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兆鵬,《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初版2刷(1999)。
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刑事訴訟》,元照(2002)。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一)(二)》,翰蘆(2003)。
王兆鵬等,《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4)。
王兆鵬,《新刑訴新思維》,元照(2004)。
朱石炎,《刑事訴訟法(上)》,三民,修訂3版(2003)。
吳巡龍,《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學林(2003)。
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增訂6版(2000)。
林輝煌,《論證據排除-美國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03)。
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南,2版(2000)。
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學林(2001)。
林鈺雄,《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學林(2002)。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總論編》,3版(2003)。
林朝榮、林芸澧,《傳聞法則之比較研究》,文笙(2005)。
周叔厚,《證據法論》,三民,3版(1995)。
易延友,《陪審團審判與對抗式訴訟》,三民(2004)。
野@楷,《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前衛(1995)。
陳 敏,《行政法總論》,三民,2版校訂(2001)。
陳運財,《直接審理與傳聞法則》,五南(2001)。
陳樸生,《刑事證據法》,三民,重訂3版(1995)。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再訂2版(1999)。
黃東熊,《證據法綱要》,中央警官學校編印(1980)。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中央警察大學(1999)。
黃東熊、吳景芳,《刑事訴訟法論》,三民,修訂5版(2002)。
黃東熊等,《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1999)。
黃朝義,《刑事訴訟法-證據篇》,元照(2002)。
葉俊榮,<美國最高法院與正當法律程序:雙階結構與利益衡量理論的演變與檢討>,《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至1992》,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85)。
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制度」法條化研究報告(上)》(2001)。
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五南,5版(2000)。
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上冊)》,台灣商務印書館,5次修訂版(2000)。
蔡墩銘,《刑事證據法論》,五南(1997)。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五南,4版(2001)。
二、譯著
王兆鵬譯,Foote著,日美研討會(二)<當事人進行主義-日本與美國>,《法學叢刊》,174期(1999)。
李鴻禧譯,蘆部信喜著,《憲法》,月旦(1995)。
吳麗琪譯,Clause Roxin著,《德國刑事訴訟法》,三民(1998)。
段重民譯,Stephen A. Saltzburg著,《美國聯邦證據法》,司法院,再版(1996)。
陳運財譯,三井誠著,<起訴狀一本主義與傳聞法則>,《「刑事訴訟起訴狀一本主義及配套措施」法條化研究報告(上)》,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1999)。
陳運財譯,井上正仁著,日美研討會(一)<日本刑事訴訟法當事人進行主義之採行及其發展>,《法學叢刊》,174期(「日本暨美國刑事訴訟制度研討會」專題演講暨座談紀錄)(1999)。
陳浩然譯,石井一正著,《日本實用刑事證據法》,五南(2000)。
張雁深譯,孟德斯鳩著,《論法的精神》,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董璠輿、宋英輝譯,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五南(1997)。
蔡墩銘譯,《德日刑事訴訟法》,五南(1993)。
蔡秋明等譯,Arthur Best著,《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元照(2002)。
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辭典》,法律出版社(2003)。
三、學位論文
王靖淳,《論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上之得失-以美國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李善植,《刑事證據法上傳聞法則之研究 -從比較法之觀點探析我國傳聞新制之規定》,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林建宏,《刑事證據法上傳聞法則之研究—以日本法為中心》,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林宗志,《交互詢問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林玠民,《公平審判之研究-以歐洲人權公約與我國刑事司法之比較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陳啟豪,《以對質詰問權檢驗刑事訴訟法之傳聞例外—以美國法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葉建廷,《直接審理主義與傳聞法則之關係》,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彭國能,《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楊士賢,《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務運作》,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劉榮輝,《傳聞證據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四、期刊論文
