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方世榮編譯,Gary Dessler原著,2001,現化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2.方崇雄 譯,Thomas G.Cummings 、Christopher G.Worley著,2005,組織發展與變革:第七版,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台北。
3.王志和,2003,隱性知識分享模式之研究-以國內IC 設計業專案運作為例,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王貳瑞著,1997,間接人力資源管理,五南出版,台北。
5.古永嘉編譯,Donald R.Cooper、Pamela S. Schindler著,2003,企業研究方法-第八版,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出版,台北。
6.任彰雄,2004,產學合作管理機制之探索性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7.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系統表。
8.成之約,1999,淺論「非典型聘僱關係」工作形態的發展與影響,勞工行政第139期。9.李元隆,2000,台灣人才派遣制度現況之研究-以日本人才派遣為比較基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0.李右婷,吳偉文編著,2003,Competency導向人力資源管理,普林斯頓國際出版,台北。
11.李正綱、黃金印著,2001,人力資源管理:新世紀觀點,前程企管,台北。
12.李如璋,2004,資訊科技委外理論與實務關鍵因素之比較分析-以金融業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3.李澄益,2003,高階經理人心智模式與領導型態之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4.吳芝儀、廖梅花譯著,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原著, 2001,質性研究入門,濤石文化出版,嘉義市。
15.吳伯輝,1999,獵人頭產業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16.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臉譜出版,城邦文化發行,台北。
17.吳桂龍,2002,網路中間商之商業模式研究-----以人力網站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8.周信旗,2002,人力資源彈性化任用管理之研究-以我國派遣勞動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林雪瑜,2001,廠商理論:新古典、交易成本與代理理論分析與比較,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20.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弘智文化,譯自Robert, R. Y. 著。
21.祝道松、林家五譯,Uma Sekaran著, 2003,企業研究方法,智勝文化出版,台北。
22.胡漢揚,2003,影響外派人員績效管理系統情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胡幼慧,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公司。
24.洪明洲,1999,管理:個案、理論、辯證,華彩軟體,台北。
25.高正興,2003,企業「財務長」外包的理論基礎及情境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譯自Anselm Strauss & JulietCorbin 著,1990。
27.徐聯恩著,1996,企業變革系列研究,華泰書局出版,台北。
28.孫茄綾,2001,人力派遣的利基,管理雜誌,320 期:76~79。29.荻原勝原著,吳國禎編譯,1991,人事勞務管理新論:有效促進組織人事管理的活性化,超越企管顧問發行,台北。
30.桑原衛編著,蕭松霖譯,1995,人事考核辦法與實務,台北國際商學出版,台北。
31.許妙穗,2001,我國人力派遣制度安排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2.陳萬淇,1995,個案研究法,華泰書局,台北。
33.陳錦慧,2002,非典型聘僱的決定因素及績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4.陳正強編著,2000,人力資源管理精論,千華出版,台北。
35.陳隆麒,1999,當代財務管理,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36.陳明璋,1994,臺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
37.楊仁壽、俞慧芸、許碧芬合譯,Gareth R.Jones原著, 2002,組織理論與管理,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出版,雙葉書廊有限公司發行,台北。
38.楊迺仁,2004年一月號,人力派遣與IT委外將成風潮,管理雜誌,355期: 87。
39.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揚智出版社,台北。
40.張志育,1998,管理學:新觀念、本土化、世界觀,前程企管,台北。
41.張紹勳,2002,人力資源管理:領導與管理學觀點,滄海書局出版,台中。
42.張筱貞,1995,台灣企管顧問業經營特質與國際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43.張善湧,人力資源管理措施外包模式之探討-以某企管顧問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44.張婉菁譯,Robert Klepper & Wendell O.Jones著,1999,資訊系統委外管理概論,跨世紀電子商務出版社,台北。
45.張筵儀,2001,不完全契約與政府外包-從代理人理論分析台北市政府拖吊業務,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46.梁鴻民,2004,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47.葉至誠、葉立誠著,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文化出版社,台北。
48.劉瑞慈,2004,商業設計之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探索,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9.潘清泉編著,1994,人事考核評價與培育:人才活性化實務,超越企管顧問出版,台北。
50.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編,2002,中小企業白皮書,經濟部發行,台北。
51.鄭津津1998,勞動派遣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就業訓練。
52.蔡博全,2000,國內人力派遣業制度運作及人力資源管理實務之探討-以美國相關產業為對比,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3.鄢繼仙,2001,國營事業使用暫時性工作安排之探討-以N 公司使用之定期契約人員及外包制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4.賴瑞華,2003,台灣顧問業發展的分析與策略,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實務研究論文發表競賽,頁15-22。
55.謝依辰,2002,從關係行銷觀點探討資訊系統之委外成效,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6.顏雅倫、蔡淑娟合著,2002,知識經濟下之勞僱關係與企業競爭力,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台北。
57.羅虞村,1995,領導理論研究,文景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1.Akerlof, G. A., 1970.The Market of Lemon: Quality Uncertaini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pp. 488~500.
2.Axel, H., 1995. Contingent employment, HR Executive Review, 3(2), pp. 2~14.
3.Barnard, J., 1985. “Technical Skills-Lease or Buy? ”,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50(1), pp.36~39.
4.Bergen, M. Dutta,C.& Walker, Jr.O.C.,1992,Agency Relationships in Marketing: A Review of the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Agency and Related Theories, Journal of Marketing,56,July, pp.1~24
5.Carre, F, J., 1992. “Temporary Employment in the Eighties”, New Policies for the Part-Time and Contingent Workforce, New York: M.E. Sharpe.
6.Coase, R.H., 1988.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4, Spring, pp.3~47.
7.Greiner L. & Metzger R., 1983. Consulting to Management.
8.Houseman, S., & Osawa, M., 1995. Part-time and temporary employment in Japan. Monthly Labor Review, 118(10), pp.10~18.
9.Jensen, M.C. & Meckling, W.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10.Melchionno, R., 1999. The Changing temporary work force: manageri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orkers in personnel supply services industry, OccupationalOutlook Quarterly, 43 (1), pp.24~32.
11.Pfeffer, J., & Baron, J. N., 1988. Taking the workers back out: Recent trends inthe structuring of employment.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dited by L.L. Cummings and Barry M. Staw,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2.Segal, L. M., & Sullivan, D. G. 1997. The growth of temporary services work,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1(2), pp.117~136.
13.Thomson, A. 1995. The contingent workforce, Occupational Outlook Quarterly, 39(1), pp.45~48.
14.Williamson, O. E.,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