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6 00:49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蔡奇翰
研究生(外文):
Chi-Han Tsai
論文名稱:
開放空間對都市視覺景觀影響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信義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The impact research of the open space to metropolis vision landscape. -Using Taipei Xinyi District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陳天佑
指導教授(外文):
Tian-Yow Cher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9
中文關鍵詞:
開放空間
、
景觀知覺偏好
、
心理模式
、
SD語意分析法
、
知覺因子
外文關鍵詞:
Open space
、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by chance
、
psychological pattern
、
SD meaning analytic method
、
consciousness factor
相關次數:
被引用:
21
點閱:2410
評分:
下載:585
書目收藏:7
開放空間因景觀組成的形式而呈現不同風貌,間接也影響了視覺的感受,希望能藉由其整體景觀來探討對視覺影響程度,因此本研究是從大眾知覺的景觀偏好觀點,來探討開放空間之視覺景觀的組成構面,透過不同性質之開放空間,分析其景觀知覺因子,並結合心理模式及認知模式,以瞭解個人的知覺偏好及影響開放空間之景觀知覺構面,藉由成果之整合能提升都市視覺景觀有所助益。
本研究以信義區商圈為研究案例,包含了三種廣場類型,首先對信義區開放空間進行現況調查,以了解此三種廣場不同景觀組成的特質。第二部分以SD語意分析法Kaplan(1998)的評估模式,將開放空間景觀屬性及特質作分析,從不同廣場類型找出相同景觀知覺構面。而景觀知覺偏好的研究變項包含了景觀偏好、美感、熟悉度及知覺因子等共計18項。再將其中15項知覺因子透過因子分析產生四個因素構面;以景觀結構性、景觀多樣性、景觀統一性及景觀自然性四個構面為依變項,由各構面解釋能力來找出影響開放空間的主要構面。最後利用獨立樣本T 檢定,瞭解受測者背景特性與影響景觀知覺偏好的關係。本研究以信義區廣場上民眾為受測對象,資料分析方法採用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進行結果的描述,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植栽數量直接影響廣場空間的景觀偏好及美感的形成。
二、景觀中視覺複雜性越高,視覺吸收力越大,景觀多樣性及景觀熟悉度二個構面為三個 廣場景觀最重要因素構面,也顯示廣場所須具備特色。
三、自然因子的運用如:水、光,可以增加景觀知覺親密感與景觀豐富度。
四、景觀異質性可以透過二種以上景觀要素來得知,視覺穿透力與結構性將是影響這種的主要因素。
The open spatial landscape quality presents different styles because of the landscape composition forms. It has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visual feeling.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an discuss by its overall landscape to the vision influenc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from the populace consciousness landscape by chance, discusses vision of landscape the opening space composition construction surface.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heterogeneity the open space, analyzes its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factor, and union psychology pattern and cognition patter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ndividual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by chance and landscape of consciousness construction surface the influence opening space. Through the conformity of the achievement, on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metropolis landscape.
This research used Taipei Sinyi District as the sample research case, and it includes three plaza square types. First of all, we carried on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o the good faith area opening spaces. We understand different landscape nature composition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all three squares. Second of all, by using the appraisal patterns of SD meaning analytic method (Kaplan 1998), we will discover opens the spatial landscape attribute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analysis. The different spatial type has the different consciousness construction surface production. The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by chance research has contained the landscape by chance, the esthetic senses, familiars and consciousness factors and so on the total 18 items. 15 out of 18 consciousness factors produced four factors constructions surfaces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Take the landscape constitutive property, the landscape multiplicity, the landscape unity and the landscape nature as four constructions surfaces. We use explanation ability of each construction surface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opening space as main construction surface. At last, we use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 examination to understand the measuring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fluence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by chance relations. This research used people who are in Taipei Sinyi District Square as sample objects. In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s used are the factor analysis, the independent sample T examinati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 this research, we obtained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Plants quantity direct influence square/plaza space’s landscape druthers and the esthetic sense formation.
