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8005:376a:2d98:48cd)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8: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淑貞
研究生(外文):Shu-cheng Hsieh
論文名稱:綠色租稅法制基礎及規範設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legal system's foundation and statutory design of green tax
指導教授:黃俊杰黃俊杰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財法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8
中文關鍵詞:所得重分配所得累退效果貨物稅制度指定用途稅環境誘導目的稅捐正義污染者負責原則綠色稅制環境稅雙重紅利
外文關鍵詞: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191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綠色稅制之基本概念乃為藉由課徵環境稅,降低扭曲性賦稅,並在稅收中立下進行稅賦移轉,以期達到環境、經濟與社會福利之雙重效益。
關於綠色稅制法理基礎之探討,則分為二部分說明,第一:環境稅法律秩序之架構:以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二項規定,作為環境稅整體制度規劃之主要憲法依據,要求立法者在環境政策之研擬上,應就經濟、環境利益作相互衡平性之考量。而就環境政策工具之選擇上,由於環境財政工具可兼顧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財政結構之改善、以及執行與實踐可能性等多重政策目的之確保,同時,在各環境財政工具之種類中,基於租稅體制優先性之憲法地位,綠色稅制可作為環境政策工具之選擇方向,並將稅制上之補助或優惠措施做為環境公課之相關配套措施,俾以追求綠色稅制之完整性。再者,透過比例原則、平等原則、租稅法律主義等各項憲法原則於之檢驗,俾以充實綠色稅制之合憲性基礎。第二:稅捐正義於綠色稅制之實現:環境稅制因具有特殊之環境政策目的存在,致生所得累退之效果,以及產業之競爭力之衝擊性。對此,可藉由最能體現量能課稅原則基本價值之所得稅制度、具有所得重分配弁鄍H及貫徹分配正義理念之全民健康保險費、以及得兼顧社會福利國原則之貫徹與提升勞工就業率之勞工保險費著手,以為配套。
在外國法制之比較上,主要是以瑞典與荷蘭之法制為例,針對其發展過程、運作模式、具體成效,以及綠色稅制委員會對於發展內容所做出之評估與建議作介紹。並加入京都議定書之相關規範作為兩國綠色稅制發展成效之檢討與評析之基準。至於此一檢討之結果,以作為我國未來進行相關稅制改革之參考方向。
關於我國綠色稅制之規範設計大抵分為四項說明:第一,配合我國財政改革趨勢,探討綠色稅制於現行財政改革措施之定位。第二,擷取外國法制經驗,並配合我國自身所具有之環境、財政以及其他政策所存在之問題,以助於我國發展一套本土化之環境稅制度。第三,污染氣體環境稅之初步架構:首先,就課稅權主體之設計上,由財政部作為徵收機關,統籌分配環境稅款;並由稅捐稽徵機關與環保機關相互配合,前者負責稅捐之稽徵,後者負責測量污染排放量。再者,在環境稅客體之設計上,以貨物稅作為環境稅設計之先驅,將其轉向具有環境政策之特種銷售稅,並藉由碳稅之概念,進一步結合貨物稅與排放稅,以簡化稅制之結構。另外,就環境稅稅基與稅率之設計而言,其乃為影響環境稅制度成效之關鍵,據此,其設計應和所欲控制之污染源間存有密切關聯性,以落實污染者平等負責原則,及發揮環境誘導弁遄C又關於環境稅主體之設計,應建立起「一產品(同一污染源)多數污染者」之觀念,凡是與環境污染之產生有直接關連性之人均為納稅義務人。第四,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其包含:1、逐漸減少具有環境扭曲性效果之補貼或稅賦;2、落實雙重紅利效果之配套措施,此項包含提供環保面向之優惠措施以及環境稅制度之補充機制;3、綠色稅制委員會之設立。
為解決環境及財政赤字問題,綠色稅制可謂為一項頗具參考價值之改革措施,惟其對我國而言,乃屬一項新興之概念,尤其在法制面向之基礎架構上有不足之處。希冀藉由本文之相關論述,能發揮拋磚引玉之效,以換得更多相關之法學研究,並充實綠色租稅之法制內涵,,俾使未來相關施政措施之應用上,能有充足之法理基礎作為後盾,方可符合法治國原則之憲法要求,此即本文研究之目的所在。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壹、 體系分析法 3
貳、 法釋義學以及歸納法之運用 3
參、 比較法之分析 4
肆、 類型化模式之應用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範圍之界定 4
壹、 研究目的 5
一、 追求理論與實務結合 5
二、 擷取外國法制經驗以架構一套因地制宜之綠色稅制 5
貳、 研究範圍之界定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綠色稅制基本概念與文獻之回顧 9
