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除東遊日記按成書年代順序外,其餘以作者筆畫排序)
【史料】
(一)東遊日記
1.楊芾,《扶桑十旬記》。(1907年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2.劉學詢,《遊歷日本考查商務日記》。(1898年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3.盛宣懷,《愚齋東遊日記》。(1908年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4.李春生,《東遊六十四日隨筆》(1896年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5.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廣註〕》。(1877年記)
6.張斯桂,《使東詩錄》。(1877年記)
5~6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1輯3冊)》,長沙:岳麓書社,1985。
7.載澤,《考察政治日記》。(1905-1906年記)
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1輯9冊)》,長沙:岳麓書社,1985。
8.錢單士釐,《癸卯旅行記》。(1903年記)
收入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1輯10冊)》,長沙:岳麓書社,1985。
9.張謇,《癸卯東遊日記》。(1903年記)
收入曹從坡、楊桐主編,《張謇全集(6卷: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10.嚴修撰;武安隆、劉玉敏點校,《嚴修東遊日記》。(1902、1904年記) 〔壬寅東遊日記˙第二次東遊日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1.周學熙,《東遊日記》。(1903年記)
收入虞和平、夏良才編,《周學熙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12.姚錫光,《東瀛學校舉概》。(1898年記)
13.張大鏞,《日本各校紀略》。(1898年記)
14.朱綬,《東遊紀程》。(1898年記)
15.關賡麟,《日本學校圖論》。(1901年記)
16.羅振玉,《扶桑兩月記》。(1901-1902年記)
17.項文瑞,《遊日本學校筆記》。(1902年記)
18.方燕年,《瀛洲觀學記》。(1902-1903年記)
19.繆荃孫,《日遊彙編》。(1903年記)
20.林炳章,《癸卯東遊日記》。(1903年記)
21.胡景桂,《東瀛紀行》。(1903年記)
22.王景禧,《日遊筆記》。(1903年記)
23.楊澧,《日本普通學務錄》。(1903-1904年記)
24.蕭瑞麟,《日本留學參觀記》。(1904年記)
25.鄭元濬,《東遊日記》。(1905年記)
26.郭鍾秀,《東遊日記》。(1906年記)
27.吳蔭培,《嶽雲盦扶桑遊記》。(1906年記)
28.李文幹,《東航紀遊》。(1906年記)
29.樓黎然,《蘠盦東遊日記》。(1906-1907年記)
30.黃黼,《東遊日記》。(1907年記)
31.呂祖漶A《東瀛參觀學校記》。(1907年記)
32.鄭崧生,《瀛洲客談》。(1907年記)
33.定樸,《東遊日記》。(1907年記)
12~33收入王寶平主編,《教育考察記(上、下)》(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34.蔣黼,《東遊日記》。(1903年記)
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272冊:影印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5.嚴修,《第三次東遊日記》。(1912年記)
收入嚴修著,《嚴修日記(三)》,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36.吳汝綸,《東遊叢錄》。(1902年記)
收入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三)》,合肥:黃山書社,2002。
37.顧厚焜,《日本新政考》。(1887年記)
38.段獻增,《三島雪鴻》。(1905年記)
39.劉瑞璘,《東遊考政錄》。(1905年記)
40.金保福,《扶桑考察筆記》。(1906年記)
41.珘皏苤A《東瀛見知錄》。(1906年記)
42.趙詠清,《東遊紀略》。(1907年記)
43.劉樳,《蛉洲遊記》。(1907-1908年記)
44.王三讓,《遊東日記》。(1908年記)
45.賀綸夔,《鈍齋東遊日記》。(1908-1909年記)
37~45收入王寶平主編,《日本政法考察記》(晚清東遊日記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6.胡玉縉,《甲辰東遊日記》。(1904年記)
收入國家圖書館藏,《古籍珍本遊記叢刊(15冊:影印本)》,北京:線裝書局,2003。
47.丁鴻臣,《四川派赴東瀛遊歷噢獉O》。(1899年記)
48.沈翊清,《東遊日記》。(1899年記)
47~48收入王寶平主編,《日本軍事考察記》(晚清東遊日記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9.黃慶澄,《東遊日記》。(1893年記)
50.劉紹寬,《東瀛觀學記》。(1904年記)
49~50收入陳慶念主編,《蒼南文獻叢書(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1.〔無錫女士〕胡周輝,〈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派赴日本考察校務報告〉(1913年記),《教育雜誌》5卷10號(1914):5965-5980;5卷12號(1914):6237-6250。52.潘文安,〈參觀日本學校筆記〉(1914年記),《教育雜誌》6卷6號(1914):7153-7158。53.賈觀仁,〈參觀日本東京高等師範附屬小學校擬戰記〉(1915年記),《教育雜誌》7卷10號(1915):9366-9368。54.陸規亮,〈調查日本鄉村小學日記〉(1916年記),《教育雜誌》8卷9號(1916):10907-10914。55.黃炎培,〈日本分設職業科之一小學〉(1917年記),《教育雜誌》9卷2號(1917):11599-11602。56.賈豐臻,〈參觀日本東京學校筆記〉(1917年記),《教育雜誌》9卷8號(1917):12415-12429。57.〔本社撰稿〕莊哄A〈日本教育家之談話〉(1917年記),《教育雜誌》9卷8號(1917):12431-12437;9卷9號(1917):12555-12563。
58.〔本社撰稿〕莊哄A〈日本之幼稚園〉(1917年記),《教育雜誌》9卷10號(1917):12693-12702。
51~58收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教育雜誌》。
(二)官報、報刊、雜誌
