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12: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金順
研究生(外文):Chin-shun Huang
論文名稱:國民小學教師校園暴行被害型態與特性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Victimiz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指導教授:楊士隆楊士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英文
論文頁數:166
中文關鍵詞:國小教師被害型態被害特性
外文關鍵詞:primary school teachersthe types of victimiza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ctim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校園暴行一直是這幾年來社會關注的焦點,媒體所感興趣之處,因為綜觀人的一生當中,很多時間在學校環境度過,師生間的互動種種,吸引釵h研究者探究,尤其被害者學的興起,校園被害議題更顯蓬勃,研究者深感大多研究者著眼在國中階段之學生或老師被害情況,對國小老師被害甚少著墨,故以此為初探之作,吸引眾人探索未知領域。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教師校園暴行被害型態盛行率狀況;比較教師不同人口結構特性在暴力被害型態的差異情形;分析教師行為特性在暴力被害型態的差異情形。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研究者自編之「國小教師校園暴行被害型態與特性調查問卷」為工具,嘉義縣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取得294位教師為研究樣本,並將調查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變項間差異。
資料分析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教師最常遭遇的言語暴行為「學生製造噪音影響上課」、「家長或親屬因學生問題到校興師問罪」及「遭受學生言語挑釁」三類;肢體暴行為「遭受學生以拳頭攻擊或踢打」、「遭受學生以物品攻擊」及「遭受不良份子或精神異常者傷害」三類;物件暴行為「遭受學生故意惡作劇」、「遭受學生破壞私人用品」及「遭受學生破壞私有汽機車」。
二、從整體暴行被害來看:不同性別、教學行為良窳及管教類型在言語暴行被害型態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服務年資在肢體暴行被害型態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在物件暴行被害型態上有顯著差異。
三、從各被害型態來看,不同教師特性,包括人口結構特性與行為特性在被害型態上的差異則不一致。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教師被害預防建議,供教師及相關單位參考。
Campus victimiza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society and media. For one’s life, one spends much time in campu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ttracts many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Following emergence of victimology, the discussion of campus victimization is more popular. The study of campus victimiz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s seldom seen, so the subject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he popularity of campus victimiz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differences on the victimization among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The study is on the basis of questionnaires. Two hundred and ninety four teachers a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Chia Yi County primary schools. The researcher-constructed questionnaire is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Campus Victimiz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ata a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ree kinds of victimization often happen are as follows:
(1)Verbal victimization: ”students make noise”, “parents or relatives question” and “students provoke”.
(2)Body victimization: ”students fist or kick”, “students attack by things” and “bad guys or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 injure”.
(3)Object victimization: ”students trick”, “students smash things” and “students smash vehicles”.
2.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among gender, teaching behaviors and disciplinary types on verbal victimiz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on the years which people work on body victimiz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on gender on object victimization.
3. The results on victimization among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to teacher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are provided for referenc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校園暴行相關研究...........................15
第二節 教師校園暴行被害相關研究...................26
第三節 被害相關理論...............................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47
第二節 研究抽樣...................................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5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1
第一節 基本人口特性與行為特性.....................71
第二節 教師校園暴行被害情況.......................74
第三節 教師特性與言語校園暴行型態差異之分析.......81
第四節 教師特性與肢體校園暴行型態差異之分析.......99
第五節 教師特性與物件校園暴行型態差異之分析......115
第六節 教師特性與整體校園暴行型態差異之分析......125
第七節 研究綜合討論..............................13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5
第三節 研究限制..................................150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151

參考書目........................................153
中文部分..........................................153
英文部分..........................................157
附錄一..........................................159
附錄二..........................................160
附錄三..........................................165
中文部分