2.In the landscape, the higher of visual complexity, the visual absorbing power is bigger. Therefore, the landscape complexity, landscape multiplicity and landscape familiar ar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of plaza/square landscape. Also demonstrated the plaza/square must have these characteristics.
3.Natural factor utilization for example: The water, the light, may increase the landscape consciousness intimate feeling and the landscape abundance
4.The landscape non-uniformity may penetrate more than two kinds landscape essential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to know that, the visual penetrating power and the constitutive property affect this kind of primary factor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謝 誌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4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開放空間的相關理論 6
第二節 廣場空間相關理論 10
第三節 景觀知覺偏好相關理論 12
第三章 案例操作 18
第一節 研究地點之選擇 18
第二節 初步調查 1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8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32
第四章 調查結果與分析 34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34
第二節 不同廣場類型之景觀知覺偏好 37
第三節 不同廣場知覺因子之因素粹取 40
第四節 景觀偏好推估模式之建立 48
第五節 受訪者基本特性對視覺景觀影響之分析比較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附錄一 景觀知覺變項定義整理表三十種類型 59
附錄二 「開放空間品質對都市視覺景觀影響評估」調查表 62
附錄三 各廣場知覺因子分析表 64
附錄四 知覺因子之因素分析 66
附錄五 多元廻歸分析表 69
一、專書
1.王秀娟(2002),《綠地計畫之理論與實證》,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郭瓊瑩等譯(2002),《道法自然》,田園城市。
3.張啟德(1996),《景觀生態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宋伯欽譯(1999),Kevin Kynch 著,《都市意象》,台北,臺隆書局。
二、期刊
1.黃定國(1992),《從休閒理論探討台北市市區開放空間設計指標及準則之研究》,國立台北工專第25 之2 期學報,P.195-262,台北。
三、學位論文
1.李鈴華(2005),《街頭廣告招牌對來台旅客感受台北街景意象影響之分析》,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2.李素馨(1983),《視覺景觀資源評估之研究- 以台北縣坪林鄉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3.邱秀慧(1985),《高雄市都市景觀特性之研究》,文化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4.周欣宜(1992),《開放空間語詞演變之研究---以「廣場」認知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5.林巧倩(1994),《道路景觀變化對視覺景觀品質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6.陳富義(1998),《站前廣場規模之檢討分析》,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7.陳育文(2004),《廣告招牌及植栽對視覺認知與街道景觀偏好之影響》,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8.黃漢洲(1987),《都市街道景觀管制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9.黃國誌(2005),《赤嵌文化園區都市景觀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10.黃富瑜(1998),《淡水捷運線使用者對沿線景觀知覺與偏好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11.黃瑞楠(2004),《台北市開放空間規劃評析與展望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12.許育瑞(2001),《新市區建設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統都市設計規範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13.曾緯民(2004),《野溪生態工法護岸與護岸草本植栽密度對視覺景觀偏好之影響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14.曾智霖(2003),《街道附加物對文化景觀街區之視覺影響評估研究-以迪化街北段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5.曾瓊瑤(2003),《民眾參與新竹市東門城護城河河岸空間規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16.湯潔新(1997),《台北市大型集合住宅沿街面視覺景觀研究》,中華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鄭嘉玲(1997),《以景觀碎裂結構整合生態與審美之分析模式-以臺北都會邊緣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博士論文。
18.鄭建科(2003),《都市公共開放空間之環境品質與社會生產-台北市西門町地區之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19.蔡淑瑩(1981),《都市廣場之研討─以臺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
20.盧芬芬(1997),《實施都市設計地區都市開放空間原則性規範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21.魏顯權(1992),《大型人為設施物對風景區視覺景觀品質影響之研究-以核四廠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22.龍宗彥(2004),《以型構與行為分析觀點探討都市開放開放空間系統之設計議題-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23.謝伯昌(1995),《都市開放性空間模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4.鍾政偉(2002),《景觀知覺偏好與地景結構指數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5.羅仁豪(2004),《台中市綠地、廣場、廣兼停、停車場用地 之綠化與保水效益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四、英文專書
1.Chapin F. Stuart (1969), The Land Use Plann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
2.Daniel,T.C. and T.C.Brown (1990),Scaling of Ratings:Concepts and Method.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293
3.Ittelson, W. H (1978),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Vol. 10, No.2, PP.193-213
4.Zube, E.H., Sell, J.L. & Tayolr, J.G. (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Vol.9, pp.1-33
5.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Cambridge Univ. Press.
