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7 10: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鈿瑜
研究生(外文):Lin-Dian-Yu
論文名稱:台灣傳統風格住宅建築塑造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Molding Taiw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tyle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指導教授:姚鹿鳴姚鹿鳴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傳統建築住宅建築風格塑造
外文關鍵詞:traditional architectureresidential buildingmolding sty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35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7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多年來台灣的經濟成就被引為奇蹟,熱衷追求物質成就的結果,卻導致社會各種混亂般的怪現象,精神文明似乎沒有隨著經濟而成長,一切價值判斷皆以現實功利為準則,文化精神倒成了可有可無的生活點綴。其中建築的發展就是此怪現象之一,建築業就在這種環境背景裡,追求票房式樣、模仿、嘩眾取寵、短視近利,不肯觸及文化傳承這般嚴肅沉重的問題。泰半建築師也只不過是將本求利的建築商人罷了,誰管本土建築型塑的理想、傳統建築的傳承意義。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追求自我認同發展台灣本土特色為首要的目標中,本土住宅建築氛圍的塑造是很重要的一環。然而台灣豐富且多元的歷史背景特色,在歷經多國文化的融合之後,住宅建築雖然呈現出有別於大陸傳統形式的風貌,但這些複雜的組合特色使得台灣住宅建築傳統性與本土性的認同,延伸到民族的認同卻成為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台灣傳統建築文化在強勢文化的侵入影響下逐漸消失或同化,傳統建築文化要有進一步的改變與創新,必不能永遠依靠西方文化的滋養,重新在自有的建築文化中尋求建立一套本土的建築語彙與文化價值觀是當務之急。本土建築風格的型塑與應用,是一項本土深層文化美學觀念的問題,筆者不可能在此提出放諸四海皆準的型塑應用手則,只能以原則性的觀念,提示各種設計應用的途徑及期間可能觸及的問題作出建議。當代本土住宅建築風格的前途開拓工作,仍有賴於建築專業者不斷的實踐創作與當代本土建築美學共識的建立。

本文以研究台灣傳統建築空間型式的發展與脈絡為起點,探討傳統建築空間形成的背景與特質。然後檢討分析民宅建築型式發展的本質與關係,藉由探討台灣近代傳統建築特色應用發展迄今所存在的論述與實踐案例,對比傳統建築特色與當代建築的優劣條件,以為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元素,並嚐試著做出可被廣泛接受的當代傳統建築風格型式應用設計的原則與範圍建議作為文章的總結。
The economical success of Taiwa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iracle in the past years. However, the culture in Taiwan did not develop with economical growth. Criterion is not based on the culture but utilitarianism. For instance, architecture tend to tilt toward novel、fashion、claptrap and nearsightedness from a parochial view of utilitarianism. Because of utilitarianism and mercantilism, most architects cannot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idea of molding local architecture and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dentifying of local culture in Taiwan, included local architecture, is important to face the global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merging of multinational cultures, however, local architecture in Taiwan differed to the traditional one in Mainland China. These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difficult to develop identification of Taiwan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in Taiwan was gradually disappeared by the incursion of ascendant culture.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local architecture vocabulary and culture values to transform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in Taiwan. The style and applic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is an issue about local culture and esthetics. The formation of local architecture style and esthetics require ongoing efforts from architects and experts. The author tries to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cept of principl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intrinsic property and architecture style. The possibility to combin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housing in Taiwan is also evaluated. Conclusively, this study integrates tradition with modern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designs of application of architecture in the present day ar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定義--------------------------------------------------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二章 住宅建築型式特性探討----------------------------------9
