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0: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佩琦
研究生(外文):KUO PEI CHI
論文名稱:李光地《榕村四書說》研究
指導教授:何永清何永清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李光地四書理學朱熹清初學術康熙
外文關鍵詞:Li Kuang-diThe Four BooksNeo-ConfucianismZhu Xiearly Qing dynasty studyEmperor Kangx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8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李光地是清朝康熙時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及思想家,在推崇宋學的前景
下,他以自身熟讀群經的淵博學識,完成了許多這方面學術思想的闡述著作,其中對四書的注釋及闡發,以程朱的思想主張為主軸,兼采陸王心學精闢,融合為自己的觀點,將四書義理再發展解釋,對清朝學術思想有正面的貢獻。
在對於《四書》義理詮釋的部分,有《大學古本說》、《中庸章段》、《中庸餘論》、《讀論語劄記》、《讀孟子劄記》等著作,其中,《大學古本說》及《中庸章段》是李光地依循《大學》及《中庸》思想的論述觀點分章而論的,其中《大學》分章參照了鄭玄的注釋,《中庸》分章則以朱子《中庸章句》的分章爲基礎;《中庸餘論》是李光地對《中庸》思想的統整論述,其中帶入了《易經》的觀點來探討性、天、命等理路,對李光地在儒家思想上的瞭解是很重要的部分;《讀論語劄記》與《讀孟子劄記》是李光地以條列的筆記方式將《論語》及《孟子》中學說的思想闡述,雖然以《集注》的解釋爲發展,但由他對文義及內容背景的再研究可獲得許多不一樣的深度思考。
首先在《大學》方面,李光地不以朱子《大學章句》中對古本《大學》的條理次序安排爲是,反以古本《大學》爲論述的根據,參以鄭玄古本的注釋,以發揮《大學》的「誠意」思想。他以六個章節來論述《大學》古本,也就是將《大學》的思想分成六個要點來探討,每個章節中再分成幾個小段落說明,前四個章節並另外作了該章的小結,清楚的說明該章節思想在《大學》中的重要性。其次在《中庸》的部分,可分別從《中庸章段》與《中庸餘論》來看。《中庸章段》並非像其他學者將《中庸》的分章定位在朱子所歸類的三十三章,從《中庸章段》是從大方面的角度去看《中庸》這本書,故另外分爲十二章,每一章的思想皆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並說明了每一章之間的關聯性,而《中庸餘論》則是李光地針對《中庸》思想中的要點,並融合自己想法所寫的一篇關於《中庸》精義的文章,全篇共有四十四段之多,其間論點闡述互雜,大概可以歸類爲六個主要闡述要點。
在《讀論語劄記》中,李光地以條列的方式呈現出自己對該章節的思維或與之可相引述、延伸的觀點,可由其中可以整理出三個李光地最主要發揮論述的重點,首先,他認爲作學問這一件事關鍵就在於是否認知了爲學工夫上的本末,接著就是「立志」,立志了之後就要朝著所立的方向修爲,最終達到心體合一的境界。其次,李光地多年身任官職,因此對政治的理論與運用頗有心得,他對於《論語》中關於爲政的思想與方法在《讀論語劄記》的章節上多了許多細節的闡述與發論。最後,在對《論語》中關於德性的論述上,李光地廣泛的以儒家的典籍來作綜合性的觀念連結,尤其是他擅長的《易經》思想,這樣的綜觀方式,不僅讓《論語》道德理論有了形上的依據,亦可印證孔子所言與天地運行的道理相同,實行在人事上也符合自然道理。至於在《讀孟子劄記》中,他以整體觀念的連貫發揮《孟子》一書的思想,基本上仍是以朱子《集注》爲主要思想依據,但在某些章節意指上,李光地亦作了義理詮釋觀念上不同角度的探討,這在《讀孟子劄記》更多見於其他論述的內容。
李光地《四書說》思想著重的層面,對於當時受到明末王學流弊衝擊的學術界是具有正面影響的,而對於之後興起的考據學學術風格上,亦有先闢的導向作用,端正了當時讀書人求學的基本觀念,整體而論,具有一定研讀的價值。
Li Kuang-di wa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figure and thinker of the time of Qing dynasty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 In his proponent of Sung dynasty philosophical theories he had left behind a considerable oeuvre of elucidations on the intellectual verve of the period, especially on annot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Four Books, skewered on the reasoning of Cheng I and Zhu Xi’s thoughts, backed by expounding insights of Lu Xiang-shan and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of the Mind. Li Kuang-di in his distinctive viewpoint reinterpreted and revived the moral teachings of The Four Books that proved to be of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Qing dynasty’s literary development.

