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院衛生署中華中藥典中藥集編修小組:中華中藥典,行政院衛生署編印,臺北 2004。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五年版一部,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 2005。
3.The Society of Japanese Pharmacopoeia: The Pharmacopoeia of Japan. Fourtenth Edition,廣川書店,東京 1996。
4.韓國草藥藥典編委會:The Korean Herbal Pharmacopoeia,漢城 2002。
5.韓國藥典Kore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Korean Pharmacopoeia English Version(8th ed.). The Yak-up Shinmoon 2003 .
6.鄧清:八角茴香的真偽鑑別,基層中藥雜誌 1999;13(3):28。
7.叢登立、王廣樹、孫靖傑、王麗娟、任喬森:人參葉生藥學研究 2004;4(5):5-14。
8.趙春麗、張小麗:太子參、肉蓯蓉飲片簡易真偽鑑別方法,北京軍區醫 1999;12:11(6):413。
9.範力力、趙色萍、田力:木香子、水飛薊與牛蒡子的鑑別,中國中藥雜誌,北京市藥品檢驗所 1995;20:5。
10.何玉鈴:臺灣市售牛膝類藥材之生藥學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11.李欣:對《中國藥典》火麻仁的討論,基層中藥雜誌,山東省威海市衛生學校 1998;12 (3):58。
12.羅燕梅:市售中藥石膏的鑑定及品質考察,中草藥 2000;31:2。
13.吳智高:南沙參與北沙參的鑑別,海峽藥學,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2004;6(4):95-2。
14.許辭碎:朴硝、芒硝、玄明粉的辨異,海峽藥學 1996;8:4。
15.董豔麗、王蕾、廉景奎、韓靜、翟鐵宏:半枝蓮及其混淆品的鑑別研究,時珍國醫國藥 2003;4:223。
16.王倬:血竭與龍血竭及其偽品的鑑別,時珍國醫國藥 2005;(3):269。
17.郭偉:決明子三個品稗的相互鑑別,天津藥學 1996;8(4):76-77。
18.馬立軍:京大戟、紅大戟、草大戟的鑑別,基層中藥雜誌 2000;14(5):29。
19.黃健梅:紅花與摻假紅花的鑑別,實用中醫藥雜誌 2003;19(7):380。
20.胡雙豐:蒼朮與關蒼朮的鑑別,傳統醫藥 2005;1 (14):60。
21.溫小琴:穀精草真偽鑑別,時珍國醫國藥 2001;12(4):300。
22.程蓮銀:沉香與其偽品的鑑別,湖北中醫學院學報 2000;3 (2):23。
23.晃克、戴克敏:中藥卷柏的鑑別與商品調查,上海醫科大學學報 1997;24(2):155-156。
24.竇忠健:草果與草豆蔻的鑑別,時珍國醫國藥 2004;15(11):769。
25.戚秀萍、侯滄:黑胡椒蓽澄茄與南五味子性狀鑑別,時珍國醫國藥 2000;11(5):423。
26.邢協望:柿蒂及其偽品油柿蒂的鑑定,湖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1;1(1):29。
27.茅莉萍,張麗雲:胖大海的真偽鑑別,海峽藥學 2005;17(5):77-78。
28.楊俊、袁傑:蓮鬚及其偽品荷花玉蘭雄蕊的鑑別,中藥材 1996;19(2):78-79。
29.付素珍、徐小瑞、寇建新、李勉:海金沙的摻偽鑑別,時珍國藥研究 1995;6(4):33。
30.李雅文、魏曉明:桑螵蛸及其類似品的鑑別,中醫藥學刊 2004;22(4):768。
31.杜澤鄉:紫草混偽品金櫻根的鑑別,中草藥 1995;26(9):487。
32.劉小娟:紫菀及山紫菀鑑別的比較,學會月刊 2000;12:39-40。
33.賈道偉:胡麻仁與黑芝麻等常用中藥的性狀鑑別,內蒙古中醫藥 2005;4:30。
34.金珍錢:真偽馬勃的顯微鑑別,傳統醫藥 2003;12(9):58-59。
35.盧彤宇:西紅花及其偽品鑑別,長春中醫學院學報 2005;21(2):27。
36.郭耀武、楊瑞瑞:冰片偽品及摻偽品的鑑別,時珍國藥研究 1998;9(3):237。
37.吳梅瑞:中藥赤石脂的來源及鑑定,時珍國醫國藥 1996;3:49。
38.盛平欽、盛曙光:淺談青果與藏青果,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1996:34。
39.劉會前,兒茶品種的鑑別,時珍國藥研究 1997;8(2):160-161。
40.鄒愛東、張群、趙曉春、潘衛三: HPLC法測定青黛中靛玉紅的含量,實用藥物與臨床 2004;7(3):13。
41.曹紅、劉雲:青黛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中國藥品標準 2002;3 (2):51。