6.Kaplan, S., Kaplan, R., & Wendt, J.S (1972), “Rated Preference and Complexity for Natural and Urban Visual Material,”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Vol.12, No.4, pp.354-356.
7.Nasar, J. L. (1999). Visual preferences in urban signscap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1(5), 671-691.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視覺景觀資源評估之研究-以台北縣坪林鄉為例
2.
民眾參與新竹市東門城護城河河岸空間規劃之研究
3.
景觀知覺偏好與地景結構指數關係之研究
4.
淡水捷運線使用者對沿線景觀知覺與偏好之探討
5.
都市開放性空間模式研究
6.
廣告招牌及植栽對視覺認知與街道景觀偏好之影響
7.
街道附加物對文化景觀街區之視覺影響評估研究-以迪化街北段為例
8.
開放空間語詞演變之研究---以「廣場」認知為例
9.
都市街道景觀管制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10.
都市公共開放空間之環境品質與社會生產——台北西門町地區之個案
11.
都市廣場之研討─以臺北市為例
12.
實施都市設計地區都市開放空間原則性規範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13.
新市區建設地區公共開放空間系統都市設計規範之研究
14.
台中市綠地、廣場、廣兼停、停車場用地之綠化與保水效益研究
15.
以型構與行為分析觀點探討都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之設計議題—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
1.
17.陳秀瑩。2002。大豆之機能性與其分析方法。食品工業34(10):18-25
2.
19.鄭靜桂。1997。蛋白質之水解與水解液之利用。食品工業31:19-28
3.
14.劉毓蕙。2004。水解蛋白的特性及應用。食品工業36(2):19-24
4.
20.蘇遠志,2003。聚麩胺酸(γ-PGA)之發酵生產與應用。生物產業14(3):183-190
5.
2. 宋文娟,「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研究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第二卷,第二期,第11-20頁(2001)。
6.
13.廖哲逸。2003。納豆激酶之機能性。食品資訊 198:66-71
7.
16.陳仲仁 。1997。黃豆蛋白的組織、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上的應用。食品工業29(3):19-28
8.
4. 邱淑芬、蔡欣玲,「德爾菲預測術一種專家預測的護理研究方法」,護理研究,第4卷,第1期,75-78,(1996)。
9.
10.邱思魁、曹惠霖、蕭泉源。1996。產地與魚種不同柴魚之呈味成分及品質差異。食品科學 23:197-205
10.
9.黃卓治、辛志勳、張文重。1977a。納豆菌之研究Ι納豆菌培養條件之檢討。屏東農專學報 18:69-75
11.
2.朱燕華。1994。淺談大豆蛋白質及其應用。食品工業26(1):15-18
1.
以型構與行為分析觀點探討都市公共開放空間系統之設計議題—以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例
2.
都市公共開放空間之環境品質與社會生產——台北西門町地區之個案
3.
台北市開放空間規劃評析與展望之研究
4.
開放空間語詞演變之研究---以「廣場」認知為例
5.
都市開放性空間模式研究
6.
台南市中西區巷弄視覺景觀構成之研究
7.
從都市森林理論建立都市綠網功能價值評估因子之研究
8.
都市發展下的正義問題--台北市信義區的三個個案研究
9.
居民對都市中不同戶外休閒空間使用性研究
10.
建築基地留設之開放空間與城市居住環境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11.
都市公園生態空間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公園鳥類為例
12.
開放空間邊界使用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為例
13.
街道附加物對文化景觀街區之視覺影響評估研究-以迪化街北段為例
14.
都市公園綠地連接度之探討─以台北市大安區為例
15.
都市消費空間之研究-以無印良品的空間策略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