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3 19: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容溶
研究生(外文):JUNG-JUNG HSU
論文名稱:台灣認購權證之實證研究---以BS、CRR、Boyle與Ritchken模型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An Empirical Study on Taiwan Warrant Market --- comparisons among BS、CRR、Boyle and Ritchken Models
指導教授:詹錦宏詹錦宏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庚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認購權證效率性錯價
外文關鍵詞:warrantsefficiencymispric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進行目前台灣認購權證市場的實證研究,並做整理及比較。本研究選擇歷史波動率及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二種價格波動率搭配Black-Scholes模型、CRR模型、Boyle模型及Ritchken四種評價模型,共估測八種理論價格來和市場價格比較並計算各權證理論價格和市價之價格誤差絕對值。希望能找出利用兩種不同波動率為基礎的四個模型,何者較適合台灣的認購權證市場。
本研究發現結果發現各權證之前一日隱含波動率優於歷史波動率,利用前一天隱含波動率所計算出來的模型理論價格和市場價格誤差絕對值較小,表示彼此之間差異不大;但以歷史波動率所計算出來的模型理論價格和市價有顯著的差異。在四種模型比較研究中,就歷史波動率而言,以CRR模型的理論價格和權證市價的價格誤差絕對值最小;而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而言,則以Boyle模型最佳。利用迴歸分法發現價內外比、距離到期日期間、標的股票價格波動率皆會影響模型的訂價誤差。
The study is an empirical research concerning warrants of Taiwan. The method is constructed under four models and two indexes to verify which model is suitable to warrants of Taiwan. “Historical Volatility” and “Yesterday Implied Volatility” are adopted as the index in the way while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 Cox, Ross and Rubinstein option pricing model”,” Boyle option pricing model” and “Ritchken option pricing model” are chosen as the tools of doing 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pricing the single-stock warrants of Taiwan.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verified by the absolute errors between eight different model prices and real market price.
First, the study verified that Yesterday Implied Volatility is much higher than Historical Volatility. Seco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 price with Yesterday Implied Volatility is much closer to market price than that with Historical Volatility. Third, the absolute pricing error is the smallest in CRR model against to other three pricing models in using Historical Volatility, but Boyle option pricing model is the best one when Yesterday Implied Volatility is implied. Besides, the absolute pricing errors will be influenced by Moneyness、Time to mature and The volatility of stock in the regress.
目錄
中文摘要 v
英文摘要 vi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選擇權評價模型 7
第二節 國外選擇權評價之實證研究-探討錯價因素 13
第三節 國內選擇權評價之實證研究-探討錯價因素 14
第四節 本研究所選擇的評價模型 16
第五節 價差因素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19
第一節 評價模型 19
第二節 研究樣本與資料來源 2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30
第一節 波動率誤差 30
第二節 價格誤差絕對值 32
第三節 迴歸分析 43
第五章 結論 47
第一節 結論 47
第二節 研究意涵 48
參考文獻 50
附錄 54
表目錄
表4-1 波動率誤差統計表 31
表4-2 以歷史波動率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分析 33
表4-3 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分析 34
表4-4 在價內外情況下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歷史波動率來估計 36
表4-5 在價內外情況下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來估計 37
表4-6 友達與台積電對數資產價格之KS常態分配檢定表 39
表4-7 在距到期日之時間不同進行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歷史波動率來估計 40
表4-8 在距到期日之時間不同進行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來估計 42
表4-9 影響模型訂價誤差的因素 44
表4-10 影響模型訂價誤差的因素-以歷史波動率估計 44
表4-11 影響模型訂價誤差的因素-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估計 4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圖 6
圖4-1 在價內外情況下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歷史波動率來估計 36
圖4-2 在價內外情況下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來估計 37
圖4-3 在距到期日之時間不同進行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歷史波動率來估計 41
圖4-4 在距到期日之時間不同進行估計各模型的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之價格誤差絕對值-以前一日隱含波動率來估計 42
一、中文文獻
王端誠,1998,「台股認購權證定價理論模式之實證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志原,2000,「增進樹狀模型評價重設型選擇權效率之方法」,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立寬,2000,「以CRR二元樹狀模型評價重設回顧選擇權」,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瑞昌,1999,「比較二項式和三項式模型評價障礙選擇權」,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何怡滿,2001,「重設型認購權證的特性、評價與實證」,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佳霖,2003,「考量信用風險下認購權證市場錯價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鴻,2000,「以Adaptive Mesh Model評價重設選擇權」,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穎,1999,「交易成本下認購權證訂價模型之預測能力-台灣認購權證的實證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志彬,1999,「含交易成本下之台灣認購權證的訂價與避險」,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青,2000,「非完全競爭下之認購權證評價:台灣之實證」,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其琳,1999,「波動性預測模型能力比較-台灣認購權證之實證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單應翔,1998,「台灣認購權證訂價模型選擇之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松男,1996,「選擇權&期貨-衍生性商品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
張紹勳、林秀娟,1995,「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陳威光,2000,「選擇權-理論、實務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

二、英文文獻
Beckers, S., 1980, “The Constant Elasticity of Variance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ption Pricing,” Journal of Finance 35, 3, 661-673.
