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 虹(1987)。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丁虹、司徒達賢與吳靜吉(1998)。企業文化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管理評論,7,2, 173-198。丁導民 (2001)。學習型企業的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關係之探討。成人教育學刊,5, 1-26。尤克強(2001)。知識管理與創新。台北:天下文化。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
牛格正(1986)。如何計畫你的人生-生涯計畫。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王文彥(2002)。知識分享內外在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王克先(1995)。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王宜敏(2000)。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美音譯(1998)。知識創新之泉。(原著Dorothy Leonard-Barton)。台北:遠流。
王桂蘭(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知識分享態度、虛擬社群參與意願及參與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維劭(2004)。組織知識分享氣候的發展及其對員工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叢桂(1993)。工作目的價值變遷的探討。測驗與輔導,119,2435-2437。
伍忠賢、王建彬(2001)。知識管理:策略與實務。台北:聯經。
朴英培(1988)。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江永森(1986)。組織文化與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之關係。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江滿堂(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策略與學校氣氛對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何宜蓁(2001)。中等學校教師知識分享模式之研究— TAM 觀點。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有順(2000)。網路社群知識分享過程之研究-----以企業管理教學網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宗成(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組織文化現況調查研究:以彰化縣和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秉恩(1999)。分享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台北:翰蘆。
吳奕廷(2002)。主管領導風格、員工知識分享意願與組織知識創造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政達(2000)。學校知識管理之探討。教育改革與轉型:領導角色、師資培育、伙伴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市。11 月。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吳清山(2003)。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惠卿(2000)。農業研究機構知識創造與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焰修(1987)。組織文化之研究----理論與應用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萬益、鄭永忠、江正信(2000)。大型教學醫院組織文化、內部激勵與控制制度對經營績效之影響研究。輔仁管理評論,7,1,103-130。吳聰賢 (1983)。農村青年職業興趣、工作價值與職業選擇關係研究。臺北: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聰賢(1990)。態度量表的建立。載於楊國樞等人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463-486。
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1995)。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1996)。「大專畢業在職人員在工作價值觀量表之信效度、常模與價值觀組型」。測驗年刊,43,173-188。呂惠甄(2003)。影響教育人員知識分享因素之研究:以思摩特網路社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宋偉航譯(1998)。智慧資本:資訊時代的企業利基。(原著Thomas A. Stewart)。台北:智庫。
宋德發(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塑造學校組織文化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田樹譯(2003)。管理是什麼。(原著J. Magretta)。台北:天下文化。
李再長譯(1999)。組織理論與管理。(原著R. L. Daft)。台北:華泰。
李宜珈(2004)。人格特質、組織文化與訓練遷移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銀行業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李芳玲譯(2001)。變革之舞:持續「學習型組織」動力與挑戰與策略(上、下)。(原著Peter Senge)。台北:天下文化。
李冠儀(2000)。國小教師對學校組織氣氛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之相關。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政翰(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春國(2002)。基隆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需求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美玲(2002)。組織內部知識分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華璋(1990)。大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新鄉(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李靜瑤、朱豭採間]2000)。智慧狂潮:帶動企業變革的知識社群。(原著Jim Botkin)。台北:高寶。
李應宗(2002)。組織文化與知識分享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沈明慧(1994)。價值澄清團體對國中適應不良學生自我概念、價值觀與道德判斷影響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汪金城(2000)。研發機構知識分享機制之研究-以工研院光電所研發團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卓秀冬(1995)。高級職業學校教學效能影響因素及其評鑑指標之探索。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卓鴻賓(2004)。台灣中部地區公立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周旭華譯(1998)。勇於創新-組織的改造與重生。(原著L. Tushman, L.、 C. A. O’reilly)。台北:天下文化。
孟慶國、田克錄等譯(2001)。智力資本的策略管理。(原著David A. Klein)。台北:知書房。
林于荻(2000)。組織文化如何影響知識分享之探索性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邦傑(1990)。大專在學青年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環境需求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幸台(1987)。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65-297。
林保豊(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機勝(1996)。師院性別角色、工作價值與任教承諾之關係。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邱淑媛(1993)。工作價值觀對員工工作態度及工作表現之影響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邱馨儀(199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柯進雄(2000)。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商鼎。
胡瑋珊譯(2001)。知識管理。(原著Thomas H. Davenport、Laurence Prusak)。台北:中國生產力。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夏林清、游慧卿(1984)。工作價值觀評量問卷介紹與初步修訂報告。測驗與輔導,60,1030-1036。
夏侯欣鵬(2000)。權力與信任對組織內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 以銀行放款部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孫志麟(2002)。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發表於澳門大學主辦,二十一世紀教師的專業成長學術研討會(2002/5/17-20)
徐永昌(2000)。企業願景、企業文化、員工生涯發展與組織承諾之研究— 以台灣製造業為例。國立成奶j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西森(1998)。商業心理學。台北:心理。
