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03: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智誠
研究生(外文):Zhi-cheng Zhong
論文名稱:清代嘉南地區玄天上帝信仰發展
指導教授:顏尚文顏尚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玄天上帝嘉南民間信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22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7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玄天上帝乃是臺灣地區盛行的神明之一,其廟宇數量在全臺也十分眾多。本文主要以今日嘉義縣市與臺南縣市為範圍,來討論清代此地區的玄天上帝信仰發展。加上先民早期的開墾與聚落發展,跟地方庄廟間有極為密切的關聯,所以也能從廟宇的研究去了解當地開發的情形。因此,本文除了探討嘉南地區玄天上帝信仰演變,更會藉玄天上帝廟宇的建立,去探討玄天上帝廟對地方漢人聚落形成與組織的弁遄C
本文第一章為前言,第二章為介紹嘉南地區番界政策,以及番界遷移對漢人開發的影響。第三章則開始敘述玄天上帝在臺的發展淵源,還有在嘉南地區的地理分佈演變。就清領時期整體的分佈趨勢來說,是由沿海地區逐漸往沿山地區發展,尤其在嘉義地區,很明顯的廟宇都集中在沿山的梅仔坑(今嘉義梅山)、竹頭崎(今嘉義竹崎)與打貓(今嘉義民雄)等地。
第四章重點在討論玄天上帝跟漢人社會的關係,先就族群關係來看,去探討玄天上帝信仰對於漳州人與大武壠平埔族間的關聯。接下來則是以清文獻與碑文中的玄天上帝廟,配合相關的地契與捐獻名單,了解到漢人聚落的興衰,也會影響到廟宇的存廢。就玄天上帝廟宇來說,除了宗教的弁鄍~,也提供漢人街庄經濟、娛樂或頒布政令等世俗弁遄C
第五章重點在探討玄天上帝在嘉南地區的信仰特色,還有主要信仰範圍的形成。清代玄天上帝的祭祀主要以民間為主導,而且玄天上地信仰在各地的發展,會因不同的風俗民情,衍生出不同的祭祀活動。例如,今日歸仁刣豬厝武當山廟有祭拜王船的傳說,梅仔坑的玉虛宮則結合了打貓的大士爺祭典。另外,也會因應民俗節日而有特殊的活動,像麻豆北極殿元宵夜的十八媱迎熱鬧,同樣梅仔坑玉虛宮在元宵節有柑燈會,最後第六章為總結。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前人研究成果-----------------------------------------------------1
第二節 嘉南地區的地理區分與自然環境--------------------------------------------7
第三節 寺廟在臺灣早期漢人開發的意義與弁?---------------------------------10
第二章 番界遷移與嘉南地區漢人開發--------------------------------13
第一節 清代臺灣番界政策的實施----------------------------------------------------14
第二節 番界與臺南地區漢人開發-----------------------------------------------------21
第三節 嘉義地區番界變化與漢人開發----------------------------------------------30
第三章 清代玄天上帝信仰發展與演變--------------------------------37
第一節 臺灣玄天上帝信仰的傳入與演變-------------------------------------------37
第二節 清代台南玄天上帝信仰分佈-----------------------------------------------------45
第三節 清代嘉義地區的分布趨勢----------------------------------------------------58
第四章 玄天上帝信仰與清代嘉南地區漢人社會的關係----67
第一節 玄天上帝信仰與族群的關係-------------------------------------------------67
第二節 玄天上帝廟宇成立與漢人街庄形成----------------------------------------79
第三節 玄天上帝廟宇的弁?---------------------------------------------------------95
第五章 嘉南地區玄天上帝信仰與祭祀活動-----------------------107
第一節 玄天上帝祭祀範圍的形成---------------------------------------------------107
第二節 玄天上帝相關祭典、組織與祭祀型態------------------------------------120
第三節 嘉南玄天上帝與其祂信仰神明之交流------------------------------------135
第六章 結論---------------------------------------------------------------------------145
附錄-------------------------------------------------------------------------------------------150
參考書目-----------------------------------------------------------------------------------156

圖表次:

