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7:28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瑀軒
研究生(外文):
Yu-hsuan Chen
論文名稱:
席慕蓉詩歌研究-以主題、語言、通俗性為觀察核心
指導教授:
江寶釵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席慕蓉
、
詩歌
、
通俗性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2
點閱:1322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本文分別從主題、語言、通俗性的角度出發,形成論文的觀察核心。以此三個面向來作討論,是因為不論是席慕蓉在詩歌中所慣用的「主題」,以及其使用「語言」的策略與模式,莫不直指嬝炊j眾能有所共鳴的普遍生命情懷。而本文共計分為六章,正文部份分為四個章節,茲將各章節安排如下:
首章略述研究動機,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討論席慕蓉創作背景與詩觀養成,主要分由兩節探討。創作背景方面,從「性別」、「身分與移動」、「階層」三方面討論。詩觀養成方面,筆者從「典範的涉獵」和「繪畫的薰染」兩方面討論,詩人除了西方哲理的浸漬,如:紀伯倫《先知》及安東尼•聖艾修伯里《小王子》,亦深受中國古典詩歌影響,詩人常不著痕跡地取材詩經、古樂府、唐詩貫串詩篇。而以畫家為正職的詩人,善於描繪不同時刻和光線下的自然美。透過作品可看出其屬於女性情感的纖秀唯美,表現在畫與詩裡是同樣境界的追求,一如中國古代清麗婉約的女性詩人、詞人。
第三章席詩主題內容的探討,主要分由四節探討。第一節是愛情主張的表達,誠如一般人對席慕蓉詩歌的印象,對愛情的詠歎確實是詩人詩歌的重心所在,此節分為:一、愛的堅定與執著。二、愛的反思與超越,共兩點來討論詩人如何建構愛情詩的樣貌。第二節是時光青春的詠歎,分為「時光:過去與現在的迴環辯證」和「青春:美麗與哀愁的迴環辯證」兩點論述。第三節是懷鄉情結的詮釋,分「鄉愁與家園意識」和「返鄉後的實錄」兩點來了解詩人返鄉前後的心情與詩作差異。第四節內心世界的探索,從「生命的感悟與哲思」與「生態的悲憫與關懷」兩點來討論。
第四章席詩的語言策略,主要分兩節探討。首先,從語言現象分析席慕蓉詩作的音樂性,借用蘇珊•朗格(Susanne.K.Langer)的觀點,將音樂視為一連串的時間序列,進而探討席慕蓉的詩語言,在規律之中所產生的迴響,始終在通篇的詩句前後相互地關聯著;同時,也不禁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動與起伏。在觀察席慕蓉詩作的語言表達形式,「排比」的句式是席詩最明顯的一個語言特色。此修辭方法,往往能增強語言噴發的氣勢,有助於強烈情感的表達,也能使語言的旋律更形彰顯。第二節則分析席慕蓉詩歌的深層語意結構,分為「矛盾與懷疑」、「諧趣與反諷」及「二元對襯」三點論述。
第五章分析席慕蓉詩的暢銷現象。在討論詩集暢銷所造成的「席慕蓉現象」之前,應先確認如何評定所謂的大眾文化或通俗文化?「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可透過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勾勒對通俗文化的六種定義及其暗藏的評價。其次,在席詩暢銷現象方面,透過對出版社的調查,得知席詩的「暢銷」與「長銷」。文壇對席詩銷售現象的評價褒貶不一,席詩廣受噙傅w迎,是詩人始料未及的,在讀者集體性的成長經驗裏,嬝狙u詩應該是八十年代年輕人的共有回憶,最後則小結此章的論述。
第六章則總結前面的脈絡論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詩情與記憶∕1
第二節 研究方法∕3
第三節 論述範疇與章節安排∕5
第二章 席慕蓉創作背景與詩觀養成
第一節 創作背景∕20
一、 性別∕20
二、 身分與移動∕23
三、 階層∕25
第二節 詩觀養成:接受的影響∕27
一、 典範的涉獵∕27
(一) 西方哲理的浸漬∕27
(二) 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30
二、 繪畫的薰染∕32
第三章 席詩主題內容的探討
第一節 愛情主張的表達∕39
一、 愛的堅定與執著∕40
二、 愛的反思與超越∕44
第二節 時光青春的詠歎∕47
一、 時光:過去與現在的迴環辯證∕47
二、 青春:美麗與哀愁的迴環辯證∕53
第三節 懷鄉情結的詮釋∕58
一、 鄉愁與家園意識∕59
二、 返鄉後的實錄∕64
第四節 內心世界的探索∕70
一、 生命的感悟與哲思∕70
二、 生態的悲憫與關懷∕73
第四章 席詩的語言策略
第一節 語言現象∕76
