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2:1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李文福
研究生(外文):
Lee,Wen Fu
論文名稱:
論刑度與裁量
論文名稱(外文):
無
指導教授:
柯耀程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
法律所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5
中文關鍵詞:
刑罰裁量
、
刑度
、
裁量
外文關鍵詞:
無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6
點閱:2915
評分:
下載:302
書目收藏:2
人生有如一座天平,一端是結局,一端是付出的代價,誠如胡適先生之名言:「要怎麼收獲,先那麼栽。」就司法審判而言,天平一端是犯罪行為之危害與惡性,一端則是刑罰裁量之種類與刑度。本文係法官在刑事判決中為刑罰裁量之心路歷程,從刑度與裁量之關聯性加以探討,尤其對刑度裁量之理念及原則、刑度裁量所應審酌之情節、影響裁量之因素等問題,進行分析檢討,並提出本文認為可行之裁量方法,供從事刑事審判者參考。
本文由緒論、正文及附錄結合而成。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提出問題與界定研究範圍,並敘述使用之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則分為六章,第二章:歷史文獻回顧與檢討,從理論回顧而探討法律制度之是否正確,並就近代刑法學歷史之學派紛爭及其終結,以及將理論分別為刑法理論、刑罰理論、裁量理論予以介紹,進而檢討刑度裁量與刑法學理論之關係。第三章:司法理念與刑度裁量,從前述刑法學之理論,檢視實務運作是否得宜,及根據司法前輩與學者專家之智慧結晶,整理刑事審判之法官為刑度裁量之理念及原則,並就刑度裁量原則,依憲法概念、刑罰概念及裁量概念分類整理,供實務參考。第四章:刑度裁量之範圍與根據,說明刑罰裁量之根據、範圍與應審酌事項,從理論尋求根據,參酌外國法制,依「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信念,以比較研究方法,確認制度之可行性。並將現行刑法規定之減免情節分為:免除其刑、得免除其刑、減輕或免除其刑、得減輕或免除其刑、減輕其刑、得減輕其刑;以及法律規定加重情節分為:加重其刑、得加重其刑,及常見特別法上加重減免情節,分類整理供法官審判時參考。第五章:刑度裁量之實務與檢討,檢討我國刑事審判法官為刑罰裁量時,對遵守參酌法定與酌定事項之情形,以及判決所量定宣告刑之刑度是否合理公平?法官裁量刑度失衡,如何救濟?第六章:眾數量刑法之芻議,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之實證研究,運用司法統計資料予以量化分析,探求一種量刑方法,並以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予以量化分析及統計學理論,檢視驗證其可行性,以該數質為基數,再以法律規定之法定與酌定事項為變項,設計「眾數量刑法」,供法官量刑參考。第七章:則為本文結論,確認刑罰之目的及論述準確量刑以實現公平正義,並檢討現行法不合理現象,並提出本文建議。附錄則將不便置入本文之資料,附之卷尾,並將參考文獻分類臚列,便利查考。
同罪不同刑之現象,直教人民懷疑法官判決不公,惟刑罰裁量本質上原具不一致性,並有個別化原則,更無法完全將加重及減輕條件量化,而設計「放諸四海而皆準,行諸百世而不悖。」之統一量刑表,惟以芻議懇切建請司法院每年度公佈刑事案件各罪最多數法官所量定之刑度,讓法官為刑事判決時能依此各罪最多數法官量定之刑度,參酌法定及酌定事項,本著良心,調整刑度,使刑罰裁量之刑度差距縮小,以建立人民對司法信心。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概說 1
第二節 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3
第一項 研究之動機 3
第二項 研究之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之方法與問題之界定 5
第一項 研究之方法 5
第一款 歷史研究法 5
第二款 比較研究法 6
第三款 實證研究法 6
第二項 問題之界定 6
第四節 預期之成果 7
第二章 學理回顧與檢討 9
第一節 近代刑法學歷史 9
第一項 概說 9
第二項 啟蒙思想和刑法理論 9
第三項 學派爭論與刑法理論 11
第四項 學派紛爭及其終結 15
第二節 刑法理論與刑度裁量 18
第一項 道義責任論 18
第一款 概 說 18
第二款 道義責任論之學說 18
第二項 人格責任論 23
第一款 概 說 23
第二款 人格責任論之學說 24
第三項 規範責任論 26
第一款 概 說 26
第二款 社會防衛論之學說 27