第一節 基本概念 9
壹、 稅制綠化之發展背景及意義 9
一、 發展背景 9
二、 意義 10
貳、 綠色稅制內涵之初探 10
一、 環境稅之意義與政策目的 11
(一) 意義 11
(二) 政策目的 12
二、 雙重紅利效果之實現 16
(一) 環境稅收入運用方式 16
(二) 租稅中立性原則之貫徹 16
(三) 歐美各國綠色稅制之發展概況 17
三、 環境稅收入之指定用途 19
(一) 目的稅之政策目的性 20
(二) 目的稅於綠色稅制之適用性 21
(三) 指定用途項目適用之順序 22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分析 25
壹、 OECD之報告書 25
貳、 學說見解 26
一、 貨物稅改革朝向綠色租稅發展 26
二、 歐洲各國環境稅指定用途之概況 27
三、 「公益原則」及「財政民主原則」作為環境公課收入統收統支之正當化基礎 28
四、 碳稅收入用以減低銷售稅、企業所得稅與個人所得稅之效果分析 29
五、 貨物稅之綠化作為綠色稅制之發展先驅 30
第三節 外國文獻回顧與整理 31
壹、 美國憲法相關原則於環境稅制度之適用 31
貳、 環境稅在歐洲的四大阻礙 33
參、 美國環境政策工具選擇之理由 33
肆、 環境公課缺失之檢討 34
伍、 德國石油稅制之概觀 35
陸、 環境財政工具之最適性選擇 36
第三章 綠色稅制法理基礎之探討 37
第一節 環境稅法律秩序之建構 37
壹、 環境公課之理論基礎 37
一、 環境保護於憲法上之定位 37
(一) 環境保護與生存權之保障 37
(二) 概括人權保障條款 38
(三) 環境保護與基本國策 40
(四) 檢討 42
二、 環境保護政策工具之選擇 46
(一) 直接管制 46
(二) 間接誘導性措施 47
(三) 抉擇 50
三、 本文見解 56
貳、 租稅法律主義於環境稅之適用 57
一、 環境稅誘導目的作為租稅課徵之重要事項 57
二、 誘導目的之法律保留密度 59
參、 平等原則於環境稅制領域之探討 61
一、 量能課稅原則之落實 62
二、 污染者負責原則之落實 63
三、 環境稅轉嫁之問題 64
肆、 比例原則 67
一、 比例原則作為立法者政策形成之界限 68
(一) 比例原則之調節性弁?68
(二) 比例原則之三階段檢驗 69
二、 重複課稅禁止原則之落實 71
三、 「環境誘導目的之實現」與「課稅過度禁止原則」之調和 72
第二節 我國現行財政工具於綠色稅制之適用性 73
壹、 我國環境財政工具之類型及基本概念 73
一、 稅捐 73
二、 特別公課 74
三、 受益負擔 76
貳、 租稅作為環境財政工具之合憲性基礎 77
一、 租稅體制於財政工具之優先地位 77
(一) 租稅體制優先地位之正當性基礎 77
(二) 非稅公課於綠色稅制適用性之探討 79
二、 環境目的作為租稅主要目的之容釧?81
(一) 誘導稅之誘導目的與量能課稅原則間之消長關係 81
(二) 檢討 82
參、 綠色稅制下環境財政工具之重新調整 83
一、 環境財政工具之規範取向 83
二、 環境財政工具之公益目的取向 85
三、 環境財政工具之補償作用取向 86
四、 財政民主之要求 87
五、 本文見解 88
第三節 稅捐正義於綠色稅制之實現 89
壹、 環境稅課徵制度存在本質上之漏洞 89
貳、 量能課稅原則於綠色稅制之具體化 90
一、 量能課稅原則之內涵 90
二、 所得分配公平性於綠色稅制之貫徹 92
參、 社會福利國理念於環境稅制度之實現 94
一、 社會福利政策在憲法上之地位 94
二、 租稅作為社會福利政策之基礎 94
三、 社會福利政策於國家財產重分配之角色 95
四、 社會福利政策落實於環境稅制度 95
(一) 「環境政策目標之實踐」與「人民最低限度生存水準保障」之調和 95
(二) 社會福利政策作為環境稅制度之配套措施 98
肆、 本文見解 101
第四章 綠色稅制法制之比較 103
第一節 瑞典綠色租稅改革 103
壹、 瑞典環境稅委員會 103
一、 成立過程 103
二、 工作內容 103
貳、 發展過程 104
一、 概況 104
(一) 碳稅之課徵 105
(二) 硫稅之課徵 105
二、 瑞典現行環境稅之稅目、課徵標準及免稅範圍 106
(一) 能源及碳稅 106
(二) 電力的能源稅 107
(三) 車輛稅 107
(四) 硫稅 108
(五) 其他 108
參、 發展之評估及建議 109
一、 評估 109
二、 建議 109
第二節 荷蘭綠色租稅改革 110
壹、 荷蘭綠色稅制委員會 110
一、 成立過程 110
二、 工作計畫 111
三、 委員會之檢查表 111
貳、 發展過程 114
一、 開端 — 一般燃料稅之課徵 114
二、 承續 — 管制能源稅之課徵 114
三、 雙重紅利效果之分析 115
四、 荷蘭現行之環境稅之稅目、課徵標準及免稅範圍 116
(一) 汽車登記稅 116
(二) 石油稅 117
(三) 礦油貨物稅 117
(四) 燃料稅 117
(五) 車輛稅 117
(六) 管制能源稅 118
(七) 石油原料稅 119
(八) 重型卡車稅 119
(九) 廢棄物稅 119
(十) 其他 119
參、 發展之評估及建議 120
一、 第一份報告 — 1995年9月提出 120
二、 第二份報告 — 1996年3月提出 120
(一) 總體建議 120
(二) 正面誘因之實踐 121
三、 第三份報告 — 1997年11月提出 122
(一) 環境稅之價值分析 122
(二) 總體建議 123
四、 第21世紀租稅白皮書 123
(一) 綠色租稅之效益 124
(二) 就業效果 124
