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觀察語料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1932,《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修訂版
南唐‧靜、筠禪師編著,952,《祖堂集》,收於《佛光大藏經‧禪藏‧史傳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
宋‧賾藏主編著,《古尊宿語要》,收於《佛光大藏經‧禪藏‧語錄部》,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
(電子資料庫:http://www.buddhist-canon.com/SINOABHI/other/GUZUNSU/)
藍吉富主編,1988,《五燈會元》,收於《禪宗全書‧史傳部七》,台北,文殊出版社(電子資料庫:http://www.buddhist-canon.com/SINOABHI/other/WDHY/)
二、次要觀察語料
東漢‧王充,《論衡》,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8雜家類(第8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劉宋‧劉義慶編、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1993,《世說新語箋疏》(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王梵志著、項楚校注,1991,《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潘重規編著,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
南宋‧黎靖德編,1270,《朱子語類》,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168雜家類(第862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三、中文資料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5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修訂版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54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修訂版
清‧姚維銳,《古書疑義舉例增補》,收於恍纂m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56
清‧袁仁林著,解惠全註,《虛字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劉淇著,章錫琛校注,《助字辨略》,北京,中華書局,1954
(日)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1983,《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日)太田辰夫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重慶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2003,《中國話歷史文法》(修訂譯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初版
(日)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5,《中國佛教通史》第一卷,高雄,佛光出版社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6,《中國佛教通史》第二卷,高雄,佛光出版社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6,《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高雄,佛光出版社
(俄)莫景西(A. Monastyrski),1992,〈“ㄦ化”、 “ㄦ尾”的分類和分區初探〉,《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131-138
(美)喬治‧萊科夫(Goerge Lakoff)著,梁玉玲等譯,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智的奧祕》(上、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意)馬西尼(Federico Masini)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瑞士)費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斐文譯,1916,《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德)柯彼德,1992,〈試論漢語語素的分類〉,《世界漢語教學》1期,頁1-12
Bubmann, Hadumod(德國哈杜默德‧布斯曼)著,陳蕙瑛等編譯,2003,《語言學詞典》(Lexikon Der Sorachwissenschaft),北京,商務印書館。(根據德國Kröner出版社1990年第二版譯出)
Charled N. Li and Sandra A. Thompson著,黃宣範譯,1983,《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Crystal, David(英國戴維‧克里斯特爾)著,方立、王得杏、沈敘倫譯,1992,《語言學和語音學基礎詞典》(A first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根據英國 Andre deutsch出版社1980年初版譯出)
Leech, Geoffrey(英國杰弗里‧利奇)著,李瑞華、王彤福、楊自儉、穆國豪譯,1987,《語義學》(Semantic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根據英國企鵝出版社1983年增訂重印本譯出)
丁福保編,2005,《佛學大辭典》,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21編纂)
于凌波,1991,《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2005,《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一新,1997,《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詞語箋釋》,合肥,黃山書社
方師鐸,1984,〈「子」字詞尾探原〉,收於《方師鐸文史叢稿—專論上篇》,台北,大立出版社,頁179-190
方梅,2003,〈從空間範疇到時間範疇——說北京話中的「動詞—里」〉,收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45-165
方緒軍,2000,《現代漢語實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力,1943-1944,《中國現代語法》,台北,藍燈文化,1987
王力,1944,《中國語法理論》,北京,中華書局,1955,重印本
王力,1957-1958,《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新版
王文顏,1984,《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出版公司
王文顏,1993,《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冬梅,2004,〈動詞轉指名詞的類型及相關解釋〉,《漢語學習》4期,頁5-11
王克仲,1982,關於先秦「所」字詞性的調查報告,收於《古漢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王志偉等撰,1993,《語言學百科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王汶鈴,2004,《漢語附加詞與複合詞的處理過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王洪君、富麗,2005,〈試論現代漢語的類詞綴〉,《語言科學》5期,頁3-17
王媛,2002,〈淺談「ㄦ」〉,《魯行經院學報》6期,頁120-121
