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8.249.17) 您好!臺灣時間:2021/04/14 13:4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凃禎和
研究生(外文):
Chen-ho Tu
論文名稱:
我國民法子女稱姓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無
指導教授:
施慧玲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所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5
中文關鍵詞:
我國民法子女稱姓之研究
、
乃以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子女稱姓規定為研究主軸
外文關鍵詞:
無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0
點閱:1134
評分:
下載:175
書目收藏:2
摘 要
本文為有關我國民法子女稱姓之研究,乃以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子女稱姓規定為研究主軸,主要探討之範圍,可分為子女姓氏規範之概念及其立法沿革、比較外國子女稱姓規定之異同、我國民法子女稱姓所面臨之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末提出修法建議以為參考。
就子女姓氏規範之概念,首先說明姓與氏之字義,一般認為姓屬會意字,為女人所生之子女,氏有謂為山巖下加木柱之象形字;而姓之由來,有認源自圖騰或母系或聖人吹奏樂器或黃帝賜姓,而姓為氏之本,氏為姓之分支。姓氏之起源,則概與我國古代之時代背景、人文環境、國君喜好等,而具多元及變化性,又同姓同族同宗,姓氏與家族、宗族具有相當重要之關聯性;另遠古母系氏族社會,子女自女而生,從生母之姓,直至秦漢以來,父系社會子承父姓制方逐漸確立,演變至今,雖強調男女平權,然子女仍以從父姓為原則。再姓氏具有個人、家族宗族、家庭及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之表徵,並具有人格權、公益及訴訟主體之性質,章孝嚴申請改姓案例則說姓氏具有之政治意涵。
就子女姓氏之立法沿革,因我國君主封建時代,多以禮俗規範,並無子女稱姓之明文規定,是有關舊律例部分著重於各朝代之身分繼承制度,其特色略皆以嫡長子繼承為法制,為男系主義、嫡長主義、直系主義,且強調同宗相繼,嚴禁異姓亂宗。民國十九年制訂之民法親屬編,首次為子女姓氏之規定,惟不脫傳統父系、父權社會色彩,子女概從父姓,茲因被認為有違男女平權,及宥於子嗣觀念,期間內曾有多次修正研擬,直至民國七十四年,考慮母系香火之繼嗣,增列母無兄弟、經父母約定,子女得從母姓規定。
就子女稱姓之法制度比較,參酌德國、日本、法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子女稱姓之法條內容,與我國現行法規定之異同比較;其中德國及日本婚生子女皆以從父母之婚姓為原則,強調一家一姓,重視家庭和諧;法國就婚生子女以從父姓為原則,但似無傳宗接代之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於西元一九八○年修正之婚姻法,方有子女可從父姓或母姓之規定;我國現行法子女稱姓以從父姓為原則,例外從母姓,子嗣傳宗接代觀念濃厚。
就我國民法子女稱姓所面臨之問題,則敘及現行子女稱姓規定之適用疑慮,先就子女稱姓之態樣,如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棄兒、不知自己身份亦查無資料者、原住民子女、兩岸人民結婚所生子女及我國人民與外籍人士結婚所生子女等,說明子女稱姓之諸種類型。另現行法就母無兄弟之適用,學者傾向從母親立場,兼顧目的性及文義解釋,實務則重法條文義解釋,又約定子女從姓之時點,學者主張最遲應於子女岀生登記時,而實務作法則有若屬重大情事變更、非當事人所能預見,得於子女出生登記後為之。再子女稱姓與傳宗接代之關聯性,著重子女姓氏與傳宗接代之關聯,有無子女得以傳宗接代應以豁達觀念視之。至現行子女稱姓規定有無違反男女平等原則,則論述憲法有關男女平等權之保障,父母對子女姓氏之決定權,應不得恣意限制或差別待遇。有關爭取子女從母姓之努力,則以爭取子女從母姓之案例,說明現代女性為爭取子女從母姓所遭遇之不公平待遇;而爭取子女從母姓之結果,女應得為傳宗接代,子女從母姓亦不致造成親族血統混亂或父子女或子女間感情疏離。
就子女稱姓之未來發展趨勢,因招贅婚已不合時宜,招贅婚子女姓氏規定應予廢除,為貫徹男女平權,子女稱姓宜以父母約定為原則,而追求子女最佳利益為時代潮流,並以子女現實可得或可預期有助於身心健全發展之條件,作為判斷準則;再子女之姓名權為人格權之一種,應受憲法第二十二條之保障,是子女應有表達改姓之權利,然應兼顧公益性質,另參酌民國七十四年至今有關子女稱姓之修正研擬,已朝父母約定、爲子女最佳利益方向考量。