(三) 進一步稅賦移轉之建議 124
(四) 環境效果 124
(五) 所得效果 125
第三節 瑞典與荷蘭法制之比較與分析 125
壹、 相同點 125
一、 綠色稅制委員會之成立 125
二、 環境稅之指定用途 126
三、 雙重課稅禁止原則之貫徹 126
四、 競爭力因素之考量 127
五、 稅制綠化之成效 128
六、 雙重紅利效果之實踐 128
貳、 相異點 129
一、 環境稅目類別之差異 130
二、 正面誘因之強調 130
三、 環境稅之單一法典化 130
參、 檢討 131
一、 京都議定書之實踐 131
(一) 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減少 131
(二) 因應京都議定書之環境政策 132
(三) 減少航空和航海燃料所產生溫室氣體排放之實踐 133
(四) 環境、經濟與社會發展之兼籌並顧 134
二、 未來發展之建議 135
第五章 我國綠色租稅之規範設計 139
第一節 綠色稅制於現行財政改革措施之定位 139
壹、 具體改革方案 139
一、 租稅減免獎勵相關措施之檢討 140
二、 貨物稅制結構之轉型 141
三、 強化所得稅制之公平性 143
四、 社會福利政策之健全化 144
貳、 省思 146
第二節 污染氣體之環境租稅設計 147
壹、 課稅權主體 147
貳、 環境稅客體 150
一、 透過消費稅制度為初步規劃 150
(一) 各國之貨物稅制度 150
(二) 重建我國具有環保取向之貨物稅制度 155
二、 將空氣污染防制費調整為環境稅之性質 160
(一) 專款專用與統籌統支之調和 161
(二) 碳稅概念之結合 161
三、 整合 161
參、 環境稅稅基與稅率 163
一、 稅基與稅率之設計為影響環境稅制度成效之關鍵 163
二、 稅基設計之考量因素 164
三、 稅率設計之考量因素 165
肆、 環境稅主體 165
第三節 配套措施 167
壹、 逐漸減少具有環境扭曲性效果之補貼或稅賦 167
貳、 落實雙重紅利效果之配套措施 170
一、 提供環保面向之優惠措施 170
二、 環境稅制度之補充機制 172
(一) 調整國家資源分配-社會正義之要求 172
(二) 國家經濟發展之兼顧 175
參、 綠色稅制委員會之設立 176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179
第一節 結論 179
壹、 綠色稅制引進我國稅制體系之必要性 179
貳、 綠色稅制法制基礎之確立 180
一、 財政工具在綠色稅制體系之適用 180
(一) 環境財政工具與其他環境政策工具之比較分析 180
(二) 租稅體制於環境財政工具之優先地位 181
(三) 環境稅兼具誘導稅與指定用途稅之弁?181
二、 稅捐正義作為雙重紅利效果實踐之基礎 185
三、 環境稅支用模式之設計 185
參、 綠色稅制規範設計之架構 186
一、 配合我國財政改革之趨勢 187
二、 外國法制經驗之擷取 187
三、 貨物稅作為環境稅設計之先驅 188
第二節 展望 189
《參考文獻》191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1.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二版,民國93年。
2.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總經銷,增訂7版,民國90年8月。
3.徐偉初、歐俊男、謝文盛,財政學,華泰文化,民國94年1月,初版。
4.陳清秀,稅法總論,翰蘆圖書出版,三版,民國93年9月。
5.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元照總經銷,初版,民國89年。
6.陳新民,憲法學導論,三民總經銷,民國85年。
7.頃y雄,憲法入門,元照出版,民國93年。
8.釦荈砥B蔡茂寅等著,現代憲法論,元照出版,民國88年。
9.黃俊杰,憲法稅概念與稅條款,傳文文化,一版,民國86年11月。
10.黃俊杰,財政憲法,初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94年3 月。
11.葛克昌,國家學與國家法-社會國與法治國理念,月旦出版,民國85年4月。
12.葛克昌,稅法基本問題-財政憲法篇,月旦出版,85年4月。
13.葛克昌,所得稅與憲法,翰蘆圖書出版,民國92年2月。
14.葉俊榮,環境政策與法律,月旦,初版,民國82年。

二、期刊論文
1.王金凱,國外生態稅制改革動向及對我國之啟示,財稅研究第31卷第2期,民國88年3月。
2.李儒哲,我國課徵碳稅可行性之評估(上)(下),稅務研究月刊第120、121期,民國92年9、10月。
3.李鴻禧,論環境權之憲法人權意義,收錄於憲法與人權,民國84年3月。
4.何愛文,特別公課之合法性探討,法理學論叢-紀念楊日然教授,民國86年。
5.林明鏘,論基本國策-以環境基本國策為中心,收錄於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月旦出版,民國86年。
6.周嫦娥、李繼宇,綠色租稅改革與環境稅之第二重紅利,台灣經濟論衡第2卷第3期,民國93年3月,頁5。
7.孫克難,台灣貨物稅之檢討與改進,財稅研究第34卷第6期,民國91年11月。
8.孫克難,財政收支、赤字與經濟成長-文獻探究啟示-,財稅研究第32卷第4期,民國89年7月。
9.陳敏,憲法之租稅概念及其課徵限制,政大法學評論第24期,民國70年12月。
