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文部份
1.台灣營建研究院,2002,合約管理與求償,,。
2.張文輝,20014,工程爭議解決新途徑-爭議審查委員會(DRB)在我國實行之可行性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政府採購法令彙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4.鄭富書,工程異議申訴及爭議調解處理訓練教材,台北,2004,第13頁。
5.雷勝強,1999,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馨出版社。
6.彭雲宏、陳純敬,1997,國道工程風險及保險管理策略研究,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7.鄧家駒,1998,風險管理,華泰書局。
8.黃承傑,2002,專案進度風險分析模式-考慮不確定性作業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9.王伯儉,2002,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出版公司。
10.陳國書,2003,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1.顧美春,2003,工程合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2.查心如,2002,論爭議審查委員會機制與工程爭議預防,世新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13.吳家德,2003,公共工程仲裁制度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14.台灣營建研究院,2004,工程法務-個人權益之保護
15.陳建宇,2003,工程爭議「異議申訴」及「調解」實務,公共工程委員會。
16.楊英君,1998,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制度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17.吳啟光,2004,公共工程爭議調解與仲裁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18.蔡文育,1993,調解制度之研究-從訴訟外紛爭解決制度的角度出發,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蔡佩芬,2003
20.蕭家進,2001,公共工程爭議處理的省思,現代營建月刊,260期。21.李盈達,2002,工程仲裁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2.李德璋,1997,公共工程履約爭議處理與仲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23.林芝綺,2001,爭議審查委員會機制之介紹,仲裁季刊,60期;P81~88。24.藍瀛芳,1994,公共工程爭議有何訴訟外之解決途徑,商務仲裁,36期;P22~27。25.藍瀛芳,1996,簡述"訴訟外解決爭議的方法(ADR)",商務仲裁,44期;P1~12。26.李佩穎,2003,應用賽局理論分析公共工程採購申訴調解行為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27.黃允成,2001
28.柯益立,1997,合作賽局理論在航空公司聯營競爭行為模式之應用,淡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9.David M.kreps,賽局理論與經濟模型,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03。
30.Eric Rasmusen,賽局理論與訊息經濟,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3,。
31.吳道生,1996,營建工程競標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32.張維迎,賽局理論與訊息經濟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台北,2000。
33.賽局理論,1999,謝淑貞
34.黃信銓,2005
35.葉英蕙,1999,「國際上常用的工程合約範本簡介」,中鼎工程期刊,第241期。
36.鍾承平,2003,多人多目標模糊賽局數學模式之建立,義守大學工業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37.郭仁傑、余建德,2004,工程仲裁應用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實務專題。
38.盧誠德,2004,公共工程土方爭議處理之研究-以雲嘉地區之公共工程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
39.邱銓城,2004,最新營建法規,出版社。
40.顧美春,2000,ENAA國際工程合約結構及風險分擔,。
41.李金松,2003,營建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2.辛其亮、鄭翔元,2001,營建工程仲裁五案例之討論,現代營建,第254期。
43.陳建宇、駱忠誠,1999,從政府採購爭議案例談工程合約管理,萬國法律,第108期。44.劉俊杰、邱德賢、張乃文,2003,中國建築工程合同索賠管理之初探~以工程諮詢業的觀點分析,營建管理,第258期。
45.
B.英文部分
1.Toshihiko,Kiyoshi,and Masamitsu,”Bargaining Model of Construction Dispute Resolution”,IEEE SMC,2002.
2.Michael J. Armstrong,W.J.Hurleyb,”Arbitration using the closest offer principle of arbitrator behavior,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2002.
3.Sai-On Cheung,Henry C. H. Suen,Tsun-lp Lam, ”Fundamentals of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 in Construction,2002.
4.R.A.Harris,S.Scott,Depa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Newcastle upon Tyne NE1 7RU,UK,2002.
5. Sai-On Cheung,Henry C. H. Suen ,A multi attribute utility model for dispute resolution strategy selection,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2.
6.M.M. Kumaraswamy,K. Yogesearan,Substanti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laims for extensions of time,PROJECT MANAGEMENT,2003.
7.M. Osama Jannadia,Sadi Assaf,A. A. Bubshait,Allam Naji,Contractual methods for dispute avoidance and resolution(DAR),PROJECT MANAGEMENT,2000.
8. R.A.Harris,S.Scott,UK practice in dealing with claims for delay,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01.
9.Sai-On Cheung,Yuet-Wa Yeung,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ispute Resolution Advisor system: a critical apprais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