On the moral issues addressed in The Four Books yielded Rendiction on The Great Learning-Ancient Text,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by Chapter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Synopsis,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Works of Mencius. In Rendiction on The Great Learning-Ancient Text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by Chapters Li Kuang-di explicated them by chapter and section grounding on the conceptual thoughts of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former adopted annotation by Zheng Xuan and the latter was predicated on Zhu-tse (Zhu Xi); both in corresponding text division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Synopsis was Li Kuang-di’s summ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doctrine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where the theories of Book of Changes were inducted in examining the reasoning of inborn nature and heaven-endowed nature, which constituted significant basis of Li Kuang-di’s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Works of Mencius were compilations of the author’s marginalia on the two texts; although developed in the form of commentaries his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 embedded meaning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brought forth significant insights.

On The Great Learning Li Kuang-di rather than following Zhu-tze (Zhu Xi)’s choice of order in interpreting the old text opted to building his theorising on the original text, and took account of Zheng Xuan’s annotation in exploring its core thought of “Cheng-i” (Sincerity).

He addressed the ancient text in six chapters, i.e., divided The Great Learning’s rational into six principal issues, which were subdivided into sections.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received separate summaries to elucidate the individual issues’ quintessential importance to the thinking behind The Great Learning. H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can be gleaned from his two writing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by Chapters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Synopsis. The former reveals a panoramic perspective of the old text covering twelve chapters, each clearly thematic, yet overall soundly related. Whereas the Synopsis is a lucid essay comprising forty-four sections on the core issues filtered through Li Kuang-di’s personal perspective. In which cross-examinations abound, bu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ix key arguments.

In the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i Kuang-di methodically listed his comments and inferences on specific chapters. From which three prevailing beliefs of the author can be drawn: firstly, he believed the key to intellectual pursuit lies with coming to grip with its true purpose, followed by resolve, and then firmly setting out to practice toward the ultimate goal of achieving the state of body and mind as one. Secondly, his many years in public office acquainted him well with the theories and machinery of politics, which he applied in great detail on rendering the political ideas and methods presente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astly, in the matter of virtue as addressed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i Kuang-di cited extensive Confucian literature to give a coherent account, especially with his forte on Book of Changes. Such holistic treatment not only gav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angible moral basis it also proved Confucian sayings to mirror the way of nature that the way of man should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at of nature. Commentaries on Reading The Works of Mencius took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Mencius thinking, predicated on Zhu-tze (Zhu Xi)’s Variorum as its principal thought, but on certain chapters Li Kuang-di also provided varied perspectives, which appeared to be in greater abundance compared to his other explicatory writings.

Li Kuang-di’s Commentaries on The Four Books was emphatic of conceptualisation that to the academic community under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degeneration by Wang’s teachings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a fresh, positive breeze, and a forerunner to the subsequent intellectual style of textual criticism. In a way it put right the deviant purpose to proper intellectual pursuit, thus warrants studying.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4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前人對李光地的研究概況…………………………………………6
第四節 研究方法……………………………………………………………6

第二章 李光地的生平、政治作為及學術思想 8

第一節 李光地生平經歷……………………………………………………8
第二節 李光地的政治思想與作為 ………………………………………10
一、軍事韜略方面………………………………………………………10
二、經濟民生方面………………………………………………………13
三、吏政方面……………………………………………………………15
四、學術方面……………………………………………………………17
第三節 李光地的學術與成就 ……………………………………………19

第三章 李光地《榕村四書說》析論 24

第一節 李光地詮釋《四書》思想相關著作………………………………24
第二節 李光地對《大學》闡述--《大學古本說》……………………24
一、李光地《大學古本說》分論 ………………………………………26
二、論李光地《大學古本說》的義理 …………………………………34
(一)格物與知本互為先後 …………………………………………34
(二)「誠」之用與「誠」之道的相接………………………………35
(三)強調「敬」在《大學》修身中的重要性 ……………………36
第三節 李光地對《中庸》的闡述--《中庸章段》、《中庸餘論》……38
一、論李光地《中庸章段》對《中庸》的分章………………………38
二、論李光地《中庸餘論》的義涵……………………………………55
(一)論中和…………………………………………………………56
(二)論性與命………………………………………………………59
(三)智、愚、賢、不肖對中庸之道的實行………………………60
(四)論鬼神之德……………………………………………………61
(五)論為政之道……………………………………………………63
(六)論誠與明………………………………………………………64
三、李光地對《中庸》的義理架構……………………………………66
第四節 李光地對《論語》的闡述--《讀論語劄記》 ………………67
一、李光地《讀論語劄記》對《論語》的詮釋 ………………………68
(一)對為學的態度與進程之論述 ………………………………68
(二)對政治思想與為政觀念的闡明 ……………………………74
(三)對德性發展的觀點 …………………………………………75
二、論李光地《讀論語劄記》在思想詮釋上的觀念 …………………79
(一) 重視為學的本末次序…………………………………………79
(二)以實務心得印證政治的理論…………………………………80
(三)注重儒家整體德性思想………………………………………80
第五節 李光地對《孟子》的闡述--《讀孟子劄記》 ………………81
一、李光地《讀孟子劄記》中對義理的詮釋…………………………82
二、李光地《讀孟子劄記》對《孟子》的思想觀點…………………92