又子女稱姓,應從現代觀點正視其意涵,因工商社會忙碌、自我意識之抬頭,姓氏予家族、宗族觀念有淡化趨勢,且若子女姓氏得由父母彈性約定,將使女性亦有傳宗接代之機會,傳統之子嗣觀念應隨之改變;另男女平權、追求子女最佳利益已為時代趨勢;再兼顧身分安定及交易安全,子女姓氏應及早確定,非有重大情事不宜隨意變更。以上開姓氏具有之時代意涵,針對現行法之缺失,參酌外國法制及我國國情,提出修法建議。
我國民法子女稱姓之研究
詳目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方法 5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研究架構 6
第二章子女姓氏規範之概念及其立法沿革 11
第一節子女姓氏規範之概念 11
第一項姓氏之意義 11
第一款 姓氏之字義 11
第二款姓氏之產生 12
第三款姓氏之演變 13
第二項姓氏之起源與發展 14
第一款姓氏之起源 14
第二款姓氏與宗族、家族之關連性 15
第三款子女稱姓之演變 17
第三項姓氏之表徵及特質 18
第一款姓氏之表徵 18
第一目 個人表徵 18
第二目 家族、宗族表徵 19
第三目 家庭表徵 19
第四目 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表徵 20
第二款姓氏之特質 20
第一目人格權性質 20
第二目公益性質 21
第三目具訴訟主體性質 22
第四目其他 23
第二節 子女姓氏之立法沿革 26
第一項舊律例之相關規定 26
第一款商、周朝之身分繼承制度 26
第二款漢朝之身分繼承制度 26
第三款唐朝之身分繼承制度 27
第四款明朝之身分繼承制度 28
第五款清朝之身分繼承制度 28
第六款我國古代身分繼承制度之特徵 29
第二項民國十九年間之立法經過 30
第三項民國二十年間之修正草案 31
第四項民國六十一至七十四年間之修正經過 33
第一款民國六十一年間立法委員之修正案 33
第二款民國六十三年間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之修正案 34
第三款民國七十一年間法務部之修正案 35
第四款民國七十四年間立法院通過之修正案 36
第五項小結 37
第三章關於子女稱姓之法制度比較 40
第一節德國 40
第一項子女之從姓與改姓 40
第一款有關婚生子女之姓氏 40
第二款有關非婚生子女之姓氏 41
第三款有關養子女之姓氏 42
第四款有關子女姓氏之演進 42
第二項 與我國子女姓氏規定之比較 43
第二節日本 44
第一項子女之從姓與改姓 44
第一款有關子女之從姓 44
第二款有關子女之改姓 46
第三款有關子女姓氏之演進 47
第二項 與我國子女姓氏規定之比較 48
第三節法國 48
第一項子女之從姓與改姓 49
第一款有關婚生子女之姓氏 49
第二款有關非婚生子女之姓氏 49
第三款有關養子女之姓氏 50
第二項 與我國子女姓氏規定之比較 51
第四節中華人民共和國 52
第一項子女之從姓與改姓 53
第二項與我國子女姓氏規定之比較 54
第五節 各國綜合比較 55
第四章我國民法子女稱姓所面臨之問題 58
第一節現行子女稱姓規定之適用疑慮 58
第一項子女稱姓之態樣 58
第一款婚生子女之稱姓 58
第一目嫁娶婚之子女 58
第二目 招贅婚之子女 59
第二款非婚生子女之稱姓 60
第三款養子女之稱姓 61
第四款其他 62
第一目棄兒之稱姓 63
第二目無資料可查之子女稱姓 63
第三目原住民之子女稱姓 63
第四目兩岸人民結婚所生子女之稱姓 65
第五目我國人民與外籍人士結婚所生子女之稱姓 65
第二項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之適用問題 66
第一款 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66
第二款 何謂「母無兄弟」 67
第一目學者見解 67
第二目實務見解 68
第三目案例分析 71
第四目小結 72
第三款約定子女從母姓之問題 73
第一目約定之性質 73
第二目約定之時點 74
第三目約定之方式 79
第四目小結 80
第二節子女稱姓與傳宗接代之關聯性 80
第一項傳宗接代之意義 81
第二項子女姓氏與傳宗接代之關聯 81
第三項傳宗接代觀念對現代人之影響 82
第一款傳宗接代對女性造成之壓力 82
第二款為傳宗接代造成家庭失和 82
第三款小結 83
第三節現行子女稱姓規定有無違反男女平等原則 83
第一項前言 83
第二項子女稱姓與男女平等之關聯性 84
第一款就固有習俗及立法經過而論 84
第二款就男女平等權而論 85
第三款小結 86
第三項由子女稱姓實踐男女平權 87
第四節爭取子女從母姓之努力 88
第一項爭取子女從母姓之原因 89
第一款婚姻關係存續中爭取子女從母姓 89
第二款離婚後母親爭取子女從母姓 90
第三款未婚單親媽媽爭取子女從母姓 92
第四款夫死亡後,妻爭取子女從母姓 94
第二項爭取子女從母姓之結果 94
第一款女可否傳宗接代 94
第二款子女從母姓是否造成親族血統紊亂 95
第三款子女從母姓是否造成父子女或子女間感情疏離 96
第五章子女稱姓規定之未來發展趨勢 97
第一節招贅婚子女稱姓規定之廢除 97
