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林佳靜 (2003),醫院對平衡計分卡之認知與現況分析,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李祥毅 (2001),績效管理資訊系統之建立與發展~以H商業銀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林如貞 (1996),組織引入網際網路(Internet)的影響-台灣經驗,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陳鴻基、嚴紀中,(2005),管理資訊系統:理論、科技、實務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5.胡博欽 (2001),薪資資訊系統設計及評估-以銀行業個案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吳琮璠、謝清佳(2000)。資訊管理理論與實際,台北,智勝文化。
7.宋鎧、范錚強、郭鴻志、陳明德、季延平(1997)。管理資訊系統。台北,華泰書局。
8.蘇建華 (1995),以組織關鍵因素探討雛型法決定資訊需求之理論架構,國立雲林技術學院資訊管理技術研究所所碩士論文。9.吳琮璠、謝清佳(2000)。資訊管理理論與實際,台北,智勝文化。
10.楊正甫、應敏貞(2001),「管理資訊管理」,全華書局,台北。
11.邱添枝 (1993),需求導向軟體成本估計模式,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郭崑謨、林泉源 (1998),管理資訊系統,台北市,三民書局。
13.季延平、郭鴻志 (1995),系統分析與設計,台北市,華泰
14.黃怡詔、簡禎富、劉志明、賴威齊、劉昕旭,「建構網際網路環境下之醫院主管資訊系統及其實證研究」,工業工程學刊,九十三年,第21卷,第2期,頁101-112。
15.吳昭新、李有專,(2003) 醫療資訊管理學,台北市,偉華書局。
16.李友專(1999),醫療資訊交換基礎機制研究與開發。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17.郭旭崧(2000),電子病歷之推動政策。89年8月2日,取自http://www.doh.gov.tw。
18.陳楚杰(2001)。醫管詞彙—電子化病歷。醫院,34(2),14-15。19.林子銘、彭振興(2002),全國醫療院所病歷電子化現況調查作業。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20.衛生署(2001)。病歷電子化發展計畫書,取自http://www.doh.gov.tw/。
21.衛生署(2001)。醫療院所病歷電子化試辦計畫,取自http://www.doh.gov.tw/。
22.衛生署(2001)。全國醫療院所病歷電子化現況調查作業計畫書,取自http://www.doh.gov.tw/。
23.衛生署(2001)。推廣醫療資訊標準計畫書,取自http://www.doh.gov.tw/。
24.顏志展(2003,11月)。e化下HIPAA與資訊安全之應用。中華民國醫院協會主辦之「健保IC卡上線問題探討與落實推動便利安全之醫療e化環境」研討會,台北。
25.關宇,(2002) ,「整合 HL7/XML與XSL對電子病歷之轉換」,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行政院衛生署(2002)。91年度DICOM推動計畫,取自http://www.doh.gov.tw/。
27.行政院衛生署(2002)。設置及營運「醫療憑證管理中心」實施計畫書,取自http://www.doh.gov.tw/。
28.行政院衛生署(2002)。民國91年醫療機構現況及醫療服務量統計摘要,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醫療服務量/91.htm。
29.行政院衛生署所屬醫院電子病歷推動綱要計畫2000年12月26日,中興新村。
30.行政院衛生署(2000)。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標準,台北。
31.行政院衛生署(2002)。網路健康服務推動計畫,取自http://www.doh.gov.tw。
32.行政院衛生署(2003)。網路健康服務推動計畫,,取自http://www.doh.gov.tw。
33.何國豪(2003,11月)。落實資訊安全與病患隱私於醫院管理實務。中華民國醫院協會主辦之「健保IC卡上線問題探討與落實推動便利安全之醫療e化環境」研討會,台北。
34.行政院衛生署(2002),健保IC卡建置計畫專案報告,台北。
35.于泳泓,(2002),從台灣企業成功導入平衡計分卡實例談企業現狀剖析與導入架構檢核,會計研究月刊,198期:16-25。36.朱道凱譯,(1999), 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與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平衡架計分卡:資訊時代的策略管理工具,台北市,臉譜文化,。
37.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與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策略核心組織:
以平衡計分卡有效執行企業策略,ARC遠擎管理顧問公司策略績效事業部譯,臉譜文化,2001。
38. Nils-Goran Olve、Jan Roy & Magnus Wetter,平衡計分卡實戰指南,吳品清譯,遠擎,2003。
39.Paul R. Niven,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步就班成功導入,于泳泓譯,商周出版,2002。
40.于泳泓、陳依蘋,平衡計分卡完全教戰守策,梅霖文化,民93年。
41.司徒達賢,策略管理新論,智勝文化,民92年。
42.第五項修鍊 ,1999,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 彼得. 聖吉(Peter M. Senge)著 ; 郭進隆譯,臺北市, 天下文化。
43.褚秀敏(1998) ,關鍵成功因素與績效評估制度關連性之研究,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44.吳安妮,淺談平衡計分卡成功實施之精髓概念,會計研究月刊,民91年,第198期,頁26-32。45.吳安妮,策略為焦點的組織—平衡計分卡的公司如何在新企業環境中取勝,會計研究月刊,民90年,第189期,頁114-115。
46.莊逸洲、黃崇哲(2001),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台北:華杏。