10.陳新民,論「社會基本權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國77年11月。
11.陳慈陽,論環境政策與環境法中之污染者付費原則,中興法學第38期,民國83年10月。
12.陳愛娥,自由-平等博愛---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交互作用,台大法學論叢第16卷第2期,民國76年。
13.陳昭華,論租稅優惠制度及其在憲法原則之限制,輔仁法學,第30期,民國89年。
14.盛子龍,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司法審查密度,-德國實務發展與新趨勢之分析-,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民國89年10月。
15.梁啟源,高失業率與勞工福利政策,中國時報,民國94年3月17日。
16.張則堯,受益者付費原則與規費之徵收,保險專刊第24輯,民國80年6月。
17.張育珍,社會安全制度財源之探討—指定用途租稅之運用—,主計月刊第596期,民國94年8月。
18.張嫺安,特別捐(特別費)與特種基金制度(上)(下),輔仁法學第12、13期,民國82、83年。
19.張嫺安,環境使用費之法律性質-從西德聯邦行政法院的一則判決說起,經社法制論叢第4期,民國78年7月。
20.張嘉尹,環境入憲的問題-德國經驗的初步考察,月旦法學雜誌第38期,民國87年6月。
21.黃俊杰,特別公課類型化及其課徵正義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0期,民國91年6月。
22.黃俊杰,財政國與課稅收入之立法,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91年5月。
23.黃俊杰,稅與費之差異-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年簡字第七八三五號簡易判決與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三年度判字第六五二號判決,月旦民商法雜誌第五期,民國93年9月。
24.黃宗煌,綠色財政改革,發表於國政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出版,民國91年1月。
25.傅傳訓、施恬、彭惠珠,歐、美、日各國與我國之能源稅(費)制之比較研究。財稅研究28卷第4期,民國85年7月。
26.彭玉蘭,空氣污染及其財政政策之探討,財稅研究28卷第4期,頁63-71,民國85年7月。
27.葛克昌,管制誘導性租稅與違憲審查,收錄於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翰蘆出版,民國91年。
28.葉俊榮,論環境政策上的經濟誘因:理論依據,台大法學論叢第 20卷第10期。
29.熊秉元,「使用者付費原則」的理論與實際-台灣的個案分析,財稅研究28卷第1期,民國85年1月。
30.蔡維音,社會福利制度之基礎理念及結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8期,民國86年9月。
31.蔡茂寅,略論預算法上之特種基金-以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為例-,財稅研究,第30卷第2期,民國87年3月。
32.簡錦紅,OECD綠色稅制改革經驗對我國之啟示,財稅研究第32卷第4期,民國89年7月。
33.蕭代基、張家春、黃錦糖、朱澤民、張能復、黃宗煌、蕭代基、張家春、黃錦糖、朱澤民、張能復、黃宗煌、楊重信、葉淑琦、林淑瑜,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辦法與執行之檢討,經社法制論叢,民國87年7月。

三、學位論文
1.盛子龍,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司法審查密度,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2.王毓正,環境公課(Umweltabgaben)之研究----以污染物排放費(Emmisionsabgaben)為中心,成奶j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3.何愛文,特別公課之研究-現代給付國基新興之財政工具,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4.李建良,從公法學之觀點論公益之概念與原則,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5.李雪莉,規費收取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6.洪東煒,綠色財政改革與管理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3年。