第二節子女稱姓以父母約定為原則 99
第一項前言 99
第二項子女姓氏由父母約定,符合時代潮流 99
第三項父母約定之方式及要件 100
第四項拒絕約定或約定不成者,如何處理 100
第五項子女姓氏由父母約定之利弊 101
第三節追求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102
第一項前言 102
第二項子女最佳利益之詮釋 103
第一款 相關規定內容 103
第二款 相關案例分析 104
第一目 案例事實 104
第二目 法院判決結果及依據 104
第三目 案例分析 106
第三項子女稱姓與最佳利益之關連 106
第一款前言 106
第二款子女從姓於最佳利益之研判 107
第一目傳宗接代之考量 107
第二目父母經濟、身分考量 107
第三目可獲得財產上之贈與 108
第四目父母保護教養之意願 108
第五目父行為觀念偏差,對母曾有暴力傾向 109
第六目父母一方死亡或行蹤不明 109
第七目小結 109
第三款法院擇定子女從姓之方式 110
第一目以社工單位之訪視報告做為參考依據 110
第二目家事調解度之設計 110
第三目父母雙方意願之聽取 111
第四節子女改姓之權利 111
第一項子女有無表達改姓之權利 111
第二項子女適合表達改姓之年齡 113
第三項意見分析 114
第五節修正草案之研擬 115
第一項法務部民法親屬編第二階段修法計畫 115
第二項民國八十四年立法委員之修正案 117
第三項民國九十一年以後之修正草案 119
第一款民國九十一年七月間之修正研擬 119
第二款民國九十一年十月間之修正草案 120
第三款民國九十二年六月間之修正草案 121
第四款民國九十三年二月間之修正草案 122
第五款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間之修正草案 123
第六款小結 123
第六章結論—展望未來及修法建議 125
第一節正視子女姓氏具有之意涵 125
第一項家族、宗族觀念之淡化 125
第二項傳宗接代觀念之改變 126
第三項男女平權之展現 127
第四項子女最佳利益之實踐 128
第五項身分安定、交易安全之維繫 128
第二節修法建議 129
第一項針對現行法之缺失 129
第二項參酌外國法制與我國國情 130
第一款就男女平權而言 131
第二款就傳宗接代及招贅婚而言 131
第三款就子女利益及身分安定而言 131
第三項建議內容 132
第一款建議修正內容 132
第二款建議修正理由 133
第一目子女姓氏由父母協議約定 133
第二目於子女出生登記前,以書面約定 133
第三目廢除招贅婚子女姓氏之規定 133
第四目聲請法院依子女最佳利益酌定 134
第五目非婚生子女之姓氏規定 134
第六目養子女姓氏之準用規定 134
第七目不宜再增列子女聲請改姓規定 135
第三節 結語 135
附錄: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專書部分
政府出版:
1.民法親屬編研究修正實錄--結婚形式要件、重婚效力、男女平權及為子女利益部分,法務部法律事務司,三民書局,93年9月。
2.民法修正研究實錄—身分法部分,法務部編印,73年3月。
3.法律案專輯第79輯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及民法親屬編施行法修正案(上冊),立法院秘書處,74年9月。
4.法律案專輯第79輯民法親屬編部分條文修正及民法親屬編施行法修正案(下冊),立法院秘書處,74年9月。
5.最高法院判例要旨上冊民事(民國16年至77年),最高法院,80年10月。
6.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下冊,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主編,司法行政部印行,65年6月
民間出版:
1.高鳳仙,親屬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公司,92年9月。
2.林菊株,親屬法新論,五南圖書公司,85年9月。
3.戴炎輝、戴東雄,中國親屬法,三民書局,87年1月。
4.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民法親屬新論,三民書局,93年9月。
5.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之法律疑問,元照出版公司,89年3月。
6.潘英,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台北台元出版社,80年8月。
7.楊緒賢,台灣姓氏堂號考,台灣省文獻會,68年6月。
8.正業書局編輯部,國語辭典,正業書局,84年1月。
9.彭桂芳,台灣姓氏之研究,聯亞出版社,70年3月。
10.彭桂芳,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一集,黎明書局,69年11月。
11.黃文新,中國姓氏研究及黃姓探源,文史哲出版社,73年12月。
