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5: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佩慈
研究生(外文):Pei-tzu Lai
論文名稱:國中小補校教師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to teachers in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胡夢鯨胡夢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ng- Ching 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及繼續教育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補校專業專業認知培訓培訓需求
外文關鍵詞:supplementary schoolprofessionalprofession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4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小補校教師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情形,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補校教師在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上的差異,以提供政府相關單位規劃成人教師培訓課程規劃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雲嘉地區434位國民中小學補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採普查方式進行研究,問卷434份,回收351份,回收率80.8%,剔除不完整問卷8份,得有效問卷343份。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將研究結論與建議分述如下:
壹、研究結論
一、國中小補校教師的專業認知程度均極高,且有較高的專業認知
二、國中小補校教師的培訓需求程度均極高,且有較高的培訓需求
三、國中小補校教師的專業認知程度隨其不同背景變項而有差異。任教地區以嘉義縣的補校教師專業認知最高;成人教學年資以6-10、11-15年的補教師專業認知較高;進修情況以曾經參與過成人教學進修者擁有較高的專業認知。
四、國中小補校教師的培訓需求程度隨其不同背景變項而有差異。任教地區以嘉義市國中小補校教師培訓需求程度較高;任教性質以國小補校教師培訓需求程度較高;年齡31-40歲及41-50歲的國中小補校教師培訓需求程度較高;進修情況以曾經參與過成人教學進修者培訓需求程度較高。
五、國中小補校教師的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間有顯著正相關
貳、研究建議
一、對補校教育的建議
(一)重新定位補校教育制度
(二)提供補校教師成人教育專業訓練課程
(三)補校師資與一般師資分開培育
二、對補校教師的建議
(一)具備成人教學專業知能,瞭解成人特質,重視評估成人學習者的需求。
(二)鼓勵補校教師多參加補校教學知能相關研習或成人教育進修教育,以增進自己的成人教學專業知能
(三)建構與反思個人教學信念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對象方面:未來的研究,可將研究對象擴展至全台灣地區的補校教師,研究其專業認知及培訓的相關之研究。或針對不同類別成人教師的專業認知、培訓需求等,作差異比較研究,將有助於對成人教育專業的深入瞭解。
(二)研究方法方面:未來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可考慮輔以觀察法或正式的訪談法、甚至個案研究方法,以獲得更深入的瞭解。
(三)研究變項方面:建議未來研究者在相關因素中,可以考慮教師的心理因素、教師的教育背景加以探討,使整個研究更周延。

關鍵字:補校、專業、專業認知、培訓、培訓需求
ABSTRACT
The study mainly examined the present statue and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ose teachers who worked in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and researched the differentiations among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under various background varieties.
The study adopted the survey method. The total questionnaires were 434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teachers. 351 questionnaires replied and the response rate is 80.8%. Except for 8 in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number of validity was 343.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nalyzed by means of, standard deviations, one-way ANOVA,
and Pe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Five conclusions drew as follows:
1.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2.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3. The professional cognition of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4.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junior and elementary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r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5. There are medium and high of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the need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provides many specific suggestions about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relative researches.



Keywords: supplementary school ;professional ; professiona cognitio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ne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補校教育現況之探討 ………………………… 13
第二節 專業認知的理論及相關之研究 ……………… 24
第三節 培訓需求的意義及內涵 ……………………… 35
第四節 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關係之研究 ……………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9
第四節 實施程序……………………………………… 6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特性分析………………………… 63
第二節 受試者專業認知之整體分析及與個人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 …………………………………… 66
第三節 受試者培訓需求之整體分析及與個人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 …………………………………… 84
第四節 受試者專業認知與培訓需求相關之分析……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0
第二節 結論 ………………………………………… 105
第三節 建議 ……………………………………… 10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111
二、英文部分…………………………………………… 119

附錄一 國中小補校教師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調查問卷
(專家內容效度問卷)……………………… 121