一、 席慕蓉詩的音樂性∕76
(一) 聲韻關係的經營∕77
(二) 節奏的加強∕83
(三) 旋律的營造∕98
二、 席詩的詩形美∕104
第二節 深層語意結構∕110
一、 矛盾與懷疑∕111
二、 諧趣與反諷∕115
三、 二元對襯∕117
第五章 席詩暢銷現象析論
第一節 通俗文化的定義及評價∕121
第二節 席詩暢銷現象∕124
一、 驚人的銷售數字∕124
二、 文壇對席詩銷售現象的評價∕127
三、 席慕蓉面對詩集暢銷及創作的態度∕135
四、 讀者的反應:集體性的成長經驗∕139
第三節 小結∕144
第六章 結論∕148
附錄一:席慕蓉(寫作)年表∕153
附錄二:「月」意象出現狀況∕157
附錄三:「花」意象出現狀況∕162
附錄四:「水」意象出現狀況∕170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一、席慕蓉著作
(一)詩集
《七里香》,大地出版社,1981年7月。
《無怨的青春》,大地出版社,1983年2月。
《時光九篇》,爾雅出版社,1987年1月。
《邊緣光影》,爾雅出版社,1999年4月。
《迷途詩冊》,圓神出版社,2002年7月。
《我摺疊著我的愛》,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
(二)詩選
《水與石的對話》,太魯閣國家公園,1990年2月。
《席慕蓉詩選》(蒙文版),內蒙古人民,1992年2月。
《河流之歌》,東華,1992年6月。
《時間草原》,上海文藝,1997年6月。
《世紀詩選》,爾雅出版社,2000年5月。
《Across the Darkness of the River》(張淑麗英譯,GREEN INTEGER),2001年
《夢中戈壁》(蒙漢對照),北京民族,2002年1月。
《在黑暗的河流上》,南海,2003年9月。
(三)散文集
《成長的痕跡》,爾雅出版社,1982年3月。
《畫出心中的彩虹》,爾雅出版社,1982年3月。
《三弦》,爾雅出版社,1983年7月。
《有一首歌》,洪範書店,1983年10月。
《同心集》,九歌出版社,1985年3月。
《寫給幸福》,爾雅出版社,1985年10月。
《信物》,圓神出版社,1989年1月。
《寫生者》,大雁出版社,1989年3月。
《我的家在高原上》,圓神出版社,1990年7月。
《江山有待》,洪範書店,1991年5月。
《黃羊.玫瑰.飛魚》,爾雅出版社,1996年7月。
《大雁之歌》,皇冠出版社,1997年5月。
《金色的馬鞍》,九歌出版社,2002年2月。
《諾恩吉雅:我的蒙古文化筆記》,正中書局,2003年2月。
《我的家在高原上》(新版),圓神出版社,2004年1月。
《人間煙火》,九歌出版社,2004年9月。
(四)散文選
《在那遙遠的地方》,圓神出版社,1988年3月。
《生命的滋味》,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意象的暗記》,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與美同行》,上海文匯出版社,1999年12月。
《走馬》,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年12月。
《槭樹下的家》,南海出版社,2003年9月。
《透明的哀傷》,南海出版社,2003年9月。
《席慕蓉散文》,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
(五)畫冊
《畫詩》(素描與詩),皇冠雜誌社,1979年7月。
《山水》(油畫),敦煌藝術中心,1987年5月。
《花季》(油畫),清韵藝術中心,1991年7月。
《涉江采芙蓉》(油畫),清韵藝術中心,1992年6月。
《一日一生》(油畫與詩),敦煌藝術中心,1997年11月。
《席慕蓉(40年回顧)》,圓神出版社,2002年12月。
(六)美術論著
《心靈的探索》,自印,1975年8月。
《雷射藝術導論》,中華民國雷射推廣協會,1982年12月。
(七)傳記
《彩墨.千山馬白水》,雄獅文藝,2004年11月。
(八)編選
《遠處的星光──蒙古現代詩選》,圓神出版社,1990年7月。
《九十一年散文選》,九歌出版社,2003年3月。
二、中文著作
《英詩韻律學》,蘇維雄著,臺北市:台灣商務,1967年10月
《中國詩學:鑑賞篇》,黃永武著,臺北市:巨流圖書,1976年10月
《掌上雨》,余光中著;臺北市:時報文化,1980年4月
《美的歷程》,李澤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視覺藝術》,林書堯著,臺北市:維新書局,1984年3月
《迦陵論詩叢稿》,葉嘉瑩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聞一多論新詩》,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5年4月