王海捷(1998)。情緒管理策略對國小高攻擊兒童攻擊行為、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之效果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2002)。大眾傳播媒體與青少年暴力行為。載於楊士隆、蔡德輝(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2002年(頁193-220)。台北:五南。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
內政部警政署(2006)。暴力犯罪及竊盜嫌疑犯人數。2006年2月7日,取自http://www.npa.gov.tw/stats.php?page=content06_1&id=71
司法院統計處(2004)。少年法院(庭)少年兒童刑事案件及保護事件個案調查報告資料統計。2005年7月2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
gov.tw/juds/index1.htm
江淑如(1987)。少年恐嚇被害之研究--生活方式暴露理論之驗證。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江麗君、蕭光志(2004,12月21日)。疑檢舉學校能力分班、老師遭家長恐嚇。中國時報,A8版。
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時英。
吳文琪(1998)。台北市國中生之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吳芝儀(2003)。青少年暴力犯罪之成因:學校經驗。載於楊士隆、蔡德輝(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2002年(頁119-162)。台北:五南。
法務部(2003)。九十二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2006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9316&CtNode=11607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和男(2004)。國中生校園暴行被害經驗與特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孝慈(1986)。國中校園暴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百營(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認知扭曲、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金桂(1992)。問題行為學生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高金桂、謝文彥(1996)。高危險群暴力傾向學生輔導手冊。教育部印行。
徐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連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馬榮哲(2004)。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慈幸(2002)。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預防。台北市:濤石。
教育部(1999)。教育部全國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2004年11月26日,取自http://highrisk.ncue.edu.tw/fight.htm
陳麗欣(1992)。國中學生生活方式與校園暴行受害經驗之關係。嘉義師院學報,第六期,頁157-194。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麗欣(1998)。國中校園暴行教師被害之研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Ι),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頁493-526)。
陳玉玲、王明傑編譯(2005)。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論文寫作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執行成果報告。新竹:新竹師院初研所。
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台北:三民。
張平吾(1999)。被害者學概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張方全(2004,10月9日)。夫子在校園中遭受家長毆打。自由時報,A6版。
教育部(2006)。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九十四年校園事件統計。2006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DISPL/index.htm
黃富源(1988)。校園暴行之研究與防制。「現代教育」,第十二期,頁22-26。
黃富源、張平吾、范國勇(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黃姬芬(2002)。國小教師管教信念與管教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勝龍(2006,2月22日)。校長施暴夫子遭殃。自由時報,A6版。
楊瑞珠(1995)。校園暴力之現況與原因調查報告綜合整理。200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
farea3/gt1_pa.html
楊士隆(2002)。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
楊士隆(2004)。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
葉金裕(2003)。國民小學教師有效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鄒立宇(1995)。國中生校園暴力之探討與對策。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三郎(2000)。校園輔導與教師管教座談會。教師天地,104,58-73。
鄧煌發(1989)。被害者學相關理論之探討。警政學報,第十三期,頁107-120。
鄧煌發(1990)。校園犯罪之預防。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頁21-24。
鄧煌發(1995)。犯罪預防。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鄧煌發(1995)。校園暴力成因與防範。矯正月刊,第四十期,頁88-95。
蔡德輝(1993)。學校教育與犯罪防治。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蔡德輝、楊士隆(1995)。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1)。犯罪學。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02)。校園暴力與少年犯罪。台北:五南。
鄭瑞隆(2000)。暴力犯罪少年家庭特徵與家庭生活經驗。犯罪學期刊,第五期,頁77-91。
潘蕙玲編(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書廊。
賴奇俊(2003)。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謝文彥(1994)。學校與少年犯罪。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頁44-51。
蘇英仲(2001)。師生不良溝通與校園暴力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部份

Blackburn,R.(1993).The psychology of criminal conduct: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Bandura, A.(1973).Aggerssion: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Cohen, L. E.& Felson, M.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Review,44,588-605.
Davies, P.,Francis, P. & Jupp,V.(2005).Victimisation:Theory,research and policy.Palgrave Macmillan.
Doerner, W. G. & Lab, S. P. (1998). Victimnology. Anderson publishing. Co. Cincinnati,Ohio:203-210.
Garofalo, J.(1987).Reassessing the lifestyle model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Newbury Park,Calif.:Sage.
Hindelang, M. J., Gottfredson, M. R., & Garofalo J.(1978). Victims of personal crime. Cambrige,MA: Ballinger.
Kuaffman,J.M.(1989).Characteristics of behavior disorder of children and youth. Ohio,Columbus:Merrill.
Kennedy, L.W. & Sacco, V.F.(1998).Crime victims in context.Los Angels,CA: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Lynch J.P.(1987).Routine activity and victimization at work.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3(4).
Mednick,Sarbiff A.et al.(1982).Biology and violence. Sage,Beverly Hills,Cal.
Moyer, M. E.(1985).Violence and aggression. New York:Paragon House.
Reckless. W. C. & Dintz, S.(1967). Pioneering with self-concept as vulnerability factors in delinquency. Journal of Criminal Law,Criminology and police science,58,515-523.
Sparks, R. F.(1982). Reserch on victims of crime : Accoplishments issues and new directions.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Taylor, R. and Jeanette, C.(1993). Community structural change and fear of crime. Social Problems,40, 374-395.
Witkin,H.A.(1978). Crime in society:XYY and criminality,in L.D.Savitz and N.Johnston.John Wiley & Sons.Inc.
Wells, L.E.(1978). Theories of deviance and the self-concept. Social Psychology,41,189-2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