附錄二 國中小補校教師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 128

附錄三 國中小補校教師專業認知及培訓需求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 ………………………………………… 132
一、中文部分
丁吉文(2000)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專業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政彥(1995b)。我國專業繼續教育的再出發。成人教育雙月刊,28,32-39。
王政彥(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行政專業化之可行策略。成人教育,24,18-26。
王文瑛(1998)。終身學習理念與專業繼續教育的結合。載於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73-192。教育部。
王世璋(2001)。國中補校學生中途輟學原因及因應策略。成人教育雙月刊,61,43-52。
王世璋(1999)。國中補校成人學生中途輟學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1995)。成人教育辭典。台北:成人教育學會。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2003)。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1998)。國中小補校的教育弁鉬P教師角色。如何提升失學民眾參與再教育的意願,以消除文盲,提高國民生活素質。屏東縣國民中小學附設補校教師研討會,屏東縣唐榮國民小學。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23,41- 46。
何青蓉(1995)。我國成人識字教育的迷思與省思。台灣教育,535,23-26。
何青蓉、何進財、蔡培村、謝季宏(1995)。從學習者特性論析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規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何進財(1997)。談我國的成人基本教育。成人教育,36,8-16。
何桂禎(2001) 。學習型補校發展策略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李虹慧(1999)。成人基本教育教師教學專業知識應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芳美(2001)。人力資源發展人員專業能力及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佩瑩(1996)。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清江(1992)。成人教育師資培育及進修制度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林霖杉(2004)國小補校教師角色知覺與其實踐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市一所國小補校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振春(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p.181-239)。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得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 ,43-82。
林振春(1999)。從成人基本教育的現況談識字教育的推動作法。成人教育雙月刊,50,10-16。
林錦杏(2000)。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霖杉(2004)。國小補校教師角色知覺與其實踐歷程之研究:以高雄市一所國小補校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
邱瓊葉(2005)。國小補校教師專業素養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育:一個成人教育學理論模型的分析。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p125-163。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8)。成人教育學理與模型-國中補校文科教學的一項質性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胡夢鯨(1999)。終生教育典範的形成及其對師資培育的啟示: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p291-268。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胡夢鯨、王仁癸(2001)。學習型補校及進修學校之推展與省思。成人教育,60, 40-48。
胡修如(2000)成人教育方案規劃人員專業知能內涵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思農(1998)。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學程學生教育專業認知之研究。國立成奶j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瓊分(1992)成人教育工作者培訓方案效能因素分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奎憙(1993)。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苑。
教育部(1993)。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陳麗玲(1994)。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之探討。台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
陳寶慧(1995)。國小補校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娟(1996)。需求評估在我國成人教育活動設計上的應用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娟(1997)。我國社教機構成人教師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玉(1994)。成人基本教育教師人格特質對教學成效之影響。成人教育,19, 20-24。
陳雪玉(2000)。國小補校教師內外空信念、角色之決與教學型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貞伶(2002) 。國小補校教師言談鷹架類型之研究--以國語科教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巧倫(2005)護理繼續教育方案規劃人員專業能力與培訓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國珍(1991)。「成人基本教育與國家發展」。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頁17-70。
張菀珍(1996)。大台北區成人職業進修班教師教學型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貴雲(1995)我國成人教育工作者所需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輝宏(2001)學習型組織在國中補校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論文。
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院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茵(1993)。我國成人基本教育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6)。國中小補習學校概況。2006年02月05日,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5)。終身學習社會五年計畫。2005年2月25日,取自ttp://www.edu.tw/
教育部(2005)。八十三年全國教育會議。2005年2月25日,取自ttp://www.edu.tw/
國立教育資料館:補習進修教育法。2006年02月05日。取自: (http://192.192.169.101/web-title/p03/society/rules/2.htm)
黃昆輝(1980)。台北市高職教師態度與教學問題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89-318。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617-643)。台北:師苑。
黃政傑等(1993)。成人教育課程規劃模式與原則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明月(1995)。成人教學專業化的發展策略。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等(1995a)。成人教育師資專業培訓課程規劃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黃富順(1995b)。大陸地區大學成人教育辦理現況之研究。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臺北:師大書院。
黃富順(1993)。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學。成人教育,13,6-12。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
黃秋月(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