12.鄭正忠、朱一平、黃秋田譯,法國民法,五南圖書公司,90年5月。
13.蔡輝龍,論海峽兩岸親屬法制,五南圖書公司,83年11月。
14.王洪,中國婚姻家庭法,法律出版社,92年1月。
15.陷^華、常風,大陸婚姻、繼承法,蔚理法律,78年10月。
16.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實例問題分析,五南圖書公司,92年9月。
17.陳棋炎,民法親屬,三民書局,73年1月。
18.林菊株,親屬法專題研究,五南圖書公司,71年3月。
19.戴東雄,親屬法實例解說,台大法學叢書,89年8月。
20.梁代君編,民法爭議問題(親屬繼承編),保成出版社,73年8月。
21.林菊株,我國民法親屬編修正法評論,五南圖書公司,76年1月。
22.陳惠馨,親屬法諸問題研究,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82年11月。
23.劉清景,民法親屬,學知出版社有限公司,84年10月。
24.陳猷龍,民法親屬,輔仁大學法學叢書,83年9月。
25.王如玄、黃育玲,兩岸三地婚姻法律面面觀,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92年3月。
26.梁美芬,兩岸三地婚姻家事法律比較,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92年6月。
27.郭欽銘,親屬繼承案例式,五南圖書公司,94年8月。
28.陳忠五主編,民法,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0年9月。
29.盧立人,親屬法釋論,五南圖書公司,80年2月。
30.胡長清,中國民法親屬論,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75年11月。
31.林秀雄,家族法論集(三),漢興書局,83年10月。
32.陳瑞隆,台灣姓氏源由,世峰出版社,90年2月。
33.籍秀琴,中國姓氏源流史,文津出版社,87年1月。
34.馮爾康,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台灣商務印書館,91年5月。
35.楊旭淵,姓氏趣譚,捷太出版社,94年9月。
36.吳興祚,古文觀止,魯南出版社,68年1月。
37.戴炎輝,中國法制史,三民書局,84年2月。
38.李甲孚,中國法制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77年10月。
39.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三民書局,66年8月。
40.張晉藩,中國法制史,五南圖書公司,81年9月。
41.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灣商務印書館,79年12月。
42.明律集解附例(二),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24年重刊本影印。
43.宋刑統(上),文海出版社,民國7年。
44.孫燕文,百家姓源流集成,文國書局,90年4月。
45.絲路出版社編輯部,溯本尋根百家姓,絲路出版社,81年1月。
46.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中國百家姓解說辭典,新文豐出版公司,76年4月。
47.王潤貴,德國民法典,中國法政大學,88年8月。
48.趙文伋、徐立、朱曦,德國民法,五南圖書公司,81年2月
49.王書江、曹為,日本民法,五南圖書公司,81年8月。
50.殷生根、王燕,瑞士民法典,中國法政大學,88年8月。
51.費安玲、丁玫,義大利民法典,中國法政大學,86年6月。
52.張越,澳門民法典,中國法政大學,88年12月。
53.孫元華,婚姻繼承法新論,群眾出版社,81年5月。
54.薩孟武,中國憲法新論,三民書局,72年9月。
55.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三民書局,93年6月。
56.施寄青,婚姻終結者,皇冠叢書,89年6月。
二、期刊論文
1.蔡宏光,現行民法親屬編上子女稱姓之商榷,華岡法粹,90年12月,頁83-104。
2.蔡宏光,親屬法上子女稱姓立法沿革之研討,法律評論,第67卷,頁34-48。
3.戴東雄,否認子女之訴,萬國法律,第120期,90年12月,頁78-86。
4.李立如,法不入家門?家事法演變的法律社會學分析,中原財經法學,第10期,92年6月,頁41-84。
5.陳金英、謝証道,社會工作專業角色在離婚監護權案之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第8卷,94年4月,頁55-80。
6.何曉明,姓氏與門第,歷史月刊,88年1月,頁99-101。
7.廖慶六,從台灣姓氏族譜探索族群融合的真諦,台灣源流,85年3月,頁67-76。
8.方炫琛,說姓氏,中華學苑,第48期,頁159-178。