47.鍾以勇(2004),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組織能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醫院為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48.彭雅惠(2002),醫療產業實施平衡計分卡的問題探討.醫務管理雜誌,3(1),P.26-34。
49.張煥禎、張威國(2001).醫療行銷管理學.台北:華杏。
50.黃彩玉、卓妙如(2004),平衡計分卡於護理實務中的應用,護理雜誌;51(1):P.70-75。51.黃銑扶(2003),建構中大型醫院平衡計分卡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台中:逢甲大學管理研究所。52.管思齊(2002),以限制理論談署立醫院多角化經營,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53.黃永吉(2002) ,醫院建構平衡計分卡之研究-以雲林縣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54.郭峰志 (2003),醫療機構導入平衡計分卡之研究─以某區域醫院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5.朱文洋、葉淑娟(2001),中小型醫院經營策略與營運績效之探討-以平衡計分卡觀點分析.醫務管理雜誌,2(2),109-134。
56.吳安妮、周齊武、施能錠(2001),探索實施平衡計分卡可能遭遇的問題,會計研究月刊,2001,第183期,頁63-74。
二、英文部份
1.Anthony, R. N.(1965).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31.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DeLong, D. W., & Rockart, J. F.(1988). Executive Support Systems: The Emergence of Top Management Computer Use.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3.Donabedian, A.(1988),“The Quality of Care-How Can It Be Assessed?”JAMA,Sep.PP 1738-1743
4.Gillan, C., & Azzara C. V.(1993). Application and Information Access-EIS Market
5.Hasan, H. and Gould, E. (2001), “Support for the sense-making activity of manager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31, pp.71-86.
6.HL7 homepage (2003), http://www.hl7.org/about.
7.Information in EISs”.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13(3), 66-77
8.Kaplan R. S., Analog Devices: The Half-Life Metric, Ha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 #9-190-061, 1990.
9.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1992, p71-79.
10.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11.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1), p.9-17.
12.Kotter, J. P.(1982). What Effective General Managers Really D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56-167
13.Mintzberg, H.(1975). The Manager‘s Job:Folklore and Fa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3(4), 49-61
14.Niven P. R., Balanced Scorecard Step-by-Step : 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2002).
15.Parker, C. S., Case, & Thomas.(199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trategy and Action. McGraw-Hill, Inc. Second edition.
16.Pressman,R.S.(1992) Software enginer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
17.Shoebridge , & Anthony.(1988). EIS: Friend or Foe?. Accountancy, 102(4), 150-152
18.Timothy, Shea J. O.(1989). Low-cost Approaches to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6(2).
19.Sveiby, K. E. (1997). 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anaging and Measuring
Knowledge-Based Assets. San Francisco CA: Berrett-Koehler.
20.Sveiby, K. E. (2000).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2年4月8日[擷取自]http://www.sveiby.com.au/Intellectual.Capital.Html
21.Watson, H. J., Rainer, R. K., & Koh, J. C. E.(1991).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Development and a Survey of Current Practices. MIS Quarterly, 15(1), 13-30.
22.Wiseman, C. (1988),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Homewood, IL:Ir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