第四項 刑法理論與刑度裁量之檢討 29
第三節 刑罰理論與刑度裁量 30
第一項 概 說 30
第二項 應報理論 34
第三項 預防理論 36
第四項 綜合理論 38
第五項 刑罰理論與刑度裁量之檢討 40
第一款 各種刑罰理論與量刑之根據 40
第二款 理論與實務之檢討 42
第四節 裁量理論與刑度裁量 44
第一項 概 說 44
第二項 制裁構想 45
第三項 區別理論 48
第四項 法官自由裁量理論 50
第五項 理論與實務之檢討 50
第五節 結 語 52
第一項 刑法為社會規範 52
第二項 刑罰理論因刑罰目的而演變 53
第三項 刑罰裁量在實現社會正義 54
第三章 司法理念與裁量原則 57
第一節 概 說 57
第二節 司法之理念 58
第一項 公正法官 58
第二項 公平審判 60
第三項 司法正義 67
第三節 刑罰裁量之原則 73
第一項 憲法概念之原則 74
第一款 人道原則 74
第二款 比例原則 75
第三款 平等原則 76
第二項 刑罰概念之原則 77
第一款 罪刑法定原則 77
第二款 罪責原則 78
第三款 個別化原則 80
第四款 再社會化原則 81
第三項 裁量概念之原則 82
第一款 完全評價原則 82
第二款 罪刑相當原則 83
第三款 重複引用禁止原則 83
第四款 禁止恣意原則 85
第四節 結 語 85
第一項 正義之刑罰 85
第二項 公正之司法 86
第四章 刑度裁量之範圍與根據 87
第一節 概說 87
第二節 刑罰裁量之根據 88
第一項 刑罰權之根據 88
第二項 刑罰裁量之根據 93
第三項 刑罰裁量根據之評述 94
第三節 刑罰種類與裁量範圍 96
第一項 生命刑 96
第二項 自由刑 98
第三項 罰金刑 108
第四項 有關裁量之特別規定 113
第四節 刑度裁量之法制與情節 117
第一項 法制比較 117
第二項 刑度裁量與審酌之情節 121
第三項 量刑之法律上情節 123
第四項 量刑之事實上情節 131
第五項 量刑情節之適用 133
第五節 結 語 134
第五章 刑度裁量之實務與檢討 137
第一節 概說 137
第二節 自由裁量權 138
第一項 自由裁量與恣意裁量 138
第一款 自由裁量權之概述 138
第二款 自由裁量之法制 139
第三款 自由裁量權之界定 140
第四款 自由裁量權之價值 142
第五款 量刑自由裁量之評析 143
第二項 自由裁量權之濫用 144
第一款 概說 144
第二款 量刑自由裁量權之濫用 145
第三款 量刑自由裁量權濫用之標準 146
第三節 其他常見量刑法 147
第一項 刑事政策與行政命令 147
第一款 司法行政令函 147
第二款 刑事政策與刑度之影響 152
第二項 中度量刑法 153
第一款 中度量刑法之簡介 153
第二款 中度量刑法評析 154
第三項 量刑電腦化 155
第一款 量刑電腦化之簡介 155
第二款 電腦化量刑與刑度之評析 156
第四節 刑度失衡之因素 157
第一項 概說 157
第二項 量刑失當原因之探討 158
第三項 法官濫權失衡之防制 162
第五節 刑度失衡之救濟 163
第一項 概說 163
第二項 上訴通常救濟 165
第三項 特別救濟 167
第一款 再審 167
第二款 非常上訴 168
第六節 結 語 169
第六章 眾數量刑法之芻議 171
第一節 概說 171
第二節 裁量方法理論之簡介 173
第一項 原點理論 173
第二項 精確理論 174
第三項 裁量空間理論 175
第四項 裁量方法理論評析 176
第三節 實證研究 177
第一項 研究方法與名詞解釋 177
第二項 司法統計分析 179
第一款 資料收集 179
第二款 量化分析 181
第三項 眾數量刑法之檢驗 192
第一款 問卷調查 192
第二款 眾數、中位數、平均數 196
第三款 信度與效度 199
第四款 常態分佈與眾數 199
第四節 刑度基數與變項 202
第一項 概說 202
第二項 自變項與依變項 202
第三項 多元變項與刑度裁量 204
第五節 檢 討 204
第七章 結 論 207
第一節 概說 207
第二節 準確量刑實現公平正義 207
第一項 準確量刑之意義 207
第二項 樹立正確之量刑觀 209
第三節 刑度裁量原則之實踐 213
第一項 刑罰目的之確認 213
第二項 刑度裁量之準則 215
第一款 刑量裁量原則 215
第二款 刑度裁量之根據 216
第三款 妥適量刑提昇裁判品質 221
第四節 檢討與建議 221
第一項 重刑化立法之隱憂 221
第二項 現行刑法之檢討 223
第三項 建議 226
【後 記】 230
【附 件】 231
【參考文獻】 24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王玉成,社會變遷中之罪刑法定原則,大偉書局,1988年6月。
2、王振興,刑法總則(一)(二)(三),自刊,1989年6月。
3、甘添貴,刑法之重要理念,瑞興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6月。
4、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11月。