第一節 住宅的實質意義--------------------------------------------------9
2-1-1對生活環境的控制--------------------------------------------10
2-1-2思想與觀念的延伸--------------------------------------------11
第二節 住宅建築風格的影響因素-----------------------------------------13
2-2-1天然環境因素------------------------------------------------13
2-2-2營建背景因素------------------------------------------------17
2-2-3人文思想因素------------------------------------------------21
第三節 住宅形式的發展趨勢---------------------------------------------26
2-3-1回饋與修正行為----------------------------------------------26
2-3-2區域差異性趨勢----------------------------------------------28
2-3-3主要影響因子的變化------------------------------------------29
第四節 小結-----------------------------------------------------------31
第三章 台灣住宅建築的發展脈絡探討---------------------------33
第一節 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之發展與脈絡-----------------------------------33
3-1-1中國傳統木構造的成型----------------------------------------33
3-1-2中國傳統建築南北差異與特色----------------------------------36
第二節 中國南方閩客傳統住宅建築之發展與脈絡---------------------------40
3-2-1閩客人文與環境背景------------------------------------------40
3-2-2閩客傳統民居特色--------------------------------------------44
第三節 台灣傳統住宅建築之發展與脈絡-----------------------------------47
3-3-1台灣傳統建築與南方閩客傳統建築之關係------------------------47
3-3-2台灣傳統建築體系與組成--------------------------------------50
3-3-3日據時期建築文化的影響--------------------------------------55
3-3-4台灣戰後住宅建築之發展與脈絡--------------------------------57
第四節 小結-----------------------------------------------------------61
第四章 台灣住宅建築環境限制與背景探討-----------------------63
第一節 台灣當代主要住宅建築型態---------------------------------------63
第二節 台灣當代住宅建築問題與限制-------------------------------------66
第三節 台灣傳統建築現代化歷程-----------------------------------------74
第四節 小結-----------------------------------------------------------80
第五章 台灣傳統風格住宅建築特色探討-------------------------81
第一節 土地區劃對建築配置特色之影響-----------------------------------81
5-1-1 街廓規劃特色------------------------------------------------82
5-1-2 土地分割----------------------------------------------------86
5-1-3 建築配置之空間特性------------------------------------------89
第二節 現代建築運用傳統元素之方式-------------------------------------95
5-2-1立面構成與組織特色------------------------------------------95
5-2-2 建築元素特色應用--------------------------------------------98
5-2-3 質感與色彩特色應用-----------------------------------------116
第三節 裝飾對建築風格之影響------------------------------------------119
5-3-1傳統建築裝飾特色-------------------------------------------119
5-3-2傳統風格的現代建築之裝飾應用-------------------------------123
第四節 小結----------------------------------------------------------132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35
第一節 住宅建築型式特性與趨勢----------------------------------------135
第二節 台灣傳統風格建築塑造------------------------------------------138
第三節 後續研究------------------------------------------------------144
參考文獻--------------------------------------------------145
王其鈞,1993,中國傳統民居建築,台北南天書局
王鴻偕、黃世孟、陳亮全、畢恆達,1993,公寓大廈居住使用之調查,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王錦堂,1994,環境設計應用行為學,東華書局
王伯祺 2000,清代福建鹽業運銷制度的改革-從商專賣到自由販賣,暨大碩論
石志偉,2002,傳統街屋空間使用特性之研究,成大碩論
何如,1991,中國古典建築裝飾藝術,淑馨出版社
何友峰、王小璘,1993,國民住宅空間標準之建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汪平井上聰譯,1996,中國民居研究,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李重耀,1991,林泰安古厝拆遷計畫,詹式書局