《西方美學導論》,劉昌元著,臺北市:聯經,1986年
《現代作家和文學流派》,秦亢宗、蔣成著,重慶:重慶出版社、華夏出版社,1986年2月
《秩序的生長》,葉維廉著,臺北市:時報文化,1986年5月
《小說修辭學》,布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現代詩學》,蕭蕭著,臺北市:東大圖書,1987年4月
《詩歌型態美學》,盛子潮、朱水涌著,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現代中國謬司-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鍾玲著,臺北市:聯經,1989年。
《中國詩學設計篇》,黃永武著,臺北市:巨流圖書,1989年11月
《詩美學》,李元洛著,臺北市:東大,1990年2月。
《詩論》,朱光潛著,臺北市:國文天地,1990年3月。
《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詩學新解》,吳曉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5月
《修辭學》(下冊),沈謙著,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2月
《新格律詩研究》,鳥^、魯德俊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詩的瞬間狂喜》,簡政珍著,臺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9月。
《西方詩論精華》,沈奇編選,廣東花城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藝術心理學》,劉思量著,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
《修辭學》,黃慶萱著,臺北市:三民,1992年9月
《漢語修辭美學》,譚永祥著,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龍協濤著,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年8月。
《台灣鄉愁散文選粹》,季仲選編,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解讀瓊瑤愛情王國》,林芳玫著,臺北市:時報文化,1994年
《否定的美學》,楊小濱著,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新詩補給站》,渡也著,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年2月
《臺灣新詩發展史》,古繼堂著,臺北市:文史哲,1997年1月。
《中國女性的現代衍進》,任一鳴著,臺北市:青文書屋出版,1997年6月
《讀者反應理論》,龍協濤著,臺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
《語法與修辭》上下冊,劉蘭英、孫全洲主編,臺北市:新學識,1998年10月。
《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Feminism and East∕We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簡瑛瑛著,臺北市:聯合文學,1998年11月初版
《從半裸到全開》,陳義芝著,臺北市:學生書局,1999年
《海妖的歌聲-現代女性愛情詩論》,毛翰•翟大炳著,臺北市:五南圖書,1999年12月。
《女性詩學》,李元貞著,臺北市:女書文化,2000年11月。
《雨中聽楓》,程光煒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新詩卷》,鄒建軍選編,河北:河北教育,2000年
《台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丁旭輝著,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
《女性詩學:台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2000)》,李元貞著,臺北市:女書文化出版,2000年11月初版一刷
《中國20世紀後20年代文學思潮》,陳傳才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嬝炕n,楊宗翰著,巨流,2002年6月