7.柯俊同,污染者付費原則法律問題之研究,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8.盛子龍,比例原則作為規範違憲審查之準則-西德聯邦憲法法院判決及學說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9.莊美玉,租稅優惠作為經濟補助手段之研究,成奶j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月。
10.辜仲明,特別公課規範概念及基本原則之研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1.蔡順雄,憲法上環境基本權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12.蘇盈彰,指定用途稅之研究,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
13.邱基峻,環境保護作為憲法基本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7月。
14.楊政憲,社會基本權之研究-以德國法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四、政府出版品
1.朱澤民主持,台灣地區綠稅稅制設計之研究,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研究計畫,民國90年12月。
2.陳鴻達,歐美環境稅推動現況與台灣綠色租稅改革雛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90年12月。
3.陳淑貞,研習「財政改革及知識經濟發展之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出國報告書,民國93年2月。
4.黃俊杰、辜仲明,水權費開徵行政作業之研究(二之一),經濟部水利署出版,民國93年12月。
5.行政院財政改革委員會會議實錄上、下冊,財政部編印,民國92年7月。
6.2003全民健康保險統計動向,中央健康保險局編印,民國94年4月。
五、研討會論文集
1.李堅明,我國綠色財政改革之規劃研究,收錄於綠色租稅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經濟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90年5月4日。
2.李禮仲,由國外綠色租稅法制改革經驗評估我國綠色租稅改革之可行性,收錄於綠色租稅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經濟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90年5月4日。
3.林大侯、李涵茵,從國外綠色財政改革經驗看我國環境稅制,因應新經濟情勢我國永續發展策略規劃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民國90年,頁1-1以下。
4.黃耀輝,稅制改革的全盤規劃,收錄於綠色租稅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經濟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90年5月4日。
5.曾巨威,我國綠色財政稅制之檢討,因應新經濟情勢我國永續發展策略規劃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灣綜合研究院主辦,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民國90年,頁1-34以下。
6.楊子菡、蘇漢邦、徐世勳,環境稅租稅福利成本與結構效果,收錄於綠色租稅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經濟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90年5月4日。
7.楊浩彥、郭迺鋒、朱澤民,以課徵碳稅抵減產業雇主健保負擔之綠色稅制改革的CGE實證研究:編制社會會計矩陣及減碳模擬分析,收錄於綠色租稅改革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經濟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民國90年5月4日。
8.廖欽福,水權費收支管理及運用之研究,收錄於水權費相關法律議題研討會論文集,民國94年。

貳、翻譯著作
1.德國租稅通則,陳敏 譯,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出版,民國74年3月。
2.OECD,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Green Tax Reform, 蕭代基、葉淑琦 譯,台灣地球日出版社,民國87年4月。
3.Rosen,Public Finance,財政學,黃寶嬌 譯,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民國92年12月。

參、大陸學位論文
1.李岩,費改稅問題研究,東北林業大學博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2.趙越,綠色稅費的理論分析與國際比較,東北財經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2月。