王福堂,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鍈,1986,《詩詞曲語辭例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二版
史金生,2003,〈「畢竟」類副詞的弁鉈t異及語法化歷程〉,收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頁60-78
弘學主編,1998,《佛學概論》,台北,水牛圖書公司
申小龍主編,2003,《語言學綱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2000,《語法的認知語義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語法的形式和理據》,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3,《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建立——動補結構的產生及其影響》,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繼愈主編,1981,《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任繼愈主編,1985,《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任繼愈主編,1988,《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曲守約,1972,《中古詞語考釋續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朴庸鎮,1998,《現代漢語之詞法與句法的界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朱亞軍、田宇,2000,〈現代漢語詞綴的性質及其分類研究〉,《學術交流》2期,頁134-137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3,〈自指與轉指〉,《方言》1期,頁173-189
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四川大學博士論文)
江碧珠,1993,〈派生詞在詞彙學中的問題初探〉,《中國語言學論文集—第一屆全國研究生語言學研討會》,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頁153-168
江藍生,1988,《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匯釋》,北京,語文出版社
江藍生,2000,《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藍生、曹廣順編著,1997,《唐五代語言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池昌海,2002,《現代漢語語法修辭教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何耿庸,1965,〈大埔客家話的後綴〉,《中國語文》6期,頁492-493
何樂士、敖鏡浩、王克仲、麥梅翹、王海棻,1985,《古代漢語虛詞通釋》,北京,北京出版社
吳福祥,2003,〈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兼論SVO型語言中伴隨介詞的兩種演化模式〉,收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頁438-480(原載於《中國語文》2003年1期,頁43-58)
吳福祥,2004a,〈「語法化」問題〉,《文史精華》11期(原載於《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1/9)
吳福祥,2004b,〈近年來語法化研究的進展〉,《外語教學與研究》1期,頁18-24
吳福祥、洪波主編,2003,《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41,《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再版
呂叔湘,1962,〈說「自由」和「黏著」〉,收於《呂叔湘文集》第二卷(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頁370-384(原載《中國語文》1期)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收於《呂叔湘文集》第二卷(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頁481-571
呂叔湘,1985,《近代漢語指代詞》,上海,學林出版社
呂叔湘,1991,《文言虛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再版
呂叔湘等著,1999,《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春華,2002,〈重慶方言的詞綴「頭」〉,《重慶三峽學院學報》6期,頁44-46
呂澂編,1980,《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濟南,齊魯書社
宋均芬,2002,《漢語詞彙學》,北京,知識出版社
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立成,1994,「ㄦ化」性質新探〉,《杭州大學學報》3期,頁108-115
李林,1996,《古代漢語語法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李思敬,1994,《漢語「兒」音史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台灣修訂版
李崇月,2002,〈英語形容詞後綴-ical和-ic的差異及相關問題的探討〉,《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4期,頁58-60
李新建,1992,〈《搜神記》複音詞研究——重疊式和附加式〉,《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6期,頁101-103
李維琦,1999,《佛經續釋詞》,長沙,岳麓書社
李臻儀,2004,〈「頭」字的語意延伸與語法化:歷時研究〉,第五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頁1-13
李錫梅,1990,〈江津方言詞尾「頭」和方位詞「高」〉,《方言》1期,頁60-63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期,頁17-24
沈家煊,2005,〈認知語言學〉,http://www.openedu.com.cn.
沈家煊、吳福祥、馬貝加主編,2005,《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北京,商務印書館
汪洪瀾,1997,〈漢英派生詞比較研究〉,《寧夏大學學報》(哲社版)4期,頁18-21
汪維輝,2000,《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周法高,1963,〈漢語發展的歷史階段〉(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收於《中國語文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81,台三版,頁432-438
周法高,1994,《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景印二版,1962,初版
季永海,1999,〈漢語ㄦ化音的發生與發展—兼與李思敬先生商榷〉,《民族語文》5期,頁19-30
林香薇,2001,《臺灣閩南語複合詞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林倫倫,1991,《潮汕方言與文化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倫倫,1996,《澄海方言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林清淵,2003,《閩南語的身體譬喻與代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竺家寧,1996a,《早期佛經詞彙研究:西晉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書NSC84-2411-H-194-01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
竺家寧,1996b,〈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高雄,佛光山,頁1-24