1.商務印書館編,《東方雜誌》(上海,1904)。
2.商務印書館編,《教育雜誌》(上海,1909-1918)。
3.[清]學部,《學部官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影本,1980。
4.盛京時報館編,《盛京時報》(瀋陽,1910)。
(三)其他史料
1.中國人民政協天津市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25輯(1983/09)。
2.中國人民政協全國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87輯(1983)。
3.中國人民政協江蘇省海門縣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海門縣文史資料》8輯(1989/12),〔張謇:故里徵稿專輯〕。
4.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袁世凱奏議(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甘厚慈編,《北洋公牘類纂(10卷:學務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6.安慶市地方志辦公室,〈吳汝綸考察日本學制史料〉,《檔案與史學》1期(1993/02):53-56、45。
7.朱有瓛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8.朱有瓛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2輯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9.朱有瓛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2輯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0.吳汝綸撰;施培毅、徐壽凱校點,《吳汝綸全集(全四冊)》,合肥:黃山書社,2002。
11.李桂林等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12.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13.侯鴻鑑,《最新式七個年單級教授法》,北京:中華書局,1914。
14.范鎧纂;張謇續纂,《民國南通縣圖志(9卷:教育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
15.郝慶元、林純業整理,〈周學熙家語(上)〉,《近代史資料》總77號(1990/07):178-220。
16.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編,《歷代日記叢鈔(全二百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17.張之洞,《勸學篇》,上海:上海書店,2002。
18.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
19.張怡祖,《張季子九錄(教育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
20.曹從坡、楊桐主編,《張謇全集(全七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21.楊天宇撰,《禮記譯註(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2.虞和平、夏良才編,《周學熙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23.蔣廷黻英文口述稿;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
24.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5.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6.嚴修自訂;高凌雯補;嚴仁增增編,《嚴修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90。
27.嚴修著,《嚴修日記(全四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工具書】
1.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2.唐鉞等編,《教育大辭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
3.徐友春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4.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教育大辭典(10、1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教育百科辭典編審委員會主編,《教育百科辭典》,台北:五南圖書,1994。
6.陳玉堂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
7.彭克宏主編,《社會科學大詞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0。
【專書】
1.王樹槐,《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江蘇省,1860-1916》,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1984。
2.呂順長,《清末浙江與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李永連編,《日本學前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李伯棠編,《單級教學法概要》,台北:正中書局,1948。
5.杜成憲、王倫信,《中國幼兒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9。
7.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留學生與近代中國(1872-1949)》,新竹:楓城出版社,1978。
8.汪向榮,《日本教習》,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9.林逢祺,《教育規準論》,台北:五南圖書,2004,
10.姜義華等,《史學概論》,台北:水牛圖書,1996。
11.孫雪梅,《清末民初中國人的日本觀:以直隸省為中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2.翁麗芳,《幼兒教育史》,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13.屠如驥編,《旅遊心理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