9.雷文玟,以子女最佳利益之名:離婚後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與負擔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88年2月,頁245-309。
10.尤美女,從婦女團體的民法親屬編修法運動談女性主義法學的本土實踐,律師雜誌,第313期,94年10月,頁73-82。
11.陳惠馨,民法親屬編之修正與社會變遷,律師通訊,第195期,84年12月,頁39-48。
12.陳惠馨,未來親屬法中父母子女關係的新發展,月旦法學,85
年9月,頁101-108。
13.劉宏恩,夫妻離婚後子女最佳利益之酌定,軍法專刊,86年,頁24-55。
14.陳竹上,論我國兒童監護政策之內涵及司法運作實況:以吳憶樺小朋友監護權爭奪事件為例,台灣社會福利學刊,93年6月,頁83-118。
15.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法律解釋之基本問題--生父與非婚生子女之血統關係,法學叢刊,83年4月,頁29-45。
16.戴東雄,民法第1059條子女之稱姓,收錄於氏著民法親屬編
修正後之法律疑問,元照出版,頁361-406。
17.黃虹霞,子女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暨直系血親概念之迷思,萬國法律,90年12月,頁71-77。
18.施慧玲,論我國民法親屬編之修正方向與立法原則,收錄於氏著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法論文集,元照出版,90年2月,頁89-180。
19.施慧玲,論我國家庭法之發展與研究,收錄於氏著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法論文集,元照出版,90年2月,頁35-88。
20.施慧玲,從子女最佳利益原則論我國繼承法之現在與未來,全國律師,93年8月,頁5-15。
21.施慧玲,子女最佳利益與離婚後親權行使,收錄於氏著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元照出版,93年9月,頁223-262。
22.施慧玲,從男女平等原則談新修正之法定夫妻財產制,收錄於氏著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元照出版,93年9月,頁55-80。
23.趙天行,氏、姓、名、號述略,中國文化月刊,87年9月,頁1-2。
24.李玲玲,論婚生子女之稱姓,月旦法學,91年1月,頁210-230。
25.鄧學仁,虛偽出生登記之親子關係,月旦法學,91年8月,頁236-241。
26.李立如,朝向子女最佳利益的婚生推定制度,中原財經法學,93年12月,頁109-146。
27.邱錦添,兩岸有關婚姻法規定之比較,全國律師,90年7月,頁17-28。
28.石磊、蘆蕙馨主講,從人類學觀點看子女姓氏,律師通訊第179期,83年8月,頁69-71。
29.陳愛娥,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與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月旦法學,91年5月,頁167-178。
30.黃宗樂,壻養子及養子女與養父母親生子女間之婚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期,89年3月,頁121-123。
31.郭振恭,論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2年4月,頁129-131。
32.李玲玲,論非婚生子女之稱姓-行政法院89年度判字第828號判決評釋,收錄於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家庭法學篇,學林文化,91年5月,頁134-135。
33.林秀雄,論夫妻之稱姓,收錄於氏著家族法論集(三),漢興書局,84年10月,頁64-94。
34.戴東雄,民法親屬編70年之回顧與前瞻—從男女平等之原則談起,收錄於民法70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三)--五權親屬編,元照出版,89年9月,頁171-245。
35.林秀雄,養子女從姓之約定,收錄於氏編民法親屬繼承實例問題研析,五南圖書公司,92年9月,頁199-205。
36.蘇達志,論男女平等原則與民法姓氏之規定,收錄於身分法之理論與實用—陳棋炎先生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三民書局,79年,頁83-116。
37.徐世榮,姓氏用字獵奇,語文建設第3期,83年,頁42-44。
38.李夏菁,親屬編修正-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若干問題,全國律師,86年2月,頁69-72。
39.陳惠馨,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94年2月,頁74-87。