竺家寧,1997,〈早期佛經語言之動補結構研究〉,第六屆漢語語言學國際會議,Leiden,Netherlands,頁19-21
竺家寧,1998a,《早期佛經詞彙研究:三國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書NSC86-2411-H-194-004),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
竺家寧,1998b,〈早期佛經詞彙的動賓結構——從訓詁角度探索〉,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Ten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Linguistics,Stanford,California,頁26-28
竺家寧,1998c,《中國語言和文字》,台北,台灣書店
竺家寧,1999a,《早期佛經詞彙研究:東漢佛經詞彙研究》(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書NSC88-2411-H-194-01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
竺家寧,1999b,《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竺家寧,1999c,〈佛經詞彙中的同素異序現象〉,The Elev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Harvard University,USA,頁18-20
竺家寧,2000a,〈魏晉語言中的「自」前綴〉,第九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暨華語教學國際研討會,新加坡國立大學,頁26-28
竺家寧,2000b,〈魏晉佛經的三音節構詞現象〉,收於《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語言學學術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236-246
竺家寧,2001,〈中古漢語「消息」詞義研究〉,海峽兩岸漢語史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頁4-6
竺家寧,2002a,《安世高譯經複合詞詞義研究》(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書NSC90-2411-H-194-027),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
竺家寧,2002b,〈《搜神記》和近代佛經中的「來/去」〉,The Workshop on the Early Medieval Stories Soushenji,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Czech Republic.頁16-17
竺家寧,2003,《支謙譯經語言之動詞研究》(國科會計畫成果報告書NSC91-2411-H-194-026),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
竺家寧,2004a,〈不怎麼毒的「毒」〉,收於《佛經語言初探》,台北,橡樹林,頁148-166
竺家寧,2004b,〈中古漢語的「兒」後綴〉,《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論文集(II)》,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頁365-384
竺家寧,2005,《佛經語言初探》,台北,橡樹林文化
邵敬敏,2000,《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邵敬敏、任芝鍈、李家樹,2003,《漢語語法專題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秀華,1998,《國語中「時間就是空間」的隱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咱丑B(日)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垮荂A1991,〈「打」雅〉,《語言教學與研究》1期,頁4-13
垓z明,1993,《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
垓z明,2002,《漢魏六朝佛經代詞探新》,收於《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69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1986年四川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姚振武,1993,〈關於古漢語的「自」和「復」〉,《中國語文》2期,頁143-150
姚振武,1997,〈再談中古漢語的「自」和相關問題〉,《中國語文》1期,頁55-62
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段納,2004,〈現代漢語方為詞中「頭」的構詞方式辨析〉,《平頂山師專學報》1期,頁58-61
洪波,1998,〈論漢語實詞虛化的機制〉,收於《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頁370-379
胡壯麟,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明揚,2003,〈說「打」〉,收於《胡明揚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52-191(原載於〈語言論叢〉1984年2輯)
胡附、文煉,1990,《現代漢語語法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新一版
胡敕瑞,2002,《《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北京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胡楚生,1999,《訓詁學大綱》,台北,華正書局,八版
范開泰、張亞軍,2000,《現代漢語語法分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苗春華,2002,〈重慶方言的詞綴「頭」〉,《重慶三峽學院學報》6期,頁44-46
孫朝奮,1994,〈《虛化論》評介〉,《國外語言學》4期,頁19-25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孫錫信,2003,〈語法化機制探賾〉,《語言文字學》5期,頁35-42(原載於《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頁89-96)
孫豔,2000,〈現代漢語詞綴問題探討〉,《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3期,頁55-58
徐烈炯,1995,《語義學》(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通鏘,1997,《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越,2001,〈現代漢語的「-頭」〉,《語言教學與研究》4期,頁64-68
祝建軍,2004,〈「打V」之「打」的語法化探析〉,《古漢語研究》3期,頁38-44
祝鴻杰,1991,〈漢語詞綴研究管見〉,《語言研究》2期,頁11-16
秦堅,2005,〈後綴「子」的類型和意義〉,《語言與翻譯》(漢文)1期,頁36-40
袁賓,1992,《近代漢語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賓主編,1994,《禪宗詞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馬清華,2003,〈詞匯語法化的動因〉,《漢語學習》2期,頁15-20
馬清華,2006,《語義的多維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高婉瑜,2005a,〈論漢文佛典中的「~子」結構〉,第七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系,頁1-16
高婉瑜,2005b,〈再論佛典「~子」結構〉,《成大中文學報》13期,頁121-142崔希亮,2001,《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小平,2003,〈當代漢語類詞綴辨析〉,《寧夏大學學報》(人社科版)5期,頁22-25,65