《布羅茨基傳》,劉文飛著,北京市: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詩歌鑑賞心理》,吳思敬著,臺北市:揚智文化,2005年6月。
三、中文譯著
《文學論》,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陸篹鼴間F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情感與形式》(Feeling and Form),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臺北市:商鼎文化,1991年10月
《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著,陳燕谷、曉未譯,臺北市:商鼎文化,1991年12月
《詩學的基本概念》,埃米爾•施塔格爾(Shixue de Jiben Gainian)著,胡其鼎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
《讀者反應理論批評》,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 臺北縣板橋市:駱駝,1994年6月。
《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contemporary debates),Alexander J.&Seidman S.編,吳潛誠總校,臺北市:立緒,1997年
《卡夫卡文集3》林驤華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小王子》,安東尼•聖艾修伯里著,李芹燕編譯,台北縣:大步文化,1999年11月
《詩與畫的界限》,萊辛著,朱光潛譯,台北:駱駝出版社,2001年
《腦內藝術館》,塞莫•薩基著,潘恩典譯,臺北市:商周出版,2001年7月
《里爾克書信集》(Letters of Rainer Maria Rilke),里爾克著;李魁賢譯,臺北市:桂冠圖書,2001年10月。
《波赫士談詩論藝》,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著;凱林—安德 米海列司庫編;陳重仁譯,臺北市:時報文化,2001年
《里爾克書信集》(Letters of Rainer Maria Rilke),里爾克著;李魁賢譯,臺北市:桂冠圖書,2001年10月
《準則與尺度-外國著名詩人文論•艾略特》,潞潞主編、陳新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臺北市:巨流,2003年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n Introduction),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著,李根芳、周素鳳譯,臺北市:巨流圖書,2003年8月
四、期刊論文
〈圖象詩與我〉,詹冰,《笠詩刊》87期,1978年,頁58-62。
〈雷射繪畫在中國的初步試探〉,席慕蓉,《新竹師專學報》第6期,1980年6月,頁1-18。
〈試探雷射繪畫的創作〉,席慕蓉,《藝術家》第61期,1980年6月,頁140-148。
〈綻開愛與生命的花街--評席慕蓉詩集<七里香>〉,蕭蕭,《明道文藝》第69期,1981年12月,頁90-93。
〈流星雨〉,席慕蓉,《中央月刊》15卷8期,1983年6月,頁114-115。
〈感覺與夢想齊飛--試評席慕蓉<無怨的青春>〉,張默,《文訊月刊》第1期,1983年7月,頁87-90。
〈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1月,頁15-16。
〈記散文新詩作家:席慕蓉〉,蕭蕭,《察哈爾省文獻》第14期,1983年12月,頁60-65。
〈結繩紀事〉,席慕蓉,《中央月刊》16卷4期,1984年2月,頁147。
〈動聽的真話-為「有糖衣的毒藥」喝采〉,羊牧,《臺灣時報》副刊,1984年4月23日。
〈作家專訪-擁懷無怨青春的席慕蓉〉,林芝,《幼獅少年》第90期,1984年4月,頁108-111。
〈淡淡的花香〉,席慕蓉,《幼獅少年》第90期,1984年4月,頁111-116。
〈一條河流的夢:席慕蓉訪問記〉,夏祖麗,《新書月刊》第8期,1984年5月,頁12-18。
〈有書如歌:評席慕蓉的散文集 <有一首歌>〉,朱舞程,《新書月刊》第8期,1984年5月,頁19-23。
〈唯美的席慕蓉〉,鐘麗慧,《察哈爾省文獻》第15期,1984年7月,頁28-30。
〈雷射藝術淺釋〉,席慕蓉,《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第6期,1985年4月,頁63-66。
〈作家與書的故事(31):席慕蓉〉,隱地,《新月書刊》第20期,1985年5月,頁67。