14.張春興,《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6。
15.張蘭馨,《張謇教育思想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16.章開沅、田彤,《張謇與近代社會》,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1。
17.黃光雄、楊龍立,《課程發展與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2004。
18.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專刊,1975。
19.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1996。
20.董遠騫,《咫l夷教育思想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21.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22.衛春回,《張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論文集】
1.王寶平主編,《神道與日本文化》,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
2.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編,《東亞近代化歷程中的傑出人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書局,1994。
4.周新國主編,《中國近代化先驅:狀元實業家張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5.林生傳主編,《主要國家後期中等學校入學方式之比較研究》,教育部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諮詢研究委員會比較研究小組研究報告,1993年6月。
6.[美]多爾、[澳]高夫主編;張文軍等譯,《課程願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7.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
8.嚴學熙主編,《論張謇:張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期刊論文】
1.王紅,〈張謇癸卯東遊日本原因探析〉,《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卷1期(2004/03):21-26。
2.王慎之、王子今,〈黃遵憲《日本雜事詩》所見晚清開明士人的近代化觀〉,《廣東社會科學》1期(1998):87-91。
3.王鳴,〈吳汝綸的日本教育視察〉,《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卷2期(2000/04):35-38。
4.田正平,〈清末赴日考察學務遊記研究〉,《教育研究》5期(1992):62-67。
5.江沛,〈留日學生、東遊官紳與直隸省的近代化歷程(1900-1928)〉,《史學月刊》5期(2005):56 -66。
6.呂順長,〈清代赴日考察官紳日本訪書活動初探〉,《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卷5期(2003/09):39-46。
7.李可亭,〈單士釐和她的《癸卯旅行記》〉,《商丘師專學報》15卷1期(1999/02):72-74。
8.李慶,〈論黃遵憲的日本觀:以《日本雜事詩》為中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99):89-95。
9.周啟乾,〈晚清知識份子日本觀的考察〉,《日本學刊》6期(1997):68-84。
10.孟剛,〈體育遊戲與人的社會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94):59-61、46。
11.武安隆,〈從「和魂漢才」到「和魂洋才」:兼說「和魂洋才」和「中體西用」的異同〉,《日本研究》1期(1995):61-66。
12.施克灿、馬忠虎,〈日本教習與清末師範教育的創始〉,《教師教育研究》16卷3期(2004/05):61-67。
13.唐少君,〈「開啟民智」在開拓北洋實業中的先導作用〉,《安徽史學》4期 (1994):24-28。
14.孫雪梅,〈清末中國人的日本教育觀〉,《日本研究》1期(1999):83-90。
15.孫順智,〈張謇教育思想之研究〉,《南師學報》37卷2期(2003):79-94。
16.馬允倫,〈劉紹寬傳略〉,《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期(1996):84-85。
17.張玉法,〈戊戌時期的學會運動〉,《歷史研究》5期(1998):5-26。
18.張煒,〈「拿來主義」:多元視角下的使用祈相〉,《文藝評論》6期(2004):10-16。
19.張德偉,〈論「和魂洋才」在日本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外國教育研究》5期(1994):8-14。
20.莊安正,〈張謇東遊與《東遊日記》〉,《安徽師大學報》23卷2期(1995):207-211。
21.眭傳厚,〈集體、集體意識和集體主義析論〉,《台州學院學報》24卷4期(2002/08):14-19。
22.彭澤平、吳洪成,〈近代中國單級教學實驗探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7卷3期(2001/05):86-91。
23.寧剛,〈甲午戰爭至五四運動其間中國人的日本觀〉,《人文雜誌》6期(1997):92-96。
24.齊國華,〈巾幗放眼著先鞭:論錢單士釐出洋的歷史意義〉,《史林》1期(1994):34-40。
25.蔣國宏,〈張謇癸卯東遊日本及其影響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4期(2000):48-52。
26.蔣國宏,〈張謇癸卯東遊研究〉,《南通工學院學報》17卷2期(2001/06):51-54。
27.蔣國宏,〈簡論張謇癸卯東遊對其教育思想的影響〉,《河海大學學報》3卷2期(2001/06):88-91。
28.韓玉霞,〈清末民初的軍國民教育〉,《史學月刊》5期(1987):39-45。
【學位論文】
1.方平,〈近現代中學歷史教學方法的比較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5月。
2.徐千蕙,〈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3.趙亞夫,〈日本的軍國民教育(1868-1945)〉,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3月。
二、日文部分(以作者筆畫排序)
【史料】
