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Short, K. G.(2001)。富含文學的教室裡的語文教學。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中文參考資料,台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辦。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譯(國際天主教兒童局著)(1998)。傾聽的藝術。台北:善牧基金會。
方隆彰(2003)。讀書會結知己。台北市:爾雅出版社。
何三本(1997)。說話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邱天助(1998)。讀書會備忘錄:新學習運動。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譯(Trelease , J.著)(2002)。朗讀手冊--大聲為孩子讀書吧!。台北:天衛文化。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等譯(Bogdan , R. C.&Biklen, S. K著)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原著為1998年版)。
李慕如、羅雪瑤(2000)。兒童文學。高雄:高雄復文。
李麗霞(1997)。兒童說故事之問題與教學策略。國教世紀,177,14-21。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台東師專學報,14,197-211。
吳英長(1988)。國小學生小組討論運作方式之初探—以萬芳國小為例。台北:928文化事業公司。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公教資訊季刊,4(3),25-42。林文寶(1994)。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文寶( 2000)。敘述、敘事與故事。兒童文學學刊,3,20~63。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林瑞堂譯(Brandell , J.R.著)(2002)。兒童故事治療。張老師文化。(原著為2000版)。
岡田正章(1989)。幼稚園繪本童話教學設計。武陵出版社。
洪慧娟(2001)。幼兒說故事內容及結構之分析研究---以一個全語言幼稚園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夏林清等譯(Altrichter , Posch & Somekh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原著為1993年版)。
翁士恆(2000)。說故事治療:如何說一個有效的故事。學生輔導,68(5),48-53。翁儷綺(1997)。幼兒建構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永康(1999)。探索團體的經營。毛毛蟲通訊,10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海泓(2001)。如何利用圖畫故事書發展兒童的創造力。語文教育通訊,23,64-78。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鴻銘譯(Matthews ,G.B.著) (1998)。與小孩對談。臺北市 :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課程網要。2004年9月10日取自國教專業社群網http://teach.eje.edu.tw/。
許慧貞譯(Chambers , A.著)(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台北:天衛文化。(原著為1991年版)。
許蕙伃(2003)。以故事為主軸之國語科教學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麗玲(1989)。社會教育的兒童推廣工作—說故事。社教雙月刊,28(7),59-67曾志朗(2001)。閱讀生機。台北:教育部。
曾照成(2001)。國小學童閱讀討論教學及其主題詮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允中(2002)。做一個人見人愛的說故事高手。台北:允河文化。
張鈿富(2000)。行動研究的概念與執行,教師天地,105,9~12。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對兒童文學教育的影響。東師語文學刊 ,6, 285-304。張湘君(1996)。台北市立圖書館「林老師說故事」活動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9,129-170。
張馨云(2000a )。淺談全語教學。教師之友,41(3),43-49。張馨云(2000b)。說故事教學應用於國小語文課程中之探究。教師之友,41(4),38-43。黃秀文(1997)。全語臨床教學瑣記。教師之友,38(5),67-70。
黃孟嬌譯(Engel , S.著)(1998)。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敘事。台北:成長基金會。(原著為1995年版)。
彭桂香(2000)。說故事人與說故事活動研究-以東師實小故事媽媽團長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葛琦霞、張湘君(2000)。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台北:三之三。
楊艾俐(2002)。用批判性思考改善不合理。天下雜誌,263,96-98。楊茂秀譯(Mattew Lipman著)(1981)。兒童哲學教育計畫與思考技巧之培養。輔仁大學哲學論集,13,187-210。
楊茂秀(1998a)。討論手冊。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譯(Mattew Lipman著) (1998b)。哲學教室。台北: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楊茂秀(1998c)。當電燈說話,胡蘿蔔在樹上的時候。引自《孩子說的故事:了解童年的敘事》(黃孟嬌譯 ,1998)一書序文。台北:成長基金會。
楊茂秀譯(Paley,Vivian Gussin著)(1999)。手拿褐色蠟筆的女孩。臺北市:成長文教基金會。
楊茂秀(2000)。毛毛蟲通訊,1。
楊茂秀(2001)。說故事是一種送禮的行為。引自《故事的呼喚》(吳慧貞譯,2001) 一書序文。
楊茂秀、陳鴻銘、林意雪譯(Paley , V.G.著)(1996)。直升機.男孩:教室裡說故事的魅力。台北:成長基金會。(原著為1990年版)。
楊家興(2001)。自學式教材設計手冊。台北:心理。
趙鏡中(1999)。閱讀教學的新型態-班級讀書會的經營。民國以來國民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29-235。新竹市。
漢菊德、陳正乾譯(Margaret Donaldson著)(1996)。兒童心智。台北:遠流出版。
蔡宜容譯(Chambers , A.著)(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天衛。(原著為1993年版)。
蔡淑媖(2001)。從聽故事到閱讀,台北:富春文化。
劉鳳芯譯(Perry Nodelman著) (2000)。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台北:天衛文化公司。
歐用生(1994)。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習資料,11(2), 1-6。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鍾家瑄(1992)。說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添騰(2002)。閱讀寫作整合的教學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通訊,13(4),16-38。
簡楚瑛(1988)。幼兒說故事能力之發展過程及其在教學上之應用。台灣教育,448, 19-21。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羅葆善(1993)。提升兒童語文能力的方法。國教世紀,28(5),32-35。二、英文部分
Burke, E.M. (1990). Literature for the young chil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llins, R. & Cooper, P. J. (1997). The power of story: teaching through storytell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illon, J.T (1984). Research on questioning and discuss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2(3), 50-56.
Elliott, J.(1993).Reconstructing Teacher Education. Londan:Falmer.
Farrell, C.H. & Nessell, D.D. (1995). Effects of storytelling: An ancient art for modern classro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 225155)
Goodman, K.S.(1986).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reene, E. (1996). Storytelling: Art and technique. New Jersey: Reed Elsevier.
Kemmis, S. &McTaggart, R. (1988).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Lewicke, C. P. C. (1991). Storytelling for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teacher. University of Lowell.
Livo, N. J. & Rietz, S. A. (1986). Storytelling: Process and practice. Littleton, Colo.:Libraries Unlimited.
Livo, N. J. & Rietz, S. A. (1987). Storytelling Activities. Colo.: Libraries Unlimited.
National Storytelling Association. (2004).What is storytelling. Retrieved May 10, 200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ldrbarry.net/roos/st_defn.htm
Peck, J. (1989). Using storytelling to promote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Reading Teacher, 43(2), 138-141.
Rockman, C. (2001). Tell me a story. School Library Journal, 47(8), 46-50.
Ruddell, R. B. (1999).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d write: Becoming an influential teacher.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chön, D.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London: Jossey Bass.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Strickland, D.S. & Morrow, L. M. (1989).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with storybook reading. Reading Teacher, 42(4), 322-323.
Watson, D. J. (1989). Defining and describing whole languag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0(2), 12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