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海捷(1998)。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淑女(2002)。大眾傳播媒體與青少年暴力行為。載於楊士隆、蔡德輝(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2002年(頁193-220)。台北:五南。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
內政部警政署(2006)。暴力犯罪及竊盜嫌疑犯人數。2006年2月7日,取自http://www.npa.gov.tw/stats.php?page=content06_1&id=71
司法院統計處(2004)。少年法院(庭)少年兒童刑事案件及保護事件個案調查報告資料統計。2005年7月2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
gov.tw/juds/index1.htm
江淑如(1987)。少年恐嚇被害之研究--生活方式暴露理論之驗證。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江麗君、蕭光志(2004,12月21日)。疑檢舉學校能力分班、老師遭家長恐嚇。中國時報,A8版。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時英。
吳文琪(1998)。台北市國中生之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吳芝儀(2003)。青少年暴力犯罪之成因:學校經驗。載於楊士隆、蔡德輝(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2002年(頁119-162)。台北:五南。
法務部(2003)。九十二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2006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9316&CtNode=11607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孝慈(1986)。國中校園暴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周百營(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認知扭曲、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金桂(1992)。問題行為學生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高金桂、謝文彥(1996)。高危險群暴力傾向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印行。
徐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馬榮哲(2004)。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慈幸(2002)。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台北市:濤石。
教育部(1999)。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2004年11月26日,取自http://highrisk.ncue.edu.tw/fight.htm
陳麗欣(1992)。國中學生生活方式與校園暴行受害經驗之關係。嘉義師院學報,第六期,頁157-194。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麗欣(1998)。國中校園暴行教師被害之研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Ι),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頁493-526)。
陳玉玲、王明傑編譯(2005)。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論文寫作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執行成果報告。新竹:新竹師院初研所。
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台北:三民。
張平吾(1999)。被害者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方全(2004,10月9日)。夫子在校園中遭受家長毆打。自由時報,A6版。
教育部(2006)。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九十四年校園事件統計。2006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DISPL/index.htm
黃富源(1988)。校園暴行之研究與防制。「現代教育」,第十二期,頁22-26。黃富源、張平吾、范國勇(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黃姬芬(2002)。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游勝龍(2006,2月22日)。校長施暴夫子遭殃。自由時報,A6版。
楊瑞珠(1995)。校園暴力之現況與原因調查報告綜合整理。200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
farea3/gt1_pa.html
楊士隆(2002)。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士隆(2004)。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
葉金裕(2003)。國民小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鄒立宇(1995)。國中生校園暴力之探討與對策。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簡三郎(2000)。校園輔導與教師管教座談會。教師天地,104,58-73。
鄧煌發(1989)。被害者學相關理論之探討。警政學報,第十三期,頁107-120。鄧煌發(1990)。校園犯罪之預防。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頁21-24。
鄧煌發(1995)。犯罪預防。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鄧煌發(1995)。校園暴力成因與防範。矯正月刊,第四十期,頁88-95。
蔡德輝(1993)。學校教育與犯罪防治。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蔡德輝、楊士隆(1995)。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1)。犯罪學。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2)。校園暴力與少年犯罪。台北:五南。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犯罪學期刊,第五期,頁77-91。潘蕙玲編(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賴奇俊(2003)。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謝文彥(1994)。學校與少年犯罪。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頁44-51。
蘇英仲(2001)。師生不良溝通與校園暴力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西文部份
Blackburn,R.(1993).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Bandura, A.(1973).Aggerssion: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Cohen, L. E.& Felson, M.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Review,44,588-605.
Davies, P.,Francis, P. & Jupp,V.(2005).Victimisation: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Palgrave Macmillan.
Doerner, W. G. & Lab, S. P. (1998). Victimnology. Anderson publishing. Co. Cincinnati,Ohio:203-210.
Garofalo, J.(1987).Reassessing the lifestyle model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Newbury Park,Calif.:Sage.
Hindelang, M. J., Gottfredson, M. R., & Garofalo J.(1978). Victims of personal crime. Cambrige,MA: Ballinger.
Kuaffman,J.M.(1989).Characteristics of behavior disorder of children and youth. Ohio,Columbus:Merrill.
Kennedy, L.W. & Sacco, V.F.(1998).Crime victims in context.Los Angels,CA: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Lynch J.P.(1987).Routine activity and victimization at work.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3(4).
Mednick,Sarbiff A.et al.(1982).Biology and violence. Sage,Beverly Hills,Cal.
Moyer, M. E.(1985).Violence and aggression. New York:Paragon House.
Reckless. W. C. & Dintz, S.(1967). Pioneering with self-concept as vulnerability factors in delinquency. Journal of Criminal Law,Criminology and police science,58,515-523.
Sparks, R. F.(1982). Reserch on victims of crime : Accoplishments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Taylor, R. and Jeanette, C.(1993). Community structural change and fear of crime. Social Problems,40, 374-395.
Witkin,H.A.(1978). Crime in society:XYY and criminality,in L.D.Savitz and N.Johnston.John Wiley & Sons.Inc.
Wells, L.E.(1978). Theories of deviance and the self-concept. Social Psychology,41,18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