李乾朗,1996,台灣建築閱覽,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乾朗,1978,台灣建築史,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乾朗,1986,華夏之美-建築,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乾朗,1990,傳統建築入門,行政院文建會
余東升,1995,中西建築美學比較研究,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會承,1995 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藝術家出版社
林嘉書,林浩,1992,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博遠出版有限公司,華夏書坊
林義傑、1998、台灣傳統廟宇屋頂型構之分析一個形式研究方法論的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林泓祥,1989,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空間構成織研究,成大碩論
林衡道、1977、台灣勝蹟採訪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杜潔祥編,1986,傳統建築論文集,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吳學軒,2003,台灣傳統合院建築形態建構之初探,雲科大碩論
吳明修,1994,台灣住宅居住行為之調查分析
洪肇陽,1988,台灣地區住宅生活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
徐福明、台南市媽祖廟建築之變遷
徐明福,1993,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胡氏書局
徐維志,1990,由街道空間感之塑造看台北之市街,造園季刊,革新版第一期
高燦榮,1995,台灣古厝鑑賞,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高燦榮,1989,燕尾 馬背 瓦鎮,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荊其敏,邱上嘉,1991,中國傳統民居百題,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
孫全文,1995, 中國建築空間與型式之符號意義,IHTA 研究報告
黃為雋,尚廓,1993,閩粵民宅,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黃炳均,1998,台灣北部客家祠堂之研究,中華大學碩論
梁宇元,1988,清末北埔聚落構成之研究,成大碩論

許雅惠,2003,金門家廟建築營建技術之研究,雲科大碩論
許東旭,2002,台中地區住宅市場發展趨勢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
陳益仁,1989,從領域理論試探住宅之空間架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
陳叡劭,從規劃設計與使用型態探討集合住宅之空間計畫,1997,碩士論文,台灣技術學院。
陳叡劭,1997,從規劃設計與使用型態探討集合住宅之空間計畫,台灣技術學院碩論
詹秀芬,1983,由中國藝術精神探討中國建築之特質,成大碩論
張永堂等,1996,新竹市政府新竹市志
張甡壽,1988,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單體建築構成之研究,成大碩論
張瓊方,1998,臺灣傳統漢式厝屋空間名稱之研究,中原碩論
張金鶚等著,1983,台灣住宅實質環境規劃設計及評估原則,詹氏書局,p8。
張金鶚,1990,住宅問題與住宅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
張柏福,2003,兩岸文化資產保存法制之比較研究,海大碩論
張湘揚,1993,台灣地區公寓式集合住宅的起居室、餐室及臥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與建築空間計劃之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
楊正義,2003,古蹟建築符號在造型設計上之運用,大業大學碩論
楊禧祥,1984,中國傳統合院建築空間型式之研究及其應用於台灣當代建築之可行性探討,淡大碩論
曾湋茹,2002,北埔傳統聚落之文化資源商品化現象, 東海碩論
趙莒玲,1996,中央月刊社重修台灣省通志台灣開發故事,中央月刊社
狄瑞德,華昌琳,1971,台灣傳統建築之勘查,東海住宅與都市研究中心
劉敦楨等,1994,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書局
劉嘉珍,2002,六堆舊市街生活與空間組構之研究以後堆內埔廣濟路街屋為例,成大碩論
劉淑音,2003,台灣傳統建築吉祥裝飾-集瑞構圖的表現與應用,台北大學碩論
郭炳宏,1992,台灣現代建築地域主義初探,成大碩論
游仁君,2000,北埔傳統聚落觀光發展與空間行為模式之研究,東海碩論
鄭森毅,1998,台灣傳統街屋構造類型變遷之初探,雲科大碩論
鍾明樺,2002,台灣閩客傳統民宅構造類型之研究以旗山鎮與美濃鎮為例,雲科大碩論
喻肇青主持,1992,國民住宅計畫準則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
潘谷西等,1994,中國建築史,六合出版社
狄瑞德,華昌琳,1971,台灣傳統建築之勘查,東海住宅與都市研究中心
盧昱宏,1996,台灣地區住宅單元儀典空間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蕭梅,1968,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東海大學
傅朝卿,1993,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劉滌非:<唐代詠昭君詩的研究--兼論唐宋詩氣象>,《大陸雜誌》第九十二卷第三期(1900年)
2. 張高評:<王安石明妃曲及其寫作特色>,《國文天地》十五卷十二期
3. 劉志清:<蘇武傳裡的「和親」--王昭君其人與其事>,《國文天地》十二卷三期
4. 林恩顯:<漢代和親政策研究>,《人文學報》第十四期
5. 吳振清:<中國歷史上的和親綜述>,《歷史月刊》1997年1月號
6. 陳生璽:<漢代的匈漢關係與昭君「和親」>,《歷史月刊》1997年1月號
7. 杜家驥:<隋朝與突厥和親評述>,《歷史月刊》1997年1月號
8. 許盛恆:<唐代的和親>,《歷史月刊》1997年1月號
9. 杜家驥:<清朝皇族與科爾沁蒙古的聯姻>,《歷史月刊》1997年1月號
10. 林恩顯、崔明德:<論中國古代和親的功能及影響>,《人文學報》第三卷第二十期
11. 薛良元:<談敦煌變文中的孟姜女和王昭君>,《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七卷第六期
12. 林元輝:<賣身買得千年名--論中國人的自殺與名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
13. 林惠萍:<李白詩中的月亮意象--以靜夜思、王昭君、把酒問月為主>,《傳習》第十二期
14. 周建渝:<重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八期(2001年)
15. 翁文嫻:<一個意象在詩中純熟的程度(上)>,《藍星詩刊》第二十八期(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