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立足於二個分析觀點,對原文(日文)的理解以及在譯文(中文)上的表達。第一個研究項目是「連體修飾語的處理」。日文句子結構上經常可見主語的前面有一長串的連體修飾成分,此為日文特色之一。比方說,「爆撃直後のドレスデンを列車で通過した17歳の青年が、後に語っている。」像這樣由連體修飾成分所構成的長句子,甚至是所謂的多重構造,亦即一個句子裡有二個以上的複雜連體修飾成分存在。本論文即是以日文上的意思理解以及中文上的表現方式為出發點,針對此類長句子的處理手法加以分析探討。 第二個研究項目是「從屬關係的處理」,例如「鳥小屋の中の見知らぬ鳥のような彼女に魅せられ一緒になった。」即是內含從屬關係的句子。相較於中文必須清楚講出你我他等主語,日文則因為所使用詞彙表現的關係,而可將動作主體或對象省略不提卻不致因而引起讀者誤解。但對台灣譯者而言,翻譯此類句子時往往因為無法正確判斷其中的從屬關係而造成誤譯。本論文即在正確掌握原文的從屬關係之後,研究透過何種手法方可將從屬關係清楚傳達於譯文之中,藉此針對翻譯技巧加以探討。 第三個研究項目是「加譯與減譯」。日文句子中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但卻無礙於文章理解,比方說前述從屬關係中被省略的主語和人稱等;另外也有部份日文句子中的成分若翻譯成中文則顯得多餘,或是在譯文中不具備實質作用,例如“ところ”、“もの”、“という”等等。本論文即探討在翻譯長句子時,加譯與減譯扮演何種角色,並為長句子的加譯與減譯手法提出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點,本論文藉由分析譯文例句來找出台灣譯者的問題點。同時在檢討問題點之後作出適當譯句,再透過對適當譯句的分析,以掌握翻譯日文長句子時的必要技巧,並且提出解決問題點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