第四章 李光地《四書說》綜合研究 94

第一節 李光地《四書》思想的整體觀……………………………………94
一、 李光地《四書》思想的詮釋重心…………………………………94
二、李光地對《四書》內容詮釋上的考察……………………………96
(一)文義解說上的思考………………………………………………96
(二)與史實對應思維的論述及對制度與典禮的說解………………96
第二節 李光地與朱子《四書》思想綜論…………………………………97
第三節 李光地《四書》思想在清代學術上的影響與其價值……………104
一、以政治為主要的考量之影響 ……………………………………105
二、 以實踐為求學態度的價值 ………………………………………108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11

參考書目 113
一、專書
(一)經部
《禮記鄭注》 1979年5月 台北學海出版社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四書劄記》 (清)楊名時撰 1983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史部
《史記》 (漢)司馬遷撰 王利器等譯注 2002年5月 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宋元學案》 (明)黃宗羲撰 (清)全祖望補 台北世界書局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文貞公年譜》 (清)李清植編 1999年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榕村譜錄合考》 (清)李清馥編 1999年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康熙政要》 (清)章侵編 褚家偉等校注 1994年12月 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東華錄》 (清)蔣良騏編 王先謙改修 1963年 台北文海出版社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清)李桓輯錄 台北文海出版社
《清學案小識》 (清)唐鑑撰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史紀事本末》 馮琦編 1956年 台北三民書局
《清史紀事本末》 黃鴻壽撰 1959年7月 台北三民書局
《清儒學案》 徐世昌撰 1967年10月 台北國防研究院
《清代思想史》 陸寶千撰 1983年9月 台北廣文書局
《康熙起居注》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 1984年 北京中華書局
《簡明清史》 戴逸主編 1984年10月 北京人民出版社
《明清史抉奧》 楊啟樵撰 1985年1月 台北明文書局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 1985年9月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滿清稗史》 1987年9月 北京中國書店
《清代學術史研究》 胡楚生撰 1988年2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清史稿校註》 國史館編著 1989年2月 台北國史館
《清史拾遺》 莊吉發撰 1992年3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 林慶彰編 1993年3月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經學史論集》 湯志鈞撰 1995年6月 台北大安出版社
《中國思想通史》 侯外盧、趙紀彬、杜國庠撰 1995年10月 北京人民出版社
《明清史新析》 韋慶遠撰 1995年12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思想史》 羅光撰 1996年3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經學史》 安井小太郎等講述 林慶彰、連清吉譯 1996年10月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清史新考》 王鍾翰撰 1997年3月 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撰 2000年8月 台北三民書局
《明清史論集》 許大齡撰 2000年11月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康熙傳》 蔣兆成、王日根撰 2002年3月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清代宮廷史》 萬依、王樹卿、劉潞撰 2004年1月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碑傳集》 錢儀吉編 台北文海出版社
《明清史講義》 孟森撰 台北中華書局
《元史》 景印明洪武刊本 二十五史編刊館