王兆鵬,<刑事舉證責任理論>,收錄於氏著《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初版2刷(1999)。
王兆鵬,<對質詰問權與強制取證權>,《台大法學論叢》,28期3卷,收錄於氏著《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1999)。
王兆鵬,<審判中被告之地位-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之不同>,收錄於氏著《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2000)。
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爭辯之評議>,收錄於氏著《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翰蘆(2000)。
王兆鵬,<板橋地方法院實驗「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實證研究>,收錄於氏著《路檢、盤查與人權》,翰蘆(2000)。
王兆鵬,<共犯之陳述-以美國法為借鏡>,收錄於氏著《當事人進行主義之刑事訴訟》,翰蘆(2002)。
王兆鵬,<對質詰問權>,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講義(二)》,翰蘆(2002)。
王兆鵬,<共犯或共同被告之陳述>,《月旦法學教室》,3期(2002)。王兆鵬,<傳聞法則理論-證人陳述之危險>,收錄於氏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王兆鵬,<論最新修正刑事訴訟法之傳聞法則>,《萬國法律》,128期(2003)。王兆鵬,<從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談傳聞法則之適用-以案例研討為中心>與談人書面報告,《法官協會雜誌》,5卷2期(2003)。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收錄於氏著《美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04)。
王兆鵬,<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以憲法為中心>,收錄於司法院大法官93年度學術研討會(上)(2004)。
王兆鵬,<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以刑事訴訟為中心>,收錄於司法院大法官93年度學術研討會(下)(2004)。
王茂松,<傳聞法則之研究(上)(下)>,《中興法學》,30期(1990)。王銘勇,<傳聞證據與同意(上) (中) (下)>,《司法周刊》,1139、1140、1141期(2003)。王梅英,<證據能力與嚴格證明之研究>,士林地方法院88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9)。
司法院,<刑事訴訟法新制法律問題彙編>(2003)。
史慶縑A<正當法律程序與美國刑事偵審程序之研究>,收錄於氏著《美國憲法與政府權力》,三民(2001)。
呂潮澤著,<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82號解釋之效力及其可能影響>,《法令月刊》,55卷9期(2004)。呂潮澤,<大法官釋字第582號解釋經第592號補充解釋後之適用(上)(下)>,《司法周刊》,1259、1260期(2005)。
朱朝亮,<釋字第582號解釋之評析—從日本法制之比較法觀點論述談起>,《月旦法學》,115期(2004)。李學燈,<中國法上唯一傳聞法則—評刑訴法第159條>,《法令月刊》,23卷9期(1972)。李學燈,<刑事訴訟法新增的證據法則之理論與實用>,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論文選輯》,五南(1984)。
李鴻禧,<論日本憲法刑事訴訟法之人權保障主義>,收錄於氏著《憲法與人權》,自版6版(1991)。
李建良,<法律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台灣本土法學》,24期(2001)。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與落實學術研討會(下)」,《憲政時代》,25卷4期(2000)。何賴傑,<再論刑事程序之程序從新原則>,《月旦法學》,68期(2001)。
何賴傑,<續論刑事程序之程序從新原則-評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7條之3之實務見解>,《律師雜誌》,297期(2004)。何賴傑、黃朝義、李茂生合著,<徐自強擄人勒贖殺人案評析-評最高法院92年度臺非字第242號等相關判決>,《月旦法學》,102期(2003)。何賴傑,<傳聞法則之同意>,《月旦法學》,114期(2004)。吳巡龍,<由義大利改革刑事訴訟制度之經驗檢討我國的修法方向>,《台灣本土法學》,39期(2002)。
吳巡龍,<我國採傳聞法則的檢討>,《月旦法學》,97期(2003)。吳巡龍,<我國採傳聞法則必要性之探討—對刑事訴訟法有關傳聞法則修正草案的檢討>,原載於《台灣本土法學》,43期,收錄於氏著《新刑事訴訟制度與證據法則》,學林(2003)。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的保障與限制─釋字第582號解釋評析>,《月旦法學》,115期(2004)。吳從周、王兆鵬,<當事人進行主義之理論與實證研究>,臺灣板橋地方法院89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0)。