〈多線頂真論〉,收於《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夏揚標著,1986年第3期,頁96。
〈側寫席慕蓉〉,紹雍,《幼獅文藝》63卷3期,1986年3月,頁16-17。
〈席慕蓉的寫作奧秘〉,紹雍,《幼獅文藝》63卷3期,1986年3月,頁17-23。
〈作家的另一面〉,席慕蓉,《幼獅文藝》63卷3期,1986年3月,頁33。
〈做一個領路的人:席慕蓉談國文老師〉,黃秋芳,《國文天地》2卷6期,1986年11月,頁10-13。
〈願望〉,席慕蓉,《幼獅文藝》第64卷6期,1986年12月,頁28-30。
〈她們創作的心路歷程--張曉風、三毛、李昂、席慕蓉〉,楊小萍,《遠見雜誌》第12期,1987年6月,頁112-115。
〈人生欣賞.欣賞人生〉,席慕蓉,《講義》,1988年6月,第3卷3期,頁99-103。
〈無怨無尤的青春與愛-讀席慕蓉的詩〉,孟樊,《臺北評論》,1988年8月,第6卷,頁66-76。
〈台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觀〉,李元貞,《中外文學》第十七卷第十期,1989年3月,頁24-36。
〈人物專訪-席慕蓉的魔棒〉,林芝採訪,《幼獅少年》第150期,1989年4月,頁33-35。
〈從調色板談起-試述我的教學困惑〉,席慕蓉,《國教世紀》25卷2期,1989年10月,頁46-49。
〈席慕蓉和她的荷花油畫〉,周相露,《攝影天地》第175期,1990年11月,頁54-55。
〈版權奇譚〉,《中華日報.中華副刊》第十四版,1990年12月19日
《新格律詩研究(1917~1937)》,黃憲作撰,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頁138。
〈燕子〉,席慕蓉,《講義》9卷5期,1991年8月,頁10-11。
〈台灣大眾詩學──席慕蓉詩集暢銷現象〉,(上)篇,《當代青年》第6期,1992年1月,頁48-52。
〈台灣大眾詩學──席慕蓉詩集暢銷現象〉,(下)兩篇,《當代青年》第7期,1992年2月,頁52-55。
〈生活散記-美感森林〉,席慕蓉,《幼獅少年》第185期,1992年3月,頁20-23。
〈對藝文與尋根情深意切的席慕蓉〉,李梅齡,《幼獅文藝》76卷5期,1992年11月,頁75-80。
〈蒙古民間美術巡禮〉,席慕蓉,《國教世紀》28卷3期,1992年12月,頁16-19。
〈庫蘇古泊-「認識蒙古」之一〉,席慕蓉,《幼獅文藝》77卷1期,1993年1月,頁74-77。
〈城鄉之間-認識蒙古之二〉,席慕蓉,《幼獅文藝》77卷2期,1993年2月,頁75-78。
〈城鄉之間-認識蒙古之三〉,席慕蓉,《幼獅文藝》77卷3期,1993年3月,頁73-76。
〈蒙古的孩子〉,席慕蓉,《講義》13卷3期,1993年6月,頁23-26、28-30、32-33、36-38。
〈從修辭角度看席慕蓉<寫給幸福>〉,曾心怡,《國文天地》9卷11期,1994年4月,頁38-44。
〈釋懷暖情:父親教我的歌〉,席慕蓉,《講義》17卷5期,1995年8月,頁118-120。
〈高原札記之一-花束〉,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1期,1996年1月,頁75-76。
〈高原札記之二-尼瑪蘇榮的背景〉,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2期,1996年2月,頁74-75。
〈誰在向我們走來〉,王家新,《現代詩》詩刊,1996年2月復刊第26期,頁5。
〈獨舞的夜荷--作家席慕蓉專訪〉,林素芬採訪,《幼獅文藝》83卷3期,1996年3月,頁67-70。
〈高原札記之三-朋友〉,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3期,1996年3月,頁71-73。
〈高原札記之四-意外〉,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4期,1996年4月,頁77-78。
〈高原札記之五-「資料」與「經驗」〉,席慕蓉撰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5期,1996年5月,頁75-76。
〈高原札記之六-記憶〉,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7期,1996年7月,頁79-80。
〈釋懷暖情:夏夜的記憶〉,席慕蓉,《講義》19卷4期,1996年7月,頁58-60。
〈高原札記之七-將心比心〉,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8期,1996年8月,頁75-76。
〈月餅與版圖〉,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83卷9期,1996年9月,頁74-75。
