空間分析………………………………………………….54
圖3-12服務範圍分析………………………………………………….57
圖4-1健康行動認知結構………………………………………………62
圖4-2各階層的關聯性結構……………………………………………63
圖4-3操作過程之認知價值……………………………………………64
圖4-4設計原則建立推演………………………………………………65
圖4-5多元價值驗證模型………………………………………………65
圖4-6多元價值間的關係圖……………………………………………66
圖4-7設計方法之推演過程示意………………………………………66
圖4-8設計操作之策略認知……………………………………………67
圖4-9空間課題評估模型………………………………………………68
圖5-1課題關係圖………………………………………………………82
圖5-2操作基地課題評估………………………………………………83
圖5-3交通系統穿越位置………………………………………………86
圖5-4綠地系統配置圖…………………………………………………89
圖5-5鄰里系統區界認知圖……………………………………………92

表目錄
表2-1西方近代城市規劃理念之演變歷程表…………………………12
表2-2理論與各價值間的交叉關係……………………………………15
表2-3發展健康城市計劃的二十個步驟………………………………23
表2-4健康城市各時期主張……………………………………………25
表2-5 WHO健康城市指標……………………………………………..26
表2-6不同時期對健康促進的定義表…………………………………27
表2-7健康促進整理表…………………………………………………29
表2-8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的區別……………………………………30
表2-9 Cook所界定的都市品質……………………………………….30
表3-1議題與課題指向整理 ………………………………………….36
表3-2設計原則建立 ………………………………………………….59
表5-1設計策略一之空間課題…………………………………………85
表5-2設計策略二之空間課題…………………………………………88
表5-3設計策略三之空間課題…………………………………………91
表5-4設計策略四之空間課題…………………………………………94
表5-5設計原則驗證表…………………………………………………97
Anthony Giddens
2001《失控的世界》陳其邁譯,台北市:時報文化。

Dewey, John
1992《經驗與教育》姜文閔譯,台北市:五南圖書。

Edward Relph
2002《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Edited by Ruth Rentschler
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John Zeisel
1996《研究與設計》關華山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James Steele
2002《永續建築》王文安譯,台北市:六和。

John Storey
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李根芳、周素鳳譯,台北市:巨流。

Kevin Lynch
2004《優質城市型態》林慶怡、陳朝暉、鄧華譯,台北市:六和。

LAWERNCE D.FRANK、PETER O. ENGELKE、THOMAS L.SCHMID
2003《health and community Design―The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Physical Activity》,Island Press Published

Michael Quinn Patton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縣:桂冠圖書。

Norman K. Denzin
1999《解釋性互動論》張君玫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Richard Appignanesi
2003《後現代主義》黃訓慶譯,台北市:立緒文化。

R.Brambilla / G.Longo
1985《行人徒步區》莊展華譯,臺北市:茂榮圖書。

RANDONLPH T.Hester,Jr
1999《造坊有理―設區設計的夢想與實驗》張聖琳合著,台北市:遠流。

Rapoport
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言語的交流模式》施植明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Roe, P.H. soulis,G.N. Handa,V.K.
1966《合理的設計原則》漢寶德譯,台北市:境與象。

Fritz Wallner
1997《建構實在論》王榮麟、王超群合譯,台北市:五南。

王聖哲
1994《建築案例:一種設計資訊描述系統》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王受之
2003《有機城市》台北市:藝術家。

石井和紘
2004《都市地球學》謝宗哲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2004《台北健康城市研習會》,台北市。

朱文一
1995《空間符號城市》台北市:淑馨出版。

宋晏仁
2005《台灣生活新思維-從社區營造探討城鄉發展願景系列論壇》,中華民國社
區營造學會。

吳福成
2005〈俄羅斯臨門一角,京都議定書生效〉《能源報導》(1),中華民國經濟
部能源委員會

邱玉茹
2004《水岸邊的生活與生態環境―以淡水河口南岸為操作對象》碩士論文,淡
江大學建築研究所。

胡淑真、吳玉成
2004《健康城市學刊》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健康城市研究中心。

胡淑真、陳世明
2004《台南市健康城市國際研討會》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健康城市研究中心。

夏鑄九
1993《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市:臺灣社會研究季刊雜誌社。

徐磊青
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孫大川
1989《城市社會學》台北市:結構群。

黃瑞茂
2002《後現代城市與空間》讀本,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張益誠
1999《永續發展指標》環境教育季刊2月。

陸揚
2002《大眾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啟文
2002《一個公園設計的認知模型―以台北都會公園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研所。

陳明竺
1999《都市設計》台北市:創新出版社。

陳其南
1998《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志安
2002《城市公共空間中的戲劇性初探》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四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論文集。

鄭晃二
2003《手工打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空間》台北市:日月文化。

鄭晃二
2002《友善空間―創造對話的參與式營造》台北市:田園文化。


鄭夙芬、鄭期緯、陳武宗、黃洽鑽
2005〈從運動團體的觀點探討健康促進行動策略---以高雄市為例〉《社會暨健
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

鄧成連
2001《設計策略-產品設計之管理工具與競爭利器》台北市:亞太圖書。

蔡篤堅
2001《實踐醫學人文的可能》台北市:唐山。

蔡篤堅、余玉眉
2003《台灣醫療道德之演變―若干歷程及個案探討》台北市:國家衛生研究院。

關永中
1991《郎尼根的認知理:洞察 卷一釋義》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網站:
http://203.65.42.172/taipeicity12/pub/LIT_13.asp 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
http://e-info.org.tw/special/wed/2003/we03060202.htm
http://ccms.ntu.edu.tw/~epc/newsletter/32/nocar.htm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hjj/760180.htm
http://ocw.mit.edu/ans7870/11/11.001j/f01/lectureimages/6/image3.html
http://www.mmh.org.tw/taitam/famme/health_promotion.htm
http://bj365w.com/webpapg/teachhealth/teachhealth_a6.htm
http://www.healthcity.net.tw/healthycity/01/City_taipei_01.asp 台北健康城市網站
http://www.tncg.gov.tw/02.asp?sub1=市長專欄&sub2=施政總報告&page=2台南市政
府網站
http://www.who.int/e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