(三)子部
《周子通書》 (宋)周敦頤撰 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黃氏日鈔》 (宋)黃震 1983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御製性理大全》 (明)胡廣編 1989年 濟南山東友誼書社
《榕村全集》 (清)李光地編撰 據清道光二年重刊本影印 1969年8月 台北力行書局
《榕村全書》 (清)李光地撰 清乾隆元年刊本 1736年 台北台大圖書館
《四庫未收書輯刊--榕村語錄續集》二十卷 (清)李光地撰 2000年 北京北京出版社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御纂朱子全書》 (清)李光地主編1983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日講四書解義》 (清)聖祖仁皇帝御定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義門讀書記》 (清)何焯撰 1983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檢論》 (清)章太炎撰 1970年11月 台北廣文書局
《孔子學說》 陳大齊編 1967年 台北正中書局
《心體與性體》 牟宗三撰 1968年 台北正中書局
《王陽明全書》 1970年 正中書局印行
《象山全集》 1976年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二程全書》 1976年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性理精義》 1976年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禮學新探》 高明撰 1977年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中庸誠的哲學》 吳怡撰 1984年3月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哲學原論》 唐君毅撰 1986年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孔子學說探微》 林義正撰 1987年9月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孔孟荀哲學》 蔡仁厚撰 1988年2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中庸形上思想》 高柏園撰 1988年3月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 李紀祥撰 1988年8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方立天編 1990年6月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 何冠彪撰 1991年2月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清代哲學》 王茂、蔣國保、余稟頤、陶清撰 1992年1月 安徽人民出版社
《清初學術論文集》 詹海雲撰 1992年3月 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光地傳論》 許蘇民撰 1992年9月 福州廈門出版社
《李光地研究》 楊國楨、李天乙編 1993年5月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儒道論述》 吳光撰 1994年6月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中研院文哲所編委會主編 1994年6月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宋明理學》 陳來撰 1994年9月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孟子學術思想評論》 譚宇權撰 1995年2月 台北文津出版社
《清初浙東學派論叢》 方祖猷撰 1996年7月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朱子學提綱》 錢穆撰 2001年6月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清代學術論叢》 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輯 2001年10月 台北文津出版社
《學庸義理別裁》 陳滿銘撰 2002年1月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清代學術思想論集》 鮑國順撰 2002年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清代義理學新貌》 張麗珠撰 2002年3月 台北里仁書局
《乾嘉學者的義理學》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 2003年2月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易經的哲學原理》 曾春海撰 2003年3月 台北文津出版社
《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撰 2003年5月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
《論孟義理別裁》 陳滿銘撰 2003年8月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朱子全書》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四)集部
《康熙帝御製文集》 1966年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清人文集別錄》 張舜徽撰 1982年 台北明文書局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欽定四書文》 (清)方苞選 1983年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學位論文
《李光地與清初理學》 楊菁撰 2000年 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康熙在維持國家統一中的業績> 花碧林撰 《滿族研究》 1994年第1期
<懷疑原則與自得精神--明清之際啟蒙學者的思維方式初探> 朱義祿撰 《船山學刊》 1994年第2期
<康熙與理學> 王鍾翰撰 《歷史研究》 1994年第3期
<試論程朱理學的人格思想及其時代性> 李曉撰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 1994年第3期
<理學的二重性與乾隆帝對待理學的心態> 周明初撰 《杭州大學學報》 1994年3月
<試論程朱理學興衰的機制> 靳風林撰 《河北大學學報》 1994年第4期
<清初學術發展規律的有益探索--評《清初學術思辨錄》> 王俊義、黃愛平撰 《歷史研究》 1994年第4期
<康熙之治與清初廉政> 掘夫撰 《文史雜誌》 1994年第4期
<康熙倡廉探析> 何孝榮撰 《南開學報》 1996年第2期
<康熙與清初廟堂儒學> 陳寒鳴撰 《孔子研究》 1996年第3期
<理學的沉淪> 姜廣輝撰 《文化論叢》 1996年第5期
<李光地與施琅> 李宇思、詩宣國撰 《安徽史學》 1998年第1期
<《學》《庸》《論》《孟》中的心性義理基礎--朱熹《四書集注》理學思想系列之一> 陸建猷撰 《人文雜誌》 2001年1月
<宗陸學派的四書學思想> 陸建猷撰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2年12月
<朱熹經學與宋學> 蔡方鹿撰 《社會科學研究》 2003年第5期
<朱熹經學對中國經學發展的影響> 蔡方鹿撰 《江南大學學報》 2003年6月
<朱熹《四書》學的治學特點> 肖永明撰 《湖南大學學報》 2004年1月
<朱熹《四書》學詮釋的二重進路> 朱漢民撰 《求索》 2004年1月
<意•言•理--朱熹的《四書》詮釋方法:語言--文獻> 朱漢民撰 《孔子研究》 2004年5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瑞村(1994)。高職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233-262。
2.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頁 129-172,政治大學,台北。
3.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頁 129-172,政治大學,台北。
4. 孫仲山、李碧娟(1997)。國民中學教學情境中師生語言行為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4),89-100。
5. 孫仲山、李碧娟(1997)。國民中學教學情境中師生語言行為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4),89-100。
6. 林淑玲(1996)。教師教學行為與幼兒行為問題之關係。嘉義師院學報,10,635-655。
7. 林淑玲(1996)。教師教學行為與幼兒行為問題之關係。嘉義師院學報,10,635-655。
8. 張瑞村(1994)。高職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233-262。
9. 郭生玉(198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10. 郭生玉(198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11.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
12. 黃文三(1998)。近三十年來我國青少年性別角色研究的回顧分析。教育學刊,14,231-274。
13. 葉立誠(1997)。西方女性性別角色變遷與服飾流行演變關係之初探-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後期為研究範圍。實踐大學實踐學報,28,85-120。
14. 葉立誠(1997)。西方女性性別角色變遷與服飾流行演變關係之初探-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後期為研究範圍。實踐大學實踐學報,28,85-120。
15. 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