〈名家名匾:席慕蓉的鄉愁〉,項秋萍,《講義》20卷1期,1996年10月,頁120-121
〈高原札記:為什麼?〉,席慕蓉文攝影,《幼獅文藝》第期,1996年10月,頁73-74。
〈盤踞在靈魂深處的故鄉--評席慕蓉<黃羊.玫瑰.飛魚>〉,沈謙,《聯合文學》12卷12期,1996年10月,頁162。
〈高原札記-嘉絲勒〉,席慕蓉文翻攝,《幼獅文藝》83卷11期,1996年11月,頁73-74。
〈鄉愁之歌--側寫席慕蓉〉,黃鳳鈴,《明道文藝》第260期,1997年11月,頁124-129。
〈席慕蓉用心參與子女的成長〉,高惠琳,《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7-8期,1998年1-2月,頁83-84。
〈女性心靈的詮釋──席慕蓉的創作心態與情感方式〉,樊洛平,《釧鰹v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7卷第4期,頁47。
〈席慕蓉抒情詩創作綜論〉,鄒建軍,《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9卷第5期,1998年10月。
〈尋求超越的自我藝術世界〉,王泉,《大海洋詩雜誌》第58期,1999年1月,頁105-108。
〈詩畫一體的藝術風采──論席慕蓉的詩歌特色〉,李廣瓊,《懷化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1999年2月,頁77。
〈高原魂魄〉,席慕蓉,《幼獅文藝》第545期,1999年5月,頁4-5。
〈席慕蓉一九九九個展〉,阿波羅,《藝術家》48卷6期,1999年6月,頁542。
〈北與南〉,席慕蓉,《幼獅文藝》第547期,1999年7月,頁12-13。
〈詩人席慕蓉:年年往返南北家鄉的大雁〉,賴佳琦,《文訊月刊》第166期,1999年8月,頁87-89。
〈花與雲朵的生命〉,席慕蓉,《藝術家》50卷2期,2000年2月,頁567。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賞析〉,汪淑珍,《明道文藝》第288期,2000年3月,頁48-50。
〈女作家座談會系列-席慕蓉座談會〉,《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第2期,2000年10月,頁24-27。
〈詩藝之外-詩人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楊宗翰,《竹塹文獻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頁64-76。
〈賞析席慕蓉「塵緣」一詩〉,唐淑貞,《中國語文》第88期,2001年3月,頁85-86。
〈平易與深沉的旋律--讀<席慕蓉.世紀詩選>〉,吳當,《創世紀詩雜誌》第128期,2001年9月,頁147-151。
〈詩-契丹的玫瑰〉,席慕蓉,《聯合文學》第18卷2期,2001年12月,頁68-69。
〈簡析席慕蓉的詩與文〉,孟芳,《中州大學學報》,2002年1月第1期,頁70。
〈長話短說〉,席慕蓉,《文訊雜誌》,2002年3月,頁42。
〈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 (上)〉,汪其楣,《藍星詩學》第13期,2002年3月,頁211-223。
〈簡論蓉子、席慕蓉詩歌的鄉愁情結和女性意識〉,王泉,收於《華文文學》第52期,2002年5月,頁49。
〈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 (下)〉,汪其楣,《藍星詩學》第14期,2002年6月,頁189-210。
〈重新解讀「席慕蓉詩歌現象」〉,沈奇著,《文訊雜誌》,2002年7月,頁10-11。
〈詩畫一生-席慕蓉用畫解讀自己〉,林美姿,《遠見雜誌》第201期,2003年3月,頁262-264。
〈新詩賞析-蒙文課〉,席慕蓉文、顏艾琳賞析,《幼獅文藝》第595期,2003年7月,頁54-55。
〈從詩人、畫家、再到文化推動者-席慕蓉騎上「金色的馬鞍」拍蒙古、寫蒙古!〉,林家樑,《Leader華人誌》第10期,2004年3月,頁80-83。
〈席慕蓉蒼林闊野蒙古行〉,王怡棻,《遠見雜誌》第218期,2004年8月,頁280-282。
〈悲歌2003〉,席慕蓉,《臺灣原young》第6期,2005年1月,頁32-33。
〈現代音樂中的溫婉詩情 「錢南章樂長」以席慕蓉詩作入樂〉,田國平,《表演藝術》第146期,2005年2月,頁56-57。
〈文學心鏡-席慕蓉〉,陳建仲文字攝影,《聯合文學》21卷6期,2005年4月,頁10-1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席慕蓉詩的音韻風格研究
2.