張伯江、方梅,1996,《漢語弁鉬y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張佩茹,2004,《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張治江、成剛、汪澤源主編,1995,《佛教文化》,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張相,1955,《詩詞曲語辭匯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三版
張美蘭,1998,《禪宗語言概要》,台北,五南圖書
張美蘭,2003,《祖堂集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斌,2003,《漢語語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萬起編,1993,《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嘉驊,1994,《現代漢語後綴及其構詞問題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張夢井,2001,〈漢語名詞後綴「子」的形態學研究〉,《惠州大學學報》(哲社版)3期,39-47
張誼生,2000a,〈論與漢語副詞相關的虛化機制——兼論現代漢語副詞的性質、分類與範圍〉,《中國語文》1期,頁3-15
張誼生,2000b,《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輝、承華,2002,〈試論漢英語法形式的轉喻理據與制約〉,《外語研究》6期,頁15-19、32
張靜 ,1960,〈現代漢語的詞根和詞綴〉,收於《漢語語法疑難探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曹瑞芳,2004,〈楊泉方言的動詞詞綴「打」〉,《語文研究》4期,頁55-57
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曹躍香,2004a,〈從「X兒」產生理據上分析「兒」的性質和作用〉,《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期,頁93-98
曹躍香,2004b,〈現代漢語「X+子」式詞中的X在單用時為V的情況考察及原因分析〉,《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期,頁107-110
梁啟超,1984,《中國佛教研究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梁曉虹,1994,《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梁曉虹,1998,〈禪宗語錄中「子」的用法〉,收於《佛教與漢語詞彙》,台北,佛光文化,2001,頁363-381(原載於《古漢語研究》1998:2)
梁曉虹,2001,《佛教與漢語詞彙》,台北,佛光文化
雪正L,1998,《台灣語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連金發,1996,〈台灣閩南語「的」的研究〉,《語言學門專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連金發,1998,〈台灣閩南語詞綴「仔」的研究〉,《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連金發,1999,〈台灣閩南語「頭」的構詞方式〉,《第五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語言所暨英語系,頁239-252
連金發,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漢語研究:台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18期,頁61-78
郭良夫,1983,〈現代漢語的前綴和後綴〉,《中國語文》4期,頁250-256
陳光磊,1994,《漢語構詞法》,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秀蘭,2002,《敦煌變文詞彙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陳垣,1999,《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陳美秀,2004,《「向」之語意延伸及其近似同義詞的認知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陳援菴,1983,《釋氏疑年錄》,台北,天華出版公司
陳森,1959a,〈詞曲中「子」「兒」兩個語尾字的用法之分析(上)〉,《大陸雜誌》7期,頁23-25陳森,1959b,〈詞曲中「子」「兒」兩個語尾字的用法之分析(下)〉,《大陸雜誌》8期,頁20-25陳瑤,2003,〈漢語方言裡的方位詞頭 〉,《方言》1期,頁88-92
陳豔,2003,〈小議「詞綴」的判定〉,《遼寧工學院學報》(哲社版)4期,頁75-76
彭小琴,2003,《古漢語詞綴研究——以「阿、老、頭、子」為例》,成都,四川大學碩士論文
湯廷池,1988,〈國語詞彙學導論:詞彙結構與構詞規律〉,收於《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1-28
湯廷池,1992,〈漢語的「字」、「詞」、「語」、與「語素」〉,收於《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北,學生書局,頁1-58
湯志祥,2000,〈粵語的常見後綴〉,《方言》4期,頁342-349
湯珍珠、陳忠敏,1993,《嘉定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程祥徽、田小琳、1992,《現代漢語》(最新訂正版),台北,書林公司
程湘清,1992a,〈《論衡》複音詞研究〉,《兩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262-340
程湘清,1992b,〈《世說新語》複音詞研究〉,《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1-85
程湘清,1992c,〈變文複音詞研究〉,《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1-132
程麗霞,2004,〈語言接觸、類推與形態化〉,《外語與外語教學》8期,頁53-56
馮春田,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1996,〈論漢語的「韻律詞」〉,《中國社會科學》1期,頁161-176
馮勝利,1997,《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苕冠,2001,《現代漢語徒手動作動詞<打>字的語義、語法探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楊伯峻、何樂士,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上)(下),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純婷,2000,《中文裡的聯覺詞:知覺隱喻和隱喻延伸》,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楊榮祥,2003,〈副詞詞尾源流考察〉,收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2003年,頁400-417。(原載於《語言研究》2002年3期,頁66-72)
楊榮祥,2005,《近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憶慈,1996,《《西遊記》詞彙研究——論擬聲詞、重疊詞和派生詞》,台南,國立成奶j學中文所碩士論文楊錫彭,2003,《漢語語素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葛本儀主編,1992,《實用中國語言學詞典》,青島,青島出版社
葛佳才,2005,《東漢副詞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
董志翹,2000,《《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董秀芳,1998,〈重新分析與「所」字弁鄋熊o展〉,《古漢語研究》3期,頁50-55
董秀芳,2001,〈古漢語中偏指代詞「相」的使用規則〉,《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2期,頁134-141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秀芳,2004,《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1997,《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趙元任,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又譯為《國語語法——中國話的文法》,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再版)
