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4 22: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姚天健
研究生(外文):TIEN-CHIEN YAO
論文名稱:嘉義地方法院員工對政風人員角色與功能認知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
指導教授:陳慈幸陳慈幸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2
中文關鍵詞:政風人員角色認知功能
外文關鍵詞: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RoleCognitiveFun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5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了解嘉義地方法院整體員工對政風人員的角色職務與弁鉬{知程度以及由其認知所形成的弁鄍翮t評價可作為對內部顧客服務弁鄑齔蔽滌悁牷C本研究就嘉義地方法院以調查法為主,研究對象為該院員工,探討其對於政風人員之角色認知程度以及其角色弁鄐岐A解程度予以量化分析。
研究發現,法院員工對政風人員在執行法治教育宣導、肅貪宣導、公務人員財產申報審核等法定業務職掌上大部份認同,足見政風人員在法院執行上述法定執掌的角色,已獲得大多數法院員工的理解和認同。而對政風人員的弁鉞糷W,司法人員(法官)接受調查的意願較行政人員為低,且對政風人員在處理檢舉事項之能力以及法院風紀之維護、查處貪瀆事件之能力甚或對政風人員的專業知能,近半表示無意見。顯見司法人員對政風人員的肅貪能力以及專業知能,可能抱持懷疑的態度。其看法與角色理論中的「刻板印象」或「偏見」相符。行政人員方面,對政風人員的上述工作能力以及專業知能,較司法人員(法官)抱持正面的態度,此與政風人員在法院與行政人員接觸較為頻繁,平時多有互動和瞭解的機會,較實際暸解法院政風人員的角色行為和業務職掌弁鄏傢騿C
研究顯示:法院員工超過五成五對政風人員參與機關監辦業務持肯定的態度。亦有超過五成五的法院員工對公務機關內設置政風單位持肯定的態度。但持不同意以及非常不同意的意見者約占二成六。如加上無意見,近四成的法院員工對設置政風單位持反對的態度。由此可知,法院員工對政風人員在法院的看法,傾向有設置的必要,但在專業能力上以及破除員工對傳統政風人員的角色與弁鉬{知方面,尚待改善。
研究建議對政風工作應予肯定。除機關加強宣導外,人員本身則強化溝通,並提升其態度及素養,俾摒除刻板印象。
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Role)(cognitive)(func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4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7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政風機構組織發展、法制角色定位與現況 21
第二節 「角色」相關理論之論述 40
第三節 弁酮袺鶷z論 52
第三章 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討論 61
第一節 樣本描述 61
第二節 樣本回應之描述 67
第三結 小節 84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8
第三節 結語 89
參考書目 95
一、 中文參考書目 95
二、 英文參考書目 98
附錄 101
附錄一 調查問卷 101
附錄二 嘉義地方法院94年度政風實況問卷調查報告 103
附錄三 問卷結果之數據報表 131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蔡文輝,(2001),《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美枝,(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出版社。
宋筱元,(1998),《肅貪機構與貪污之防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
宋筱元,(1999),《國家情報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法務部調查局編,(1994),《中華民國八十二年廉政工作年報》,臺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政風司,(2001),《政風預防工作參考手冊》。
張承漢,(1994),《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楊語芸譯,Kay Deaux/Francis C. Dane/Lawrence S. Wrigbtsman著,(1997),《九○年代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印行。
宋鎮照,(1997),《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印行。
張君玫,(1996),《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印行。
張平吾,(1996),《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總經銷。
洪鎌德,(1998),《21世紀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丁庭宇主編,(1995),陳光中、秦文力、周素嫻譯,Neil J.Smelser著,(1995),《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出版。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潘松濂,(2001),《細說社會心理學》,臺北:建安出版社。
丁祖蔭等譯,(1988),《社會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二)期刊
李湧清,(2000),<論當代民主社會中警察的角色與弁遄痋A《警學叢刊》30卷6期。
李明俊,(1981),<革新政治風氣整飭貪污之研究>,《人事行政》64卷。
邱瑞忠,(2000),<行政官僚貪污防制之途徑>,《東海社會科學學報》第19期。
林米藏,(1983),<端正政風之研究>,《人事行政》66卷。
鹿堛Q,(1993),<公務員貪污行為的成因及防治之道>,《理論與政策》8卷1期。
黃台生,(2000),<人事一條鞭管理體制的挑戰與回應>《人事行政》131期。
項毓烈,(1995),<評析省(市)政府人事、主計、警政及政風主管任免權之爭議>,《主計月報》第80卷第1期。
(三)論文
李燈燦,(1993),《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炯祥,(1995),《我國貪污政策與防貪策略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成,(2001),《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成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源燦,(2000),《政風機構防制貪瀆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書樂,(2002),《我國政風組織弁鉬P人員角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仁堅,(2005),《司法機關公務員對於政風機構防制貪污犯罪之滿意度調查研究-以台北、桃園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報紙及其他資料
人事行政局資料,1999.9。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69),《各級機關保防機構辦理政治風氣調查業務規定》。
法務部政風司,2001.4.3,<工作簡報>。
法務部,2001.9,《法務部廉政署設置背景總說明》。
聯合報,台北:1996.4.27。
聯合報,台北:2001.6.7。
聯合晚報,台北:2001.8.2。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2005)。http//www.moj.gov.tw/ethics/structure.asp。
二、英文參考書目
Biddle,Bruce J. & Thomas,Edwin J.(1966)
Role Theory:Concepts and Research,New York:Wiley.
Biddle,Bruce J.(1979)
Role Theory:Expectations,Idertities,and
Behaviors,New York:Academic Press.
Cooper,Terry L.(1994)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on Ethics,New York:Marcel Dekker.
Feldman,Robert S.(1985)
Social Psychology:Theories,Research,and
Applications,New York:Mc Graw-Hill.
Hamilton,Peter.(1985)
Readings form Talcott Parsons,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Huntington,Samuel P.(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Kast,Fremont E. & Rosenzweig,James E.(1974)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A Systems Approach. New York:Mc Graw-Hill.
Mead, G. H.(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ott, James C.(1972)
Comparative political corrup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 Hall.
Thompson, James D.(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Social Science Bases of
Administrative Theory. New York:Mc Graw-Hill.
Turner, Jonathan H.(1992)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U. S. 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www.usoge.gov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