表1-2-1:近年來玄天上帝廟宇數量前五名之縣市--------------------------------------9
表1-3-1:民間信仰分期表-------------------------------------------------------------------10
表2-2-1:康熙年間嘉南地區里坊街庄表-------------------------------------------------23
圖2-2-1:臺南地區乾隆初年番界圖-------------------------------------------------------26
圖2-2-2:乾隆初年番界圖今日地名對照-------------------------------------------------27
表2-3-1:康熙年間嘉義平原漢人街庄表-------------------------------------------------31
表2-3-2:康熙年間嘉義平原漢人街庄表--------------------------------------------------30
圖2-3-1:乾隆初年嘉義地區番界圖-------------------------------------------------------33
圖2-3-2:嘉義地區番界圖今日地名對照表----------------------------------------------34
表3-1-1:清代漳泉二府玄天上帝弁銃?--------------------------------------------38
表3-2-1:清代文獻中臺南地區玄天上帝廟宇建立表----------------------------------50-51
表3-2-2:清代臺南地區玄天上帝廟宇建立時間與地區-----------------------------52-53
表3-2-3:清末臺南地區玄天上帝分佈圖----------------------------------------------------53
表3-2-4:臺南地區玄天上帝弁銃?---------------------------------------------------57
表3-3-1:清代嘉義地區玄天上帝廟宇建立時間與地區-----------------------------60-61
表3-3-2:清末嘉義地區玄天上帝廟宇分佈----------------------------------------------62
表3-3-3:嘉義地區玄天上帝廟宇弁銃?------------------------------------------------64
表3-3-4:昭和九年(1934年)臺南州玄天上帝分佈--------------------------------------65
表4-1-1:清末臺南地區玄天上帝比例分佈與族群關係----------------------------------69
表4-1-2:清末臺南地區未有玄天上帝分佈之族群關係比例表----------------------69
表4-1-3:清末嘉義地區玄天上帝比例分佈與族群關係-------------------------------70
表4-1-4:清末嘉義地區未有玄天上帝分佈之族群關係比例表------------------70-71
表5-1-1:玄天上帝廟宇分香表-----------------------------------------------------------116
表5-2-1:清代嘉南地區官方祭祀諸神與壇廟表---------------------------------121-122
表5-2-2:清代玄天上帝廟宇誕辰祭祀日期統計--------------------------------------125
表5-2-3:清代玄天上帝神明會誕辰祭祀日期統計-----------------------------------125
表5-2-4:清代嘉南玄天上帝神明會------------------------------------------------130-134
表5-3-1:玄天上帝配祀神表--------------------------------------------------------------138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史料
《福建省通志臺灣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
周凱,《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林藏珍,《漳浦縣志》,同文美記印書局,1928年翻印。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
連橫,《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08種。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
陳國瑛《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
黃仲昭,《八閩通志》,臺北:臺灣學生,1987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天妃顯聖錄》,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7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奏疏選彙》,臺北:臺灣銀行,198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北銀行,1964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北銀行,196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嘉義管內採訪冊》,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1966年,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澎湖臺灣記略》,臺北:臺灣銀行,199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
懷蔭布,《泉州府志》,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2000年。



(二)相關著作
(元)趙彥衛,《雲麓漫鈔》(板橋:藝文出版社,1965年)
(明)余象斗,《古本小說叢刊:北方真武祖師出身志傳》,臺北:中華書局,1990年。
《月暗藝家園心:麻豆〈十八媱迎春〉暗藝華會鴻泥集粹》,麻豆:家園民風工作坊,2006年。
《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同冑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道韻.第三輯.玄武精蘊》,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1998年。
《嘉義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民國四十八年宗教調查:永康、仁德、歸仁
民國四十八年宗教調查表:梅山、民雄
民雄鄉公所,《民雄鄉志》,民雄:民雄鄉公所,1989年。
玉井北極殿管理委員會,《玉井北極殿沿革誌》,臺南縣:玉井北極殿管理委員會,2004年。
玉虛宮管理委員會,《玉虛宮沿革誌》,嘉義:財團法人嘉義縣梅山玉虛宮,1988年。
石萬壽,《臺灣的媽祖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牟鐘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吳育臻,《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吳進喜,《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年。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李岳勳,《梅山鄉的全貌》,嘉義縣:梅山鄉公所,1959年。
李添春,《台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 年6月。
李喬,《中國行業神崇拜》,中和:雲龍出版社,1996年。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北縣:揚智,2003年。
林美容,《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勝俊,《臺灣寺廟的職權與弁鄐妞膍s》,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林朝棨,《臺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洪英聖,《畫說乾隆台灣輿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康陛A《台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1997年)
梅山文教基金會,《梅仔坑民間宗教信仰》,嘉義: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
郭肇立,《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建才,《八閩掌故大全》(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陳國川,《臺灣地名辭書.卷七.台南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2年。
陳紹馨,《臺南縣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臺北:成文出版社,1964年。
陳器文,《玄武神話、傳說與信仰》(高雄:麗文文化,2001年)。
黃文博,《南瀛王船誌》(臺南:臺南縣文化局,2000年)
黃美英,《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4年)
蔡相煇,《臺灣的王爺與媽祖》(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鄉治》(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



