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7358:9a99:61b8:7c0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08: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信雄
研究生(外文):hsin-hsiung kuo
論文名稱:私立學校與董事會問題之研究--以我國私立高中、職學校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指導教授:高金桂高金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9
中文關鍵詞:私立學校董事會私立高中私立高職
外文關鍵詞: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0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 要
台灣地區總計有私立高中職校201所,學生數達35萬4千人是後期中等教育重要的一環,但因社會環境變遷極速,加上行政監督與學校自主平衡之問題及缺乏私校轉型及退場機制規範等問題,以致弊端及爭議事件頻生,政府必須儘速研究發生之原因,即提出有效對策,私校問題才不致繼續惡化。
本文經過文獻探討,檔案資料分析及網路資訊整理及研究者三十多年工作經驗與心得,歸納發現私立高中職校與董事會之問題有三方面。一、董事會的運作問題;二、財務上的監督問題;三、校務上的輔導問題。其成因有一、捐資者企求回報;二、捐資者認為學校為其家族企業;三、融資困難;四、董事間之權力爭執;五、經營策略偏差;六、行政主管機關監督不力;七、私校法規不周延等。針對上述成因之探討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策方面:(一)投資與捐資辦學並重;(二)導正學校經營者心態; (三)增加私校獎補助;(四)擴增私校籌措財源管道。
二、法規方面:(一)儘速完成私立學校法之修訂;(二)設立具有準司法權之教育仲裁委員會;(三)私立大學院校與高中職以下學校宜分別訂定專屬條文。
三、監督方面:(一)加強私校財務之內外控,內部控制如建立學校監察人制度,健全學校會計制度,外部控制如建立會計師審查制度;(二)建立財務公開制度;(三)建立投資基金管理制度;(四)建立董事會評鑑制度。
四、校務方面:(一)對於經營不善之私立學校,應加強輔導;(二)加強督學之視導工作;(三)加強私立學校校務評鑑。
五、其他方面:(一)創造民間資源投入私校市場之意願;(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能力不足之補救辦法。
關鍵詞:私立學校、董事會、私立高中、私立高職
期盼本文之建議於私校法正在研修時有所助益,更期私校教育能因修法及政策上的改變而使其更優質化,學生的受教權及教職員工之工作權更有保障,使有心投入學校之興學者,更能有自主空間,但也應兼顧公共化之使命,則私立高中職校之運作將更順暢,私校之發展指日可期。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0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0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07
第二章 私立學校在憲法上之地位 09
第一節 人民有興學自由 09
第二節 國家對私立學校之監督 13
第三節 小結 15
第三章 私立學校之特性 17
第一節 私立學校之公共性 17
第二節 私立學校之自主性 21
第三節 小結 26
第四章 私立學校法之分析與檢討 29
第一節 私立學校法制定的沿革 29
第二節 九十五年私立學校法之修正草案分析與檢討 33
第五章 私立學校財團法人之法律地位及性質 45
第一節 財團法人之性質 45
第二節 私立學校法中財團法人之規定 48
第六章 私立學校董事會之法律地位 57
第一節 董事會之定義及組織相關規定 57
第二節 董事會人員 61
第三節 董事會發展與弁?62
第四節 董事會職責與行使方式 69
第五節 小結 76
第七章 主管機關對私立學校董事會之監督 79
第一節 監督之範圍 80
第二節 合法性與目的性監督 85
第三節 私立學校諮詢委員會於監督上扮演之角色 94
第四節 小結 95
第八章 私立學校之補助與獎勵 97
第一節 國家補助、獎勵私立學校之理由 97
第二節 國家補助獎勵私立學校之依據及方式 99
第三節 小結 106
第九章 日本私立學校董事會法制之探討 107
第一節 日本私立學校自主性與公共性之內容 107
第二節 日本私立學校學校法人之制度 109
第三節 日本私立學校的內部組織 115
第四節 日本私立學校之補助與獎勵 126
第五節 我國與日本私立學校法之比較 130
第六節 小結 134
第十章 私立學校之問題及董事會或董事紛爭類型、成因及案例 137
第一節 私立學校與之問題及成因 137
第二節 私立學校董事會或董事紛爭類型、成因及處理方向 140
第三節 私立學校主要違(失)法情形案例 143
第四節 永平案例分析 147
第十一章 結論與建議 1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85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 188
參考文獻 193
一、中文部分 193
二、英文部分 196
附錄 197
附錄一日本私立學校法條文 197
附錄二教育部九十五年私立學校法修正條文對照表 21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類
下村哲夫(1989),教育法規便覽。東京:學陽書房。
上田勝美(1979),私學振興助成法之問題點。東京:勁草書房。
小野元之(1998),私立學校法講座。東京:學校法人經理研究會。
文部省私學法令研究會編(1998),私立學校法逐條解說。東京:日本文部省。
王澤鑑(1995),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
余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原作者:Peter Drucker)。臺北市:遠流。
李鴻禧譯(1995),蘆部信喜著,憲法。台北:月旦出版社。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文化出版公司。
周志宏、陳舜芬(2000),學林分科六法-教育法規。台北:學林文化出版。
周志宏(2001),私人興學自由與私立學校法制之研究。台北:學林文化出版公司。
周志宏(2002),學術自由與高等教育法制。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長峰 毅(1985),學校法人之私立學校。東京:日本評論社。
施啟揚(1983),民法總則。台北:三民書局。
兼子 仁(1976),教育權之理論。東京:勁草書房。
兼子 仁(1981),國民之教育權。東京:岩波書局。
兼子 仁(1986),教育法。東京:有斐閣。
野上修市(1987),私學教育與私學法制諸問題。東京:勁草書房。