周世傳,<刑事證據法上傳聞法則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5期(1977)。林山田,<論刑事程序原則>,《台大法學論叢》,28卷2期(1999)。
林永謀,<傳聞證據(上)(下)>,《司法週刊》,1162、1163期(2003)。
林永謀,<傳聞法則之例外>,《司法周刊》,1269期(2006)。
林俊益,<我國傳聞法則之研究>,《法官協會雜誌》,5卷2期(2003)。林俊益,<2003年1月修正刑事訴訟法簡介(上)>,《月旦法學教室》,5期(2003)。
林俊益,<我國傳聞法則之例外>,收錄於氏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林俊益,<我國傳聞法則之基本規定>,收錄於氏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林俊益,<本土化傳聞法則之實踐>,《月旦法學》,114期(2004)。
林鈺雄,<論刑事訴訟之目的>,收錄於氏著《刑事法理論與實踐》,學林(2001)。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與直接審理原則—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原載《台灣本土法學》,5期,收錄於氏著《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2002)。
林鈺雄,<直接審理原則與證人審判外之陳述—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原載《台灣本土法學》,6期,收錄於氏著《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2002)。
林鈺雄,<90年至92年高等法院座談會之評釋>,《月旦法學》,114期(2004)。
林鈺雄,<誘W潘朵拉的盒子—釋字第582號解釋終結第6種證據方法>,《月旦法學》,115期(2004)。
林宗志,<從公訴經驗論檢警機關之偵查作為-由釋字第582號解釋談起>,《軍法專刊》,51卷5期(2005)。林三欽著,<行政法令變遷與信賴保護>,《東吳法律學報》,16卷1期(2004)。
范清銘,<刑事訴訟法傳聞法則修正評析>,《法令月刊》,54卷7期(2003)。柯耀程,<論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警學叢刊》,15卷3期,收錄於中央警官學校《警學論文彙編刑事科學類》(1986)。柯耀程,<論傳聞證據法則(上)(下)>,《警學叢刊》,16卷2、3期,收錄於中央警官學校《警學論文彙編刑事科學類》(1986)。柯耀程,<刑事訴訟目的與「無罪推定原則」-歷史觀的評價>,收錄於朱朝亮等著《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1997)。
柯耀程,<職權進行與當事人進行模式之省思>,收錄於《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刑事訴訟制度》,學林(2000)。
柯耀程,<證據取得與調查的思維>,收錄於黃東熊等著《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
翁岳生,<比較法學之理念與實踐>,《月旦法學》,98期(2003)。陳樸生,<傳聞法則之前因後果>,《軍法專刊》,25卷12期(1979)。陳樸生,<傳聞證據處理方法之比較>,《法令月刊》,50卷2期(1999)。陳恒寬,<交互詰問之弁遄B意義與規則(上)(下)>,《司法周刊》,1069、1070期(2002)。陳恒寬,<從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談傳聞法則>,《月旦法學》,97期(2003)。陳恒寬,<從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談傳聞法則之適用-以案例研討為中心>與談人書面報告,《法官協會雜誌》,5卷2期(2003)。陳運財,<憲法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與刑事訴訟>,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月旦(1998)。
陳運財,<論刑事證據法則之修正-評司法院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律師雜誌》,255期(2000)。陳運財,<傳聞法則與直接審理>,五南(2001)。
陳運財,<論改良式當事人主義>,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之最新增修與實踐》(2002)。
陳運財,<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氏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陳運財,<傳聞法則之理論及其實踐>,《月旦法學》,97期(2003)。陳運財,<共同被告之調查>,《律師雜誌》,286期(2003)。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與落實學術研討會(下)」,《憲政時代》,25卷4期(1999)。野禸q,<共同被告的自白>,收錄於黃東熊等著《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1997)。
黃東熊,<談傳聞法則>,《軍法專刊》,35卷1期(1989)。黃東熊,<對質與交互詰問>,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第二冊》,中央警察大學(1999)。
黃東熊,<刑事審判詢問證人之方式>,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
黃東熊,<英美刑事辯護權發展沿革之研究>,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
黃東熊,<論當事人主義>,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
黃東熊,<直接審理主義與傳聞法則-兼論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65條第1項及第196條之解釋>,原載於《中興法學》,13期,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法研究》,三民(1999)。黃東熊,<當事人主義的神話與美國刑事訴訟程序的改革>,原載於《台北大學法學論叢》,52期,收錄於氏等著《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