徐其力(2002)。組織文化對知識分享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徐莉惠(1999)。國民小學實施教師聘任制度的影響內涵與學校文化之關係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善德(1997)。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徐楊順(2000)。知識分享意願.組織公平與信任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馬曉雲(2001)。新經濟的運籌管理:知識管理。台北縣汐止市:中國生產力。
高得祐(2001)。知識分享之研究—以交易成本為觀點。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康自立、野@卿(1999)。從組織文化觀點論九年一貫課程之學校改革。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年刊,88,171-194。
張玉文譯(2000)。知識管理。(原著Peter F. Drucker)。台北:天下文化。
張玉文(2000)。管理顯性知識。遠見雜誌,164,192-208。
張忠祺(1998)。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惠英(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瑞村(2001)。中等學校教育實習輔導教師教學輔導方式、實習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實習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9-2413-H-324-006)。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顯榮(2004)。臺北市國小校長知識分享意願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曹忠毅(1997)。航運相關學系應屆畢業生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梁定澎、張玲星(2000)。知識管理對企業影響之探討。2002年11月15日http://www.cme.org.tw/know/paper/paper15.html。
梁桂錦(2002)。組織人員知識分享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資訊產品製造業研發人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雅雯(1998)。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與工作態度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野v金譯(2001)。知識管理推行實務。(原著勤業管理顧問公司)。台北:商周。
郭啟仁(2001)。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連性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郭進隆譯(1994)。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著Peter Senge)。台北:天下文化。
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千玉譯(2001)。組織文化與領導。(原著E. H. Schein)。台北:五南。
陳木金(199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其美育教學之相關研究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 18,139-164。陳秀玲譯(2001)。Smart MBA 自修手冊4 知識管理。(原著Tomas M. Koulopoulos & Carl Frappaolo)。台北:遠流。
陳建榮(1999)。國中輔導人員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的知覺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秋紋(1997)。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台北:學富文化。
陳郁汝(2002)。行政人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淑錡(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瑞惠(2003)。私立高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聖謨(1995)。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銘宗(1994)。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國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銘宗和劉兆明(1995)。工作價值觀及形成歷程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4,73-103。
陳慧芬(1998)。組織文化的意義與弁遄C台中師院學報,12,1-21。
陳慧玲(1995)。大專航運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工作價值觀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章窈魽]2000)。學校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雅珍(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怡寧(2004)。台北縣市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教學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湯令儀(2000)。知識分享網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建安(2004)。國小兼組長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雅真(1994)。研究發展人員之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報酬類型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勢民(2004)。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裕敏(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黃煒斌(2002)。外籍勞工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大發工業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暨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銘廷(2002)。公務人員知識分享意願、組織信任與組織文化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子江、王美音譯(2000)。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著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台北:遠流。
楊國德(1994)。發展學習組織,推動終生學習的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1999)。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德(2001)。知識社會與組織學習。於於中華民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知識社會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董秀珍(2002)。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賈馥茗、伍振鷟、楊深坑、黃發策、謝福生編著(2000)。教育大辭書。國立編譯館主編,文景書局印行。
廖肇弘(1999)。善用知識管理系統─創企業智慧。管理雜誌,310,38-54。劉京偉譯(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原著勤業管理顧問公司)。台北:商周。
劉宣容(2001)。桃竹苗四縣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關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常勇(1999)。知識管理與企業發展。2002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cme.org.tw./know 。
劉常勇(1999)。對於知識管理的基本認識。2002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cme.org.tw./know 。
劉清華(2002)。台中市國際觀光旅館業員工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淑娟(2000)。知識管理在學校營繕工程之運用。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劉毓玲譯(2000)。21世紀的管理挑戰。(原著Peter F. Drucker)。台北:天下文化。
蔡孟翰(2001)。中年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盛明(2003)。公營事業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員工屬性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敦浩(2000)。組織創新能耐、知識管理與組織學習-台灣三家中小企業的個案研究。科技管理學刊,7:245-258。蔡進雄(1999)。組織文化理論及其在學校行政上的應用。菁莪季刊,41,48-60。蔡櫻枝(2003)。人力資源策略、知識導向文化、知識分享阻力對組織成員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伯壎、郭建志、任金剛(2001)。組織文化:員工層次的分析。台北:遠流。
鄭曜忠(2001)。高級中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台北:華泰。
