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ts, R. S., Sieh, K., Allen, C. R.,(1997), The Geology of Earthquakes.
Sheriff, R. E.,Geldart, L. P.,(1995), Exploration Seismology(second edition).
Doherty, S. M.(1987), Seismic Data Processing:SEG.
Badley, M. E.,(1985), Practical Seismic Interpretation:IHRDC.
石再添、楊貴三、張瑞津(1993),台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慨要,地工技術雜誌,第44期,26-51頁。石瑞銓、陳平護(2001),活動斷層地球物理探勘計劃(4/5)九十年度報告--台灣東部地區活動斷層地球物理探勘,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03頁。
石瑞銓、陳平護、呂明達、陳文山(2004),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劃:地球物理探勘計劃(3/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60-86頁。
朱傚祖、游明聖(1995),花東縱谷活動斷層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共186頁。
朱傚祖、游明聖(1997),臺東縱谷地震與斷層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共133頁。
林啟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2000),台灣活動斷層概論(第二版) 五十萬分之一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22頁。
張舜傑(1994),以淺層反射震測法調查花蓮市地區地下地質構造。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09頁。陳文山、王源(1996),台灣地質之七—台灣東部海岸山脈地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01頁。
陳文山、顔一勤、陳勇全、蔡坤智、朱耀國、楊志成、楊小青(2004),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劃:槽溝開挖與古地震計畫(3/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
陳沼輝(2002),利用淺層反射震側評估美崙斷層向南延伸的可能性,國立中正大學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共64頁。游明聖(1994),臺東縱谷斷層帶中之橫移斷層特徵。地質,地十四卷,第一期,第121-147頁。游明聖(1997),台東縱谷活動斷層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41頁。潘玉生、陳讚煌、鍾火盛、游銘銳(1992),石油探勘技術一測勘偏(一),震測資料之認識與解釋,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海域及海外石油探勘處與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