肆、外文文獻
一、書籍
1.Vermeend, W. A. /Van Der Vaart, Jacob, Greening Taxes:The Dutch Model:Ten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the Remaining Challenge, Kluwer Law Intl Published,(1998).
2.De Mooij, Ruud A., 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North-Holland Published,(2000).
3.Gert Tinggaard Svendsen, Public Choice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 Tradable Permit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2 Taxation in Europ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1998).
4.Sanford E. Gaines/ Richard A .Westin, Tax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 Multinational Legal Study, Quorum Books,(1991).
5.Glenn Jenkins/ Ranjit Lamech, Green Taxes and Incentive Polici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ceg Sector Studies Series, No. 11), Ics Pr,(1994).
6.Norman Myers/Jennifer Kent, Perverse Subsidies: How Tax Dollars can undercu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 Island Press,( 2001).
7.Kurt Kratena ,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and the Labour Market: The Double Dividend in Different Labour Market Regimes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3).
8.Oecd,Consumption Tax Trends: Vat/Gst, Excise and Environmental Taxes, 2001 Edition,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2001).
9.Alan Barrett,The Fiscal System and the Polluter Pays Principle: A Case Study of Ireland, Brookfield (VT), (1997).
10.Runar Brannlund, Green Taxes Economic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candinavi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999).
11.Maureen Sevigny,Taxing Automobile Emissions for Pollution Control,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998).
二、期刊論文
1.Richard J.Pierce, JR.,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State Environmental Taxes, Tulane University 1983.Tulane Law Review58 tul. l. rev. 169, October(1983).
2.Charles D. Patterson, III,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Subsidies: What is the Appropriate Fiscal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Moder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lliam and Mary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Review William and Mary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 Review , 24 Wm. & Mary Envtl. L. & Pol'y Rev. 121, Winter( 2000).