楊牧詩的音樂性研究
3.
論詩樂相融-以錢南章譜寫席慕蓉的詩為例
4.
席慕蓉詩歌的藝術探析
5.
席慕蓉愛情詩研究
6.
席慕蓉《寫給幸福》之研究
7.
臺灣文壇繪寫研究-以梁丹丰、席慕蓉、雷驤及奚淞為主的考察
8.
席慕蓉散文研究
9.
席慕蓉鄉愁詩中的離鄉與還鄉 — 從文化心理視角的論析
1.
〈現代音樂中的溫婉詩情 「錢南章樂長」以席慕蓉詩作入樂〉,田國平,《表演藝術》第146期,2005年2月,頁56-57。
2.
〈席慕蓉蒼林闊野蒙古行〉,王怡棻,《遠見雜誌》第218期,2004年8月,頁280-282。
3.
〈從詩人、畫家、再到文化推動者-席慕蓉騎上「金色的馬鞍」拍蒙古、寫蒙古!〉,林家樑,《Leader華人誌》第10期,2004年3月,頁80-83。
4.
〈詩畫一生-席慕蓉用畫解讀自己〉,林美姿,《遠見雜誌》第201期,2003年3月,頁262-264。
5.
〈重新解讀「席慕蓉詩歌現象」〉,沈奇著,《文訊雜誌》,2002年7月,頁10-11。
6.
〈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 (下)〉,汪其楣,《藍星詩學》第14期,2002年6月,頁189-210。
7.
〈探索席慕蓉與瓦歷斯.諾幹「想念族人」詩作中的「邊緣光影」 (上)〉,汪其楣,《藍星詩學》第13期,2002年3月,頁211-223。
8.
〈長話短說〉,席慕蓉,《文訊雜誌》,2002年3月,頁42。
9.
〈詩-契丹的玫瑰〉,席慕蓉,《聯合文學》第18卷2期,2001年12月,頁68-69。
10.
〈平易與深沉的旋律--讀<席慕蓉.世紀詩選>〉,吳當,《創世紀詩雜誌》第128期,2001年9月,頁147-151。
11.
〈賞析席慕蓉「塵緣」一詩〉,唐淑貞,《中國語文》第88期,2001年3月,頁85-86。
12.
〈詩藝之外-詩人席慕蓉與「席慕蓉現象」〉,楊宗翰,《竹塹文獻雜誌》第18期,2001年1月,頁64-76。
13.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賞析〉,汪淑珍,《明道文藝》第288期,2000年3月,頁48-50。
14.
〈花與雲朵的生命〉,席慕蓉,《藝術家》50卷2期,2000年2月,頁567。
15.
〈詩人席慕蓉:年年往返南北家鄉的大雁〉,賴佳琦,《文訊月刊》第166期,1999年8月,頁87-89。
1.
席慕蓉詩歌的藝術探析
2.
席慕蓉愛情詩研究
3.
席慕蓉文學作品研究
4.
席慕蓉詩中的美麗與哀愁之研究
5.
席慕蓉詩的音韻風格研究
6.
席慕蓉詩作中的愛情、時光與生命之研究
7.
席慕蓉鄉愁詩中的離鄉與還鄉 — 從文化心理視角的論析
8.
席慕蓉《寫給幸福》之研究
9.
席慕蓉的原鄉書寫研究
10.
台灣現代詩「鄉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席慕蓉容為例
11.
從鄉愁出發--席慕蓉旅遊書寫研究
12.
席慕蓉散文研究
13.
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
14.
臺灣文壇繪寫研究-以梁丹丰、席慕蓉、雷驤及奚淞為主的考察
15.
論詩樂相融-以錢南章譜寫席慕蓉的詩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