42.王慕鄒:常用中草藥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科學出版社 1999。
43.樑文法、閉業範、陳通、廬華、陳勇、甄漢深:層掃描法測定菘藍根和葉中靛玉紅與靛藍的含量,中草藥 1990;21(4):11-12。
44.陳迪華、謝晶曦:中藥青黛的化學成分,中草藥 1984;15(12): 534-536。
45.何玉鈴:板藍根、大青葉及青黛之生藥學及藥理學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博論文 2001。
46.邱年永、張光雄、鄧伯林:柱層層析分光光度法測定中藥青黛中靛藍與靛玉紅含量,中草藥 1981。
47.李海生、劉虹、吳貴華、王菊英:青黛中靛藍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及其質量考察,中草藥 1992;35(5):244。
48.王喜軍:高效液相色譜在中藥研究中之應用,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
49.王鋼力、於健東、田金改、張繼:兒茶藥材化學成分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兒茶中兒茶素和表兒茶素的含量 1999;19(2):88-90。
50.劉超、陳若芸:兒茶素及其類似物的化學和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2004;29 (10):1017-1021。
51.中藥檢驗方法專輯(九)製劑高效液相層析法,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出版 1996。
52.張永勳: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九年度委託計畫CCMP89-RD-043,「臺灣市售易誤用、混用中藥品種之檢討(IV)」研究報告 2000。
53.張永勳: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五年度委託計畫DOH85-CM-046,「臺灣市售防己、牛膝類藥材及含其製劑之研究」研究報告 1996。
54.黃坤森、曾人和、林隆達、曾千芳:市售藥材中總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之測定。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 1989;7:221-222。
55.黃坤森、劉芳淑、盧芬鈴、林隆達、黃成禹、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1;9:511。
56.范純慧、李裕娟、胡景銘、黃成禹、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3;11:199。
57.周令玫、林秀珍、黃成禹、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94;2:04。
58.林秀珍、賴齡、周令玫、曾信雄、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5;13:288-295。59.劉芳淑、賴齡、徐雅慧、曾信雄、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I),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8;16:75-97。60.劉芳淑、賴齡、徐雅慧、曾信雄、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II)。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9;17:138-152。61.劉芳淑、徐雅慧、賴齡、周令玫、羅吉方、溫國慶:中藥材品質調查(III)。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000;18:65-78。62.劉芳淑、徐雅慧、林宜蓉、賴齡、周令玫、羅吉方、林哲輝:中藥材品質調查(IV)。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001;19:106-118。
63.劉芳淑、徐雅慧、林宜蓉、賴齡、羅吉方、林哲輝:中藥材品質調查(IV)。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002;20:162-177。
64.劉芳淑、賴齡、徐雅慧、羅吉方、林哲輝:中藥材品質調查(VI)。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2003;21:109-121。
65.徐雅慧、賴齡、曾信雄、張憲昌、溫國慶,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