盧慧凌(1998)。台北縣國民小學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蕭國倉(2003)。國民小學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蕭維欽(1998)。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之工作價值觀與職業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賴國茂(1995)。企業文化、產業類型與企業績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繆敏志(1995)。組織變革策略與文化對經理人工作壓力、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84 2416 H034001 2724-84。)
謝馥蔓(1994)。專科學生工作價值觀的實徵研究。東吳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鍾志明(2000)。企業文化、員工工作價值觀及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佩蓁(2004)。雲嘉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藍明龍(1997)。工作價值觀、組織氣候對新人類的工作滿足感與工作表現之關係研究-以民營銀行為例。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魏方亭(2001)。嘉南地區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壓力與任教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俊龍(1995)。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工作價值觀、工作滿足、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宜蘭縣公立國民中學現任教師之實證研究。私立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蘇柏州(2002)。企業員工知識分享意願因素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英文部分
Albert, E. M.(1963). Conflict and Change in American Values. Ethics,LXXIV, 2-20.
Allport,G.W.,Vernon,P.E. and Lindzey,G.(1951). Study of Values, Boston:Houghton Mifflin.
Allport, G. W. (196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Encounter. Boston : Beacon Press.
Ansoff, H. I.(1979). Strategic Management. London: Macmillan.
Badaracco, J.(1991). Knowledge link: how firms complete through strategies allianc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arney, J. B.(1986).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3): 663.
Barry, R.,& Wolf, B.(1965).Motives, Values and Realities. N. Y. : Bureau
Bartol, K. M. & Manhardt , P. J.(1979). Sex differences in job outcomes preferences: trends among hired college graduat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64, 477-482.
Bonora, E. A., and Revang, O.(1991),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naly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Interorganization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Boyatzis, R. E, & Skelly, F. R.(1991). The impact of changing values on organizational life. In A. D, Kolb, I. M. Rubin & J. S. Osland(Eds.),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ader. New York: Prentice Hall.
Burgess, S. M. ,& Schwartz S.(1994). Do values share universal content and stucture ? A South Africa test.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psychology, 24, 1-12.
Cameron, K. S.(1985). Culture Congruence, Strength, and Type: Relationship to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59627).
Davenport, T.H., and Prusak, L.(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 Manage What They Know. 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eal, T. E., Kennedy, A. A.(1982).Corporate cultures:The rites and rituals of corporate life. New York:Common Wealth Publishing.
Dension, D. R.(1990). Corporate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ose, P. J.(1997). Methods of coping with values at work: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 of measurement issu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1, 135-150.
Dyer, W. G.(1985). The Cycle of culture Evolution in Organization. In R. Kilmann(Ed.), Gaining Control of Corporate Cul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aus, G. F.(1990). Value and Justification : The Foundation of Liberal Theor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mez-mejia, L. R.(1981).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testing of a need deprivation and social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model of work valu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Grant, R(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 pp.109-122.
Gruber, H. G.(2000). Does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ffect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The Case of a Department in a High-Technology Compan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Carelton University, Ottawa, Ontario.
Harpaz I(1999). International repo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k values in Israel. Monthly Lbaor Review, 122(5), 46-51.
Harrison, R.(1972). Understanding Your Organization’s Charac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0(3), 119-128.
Hendriks, P.(1999). Why share knowledge?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91-100.
Hidding, G., Shireen, M. C.(1998). Anatomy of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Turning knowledge into capital at Andersen Consult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5(1), 3-13.
Judge, T. A., & Bretz, R. D. (1992). Effects of work values on job choice decis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7 (3), 261-271.
Jurgensen, C. E. (1978). Job preferen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9 (3), 379-389.
Kalleberg, A. L. (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124-143.
Seviby, K. E. (1997). 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Managing and Measuring Knowledge-based Assets. San Francisco: Berrett-Koehler.
