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06: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太昌
研究生(外文):Chen Tai Chang
論文名稱:論台灣之真實借貸法案
論文名稱(外文):On Truth in Lending in Taiwan
指導教授:張克章張克章引用關係張秋政張秋政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e-Chang ChangChiu-Che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庚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年百分率融資費用真實借貸法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過去在消費型借貸商品上,貸方常會隱藏真實的借貸成本,致使真實的借貸利率往往比借貸契約上的利率來得高,使得借方的權益受損。且貸方在計算借貸成本時,基礎都不盡相同,所以商品之間根本無從比較起。在1968年,美國政府基於公平正義原則,就提出了”The Truth in Lending Act”來解決這些問題,要求貸方在借貸契約上,要根據”The Truth in Lending Act”法案,真實地揭露其借貸成本。

本論文的主要貢獻為(1)針對台灣消費型借貸商品進行研究,証實此問題的真實性。(2)針對金管會在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銀行業暨保險業辦理消費者信用交易價格揭露辦法』,藉由美國法案和新加坡的個案研究,從法案內容、執行面和實用性,提出質疑與批判,並提出改善建議及方法。(3)提出一個更為簡潔易懂的公式,來揭露其利率。

藉此論文的研究與探討,讓”The Truth in Lending Act”的立法精神,能夠更加落實在台灣的消費型借貸契約上。
指導教授推薦書 i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i
授權書 iii
簽署人須知 iv
誌謝 v
中文摘要 v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台灣過去與現況 1
(一)、台灣過去狀況 1
(二)、台灣現在狀況 4
第二節 論文目的 5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美國的法案 6
(一)、借貸商品種類之劃分 6
(二)、規定所需揭露之訊息 7
第二節 新加坡的個案研究 9
(一)、名目年利率和有效年利率 9
(二)、固定本金式借款和開放本金式借款 9
(三)、年度指標利率 10
(四)、揭露方式 10
(五)、學者之爭 11
第三節 台灣的法案 14
(一)、相關費用標準之應付所有總費用 15
(二)、年百分率 15
第三章、比較與批判 17
第一節 法案規範對象 17
第二節 開放型信貸與封閉型信貸之分 18
第三節 融資費用與相關應付總費用 18
第四節 APR 與ARR與年百分率 22
(一)、年百分率定義上矛盾 22
(二)、各國單一百分率之比較 22
第五節 規範檢查與罰責 24
(一)、規範檢查: 24
(二)、罰責 25
第六節 法案實用性 25
第四章 公式簡化 27
第一節 國內三種常見還款方式 27
第二節  公式推導及簡化 29
(一)、基礎觀念 29
(二)、本息定額攤還之公式簡化 31
(三)、雙周繳款之公式簡化 40
(四)、本金定額攤還之公式簡化 41
第五章 結論 49
參考文獻 52
附錄一 54
附錄二 55
一、 英文部分
〔1〕 Broverman, Samuel A.,Mathematics of Investment and Credit, Winsted, Conn.: ACTEX Publications, 1991.
〔2〕“Credit charge and APR”, Office of Fair Trading, 2005.
〔3〕Kellison, Stephen G, The Theory of Interest, Homewood, IL : Irwin, 1991.
〔4〕Low Buen Sin, Lim Yan Chin, Philip Gerrard, “A Case Study on the Bank Interest Charges in Singapore“, 1995.
〔5〕McCutcheon, J.J. and Scott, W.F.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thematics of Finance, Heinemann: London, 1986.
〔6〕“Regulation Z Truth in Lending (12 CFR 226)”, Truth in lending regulation,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1969.
〔7〕“Truth in lending Act (15USC 1601)”,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1968.
〔8〕Truth in lending Comptroller’s Handbook,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Administrator of National Banks, 1996.
二、 中文部分
〔9〕Smart智富密技系列“房貸萬事通”,城邦文化,台北,民國93年5月。
〔10〕Smart智富密技系列 “輕鬆還錢”,城邦文化,台北,民國93年11月。
〔11〕「銀行暨保險業辦理消費者信用交易價格揭露辦法」,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台北,民國94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
 
1. 4.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4期:79-83。
2. 17. 葉銀華 邱顯比 何憲章,1997,利益輸送代理問題和股權結構之理論與實證研究,中國財務學刊,第四卷第四期:47-73。
3. 13. 黃金澤,2004年4月,談財會公報34 號下之公平價值衡量(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21期:78-82。
4. 12. 黃金澤,2003年2月,從國際間會計原則整合談我國與國際接軌之努力-以國際會計公報第39號為例(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11期:109-119。
5. 16. 葉銀華 邱顯比,1996,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關聯性之實證研究:代理成本理論,臺大管理論叢,第七卷第一期:57-89。
6. 15. 黃金澤,2004年6月,談避險會計處理新制(二),會計研究月刊,第223期:76-84。
7. 3. 柯承恩,2000,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改進建議(上),會計研究月刊,第173期:75-81。
8. 14. 黃金澤,2004年5月,談避險會計處理新制(一),會計研究月刊,第222期:125-131。
9. 18. 葉銀華,2002,從台灣上市公司網站資訊揭露看透明度,會計研究月刊,第200期:70-77。
10. 吳英長(1979)。怎樣跟小朋友講故事。國教之聲,13(2),1-5。
11. 沈六(1993)。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12. 沈六(1998)。社會學習論道德發展觀與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7-66。
13. 郭宜男(1977)。兒童教育中故事教學之研究。實踐家政學報,8,101-125。
14. 陳騰祥(1996)。從EQ談理情教育的建構與實施。國教輔導,36(1),43-51。
15. 黃瑞珍(1999)。故事結構分析法在語言學習障礙兒童教學之應用。國小特殊教育,2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