趙冬梅,2002,〈關於小稱的基本認識〉,《語文學刊》2期,頁52、55,
趙豔芳,2000a,〈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及形成過程〉,《外國語》1期,頁29-35
趙豔芳、周紅,2000,〈語義範疇與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鄭州工業大學學報》4期,頁53-56
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合編,200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劉丹青,2001,〈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與疊加〉,《語言研究》2期,頁71-81
劉丹青,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倩,2004,〈論「×子」和「×兒」的同與異〉,收於《語言學新思維》,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頁255-266
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3期,頁161-169
劉雪春,2003,〈ㄦ化的語言性質〉,《語言文字應用》3期,頁15-19
劉新中,2003,〈幾個常見詞綴再漢語方言中的分布〉,《學術研究》11期,頁137-140
劉瑞明,1987,〈助詞「復」續說〉,《語言研究》2期,頁46-48
劉瑞明,1989a,〈《世說新語》中的詞尾「自」和「復」〉,《中國語文》3期,頁211-215
劉瑞明,1989b,〈詞尾「自」類說〉,《語文研究》4期,頁16-19、27
劉瑞明,1997,〈從泛義動詞討論「取」并非動態助詞〉,《湖北大學學報》1期,頁90-94
劉瑞明,1998,〈「自」詞尾說否定之再否定〉,《綿陽師專學報》2期,頁1-8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1993,《漢語的構詞法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再版)
潘桂明、董群、麻天祥著,2000,《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歷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蔣宗部A1990,〈也談詞尾「復」〉,《中國語文》4期,頁298-301
蔣宗部A1994,〈再說詞尾「自」和「復」——「中古漢語研究」系列〉,《綿陽師專學報》(哲社版)1期,頁23-31
蔣宗部A1995,〈詞尾「自」、「復」續說〉,《綿陽師專學報》(哲社版)1期,頁27-33
蔣宗部A1999,〈古代漢語詞尾縱橫談〉,《綿陽師專學報》(哲社版)6期,頁28-39
蔣宗部A2004a,〈詞尾「自」「復」三說——兼奉姚振武先生〉,《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期,頁3-10
蔣宗部A2004b,〈論中古漢語詞尾「當」〉,《古漢語研究》2期,頁72-76
蔣紹愚,1990,《唐詩語言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蔣紹愚,2003,〈「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兼談語法化、類推和弁鉰X展〉,收於《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02-223
蔣紹愚,2004,〈漢語語法演變若干問題的思考〉,《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論文集(II)》,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頁243-255
蔣冀騁、吳福祥,1997,《近代漢語綱要》,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蔣禮鴻,1997,《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三版
蔡日新,2001,《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奇林,2004,〈「六群比丘、「六眾苾芻」與「十二眾青衣小道童兒」——論佛典中「數‧(群/眾)‧名」仿譯式及其對漢語的影響」,《佛學研究中心學報》9期,頁37-71鄭國鋒,2002,〈漢語後綴與英語Suffix對比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1期,頁103-108
鄭縈、陳雅雯,2005,〈「兒」的語法化過程〉,第38屆漢藏語暨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建,廈門大學,頁1-16
鄭縈、魏郁真,2006a,〈「子」的詞彙化與語法化過程〉,《興大中文學報》20期,頁1-30鄭縈、魏郁真,2006b,〈「子」的語義演變〉,《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期,頁1-30鄭縈、魏郁真、陳雅雯,2005,〈歷史上小稱詞「子」與「兒」的互動(大綱)〉,第十三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IACL-13,荷蘭,來登大學,頁1-13
鄧享璋,2004,〈閩中、閩北方言的名詞後綴「子」〉,《南平師專學報》3期,頁52-55
黎運漢、周日健編著,1985,《虛詞辨析》,香港,商務印書館
盧烈紅,1998,《《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盧廣誠,1999,《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台北,南天書局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錢乃榮,2003,《上海語言發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錢曾怡主編,2001,《山東方言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戴祿華,2000,〈英語詞綴特徵探討〉,《懷化師專學報》6期,頁78-80
韓陳其,1996,《中國語言論》,台北,新文豐,台一版
韓陳其,2002,《漢語詞匯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韓漢雄,1994,〈英漢詞綴比較及其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4期,頁98-103
魏郁真、鄭縈,2005,〈明代四大奇書子尾之特點(大綱)〉,第十三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IACL-13,荷蘭,來登大學,頁1-5
魏郁真,2006,《「子」的語法化與詞彙化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18卷特刊,頁199-230嚴戎庚,1996,〈論現代漢語詞綴及其助詞的區別〉,《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4期,頁81-86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四、英文資料
Anderson, Stephen R 1992. A-Morphous morp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onoff, Mark H. 1974. Word- Structure. Cambridge, MA. : MI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Aronoff, Mark and Frank Anshen. 1998. Morphology and the Lexicon: Lexicalization and Ptoductivity. In Andrew Spencer and Aronld M. Zwicky, eds. The Handbook of Morphology. 237-47.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Bauer, Lauries. 1995. Against Word-Based Morphology. Linguistics Inquicy 10:3. 508-69.