游淑玲(2001)。不同國小師資養成型態學生的教育專業認知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軒(2001)。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總務主任職責、專業素養與專業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學院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國德(1994)。我國成人教學專業化的努力課題。成人教育19,14-19。
楊國德(1995)。我國成人教師專業培訓模式之建立-以成人基本教育教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6(1),頁57-81。
楊國德(1995)。成人教師的專業培育與訓練。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409-442)。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1996)。成人教學專業化的發展與方向。台北:師大書苑。
葉蕙蘭(1998):淡江大學教師教育專業成長之需求評估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
鄭照順(1988)。國中教師專業社會化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蔡秀美、魏惠娟(1995)。成人教學專業培訓課程之規劃。載於成人教育專業化論文集,2-27。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鄧運林(1995)。成人教學有關問題初探。載於成人教育專題研究。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鄧運林(2001)。「從成人教育學觀點看成人教師的角色 (下)」。社教雙月刊,41,頁50-56。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師大:台北。
鄧運林(1996)。成人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蔡仕昌(2006)。外籍配偶班教師專業成長需求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1995)。從實務觀點談成人教學專業化與努力方向。載於成人教學專業化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劉春榮(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知覺與教師組織弁鉬搢D極其相關連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5,65-122。
劉玉珍(1999)護理人員專業繼續教育需求、參與現況與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淑今(2003)。嘉義縣外籍新娘現行使用之識字教材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仁美(1997)。國小補校教師教學信念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所碩士論文。
蕭昭瑾(2005)。高高屏地區國中補校教師知覺補校困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任琴(1994)。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訓練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魏惠娟(1995)成人教育專業化的內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主編,成人教育專業化,p45-63。台北:正中書局。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工作者核心能立即培訓需求分析。成人教育學刊,5,275-292。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主編。
瞿永麗(2003)成人教育師資培訓方案成效評估---以家庭教育講師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妃君(1991):台灣北區國民中小學護士專業素養及未來培育需求之調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蘇璽臻(1998)。國中補校教師教學活動設計之影響因素─ 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pps,J.W.(1989).Foundation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s. In E. Hayes(ed.), New directions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No.43: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s (pp.17-28).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enveniste, G. (1987).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amley, P.(1991). Evaluating training effectiveness : Translating theory into practive, London : McGraw-Hill Book Co.
Carr-Saunders, A. M. (1933). The Profession. Oxford: Calrendon press.
Conti,G.J.(1985).Assessing teaching style in adult education:how and why?Lifelong Learning,6(8),7-11,28.
Conti,G.J.,&Welborn,R.B.(1986).Teaching-learning style and the adult learner.Lifelong Learning,9(8),20-24.
Dean,J(1992).Organizing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London:Routledge.
Jarvis, P. & Chadwick, A. (Eds.) (1991). Training adult educators in Western Europe. New York.: Routledge.
Lasron, M. S.(199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berman, M.(1965).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ntice-Hall.
Merriam, S. (1985). Training adult educators in North America. Convergence, 18(3-4), 59-66.
Merriam,S.B.& Caffarella,R.S.(2000).Key theories of learning. In Learning in adulthood (2nd)(pp.248-266).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lmer,P.J.(1998). 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 ’s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ein, E.H., &Kommers, D. W.(1972). Professional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鄧運林(2001)。「從成人教育學觀點看成人教師的角色 (下)」。社教雙月刊,41,頁50-56。
2. 楊國德(1995)。成人教師的專業培育與訓練。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409-442)。台北:師大書苑。
3. 楊國德(1995)。我國成人教師專業培訓模式之建立-以成人基本教育教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分冊,6(1),頁57-81。
4. 楊國德(1994)。我國成人教學專業化的努力課題。成人教育19,14-19。
5. 黃富順(1993)。如何進行有效的成人教學。成人教育,13,6-12。
6. 黃富順等(1995a)。成人教育師資專業培訓課程規劃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7. 陳雪玉(1994)。成人基本教育教師人格特質對教學成效之影響。成人教育,19, 20-24。
8. 胡夢鯨、王仁癸(2001)。學習型補校及進修學校之推展與省思。成人教育,60, 40-48。
9. 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專業人才的培育:一個成人教育學理論模型的分析。成人教育現代化與專業化,p125-163。台北:師大書苑。
10. 林振春(1999)。從成人基本教育的現況談識字教育的推動作法。成人教育雙月刊,50,10-16。
11.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得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 ,43-82。
12. 何進財(1997)。談我國的成人基本教育。成人教育,36,8-16。
13. 何青蓉(1995)。「需求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人教育雙月刊,23,41- 46。
14. 王世璋(2001)。國中補校學生中途輟學原因及因應策略。成人教育雙月刊,61,43-52。
15. 王政彥(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行政專業化之可行策略。成人教育,2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