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4)。人本2004年國中、小校園體罰問卷調查。人本教育札記,179,38-45。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明傑、陳玉玲譯(2002)。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學富文化。(譯自Robert E. Slavin, Education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
王澤鑑(2000)。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台北:三民。
甘添貴(1992)。刑法總論講義。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部。
古登美、鄭玉波、林紀東、蔡墩銘(1991)。新編六法全書。台北市:五南。
朱敬先(1989)。教學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李明堂(1992)。放棄體罰-讓情意滋長。高市文教,46,11-13。李強民(1994)。體罰的刑責有哪些?。教育心,4,42。
李健一(1996)。處罰是否等於體罰-教師懲戒權之我觀。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1), 51-55。呂阿福(1999)。從法律觀點看體罰之正當性。國教世紀,185,49-61。吳 庚(1998)。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清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管教權限。輔導通訊,45,13-16。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4-135。
吳維寧(2004)。人類對體罰態度的歷史轉變(上)。人本教育札記,185,100-103。
吳維寧(2004)。人類對體罰態度的歷史轉變(下)。人本教育札記,186,98-101。
邢泰釗(1998)。校園法律實務。台北市:教育部。
邢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林山田(1998)。刑法通論(上)。台北:台大法學院圖書部。
林山田(1998)。刑法通論(下)。台北:台大法學院圖書部。
林文瑛(1993)。中國人的兒童教育觀初探-以體罰現象為基礎。人本教育札記,53,70-84。林東茂(2001)。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台北:五南。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教育權與管教行為的合理界限。師說,84,9-23。林金悔(1977)。我國國小教師體罰態度與人格特質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9,399-483。
林朝夫(1996)。由教師法探討教師懲戒權之法理研究。竹市文教,14,6-22。林憲聰(2001)。教師懲戒行為與刑法。成奶j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麗琴(1995):國民小學教師領導型態與學生疏離感相關之研究。高師大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係: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聰智(1991)。民法債篇通則。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法律服務中心。
洪文雄(1996)。辨正體罰教育。師友月刊,349,38-39。施惠玲(1997)。體罰迷津探析。國教之聲,31(1),60-63。徐永誠(2002)。洛克管教觀的教育啟示。實踐學報,33,295~338。翁崇文(1996):國小初任教教師教室紀律管理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酗悗癒]1997)。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彰化:品高圖書。
郭昭佑(1995)。體罰必要性之論辯。研習資訊,12(2),10-14。
陳幸仁(1996)。體罰問題--從英、美、日三國來談。教育資料文摘,224,47-52。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1988)。民法親屬新論。台北:三民。
馮莉雅(1996)。高雄市國中教師體罰觀念與教師角色自我觀念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24,53-80。陳昱元(1996)。體罰學生是一種教育的方法嗎?。師說,93, 81-83。
陳榮華、林坤燦(1991)。國民中小學體罰問題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36,65-116。陳寶山(1993):領航明燈-國民小學導師手冊。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玉成(1973):影響國民小學教師服務精神之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振成(1996)。我對教師管教權的看法與建言。輔導通訊,45,26-28。梁瓏常(1996)。從教師的管教權談管教責任與管教品質。輔導通訊,45,24-25。黃 異(1987)。行政法總論。台北:三民。
黃默夫(2002)。行政法四十講。台北:雙榜補習班行政法講義。
黃順利(2000)。國小教師權威性格、自我效能信念、學生行為信念與體罰態度及行為之相關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馨儀(2000)。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傅木龍(1997)。體罰對話-以專業管教盡掃體罰陰霾。國教世紀,178,41-46。傅木龍(1997)。「以專業管教盡掃體罰陰霾」讓我們平心靜氣看待「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學生輔導,52,92-100。葉興華(1994):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管理問題之研究。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隆興(1989)。民法債篇總論。台北:三民。
曾喜城(1995)。教師終於有「法」可行。師友月刊,339,26-28。
曾瓊珠(1995)。心理衛生與體罰。社教資料雜誌,201,1-3。楊守全、王正偉(1991)。教育人員法律責任。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楊守全、王正偉(1990)。體罰有罪?-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問題研究系列一,師友月刊。272,53-55。楊守全、王正偉(1990)。體罰有罪?-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問題研究系列二。師友月刊,273,28-30。楊守全、王正偉(1990)。體罰有罪?-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問題研究系列三。師友月刊,274,46-47。楊守全、王正偉(1990)。體罰有罪?-教師體罰學生之刑事法律問題研究系列四。師友月刊,275,42-44。楊國樞(1986)。我為什麼不贊成教師體罰學生。中國論壇,262,53-56。褚劍鴻(1988)。刑法總則論。台北:三民。
趙若男、陳韻如(1996)。管教有方、教育的春天是可以期待的-專訪政治大學教育系周祝瑛教授。輔導通訊,45,10-12。
管秋雄(1996)。從輔導的觀點談學校管教。輔導通訊,45,17-23。鄭玉波(1988)。民法債篇總論。台北:三民。
鄭如安(1992)。高雄市小港區國小教師之權利類型與體罰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0(2),88-114。謝瑞智(1992)。教育法學。台北市:文笙。
蔡墩銘(1991)。中國刑法精義。台北:漢林。
蔡墩銘(1999)。刑法爭議問題研究。台北:五南。
蔡墩銘(1991)。刑法總則爭議問題研究。台北:五南。
蔡墩銘(1990)。刑法各論。台北:三民。
顏國樑(2001)。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的內容分析、特色及建議。學校行政雙月刊,13,89-100。(三)、英文部分:
Bauer, G. B., Dubanoski, R., Yamauchi, L. A. & Honbo, K. A. M. (1990). Corporal punishment and the school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2 (3), 285-299.
Biehler, R. F. & Snowman, J. (1990). Psychology applied to teach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hurton, A. (1992). Kant on education. London: Thoemmes Press.
Deighton, L. C. (1971). Th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ume 8. New York: Macmillan & Free.
Guthrie, J. W. (2003).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ume 1.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Hargreaves, D. H. (1972).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education. London and Bosto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Hoy, W. K. & Jalovick, J. M. (1979). Open education and pupil contral ideologies of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73 (1), 45-49.
Birch, I. & Richter, I. (1990). Comparative school law . Oxford: Pregamon Press .
Jones, V. F. & Jones, L. S.(1998). Comprenhe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 Bacon.
Killory, J. H. (1974). In Defense of Corporal Punishment. Psychological Reports, 35,575-581.
Lindgren, H. C. & Suter, W.N. RUP3(1980).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 . Monterey , California : 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La Morte, M. W. (1992). School law:Case and concepts. Allen and Bacon.
Mccarthy, M. M. & Cambron-Nccabe, N. H. & Thomas, S. B. (2004) . Public school law:Teachers’ and students rights, (5th ed.) Boston: Allen and Bacon.
Maxson, M. M. & Hunt, T. C. (1981). The supreme court and student right: Evolution and emancip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52 (4).
Orso, D. M. (2001). Effect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on survival and coping beliefs. ETD etd-1107101-193322.
Partington, J. (1990). England and Wales . in Ian Birch & Ingo Richter , Comparative School Law . Pregamon Press .
Rose,T.U. (1984). Current uses of corporal punishment in American Public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76, 427-441.
Scottish Consumer Council. (1987) .The law of the school: A parent’s guide to education law in Scotland. Edinburgh: HMSO.
Shoop, R. J. & Dunklee, D. R. (1992). School law for the principal: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Boston: Alle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