40.謝靜慧,探尋家事調解新方向-以台灣士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處理家事調解經驗出發,全國律師,94年8月,頁13-23。
41.焦興鍇,對我國建構兩性工作平等法制之省思,月旦法學,89年4月,頁62-73。
42.林榮耀,評述親屬法之修正(下),法務通訊,第1232期第3版,74年10月4日。
43.江淑卿,民法約定子女從母姓問題之研究,法務通訊,第1293期第2版,75年11月8日。
44.魏大喨,親權與家事事件審理程序,月旦法學,91年11月,頁179-197。
45.鄭文玲,大陸婚姻法之評論,全國律師,90年7月,頁29-34。
46.王海南,養子女從姓之約定,林秀雄主編民法親屬繼承實例問題分析,五南圖書公司,92年9月,頁197-205。
47.賴恭利,家庭權在審判工作中之地位-以兒童子女最佳利益原則為中心,中正大學第二屆家庭法律社會學研討會家庭權之規範圖像,94年5月,頁159-176。
48.林斯健,人性尊嚴與防衛性民主,全國律師,93年6月,頁98-104。
49.魏大喨,家事訴訟與非訟之集中交錯,月旦法學,92年3月,頁84-104。
50.王海南,論一夫一妻婚姻制度與重婚信賴保護,月旦法學,92年5月,頁284-297。
51.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一)人格權、人格尊嚴與私法上的保護,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0期,95年3月,頁105-120。
52.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二)憲法上人格權與私法上人格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1期,95年4月,頁89-111。
三、學位論文
1.黃義成,論以未成年養子女利益為中心之收養法,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90年。
2.李宏文,論子女最佳利益原則,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92年。
3.王如玄,論離婚後子女監護之歸屬--從貫徹男女平等並保護子女利益之立場出發,私立輔仁大學碩士論文,76年。
4.陳聰明,我國民法認領制度適用子女最佳利益原則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90年。
5.呂素宜,子女之稱姓,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80年。
6.張心儀,非婚生子女保護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碩士論文,89年。
四、剪報及網路資料
1.瞞婆家做3次--生下雙胞女嬰,聯合報94年10月3日A7版。
2.原住民加分多--花中提案降低,聯合報94年8月25日 C7版。
3.章孝嚴改名「蔣孝嚴」,聯合報94年3月7日A1 版。
4.一姓值上億--外孫女從姓 財產都給她,聯合報94年3月10日C4版。
5.子女跟誰姓-- 法官決定?抽籤決定?聯合報94年8月23日A9版。
6.未婚單親媽--子改不成母姓,聯合報95年1月9日A10版。
7.忘了我是誰--在北市他們姓社,中國時報92年3月14日2版。
8.子女從母姓--為女性爭權益,中國時報90年5月10日36版。
9.初生兒性別比例男女空前失衡,自由時報,95年3月7日A1版。
10.秦檜害岳飛-兩姓千年不通婚,聯合報,95年2月3日,A3版。
11.借腹生子,女攜子出走告他家暴,中國時報,95年4月19日,A11版。
12.呂啟元,「姓」什麼有關係,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http://www.npf.org.tw,瀏覽日94年12月26日。
13.黃昭順委員「思考子女姓氏多元化的可能」公聽會,http://www.chao-shun.org.tw,瀏覽日94年8月29日。
14.婦女新知基金會記者會新聞稿,是誰讓改從母姓如此困擾?單親媽媽要求內政部依法行政,http://www.wso.taiwane.com.tw,瀏覽日94年12月26日。
15.「子女姓氏父母自由約定,約定不成,法務部、司法院再討論」,台灣尋根網,http://genealogy.hyweb.com.tw,瀏覽日94年12月26日。
16.葉怡君,從父姓?從母姓?法官定奪?抽籤決定?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瀏覽日94年12月26日。
17.台灣婦女網路論壇--傳宗接代,http://forum.frontier.org.com.tw,瀏覽日95年3月17日。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論以未成年養子女利益為中心之收養法
2.