Black, F., and M. Scholes, (1972), “The Valuation of Option Contracts and a Test of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Finance 27, 399-417.
Boyle, P., and S. H. Lau, (1996), “Bumping Up Against the Barrier with the Binomial Method,” Journal of Derivatives 1, 4, 6-14.
Boyle, P.P. (1986), “Option Valuation Using a Three Jump Process,” International Options Journal 3, 7-12.
Boyle, P.P, and S.H Lau (1994), “Bumping Up Against the Barrier with Binomial Method,” Journal of Derivatives 1, 4, 6-14.
Cox, J., S. Ross and M. Rubinstein, (1979), “Option Pricing: A Simplified Approach,”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 229-263.
Figlewski, Stephen and Bin Gao, (1999), “The Adaptive Mesh Mode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3, 313-351.
Galai, D.,(1977), “Test of Market Efficiency of the Chicago Bord Options Exchange,” Journal of Business 50, 167-197.
Kremer, J. W. and R. L. Roenfeldt, (1992), “Warrant Pricing Jump-Diffusion vs. Black-Scholes”, 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8, 2, June, 255-273.
Longstaff, F. (1990), “Pricing Options with Extendible Maturitie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 Journal of Finance, 45, 3, 935-57.
MacBeth, J. and L. Merville, (1979), “An Empirical of Examination of the Black-Scholes Call Option Pricing Model.” Journal of Finance 34, 11 73-1186.
MacBeth,J. and L.Merville,(1980), “Tests of the Black-Scholes and Cox Call Options Valuation Model,” Journal of Finance 45, 4, 285-303.
Ritchken, P. (1995), “On Pricing Barrier Options,” Journal of Derivatives 3, 2, 19-2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何榮桂、陳麗如(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內涵與精神。資訊與教育,85,22-28。
2. 張新仁 (1993) 。奧斯貝的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32,31-51。
3. 張敬宜(1997)。國小高年級學童蒸發、凝結與沸騰概念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3),321-346。
4. 15. 高超陽、盧世勳、方慧娟,「主要國家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發展、影響及政策涵義」,國際金融參考資料49期,2004年8月。
5. 何榮桂(2002)。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32。
6. 24. 儲蓉,「金融資產證券化在臺灣的運作及挑戰」,內部稽核50期,2005年3月。
7.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8.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
9. 黃勝發(2002)。找出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願因素。師說,167,17-19。
10. 程秀山、陳淑貞(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迷思與展望。教師之友,45(4),2-7。
11. 郭重吉(1995)。建構主義與數理教學。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1,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研究所。
12.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育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13. 陳啟榮(2005)。態度之探究與學習態度,菁莪季刊,17(1),53-65。
14. 陳正治(2002)。從電影中引發與設計科學教育活動之探討-以獵殺U-571為例。科技博物,6(6),31-41。
15.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