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中文書籍】
1. 台中縣政府(1996),〈總體摘要〉,《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內政部營建署。
2. 台南縣政府(2001),〈總體摘要〉,《修訂台南縣綜合發展計畫》,擬定單位:台南縣政府。
3. 朱文暉(2003), 《走向競合-珠三角與長三角經濟發展比較》。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 洪維強(2004),《大陸區域經濟概論》,台北市:鼎茂圖書。
5. 胡序威、周一星、顧朝林(2000),《中國沿海城鎮密集地區空間聚集與擴散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6. 新竹縣政府(2000),〈總體摘要〉,《新竹縣綜合發展計畫》,內政部營建署。
【學位論文】
1. 林貞雅(2002),《都市計劃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對策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2. 郭俊麟(2001),《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量產前台南地區之區域變遷》,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 彭少宏(2003),《中國大陸勞動力流動與經濟發展》,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4. 楊恩捷(2004),《緊密都市之永續性分析》,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5. 蔡淑韻(200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新竹地區發展的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6. 廖秋銘(2003),《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指標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中文期刊】
1. 李永展(2002),〈以都市指標系統談台北市之永續性趨勢〉,《都市與計畫》第29卷。
2. 袁 政(2004),〈中國城鄉一體化誤區及有關公共政策建議〉,《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93年第2期p69。
3. 鄭艷婷、劉盛和、陳田(2003),〈半城市化現象及其特徵-以廣東省東莞市為例〉,《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ZCX2─307);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原載《地理研究》2003年第6期。
4. 簡博秀(2004),〈Desakota與中國新的都市區域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12期,2004(12),p45~p68。【研究報告與其他】
1..孔憲法、黃文星(1999),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及鄰近地區跨世紀發展人力供需之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委託)
2. 施鴻志、解鴻年(1993),〈科技產業環境規劃與區域發展〉,環境產業系列之ㄧ,出版:中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施鴻志與孔憲法(1995),「國外科技園區發展經驗比較分析」,經建會委託研究,四月。
4. 葉舜贊、劉盛和、杜紅亮、陸翔興(2005),〈浙江省紹興縣的城市化特徵及其動力機制探討〉,《城鄉論壇: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城市發展研討會》。主辦︰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台灣都市計畫學會 寧波市民眾政府 主題︰城鄉統籌 協調發展。
5. 楊迅周(2006)〈區域集群化戰略及其意義〉,《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第七次河南發展高層論壇》,發布日期2006/02/18。
6. 解鴻年、胡太山(2004),〈新竹科學園區周邊人口與空間結構演化之研究〉,《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觀點探討中科特定區未來發展願景─會議手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
7. 鍾懿萍、楊雅惠(2004),〈中科效應對台中地區產業發展之影響〉,《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觀點探討中科特定區未來發展願景─會議手冊》,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開發籌備處。
【相關網站】
1. 內政部統計要覽 http://www.moi.gov.tw/stat/【95/6/15】。
2. 台灣經濟部工業局http://www.moeaidb.gov.tw/portal/index.jsp 【95/2/20】。
3. 行政院主計處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95/3/15】。
4. 行政院經建會 http://www.cepd.gov.tw/index.jsp 【95/2/20】。
5. 新竹縣市統計要覽 http://www1.hchg.gov.tw/ 【95/7/19】。
6. 台中縣市統計要覽http://www.taichung.gov.tw/index.asp 【95/7/19】。
7. 台南縣市統計要覽 http://www.tainan.gov.tw/cht/index/index.aspx 【95/7/19】。
8. 台中鄉鎮統計要覽 http://accgov.com.tw/b3b2(new).htm【95/7/19】。
9. 台南縣政府主計室http://bas.tainan.gov.tw/prg.php?con=paper_7_4.htm&url=&search=【95/7/19】。
10. 新竹鄉鎮統計要覽http://www1.hchg.gov.tw/stat/stmain.htm 【95/7/19】。
11. 新竹縣政府 http://www1.hchg.gov.tw/【95/7/02】。
12. 新竹市政府http://www.hccg.gov.tw/【95/7/02】。
13. 台中縣政府http://www.taichung.gov.tw/index.asp 【95/7/02】。
14. 台中市政府http://www.tccg.gov.tw/【95/7/02】。
15. 台南縣政府 http://www.tainan.gov.tw/cht/index/index.aspx 【95/7/02】。
16. 台南市政府http://www.tncg.gov.tw/【95/7/02】。
17. 新竹科學園區http://www.sipa.gov.tw/【95/3/17】。
18.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http://www.ctsp.gov.tw/CTSP/index.htm 【95/3/17】。
19. 台南科學園區http://www.stsipa.gov.tw/web/【95/3/17】。
20. 台中縣觀光旅遊導覽網 http://tt.taichung.gov.tw/county/cht/ 【95/7/19】。
21. 南部科學工業園區http://www.stsipa.gov.tw/web/indexGroups?frontTarget=DEFAULT【95/4/25】。
22.營建署地理資訊系統http://gisapsrv01.cpami.gov.tw/gis/I3.htm【95/4/25】。
二、英文部分
【英文期刊】
1. Douglas Webster. (2002), 《 On the Edge: Shaping the Future of Peri-urban East Asi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
2. McGee, T. G. (1991):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in Ginsberg,N, B.Koppel, and T.G.McGee(eds).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s Transition in Asi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p14~17.
3. Zhou,Y.( 1991)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 a preliminary. In: N.Ginsburg,B.Koppel and T.G.McGee (eds.).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Pp.89-112.Honolulu: Univ. of Hawaii Press.
4. Marton,A.M. and T.G.McGee(1996) Process of mega-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lower Yangzi Delta and Kunshan. Asia Geographer 15(1,2):49-70.
5. Ginsburg,N.(1991)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Asia: a new spatial paradigm. In N.Ginsburg,B.Koppel and T.G.McGee (eds). The Extende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 Pp.27-46.Honolulu: Univ. of Hawaii Press.
6. Marton,A.M. and T.G.McGee(1996) Process of mega-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lower Yangzi Delta and Kunshan. Asia Geographer 15(1,2):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