陳益興(1993),我國主要教育法規釋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自版。
陳惠馨等人(1995),財團法人監督問題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曾世雄(1993),民法總則之現在與未來。台北:三民書局。
赫?1994),我國教育經費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赫?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蔡保田(1983),中外私立教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蔡墩銘(1992),民法立法理由、判解決議、令函釋示、實務問題彙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文全(民86),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二)論文類
石曉晴(2004),我國國立大學董事會組織架構之研究,國立成奶j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錦杏(1994),我國私立大專院校董事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保(2003),私立大學董事會組織運作與職權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三)期刊類
吳正吉(1984),私立學校法之探討,教與學第十二月號。
吳景欽(2001),從私人興學自由探討一貫教育學校成立之可行性-以法規範之問題為探討核心,輔仁學誌第三十三期。
李建良(1997),基本權利理論體系之構成及其思考層次,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九卷第一期。
李建良(1999),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第二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會議論文(一),中研院社科所。
周志宏(2001),私人興學自由與私立學校法制。論文發表於輔仁大學財經法律系主辦:「二十一世紀私立學校經營之新方向:我國與日本私立學校經營法制」學術研討會。台北縣。
張國保(1999),私立學校行政制度之改進。載於教育部(主編)第二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獎勵得獎作品選輯。台北市:教育部人事處。
陳德華(1993),政府對私立學校的獎助,社區發展季刊第六十二期。
曾習賢(1997),私立學校法財團法人結構之研究,華岡法粹第二十五期。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
蕭信雄(1983),漫談法人暨學校法人與財團法人之差異。一銀月刊第二十八卷第九期,第一商業銀行。
謝儒賢(1999),董事會在社會福利機構中的運作與職責。社區發展季刊。
(四)其他類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51),教育法令輯要。
立法院秘書處編(1975),私立學校法案。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十六輯,教育(四),上冊、下冊。
立法院秘書處編(1997),私立學校法修正案。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二百零五輯(上),教育(三十五)。
教育部 (1972),台灣文教史略。。
教育部(2006),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市: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2002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市:教育部統計處。
教育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六屆第一會期報告(2005),各級私立學校管理及師資培育之檢討。
二、英文部份
Barbara, A. B. (1993). The board of directors. In T. D. Connors(Ed), The nonprofit management handbook : Operating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pp.195-227).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Inc.
Burgess, R. G. (1985). Qualitative methods. In R. G. Burgess(Ed.) Strategie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pp. 1-22). London: Falmer.
Ingram, R.T., Weary,W.A. and Others. (2000). Presidential and board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Purposes,policies and strategies.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GB].
Kerr, C., & Gade, M. L.(1989). The Guardians : Boards of trustees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Governing Boards of Universities & Colleges.﹝AGB﹞
Levey, D.C. (1986). Private education: Studies in choice and public policy.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Levin, H.M. (1997). Accelerated education for equit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productivity(pp.1-11). Keynote address to the 19th Congress of the P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Wolf, Thomas(1999).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v. and updated).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