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1】內政部消防署,2002,高層建築物及消防安全檢討改進計畫。
【2】楊艷禾,2002,建築物火災避難安全性能評估方法之研究--以辦公高層建築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許力仁,2001,超高層複合使用建築物防火安全對策之研究,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4】內政部營建署,2003,建築技術規則。
【5】 陳建忠、江崇誠,2002,各類用途收容人員數之調查與研究(II)與收容人口密度計算訂定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6】陳弘毅,2003,火災學,鼎茂書局。
【7】中日高層建築技術準則與管理制度研討會會議資料,1990,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8】許宗熙、楊逸詠,2000,建築物防火避難計畫解說編訂-依用途別、型態別分類,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9】戴立群,2004,超高層建築防火避難安全檢證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
【10】沈子勝,1996,火災中人類避難相關理論分析研究,警學叢刊。【11】沈建宏,2004,廠辦建築防火安全評估法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
【12】江崇誠、沈子勝,2003,高層辦公建築避難演練驗證與避難安全評估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13】蕭大山,2003,火災風險度評估方法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
【14】楊靖威,2002,年建築物性能式防火設計程序之研究─以地下街為例,國立交通大學。
【15】陳重傑,2004,高層辦公建築火災避難安全評估之研究,中華大學。
【16】陳建忠、張寬勇,2004,既有集合住宅防火評估與管理機制之研究,內建築研究所。
【17】簡賢文、陳秋蒼,1994,台灣地區單一多人死亡建築物(火災原因分析1991.12~1993.5)建築學報第12期。【18】李威仁、賴榮平、吳宗儒,2000,從建築火災案例探討建築火災人命安全因素之研究---以85至89年高雄市發生之建築火災為例 建築學報 第41期。
【19】簡賢文,1996,建築物火災危險度評估技術及方法之探討,警政學報第十七期,p13~14。【20】簡賢文,1997,建築物火災危險度評估技術及其應用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
【21】Harold E.Nelson,”Anlytical Method of Fire Safety Desugn Overview-Numerical Grading System”,Building Reasearch Board Workshop/Conferences,p27~p28。
【22】John M.Watts,Jr.(a),1988,”Criteria for Fire Risk Ranking”,Fire Safty ScienceCo,Inx,England,p459。
【23】陳秋蒼,1989建築物火災人命安全因素及評估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
【24】DHSS,1982,”Fire Safety Evaluation(point)Scheme for Patient Area within Hospitals”,p4~48。
【25】日本建築學會,1987,安全性的評價手法,株式會社 彰國社。
【26】沈子勝,1996,避難設計與專題,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27】財團法人國土開發技術研究センター,1989,建築物の總合防火設計法第3卷--避難安全設計法,財團法人日本建築センター。
【28】田中、荻原、高山、大宮、若松,1991,關於避難安全規定之研究(1-3),日本火災學會研究發表概要集。
【29】林文賢,1995,從火災時人類逃生避難行為探討公眾使用建築物逃生避難通道設計準則,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0】丁育群,1987,高層建築防火規劃設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實業研究所博士論文。【31】黃楚材,1988,火災中避難行為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2】王琳、白璐,1989,火災情形下住宅居民的溝通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
【33】堀內三郎、保也健治郎、室崎益輝,1998,新版建築防火,朝倉書局。
【34】內政部消防署,2004,消防法。
【36】內政部消防署,2004,各類場所消防設備設置標準。
【37】葉俊興,2000,超高層建築物消防搶救管理策略之研擬,台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38】潘德倉,1996,住宅火災人命安全評估方法之研究以六層以上集合住宅為對象,中央警察大學。
【39】內政部統計處,2005,全國火災次數、起火原因及火災損失統計表。
【40】台北市政府工務局,2006/02,建築管理課提供建築管理資料,本研究進行調查。
【41】台北市政府消防局,2006/02,火災調查課提供火災報案紀錄,本研究進行調查。
【42】高雄市政府工務局,2006/01,建築管理課提供建築管理資料,本研究進行調查。
【43】高雄市政府消防局,2006/01,火災調查課提供火災報案紀錄,本研究進行調查。
【44】日本建築中心,1992,新建築防災計畫指針--建築物防火避難設計計畫解說說明書,新日本法規出版株式會社。
【45】陳建忠、彰寬勇,2003,高層建築營運時防火管理機制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46】陳統壹,2002,高層建築物消防安全管理對策,台北縣消防局研究計畫。
【47】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公共安全白皮書,2004,高層建築物建築及消防安全管理標準作業程序。
【48】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4,建築物防火避難安全性能驗證手冊,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9】日本建築中心,1992,新建築防災計畫指針--建築物防火避難設計計畫解說說明書,新日本法規出版株式會社。
【50】游能君、高士峰、張寬勇,2005,住商複合建築物火災危險評估與防火避難安全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1】吳彥輝,1999,運用模糊層級分析法與管理才能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52】吳俊逸,2000,運用building-exodus避難軟體進行避難所需時間--以新店地下捷運站為例,中央警察大學消防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3】許宗熙、陳光敏等,高層建築防災自動化技術國內外資料現況調查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民國八十三年。
【54】何明錦、林慶元等,1998,複合建築物避難逃生設施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55】黃楚材,1998,火災中避難行為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