5、李肇偉,法理學,自刊,1976年11月三版。
6、李惠宗,憲法要義,敦煌書局,1999年4月二版。
7、林山田,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5月。
8、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自刊,2001年12月七版。
9、林山田,刑事法論叢,自刊,1997年3月二版。
10、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9月。
11、林山田、林東茂,犯罪學,三民書局,2001年8月二版。
12、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
13、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朝陽大學法律評論,1968年3月
14、林咏榮,商事法新詮(上)(下),自刊,1974年9月。
15、柯耀程,法總論釋義(上)(下),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16、柯耀程,刑法問題評釋,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17、柯耀程,刑法競合論,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18、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9月二版。
19、柯耀程,刑法的思與辯,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20、柯慶賢,刑法專題研究,自刊,1998年6月二版。
21、城仲模,行政法專輯,公敄人員訓練中心,1990年6月。
22、姚嘉文,法院組織法,正中書局,1970年4月。
23、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國家,臺大法學叢書,1990年9月。
24、高仰止,刑法總則之理論興實用,五南圖書公司,1983年1月。
25、梁恆昌,刑法總論,自刊,1979年8月九版。
26、陳樸生,實用刑法,自刊,1975年7月二版。
27、陳樸生,刑法總論,正中書局,1969年10月六版。
28、張甘妹,刑事政策,三民書局,1991年10月二版。
29、張晉藩,中國法制史,五南圖書公司,1992年9月。
30、曹競輝,法理學,自刊,1983年8月。
31、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自刊1969年1月二版。
32、楊仁壽,法學方法論,自刊,1989年5月。
33、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東華書局,1990年9月。
34、趙 琛,刑法總論,自刊,1967年12月十一版。
35、熊秉元,天平的機械原理,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5月。
36、鄭玉波,法諺(一)(二),自刊,1986年6月。
37、蔡墩銘,中國刑法精義,漢林出版社,1977年9月二版。
38、蔡墩銘,審判心理學,水牛出版社,1991年11月。
39、韓忠謨,刑法原理,自刊,1972年8月十版。
40、韓忠謨,法學緒論,自刊,1968年12月。
41、蘇俊雄,刑法總論(Ⅰ)(Ⅱ)(Ⅲ),自刊,1990年4月。
42、謝邦昌等,市場調查,台灣知識庫出版社,2002年9月。
43、戴炎輝,中國法制史,三民書局,1971年10月三版。
二、期刊論著
1、王兆鵬、林定香、楊文山,揭開法官量刑心證的黑盒子-司法統計實證研究,司法改革雜誌49期,2004年2月。
2、王叢桂,從法律心理學來看法官的量刑心證,司法改革雜誌49期2004年2月。
3、吳景芳,美國量刑革之簡介,韓忠謀教授紀念論文集,2000年6月。
4、吳景芳,德國量刑準則之立法沿革與檢討,刑事法雜誌二四卷四、五期,1980年8、10月。
5、吳巡龍,美國的量刑公式化,月旦法學雜誌85期,2002年6月。
6、李明軒,誰來審判司法,天下雜誌158期,1994年7月。
7、阮文泉,比例原則與量刑,法律評論57卷9期。
8、林山田,論刑罰裁量,刑事法雜誌21卷1期,1977年2月。
9、林山田,法學與社會學,法學叢刊70期,1973年4月。
10、林永謀,憲法關於訴訟權保障之公平審判內涵暨其在刑事訴訟法上之意義,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1998年9月。
11、林開任,訪歐考察量刑問題報告,司法周刊513期至516期,1991年4月3、17、24日。
12、林錦芳,美國聯邦量刑準據,司法周刊503期,1991年1月16日。
13、林 端,法律實證研究的濫觴-揭開法官量刑的面紗,司法改革雜誌第49期,2004年2月。
