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7 12: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達人
研究生(外文):Ta-Jen Chang
論文名稱:台北捷運電力電纜線對通訊線間電磁干擾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between Power Cables and Communication Lines in Taipei Mass Rail Transit
指導教授:李建興李建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Chien-Hs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電機工程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電磁強度洩波同軸電纜感應電壓導線排列
外文關鍵詞: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Leaky coaxial 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0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探討台北捷運供電系統所產生的電磁場強度,是否會干擾到通訊系統的正常工作。在隧道中的通訊系統是由洩波同軸電纜傳輸,而干擾源則是由供電系統裡的電力電纜線所產生,而電磁干擾會在洩波同軸電纜上感應出一感應電壓,吾人利用公式計算出其縱向感應電壓,再分析電力電纜線與通訊線之間的距離大小和改變電力電纜線排列型式,是否會改變縱向感應電壓大小,最後參考比較相關規定,是否達到標準值以下。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between power supply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aipei mass rail transit systems will interfe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nce the leaky coaxial cable is normally used for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in tunnels, the power cable used in power supply systems will interfe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generate an induced voltage. The vertically induced voltage will be numerically compute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power cables and communication lines will be evaluated to check whether the distance will vary the induced voltage or not. Finally, the induced voltage will also compare with other criteria to study whether it is within the limit.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x
符 號 說 明 xi
第一章 緒論 1
1.0 前言 1
1.1 研究動機及背景 1
1.2 文獻回顧 2
1.3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台北捷運供電系統規劃設計之簡介 4
2.0 前言 4
2.2 台北捷運供電系統架構介紹 8
2.2.1 捷運供電系統介紹 8
2.2.2 捷運供電系統設備介紹 9
2.2.3 電聯車供電電壓等級 20
2.3 小結 21
第三章 電磁干擾與防治探討 22
3.0 前言 22
3.1 雜訊與干擾產生之原因 22
3.1.1 雜訊的傳遞路徑 23
3.1.2 何謂電磁干擾 24
3.2 能量場之特性 25
3.3 單根電力線產生電磁場之計算 26
3.3.1 馬克斯威爾公式 26
3.3.2 半靜電場公式 28
3.3.3 卡森公式 30
3.3.4 畢奧薩瓦公式 31
3.4 三相電力線產生的磁場 32
3.4.1 三相電力線以縱向排列所產生的磁場 32
3.4.2 三相電力線以三角形排列所產生的磁場 35
3.5 感應電壓之計算 36
3.6 小結 37
第四章 台北捷運電磁干擾之模擬分析 39
4.0 前言 39
4.1 感應電壓之規範 39
4.2 電磁場屏蔽 40
4.3 各種屏蔽方法與計算 41
4.3 整體性屏蔽效率之模擬與分析 44
4.4 發生各種故障未屏蔽與已屏蔽之感應電壓模擬與分析 51
4.4.1 單相接地故障 56
4.4.2 兩相接地故障 62
4.4.3 三相接地故障 68
4.4.4 三相短路故障 74
4.5 小結 78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80
5.0 結論 80
5.1 未來研究方向 81
參考文獻 82
附錄A 交連PE電力電纜之介紹 84
A.1 交連PE電力電纜線之構造 84
A.2 交連PE電纜之用途 85
A.3 交連PE電纜之特點 85
A.5 交連PE電纜之構造表 86
A.6 交連PE電纜構造圖 88
附錄B 洩波同軸電纜之介紹 89
B.1 前言 89
B.2 無線電波傳輸之介紹 89
B.3 洩波同軸電纜的特性與優點 89
B.4 洩波同軸電纜之規格 90
附錄C 模擬軟體之介紹 94
C.1 前言 94
C.2 SimPowerSystems介紹 94
C.3 Matlab之SimPowerSystems基本架構 94
C.4 SimPowerSystems單元之元件內部參數設定 96
C.5 撰寫M-file矩陣形式 96
C.6 繪製M-file之二維與三維圖形 97
簡 歷 99
[1] J. Carson, “Wave propagation in overhead
wires with ground return,”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26.
[2] R. G. Olsen and P. S. Wong,“Characteristics
of low frequency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in the vicinity of electric power
line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7, No. 4, October 1992, pp. 2046~2055.
[3] F. T. Ulaby,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2001 Media Edition, pp.
195~199.
[4]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http://www.dorts.gov.tw/welcome.htm, 「捷運願
景之路網圖」。
[5]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
板橋線第二階段及土城線第一區段工程CD550之
CD313標,典型隧道之頗面圖與電器安裝之縱向頗面
圖」。
[6] 黃漢榮,「軌道工程學」,高立圖書有限公司,民
國九十二年六月三十初版。
[7] 楊振武,「輕軌系統供電電壓等級之研究」,國立
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六月。
[8] 中鼎工程股份有線公司,「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
司,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板橋線第二階段及土城
線第一區段工程CD550之CD313標,正常供電構」。
[9] 林國榮編著,「電磁干擾及控制」,全華科技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出版再刷。
[10] 王啟珉,「高功率無線廣播電台接地安全與電磁屏
蔽之探討與模擬」,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
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11] C.-F. Yang, J.-S. Yang, “Measurements and
simulations of cable shielding against
magnetic field indu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 14,
No. 3, July 1999, pp. 1102~1109.
[12] 江榮城,「辦公場所磁場干擾實力計算」,電機技
師87期,pp. 181~184, June, 2001。
[13] 張坤樹,張永義,劉家壽,吳秀善,「電力及極低
頻磁場遮蔽法」,EMC Taiwan
2000,pp.18~20,2000年。
[14] Hadi Saadat, “Power System Analysis,”
McGraw-Hill, pp.133~135, 1999.
[15] 方志行、陳淑貞,「淺談電磁干擾」,全華科技圖
書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民國民國八十七年七月初
版。
[16] 董光天,「電磁干擾防制與量測」,全華科技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印行,民國九十一年八月二版再刷。
[17] J. F. Hoburg, “Principles of quasistatic
magnetic shielding with cylindrical and
spherical shield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Vol. 37, No.
4, November 1995, pp. 574~579.
[18] The MathWorks
“http://www.mathworks.com/access/helpdesk/help/t
oolbox/physmod/pow-ersys/powersys.html”.
[19] 張智星,「Matlab 程式設計與應用」,清蔚科技
出版,民國八十九年二月初版。
[20] 張夏耘,「台北捷運系統電力電磁干擾之研究」,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碩士論
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21]「交連聚乙烯電力電纜,XLPE POWER CABLE」,大
亞電線電纜固份有限公司。
[22] S. P. Morgan, “Prediction of indoor
wireless coverage by leaky coaxial cable
using ray trac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Vol.48, No.6, November
1999, pp. 2005~2014.
[23] 黃建榮,「洩波同軸電纜簡介及應用」,電機技師
80期,民國八十九年,pp.68~77。
[24] Mitsubishi Cable America, Inc and Chengdu
MCIL Radio Communication Cable Co.,Ltd,”
http://www.mitsubishi
cable.co.jp/product/hikari/leaky.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