1.文部省編,《幼稚園教育百年史》,東京:ひかりのくに,1979。
2.文部省編,《学制百年史(記述編)》,東京:ぎようせい,1975。
3.文部省編,《学制百年史(資料編)》,東京:ぎようせい,1975。
4.神田修等編,《史料:教育法》,東京:学陽書房,1982。
5.奧田真丈編,《教科教育百年史(資料編)》,東京:建帛社,1985。
【工具書】
1.細川俊夫等編,《教育学大事典》,東京:第一法規,1971。
【專書】
1.丸山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東京:未來社,1979。
2.川島虎雄,《日本体育史研究》,名古屋:黎明書房,1990。
3.汪婉,《清末中国対日教育視察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
4.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東遊日記の研究》,東京:東方書店, 2003。
5.武安隆、熊達雲,《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東京:六興出版,1989。
6.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東京:福村出版,1990。
7.湯川嘉津美,《日本幼稚園成立史の研究》,東京:風間書房,2001。
8.熊達雲,《近代中国官民の日本視察》,東京:成文堂, 1998。
9.厳安生,《日本留学精神史:近代中国知識人の軌跡》,東京:岩波書店,1991。
【論文集】
1.石川松太郎編,《講座:日本教育史(3卷)》,東京:第一法規,1984。
2.平野健一郎編,《近代日本とアジア:文化の交流と摩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4。
【期刊論文】
1.小川博解説,〈実藤恵秀収集「東遊日記」(近代中国人日本旅行記)解題〉,《創大アジア研究》8号(1987/03):267-341。
2.山根幸夫,〈厳修の『東遊日記』〉,《汲古》30号(1996/11):52-57 。
3.日吉佳代子,〈和田実の保育思想 その形成過程と発展(2):中田五六、東基吉、和田実のかかわりについて〉,《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48号(1995/05):10-11。
4.氏原陽子,〈明治期の尋常小学校修身教科書からみる女性像〉,《日本教育社会学会大会発表要旨集録》46号(1994/10):163-164。
5.戸部健,〈「近代教育の先駆者」厳修の多面性〉,《アジア遊学》56号(2003/10):84-93。
6.内藤知美,〈幼保二元化の過程とその要因に関する研究 I:明治期の幼稚園に対する言説とその布置〉,《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56号(2003/05):6-7。
7.田中友恵,〈愛珠幼稚園における保姆養成〉,《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56号(2003/05):172-173。
8.印具律子,〈フレーベルにおける「恩物」の教育的意義〉,《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29号(1976/05):58。
9.古橋和夫,〈和田實の幼児教育論:遊戯論と遊戯分類法について〉,《聖徳大学研究紀要(短期大学部)》31号(1998/12):105-112。
10.朱鵬,〈厳修の新学受容過程と日本:其の1・壬寅東遊を中心に〉,《アジア教育史研究》4号(1995/03):27-41。
11.朱鵬,〈厳修の新学受容過程と日本:其の2・天津の紳商と近代初等学堂をめぐって〉,《天理大学学報》51号(1999/10):177-199。
12.谷川栄子,〈近代中国人女性の見た日本・朝鮮・ロシア・中国:銭単士厘《癸卯旅行記》を通して〉,《国際関係研究》22卷3号(2001/12):119-139。
13.谷川栄子,〈《癸卯旅行記》に見られる銭単士厘の女性観〉,《国際関係研究》22卷4号(2002/02):271-290。
14.志村廣明,〈単級学校・複式学級教育の歴史的研究:北海道庁編《単級複式編成教育研究録》にみる単級学校・複式学級教育の諸問題〉,《聖徳学園岐阜教育大学紀要》27号(1994/02):257-266。
15.汪婉,〈京師大学堂総教習吳汝綸の日本視察〉,《中国研究月報》541号(1993/03):7-25。
16.是澤博昭,〈「簡易幼稚園」から「幼稚園」へ:明治20年代の幼稚園の実状〉,《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51号(1998/04):342-343。
17.冨崎望,〈幼稚園における道徳教育:明治期における修身教育を中心として〉,《中村学園研究紀要》14号(1982/03):79-88。
18.徐興慶,〈戊戌維新期における中日交渉史:劉学詢の日本派遣を中心に〉,2001年度交流協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歴史研究招聘者研究報告書(2002/01):1-33。
19.麻生千明,〈明治期教授法用語としての「単級」をめぐる諸問題:「単級・多級」教授法から「複式・単式」教授法へ〉,《弘前学院短期大学紀要》18号(1982/03):41-51。
20.陳建平,〈清末江西知識人朱綬が見た明治維新の日本〉,《千里山文学論集》64号(2000/09):173-200。
21.湯川嘉津美,〈幼稚園創設期の子ども観:「子どもは大人の父」をめぐって〉,《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発表論文抄録》44号(1991/05):250-251。
22.楊玉珍,〈清末中国における幼稚園教育の導入〉,《筑波大学教育学系論集》16卷1号(1991/10):69-82。
23.蔭山雅博,〈中国人の日本教育視察に関する基礎的考察:「東遊日記」の内容分析〉,教育交渉史における日本教育観の形成と展開〔平成11・12・13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研究成果最終報告書〕(2002/03):143-154。
24.蔭山雅博,〈清末江蘇省における「日本型」学校制度の導入過程:張謇の活動を中心として〉,《国立教育研究所紀要》121号(1992/03):1-16。
25.橋本定憲,〈明治期の保姆養成〉,《日本教育学会大会発表要旨集録》22号(1963/08):101-102。
26.潘静,〈清末中国人の見た日本の幼児教育:東遊日記の内容分析〉,《アジア教育史研究》14号(2005/03):57-74。
【學位論文】
1.千田卓矢,〈清末知識人の日本視察:劉学詢《遊歴日本考査商務日記》をめぐって〉,北海道大学東洋史修士論文,2003年度。
三、英文部分
1.McIntosh, Robert W. ﹠Gupta, Shashikant.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Columbus, Ohio: Grid Publishing,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