Beard, Robert. 1995. Lexeme-Morpheme Base Morphology: a general theory of inflection and word form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loomfield, Leonard. 1934. Language.中文版:袁家驊、趙世開、甘世福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Bybee, John, Revere 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mpbell, Lyle and Richard Janda. 2001. Introduction: conceptions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ir problems. Language Sciences 23, 93-112.
Campbell, Lyle. 2001. What’s Wrong with grammaticalization? Language Sciences 23.113-61.
Crystal, David. 2003.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Fifth Edition ). Oxford: Blackwell Publshers Ltd.
Dai, John Xing-Ling. 1998. Syntactic, phon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words in Chinese. In Jerome L. Packard, ed. New approaches to Chinese word formation: morphology, phonology, and the lexicon in modern and ancient Chinese.103-34. Berlin, New York: Monton de Gruyter.
Dai, Xing-Ling. 1992. Chinese morphology and its interface with the syntax. Ph.D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Driven, René and Marjolijn Verspoor.1998.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Edward Sapir. 1921.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中文版:陸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重排第二版
Gao, Mobo C. F. 2000. Mandarin Chinese: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vón , 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rris, Alice C. and Lyle Campbell. 1995. 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spelmath, Martin. 1998. Does Grammaticalization need reanalysis? Studies in Language 22:2. 315-51.
Haspelmath, Martin. 2002. Understanding Morp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 Bernd, and Mechthild Reh. 1984. Grammatic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in African languages. Hamburg: Helmut Buske.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1a.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1b. From Cognition to Grammer—Evidence form African Languages. In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and Bernd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 1. 149-8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eine, Bernd and Tania Kuteva. 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pper, Paul J. 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ization. In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and Bernd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 1. 17-35.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nsen, John T. 1990. Morphology: word structure in generative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Joseph, Brian D. 2001.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grammaticalization?” Language Science 23.163-86.
Kiparsky, Paul. 1968. Linguistic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change. In Bach, Emmon, and Robert T. Harn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71-202.
Kiefer, Ferenc. 1998. Morphology and pragmatics. In Andrew Spencer and Arnold M. Zwicky, eds. The Handbook of Morphology. 272-79.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Kuryłowicz, Jerzy.〔1965〕1975.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Esquisses linguistiqes II, 38-54. Munich: Fink.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1986.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oger W. 1977. Syntactic reanalysis. In Li, Charles N. ed. 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55-139.
Matthews, P. H. 1991. Morphology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illet, Antoine. 1912. The passage of an autonomous word to the role of grammatical element. Scientia (Rivista di Scienza) 12, no.26, 6. Reprinted in Meillet 1958: 130-48.
Meillet, Antoine. 1958. Linguistique historique et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Paris. Champion. (Collection Linguistique publiée par la Société de Linguistique de paris 8)
Packard, Jerome L. 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mat , Anna Giacalone. 1998. 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Anna Giacalone Ramat and Paul J. Hopper, eds. The limi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107-27.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Richards, Jack C, 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 1992.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England: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Sweetser, Eve E. 1990. For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sk, R. L. 1997. A student’s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New York: Arnold.
Trask, R. L, 周流溪導讀. 2000.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英文版為1996年Edward Aronld (Publishers) Ltd.)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96.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 In Jim Miller, ed.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yntactic theories. New York: Oxford, Pergamon.
Traugitt, Elizabeth Closs and Richard B. Dasher.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scher, Ilse. 2000. Grammaticalization versus lexicalization: ‘Methinks’ there is some confusion. In Olga Fischer, Anette Rosenbach and Dieter Stein, eds. Pathways of Change: 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 355-70.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