14、林吉鶴、劉建成、郭振源,法官量刑專家系統,臺大法學論叢,1992年12月。
15、周漾沂,論刑法第五十七條量刑要素之基礎,刑事法雜誌48卷3 期,2004年6月。
16、柯耀程,刑事訴訟目的與無罪原則推定原則,黃東雄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11月。
17、洪家殷,論裁罰標準表之性質及目的,臺灣本土法學41期,2002年12月。
18、黃榮堅,確認量刑的實質課題,臺灣本土法學57期,2004年 4月。
19、黃榮堅,雙重評價禁止與法條競合,臺大法學論叢1993年12月。
20、陳志龍,犯罪之成立與量刑-由構成要件要素與責任要素不同論罪之成立及量刑具體化,律師通訊131期,1990年8月。
21、野禸q,當代刑法理論的發展,刑事法雜誌46卷6期,2002年8月。
22、張甘妹,刑之量定問題,刑事法雜誌8卷1期,1964年2月。 23、張錕盛,析論禁止恣意原則-行政法之一般原則(城仲模主編)1999年3月。
24、蔡墩銘,刑庭推事之司法態度,臺大法學論叢1984年6月。
25、蔡墩銘,刑庭推事之判決行為,臺大法學論叢1985年12月。
26、蔡墩銘,刑庭推事的自由心證,臺大法學論叢1986年6月。
27、劉國斯,我國刑罰裁量之回顧與展望(一)(二)(三)(四)(五),法務通訊2103-2107期,2002年9月26日、10月3、10、17、24日。
28、劉文仕,釋字二六三號與刑罰裁量規範的邏輯思考(一)(二)(三)(四)(五),法務通訊1895-1899期,1998年9月3、10、17、24日、 10月1日。
29、蘇俊雄,量刑法理與法制之比較研究,法官協會雜誌1卷2期,1999年12月。
30、蘇俊雄,量刑權之法律拘束性,月旦法學雜誌14期,2000年11月。
三、論文及研究報告
(一)博碩論文
1、吳景芳,量刑之研究,臺大法學碩士論文,1982年6月。
2、吳景芳,關於交通過失法官量刑之研究-以中日實例為主,臺大法學博論文,1987年11月。
3、沈明倫,刑罰裁量法則之研究,臺大法學碩士論文,1995年5月。
4、李冠宜,裁量、論釋與論證-司法裁判客觀性之研究,臺大法學碩士論文,1999年6月。
5、陳志祥,論罪刑相當原則,文化法學碩士論文,1993年6月。
6、劉國斯,論法官之刑罰裁量權,文化法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7、戴見草,刑法第五十九條的酌量減輕其刑之探討,文化法學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二)研究報告
1、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司法統計提要,司法院統計處編印,2003年 5月。
2、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司法統計提要,司法院統計處編印,2004年5 月。
3、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司法統計提要,司法院統計處編印,2005年5 月。
4、王兆鵬、林定香、楊文山,揭開法官量刑心證的黑盒子-司法統計實證研究,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03年12 月。
5、林佩儒,從法定刑到宣告刑-法官量刑行為之研究,臺灣臺南地院九十一年度研究報告,2002年11月。
6、釭鰴式A美國聯邦量刑準據之研究-兼論我建立量刑準據之可行性,臺中高等行政法院,2006年5月。
7、郭棋湧,交通過失犯量刑之研究,司法院八十一年度研究報告,1992年6月。
8、蔡清遊,重大刑案量刑分析,司法院八十一年度研究報告,1992年6月。
9、蘇清恭,刑罰裁量權之研究,司法院八十一年度研究報告,1992年6月。
四、外文及譯述
(一)日文
1、大谷實,刑法総論,成文堂,2004年6月(平成16年6月)。
2、川崎一夫,體系的量刑論,成文堂,1991年7月(平成3年7月)。
3、森下忠,刑法総論,悠悠社出版,1993年12月(平成年5年12月)。
4、城下裕二,量刑基準の研究,成文堂,1996年10月(平成8年10月)。
(二)譯述
1、司法行政部(法務部前身)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各國刑法彙編(上)(下),司法通訊社,1980年6月。
2、吳正順譯,量刑,司事法雜誌第17卷第2期,1973年4月。
【日】松尾浩也,量刑。
3、吳錫堂、楊滿郁合譯,法律與社會,巨流圖書出版,1999年9月三版。
【美】L.M.Friedman,Law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4、李日章譯,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聯經出版,1984年12月。
【義】A.P.d'Entre' ves,Natrual Law:An lntroduction to egal Philosopny