Kilmann, R.H., Saxton, M. J. & Serpa, R.(1985). Five Key Issues In Underatanding and Change Culture. In R. Kilmann(Ed.), Gaining Control of Corporate Cul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luckhohn, C. (1951).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An exploration in def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Talcott Parsons & Edward Shils(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43-388.
Kluckhohn, F. R., Strodtbeck, F. L.(1961). Variations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1952).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onard-Barton, D.(1995).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acnab, D., & Fitziemmons, G. W. (1987). A miltitrait-multimethod study of work-related needs, values, and prefere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0, 1-15.
Maslow, A.(1954).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 Row.
Mcdonald , G. E. (1976). Values and Valuing Process. Morristown, N. J. :Silver Burdett.
Miller, M. F. (1974). Relational of vocational maturity to work valu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 367-371.
Musen, A. M. (1992),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 Computers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Vol.25, pp.435-467.
Nonaka, I(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5, Iss.1, pp. 14-37.
Nonaka, I., Takeuchi, H.(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ell, C., Grayson, J.(1998). If only we kne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Ott, J. S.(1989). The organization culture perspective. California: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Ouchi, W.(1981). Theory Z: How American business can meet the Japanese challeng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Owens, R.G. & Steinhoff, C.R.(1989).Towards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7(3).
Peters, T. J., & Waterman, R. H. (1982). In search of excellence:Lessons from America’s best-run companies. N. Y.: Harper & Row.
Petrash, G.(1996), Dow’s Journal to a Knowledge Value Management Cultur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 14(4), pp.365-373.
Pettigrew, A. M.(1983). On Study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Adminisrativ Science Quarterly, 28, 574-586.
Polanyi, M.(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Anchor Doubleday Books.
Quinn, R. E., McGrath, M. R.(1985).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competing value perapective. In P. J. Frost, L. F. Moore, M. R. Louis, C. C. Lundberg, & J. Martin(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Beverly Hills, CA: SAGE.
Quinn, R. E.(1988).Beyond rational management: mastering the paradoxes and competing demands of high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 Joss-Bass.
Quinn, J.B. , Anderson, P. , and Finkelstein, S. (1996),Manag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 Making the Most of the B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Robbins, S. P. (1992).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ractice Hall.
Robbins, S. P.(2001). Organization Behavior(9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Rokeach,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Y.:The Free Press.
Spek, R. V. & Spijkervet, A. (1997). Knowledge Management: Dealing Intelligently with Knowledg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ts Integrative Elements, Jay Liebowitz & Lyle C. Wilcox (eds). Boca Raton: CRC press.
Rounds , J. B.(1990). The comparative and combined utility of work value and interest data in career counseling with adul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7, 32-45.
Sathem, V.(1983).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culture: A manager’s guide to action.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0, 5-23.
Schein, E. H.(198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A Dynamic View.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ein, E. H.(1989). How Culture Forms,Develops, and Change. In R. H. Kilmann(Ed.), Gaining Control of the Coporate Cultur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ein, E. H. (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2nd ed.). S. F.: Jossey-Bass.
Senge, P.(1997). 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 14(11), 17-20.
Siehl, C., Martin, J.(1987). The role of symbolic management: How can manager effectively transmi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 J. M. Shafritz and J. S. Ott(Ed.), Classics of organizational theory.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Smircich, L.(1983).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8, 339-358.
Sonnenfeld, J. A. (1989). Managing Career Systems Channeling The Flow of Executive Careers. Homewood, IL:Irwin.
Staniland, M.(1985), 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A Study of Social Theory and Under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ers, R. M., porter, L. W.(1991). Motivation and Work Behavior(5th ed). Singapore: McGraw-Hill.
Super, D. E. (1970). 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 Chicago : Riverside.
Tampoe, M.( 1993). Motivating knowledge workers-The challenge for the 1990s, Long Range Planning, 26(3).
Vecchio, R. P(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lando:Dryden Press, 1991
Vijay, S.(1983).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Culture: A manager’s Guide to Ac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allach, E. J.(1983).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e cultural match.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37(2), 29-36.
Williams, E. G. (1959).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n counseling.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XXXVIII, 1, 6-14.
Williams, R. M. (1967). Individual and Group Valu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s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Wollack, S. (1971). Devolopment of the Survey of Work Valu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5, 3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