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1.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灣總督府,1926。
2.林文龍,《台灣中部的開發》,常民文化,1998。
3.林泓祥,《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空間構成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9。4.林邦輝,《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營建與施工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1。5.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出版社,1990。
6.李乾朗主持,《傳統營造匠師派別調查之研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7.李乾朗,《台灣建築閱覽》,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
8.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北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
9.李乾朗,《台灣傳統建築匠藝一~五輯》,燕樓古建築出版社,1995~2002。
10.李乾朗,《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1988,燕樓古建築出版社出版社。
11.沈大豪,《大木匠師陳專琳『篙尺』設計程序及其意義分析》,淡江大學碩士論文,1999。12.洪敏麟編簒,《重修台灣省通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13.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14.徐裕健,《台灣傳統建築營建尺寸規制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0。15.吳奕德,《澎湖廟宇建築形式衍化之研究》,1992,中原大學碩士論文。16.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1960。
17.周璽,《彰化縣誌》,彰化文獻委員會,1969。
18.陳宗仁,《彰化開發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19.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文化,1987。
20.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21.陳夢林,《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1962。
22.陳亦榮,《清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東吳大學,1991。23.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社,1979。
24.徐明福,《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1993,胡氏圖書。
25.梁思成編著,《清式營造算例及則例(附圖版)》,狀元出版社,1984。
26.侯幼彬、李婉貞,《中國古代建築史圖說》,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
27.姚承祖原著、張志剛增編、劉敦楨校閱,《營造法原》,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
28.張甡壽,《清末新埔客家傳統民宅單體建築構成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89。29.張玉瑜,《福建民居區系研究》,東南大學碩士論文,2000。
30.張玉瑜,《實踐中的營造智慧─福建傳統大木匠師技藝搶救性研究》,東南大學博士論文,2004。
31.蔡文彩編篡,《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 住民志 聚落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32.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33.黃秀政等,《台灣史志論壇》,1999,五南圖書。
34.薛元化,《台灣開發史》,三民書局,2002。
35.閻亞寧主持,《彰化縣第三級古蹟關帝廟調查研究》,中國技術學院,2002。
36.閻亞寧,《台灣傳統建築的基型與衍化現象》,東南大學博士論文,1996。
37.閻亞寧,《台灣傳統建築的基型觀念》,第三屆建築學會論文集,1990。
38.閻亞寧,《台灣傳統建築大木作構材製作程序與組合方式之研究》,長松出版社,1989。
39.藤島亥志郎,《台灣的建築》,彰國社,1954。
40.廖芳佳,《傳統大木匠師許漢珍廟宇作品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9。41.賴盟騏,《八卦山的故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42.曹美良等,《山城古厝 南投縣傳統民宅調查》,南投縣立文化中心,2000。
43.許雪姬、賴志彰主持,《彰化民居》,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4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彰化市志》,彰化市公所,1997。
45.員林鎮志編輯委員會,《員林鎮志》,員林鎮公所,1990。
46.蔡相輝總編、張瑞城等撰稿,《芬園鄉志》,芬園鄉公所,1998。
47.黃繁光等撰稿、周宗賢等總編,《二水鄉志》,二水鄉公所,2002。
48.洪敏麟主編,《草屯鎮志》,草屯鎮志編篡委員會,1986。
49.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南投市志》,南投市公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