5、李茂生譯,犯罪與刑罰(譯自日文),協志工叢叢書,1993年5月。
【義】Cesare Beccaria,Dei delitti eelle pene
6、林榮遠譯,法哲學,華夏出版(北京)2004年1月。
【德】Helmut Coing.Grundzüe der Rechtsphilosophie
7、張甘妹譯,刑之量定問題,刑事法雜誌第8卷第1期,1964年2 月。
【美】Sheldon Glueck ,The Sentencing Problem
8、野禸q譯,罪責原則,刑事法雜誌社40卷2期,1996年4月。
【德】Gunther Jakobs,Das Schuldprinzip
9、楊日然、耿雲卿、蘇永欽,焦興鎧、陳適庸合譯,法理學,司法周刊社,1984年9月二版。
【英】W.Friedmann,Legai Theory
10、葉兆輝譯,統計學導論,台灣西書出版,2001年4月。
【美】Prem S.Mann, Introductory Statistics
11、郭建安譯,犯罪社會學,公安大學出版(北京),1996年6月。
【義】Criminal Sociology , Enrico Ferri
12、黎宏譯,刑事政策學,法律出版(北京),2000年11月。
【日】大谷實 刑事政策學
13、蔡墩銘譯,德、日刑法典,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12月。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刑罰裁量法則之研究
2.
量刑基準之研究
3.
論罪刑相當原則
4.
關於交通過失犯法官量刑之研究--以中日實例為主--
5.
裁量、詮釋與論證─司法裁判客觀性之研究
6.
論法官之刑罰裁量權
7.
刑法第五十九條酌量減輕其刑之探討
8.
離婚後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之研究:福利國家與家庭角色的再思考
9.
妨害性自主罪之解構與重建
10.
著作權法第九十一條擅自重製罪之研究
11.
量刑刑事政策及量刑歷程之研究─以竊盜罪為例
12.
論易科罰金
13.
以文字探勘技術產製求/量刑因子之研究—以我國智慧財產權法律為中心探討
14.
違背法令作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研究-以刑事審判實務為中心
15.
通姦罪判決之實證研究
1.
10、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9月。
2.
12、林東茂,刑法綜覽,一品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
3.
16、柯耀程,刑法問題評釋,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12月。
4.
17、柯耀程,刑法競合論,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2月。
5.
18、柯耀程,變動中的刑法思想,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9月二版。
6.
19、柯耀程,刑法的思與辯,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12月。
7.
32、楊仁壽,法學方法論,自刊,1989年5月。
8.
4、吳景芳,德國量刑準則之立法沿革與檢討,刑事法雜誌二四卷四、五期,1980年8、10月。
9.
5、吳巡龍,美國的量刑公式化,月旦法學雜誌85期,2002年6月。
10.
7、阮文泉,比例原則與量刑,法律評論57卷9期。
11.
8、林山田,論刑罰裁量,刑事法雜誌21卷1期,1977年2月。
12.
9、林山田,法學與社會學,法學叢刊70期,1973年4月。
13.
15、周漾沂,論刑法第五十七條量刑要素之基礎,刑事法雜誌48卷3 期,2004年6月。
14.
19、黃榮堅,雙重評價禁止與法條競合,臺大法學論叢1993年12月。
15.
25、蔡墩銘,刑庭推事之判決行為,臺大法學論叢1985年12月。
1.
量刑基準之研究
2.
法官量刑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3.
論法官之刑罰裁量權
4.
刑罰裁量法則之研究
5.
量刑刑事政策及量刑歷程之研究─以竊盜罪為例
6.
責任與量刑關係之研究——由刑法與刑罰目的之重新考察
7.
論罪刑相當原則
8.
從刑罰目的觀論刑罰裁量
9.
刑法第五十九條酌量減輕其刑之探討
10.
量刑的研究-兼論檢察官之求刑
11.
論刑罰的應報思想
12.
求刑與量刑歧異性與量刑標準之探索:以2001~2008年殺人罪為例
13.
論未成年人性交易法制之理論與實踐-以我國青少年援助交際問題為探討中心-
14.
我國量刑協商制度之研究
15.
刑罰裁量之研究-以犯罪後態度為中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