黃朝義,<傳聞法則>,收錄於氏著《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2000)。
黃朝義,<刑事證據法導論>,收錄於氏著《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2000)。
黃朝義,<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收錄於氏等著,《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學林(2003)。
葉俊榮,<美國最高法院與正當法律程序:雙階結構與利益衡量理論的演變與檢討>,《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至1992》,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85)。
彭鳳至,<法律不溯既往原則之憲法地位>,《台灣本土法學》,48期(2003)。
葉啟洲,<證人審判外陳述之證據能力問題>,《法學叢刊》,188期(2002)。彭國能,<對質詰問權於我國實務之運作(上)(下)>,《司法週刊》,1059、1060期(2001)。
彭國能,<釋字第582號解釋對於刑事訴訟案件的影響-以適用範圍為討論重點>,《司改雜誌》,53期(2005)。
張熙懷、葉建廷,<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氏等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元照(2003)。
褚劍鴻,<論傳聞法則>,《法令月刊》,41卷6期(1990)。楊雲驊,<找回嚴格證明程序之靈魂—釋字第582號的意義與影響>,《月旦法學》,115期(2004)。趙春碧,<依新修正刑事訴訟法論傳聞法則>,台灣高等法院台中分院93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4)。
蔡墩銘,<論刑事訴訟法之對質>,《法學叢刊》,51期(1973)。蔡秀雄,<新刑事訴訟之心得>,《司法週刊》,1243期(2005)。
蔡碧玉,<2003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簡介>,《法務通訊》,2143期(2003)。蔡秋明、陳重言,<從檢察官的角度談2003年刑事訴訟法修正>,《全國律師》(2004)。劉景義等,<當事人主義在我國刑事訴訟上可行性之研究>,臺灣臺北地方法院79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1990)。
劉豐州,<從美國法論交互詰問制度下傳聞證據的禁止>,《律師雜誌》,286期(2003)。劉邦繡,<性侵害犯罪案件訴訟上對被告對質詰問權限制之探討>,《軍法專刊》,48卷8期,(2002)。謝秉錡,<探究我國刑事程序中審判外陳述之規定-以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1至第159條之5為中心>,《軍法專刊》,50卷10期(2004)。
韓忠謨,<傳聞證據在訴訟上之運用及其限制>,《社會科學論叢》,15期(1965)。顧立雄、陳繕X,<從美國法檢討我國傳聞法則之規定>,《法官協會雜誌》,5卷2期(2003)。
[英文部分]
Bryan A,Garner, Black’s Law Dictionary (2nd Pocket Ed.),790, St. Paul, Minn.: West Group (2001).
124 S.Ct.1354;158 L.Ed.2d 177;2004 U.S.LEXIS 1838(2004).
Alford v. US, 282 U.S.687(1931).
Barber v. Page, 390 U.S.719(1968)
Bourjaily v. US, 483 U.S.171(1987).
Bruton v. US, 391 U.S.123(1968).
Cal.v. Green, 399 U.S.149(1970).
Chambers v. Mississippi, 410 U.S. 284 (1973).
Coy v. Iowa, 487 U.S. 1012(1988).
Davis v. Alaska, 415 U.S.308(1974).
Douglas v. Alabama, 380 U.S.415(1965).
Dowdell v. US, 221 U.S.325(1911).
Dutton v. Evans, 400 U.S.74(1970).
Gideon v. Wainwright, 372 U.S. 335(1963).
Hickory v. US, 151 U.S.303(1894).
Idaho v. Wright, 497 U.S.805(1990).
Johnson v. Zerbst, 304 U.S. 458(1938).
Kirby v. US, 174 U.S.47(1899).
Lee v. Illinos, 476 U.S.530(1986).
Mattox v. US, 156 U.S.237(1985).
Maryland v. Craig, 497 U.S.836(1990).
Motes v. US, 178 U.S. 458(1900).
Nelson v. O’Neil, 402 U.S.622(1971).
Ohio v. Roberts, 448 U.S.56(1980).
Olden v. Kentucky, 109 S.Ct. 480(1988).
Pointer v.Texas,380 U.S.400(1965).
Powell v. Alabama, 287 U.S. 45(1932).
Reynolds v.US,98 U.S.145(1879).
Robertson v. Baldwin, 165 U.S.275(1897).
Scott v. Illinois, 440 U.S. 367 (1979).
Smith.v. IL, 390 U.S. 129(1968).
Tennessee v. Street,471 U.S. 409(1985).
US v. Inadi, 475 U.S. 387(1986).
US v. Owens, 484 U.S. 554(1988).
White v. Illinois, 502 U.S. 346(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