3.Adam Chase, The Efficiency Benefits of "Green Taxes" A Tribute to Senator John Heinz, 1992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11 UCLA J. Envtl. L. & Pol'y 1(1992).
4.Joe Loper, POLLUTION TAX FORUM: COLLOQUIUM: Evaluating Existing State and Local Tax Codes from an "Environmental Tax"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Energy-Related Taxes, 1994 Pace University Law Review Pace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12 Pace Envtl. L. Rev. 61, Fall( 1994).
5.Bradley A. Harsch, Consumerism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Moving Past Consumer Culture, 1999 Ecology Law Quarterly Ecology Law Quarterly26 Ecology L.Q. 543, ( 1999).
6.Amy C. Christian, Designing a Carbon Tax: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arbon-Burned Tax (CBT), 1992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C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10 UCLA J. Envtl. L. & Pol'y 221,(1992).
7.Frank Muller/ J. Andrew Hoerner, Greening State Energy Taxes: Carbon Taxes for Revenue and the Environment, Pace University Law Review Pace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12 Pace Envtl. L. Rev. 5,Fall(1994).
8.Roger C. Dower/Robert Repetto, Green Fees and the Need for Fiscal Restructur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ace University Law Review Pace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12 Pace Envtl. L. Rev. 161,Fall(1994).
9.Adam Chase, ECOTAX INTERNATIONAL: COMMENTS ON TAXA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MULTINATIONAL LEGAL STUDY, Environmental Law Northwestern School of Law of Lewis & Clark College 23 Envtl. L. 721, WINTER(1992).
10.Roberta Mann, WAITING TO EXHALE?:GLOBAL WARMING AND TAX POLICY,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The American University 51 Am. U.L. Rev. 1135, August,(2002).
11.Pablo M.J. Mendes de Leon/Steven A. Mirmina,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BY USE OF FISCAL MEASURES: LEGALITY AND PROPRIETY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Journal of Air Law and Commerce 62 J. Air L. & Com. 791, February / March(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2.簡錦紅,OECD綠色稅制改革經驗對我國之啟示,財稅研究第32卷第4期,民國89年7月。
2. 31.蔡茂寅,略論預算法上之特種基金-以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為例-,財稅研究,第30卷第2期,民國87年3月。
3. 29.熊秉元,「使用者付費原則」的理論與實際-台灣的個案分析,財稅研究28卷第1期,民國85年1月。
4. 25.傅傳訓、施恬、彭惠珠,歐、美、日各國與我國之能源稅(費)制之比較研究。財稅研究28卷第4期,民國85年7月。
5. 26.彭玉蘭,空氣污染及其財政政策之探討,財稅研究28卷第4期,頁63-71,民國85年7月。
6. 23.黃俊杰,稅與費之差異-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年簡字第七八三五號簡易判決與最高行政法院九十三年度判字第六五二號判決,月旦民商法雜誌第五期,民國93年9月。
7. 22.黃俊杰,財政國與課稅收入之立法,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91年5月。
8. 20.張嘉尹,環境入憲的問題-德國經驗的初步考察,月旦法學雜誌第38期,民國87年6月。
9. 19.張嫺安,環境使用費之法律性質-從西德聯邦行政法院的一則判決說起,經社法制論叢第4期,民國78年7月。
10. 18.張嫺安,特別捐(特別費)與特種基金制度(上)(下),輔仁法學第12、13期,民國82、83年。
11. 17.張育珍,社會安全制度財源之探討—指定用途租稅之運用—,主計月刊第596期,民國94年8月。
12. 16.張則堯,受益者付費原則與規費之徵收,保險專刊第24輯,民國80年6月。
13. 14.盛子龍,行政法上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司法審查密度,-德國實務發展與新趨勢之分析-,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民國89年10月。
14. 11.陳慈陽,論環境政策與環境法中之污染者付費原則,中興法學第38期,民國83年10月。
15. 10.陳新民,論「社會基本權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一卷第一期,民國7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