論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3.
論離婚後子女監護之歸屬:從貫徹男女平等並保護子女利益之立場出發
4.
非婚生子女保護之研究
5.
子女之稱姓
6.
民法親屬編修正條文與戶籍登記關係之研究
7.
我國民法認領制度適用子女最佳利益原則之研究
8.
子女姓氏權之研究-民法親屬編修正實施之回應性評估
9.
臺灣傳統啟蒙教材研究
10.
姓名決定權之研究
11.
子女姓氏選擇權之研究
12.
論多元家庭權利保障
1.
48.林斯健,人性尊嚴與防衛性民主,全國律師,93年6月,頁98-104。
2.
45.鄭文玲,大陸婚姻法之評論,全國律師,90年7月,頁29-34。
3.
44.魏大喨,親權與家事事件審理程序,月旦法學,91年11月,頁179-197。
4.
40.謝靜慧,探尋家事調解新方向-以台灣士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處理家事調解經驗出發,全國律師,94年8月,頁13-23。
5.
39.陳惠馨,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94年2月,頁74-87。
6.
38.李夏菁,親屬編修正-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若干問題,全國律師,86年2月,頁69-72。
7.
29.陳愛娥,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與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月旦法學,91年5月,頁167-178。
8.
27.邱錦添,兩岸有關婚姻法規定之比較,全國律師,90年7月,頁17-28。
9.
26.李立如,朝向子女最佳利益的婚生推定制度,中原財經法學,93年12月,頁109-146。
10.
24.李玲玲,論婚生子女之稱姓,月旦法學,91年1月,頁210-230。
11.
23.趙天行,氏、姓、名、號述略,中國文化月刊,87年9月,頁1-2。
12.
20.施慧玲,從子女最佳利益原則論我國繼承法之現在與未來,全國律師,93年8月,頁5-15。
13.
15.戴東雄,民法親屬編修正後法律解釋之基本問題--生父與非婚生子女之血統關係,法學叢刊,83年4月,頁29-45。
14.
12.陳惠馨,未來親屬法中父母子女關係的新發展,月旦法學,85
15.
11.陳惠馨,民法親屬編之修正與社會變遷,律師通訊,第195期,84年12月,頁39-48。
1.
子女姓氏選擇權之研究
2.
姓氏之研究-以子女之姓氏為中心
3.
姓名權之研究
4.
子女稱姓法制之研究
5.
子女之稱姓
6.
離婚後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研究
7.
我國婚生推定制度之研究-以婚姻與親子關係成立之關連性為中心
8.
姓名權的研究
9.
論子女最佳利益原則
10.
論親子關係成立法制之規範原則-以子女最佳利益為中心-
11.
離婚親權行使事件中家事調解之研究─以子女最佳利益為中心
12.
民法親屬編修正條文與戶籍登記關係之研究
13.
我國民法認領制度適用子女最佳利益原則之研究
14.
子女姓氏權之研究-民法親屬編修正實施之回應性評估
15.
從憲法平等原則論民法親屬編男女平權之實現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