二、論文
王子林,〈欽安殿玄天上帝像與明永樂皇帝〉,《歷史月刊》,179期,2002年。
王郁雅,〈台南市保生大帝信仰研究〉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輝,〈玄天上帝信仰研究—以閩台為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王麗雯,〈日據以前台灣真武信仰之源流與發展〉,國立成奶j學歷史研究所,2003
石萬壽,〈台南市寺廟的建置—台南市寺廟研究之一〉,《台南文化》(新刊),6卷。
朱越利,〈玄武的封號和稱號〉,《道韻》,第九輯,臺北:中華大道出版部2001年。
池永歆,〈嘉義沿山聚落的存在空間:以內埔仔十三庄頭十四緣區域構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吳季晏,〈明清政權的迭換與台灣玄天上帝信仰〉,《道教學探索第柒號》,臺南:道教學探索出版社。
周益民 ,〈大林鎮宗教變遷的社會史分析〉,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
林美容,〈從祭祀圈到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期,1988年。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1975年。
高麗珍,〈台灣民俗宗教之空間活動-以玄天上帝祭祀活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高麗珍,〈淺談民俗宗教空間組織的形成過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4期,1996年。
章觼A〈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1975年。
陳美鈴,〈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1999年。
黃麗芬,〈保生大帝信仰文化意涵的研究----以台南縣為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卷,1960年。
潘是輝,〈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
盧嘉興,〈台南縣下古番社地名考〉《台南縣地名研究輯要》,臺南:臺南縣政府,1982年。
盧嘉興,〈由竹篙里仁和宮探討舊籍仁和里下灣之上帝廟〉,《台南文化》,新1期,1976年。
蕭世國 ,〈台南縣玉井鄉媽祖信仰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蕭登福,〈玄天上必神格及信仰探源〉,《宗教哲學》,6卷第4期,2000年。
簡榮聰,〈玄天上帝信仰發展及其人文考辨〉,《台灣文獻》,46卷第2期,1995年。
顏章炮,〈清代台灣寺廟的特殊社會孕峞G台灣清代寺廟碑文研究之一〉,《廈門大學學報》,1期,1996年。
顏章炮,〈清代台灣官民建廟祀神之比較—台灣清代寺廟碑文研究之二〉,《台灣研究.文化與人物》,第3期,1999年。


三、報紙與外文資料
「臺灣日日新報」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臺北:大通書局2002年。
臺南廳,《台南廳寺廟調查書》,1915。
臺灣總督府,《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1卷,1919年3月31日。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纂,《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1928年。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法高,〈論上古音〉,《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2卷第1期,1969年,頁109∼177。
2. 龔顯宗,〈一位學博才高的異人--介紹清代學者洪亮吉〉,《國文天地》第7卷第10期,1992年,頁84∼87。
3. 楊鴻銘,〈洪亮吉與孫季逑書等文排比論〉,《孔孟月刊》第33卷第6期(總390期),1995年,頁52∼53。
4. 吳德玲,〈洪亮吉的無神論思想〉,《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1輯,1996年,頁49∼73。
5. 吳德玲,〈洪亮吉人口論研究〉,《長庚科技學刊》第3期,2004,頁213∼236。
6. 方麗娜,〈洪亮吉《比雅》述評--兼談類比釋義的原則及其語義之間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第11期,2000年,頁31∼53。
7. 竺家寧,〈說文音訓所反映的帶l複聲母〉,《聲韻論叢》第4輯,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頁43∼70。(又《音韻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頁87∼113)
8. 陳素貞、高秋鳳,〈《說文》所見方言研探〉,《中國學術年刊》第8期,1986年,頁37∼90。
9. 陳梅香,〈《說文》既言「某聲」又注「讀若」之音韻現象初探--以聲母部分為主〉,《聲韻論叢》第10輯,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頁175∼208。
10. 劉建鷗,〈《說文》讀若字考音--同聲母讀若例之一〉,《復興崗學報》第46期,1991年,頁447∼460。
11. 劉建鷗,〈《說文》讀若字考音--雙聲讀若例〉,《復興崗學報》第49期,1993年,頁187∼207。
12. 王子林,〈欽安殿玄天上帝像與明永樂皇帝〉,《歷史月刊》,179期,2002年。
13. 吳季晏,〈明清政權的迭換與台灣玄天上帝信仰〉,《道教學探索第柒號》,臺南:道教學探索出版社。
14.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卷,1960年。
15. 蕭登福,〈玄天上必神格及信仰探源〉,《宗教哲學》,6卷第4期,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