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參考文獻
A博物館展示規劃
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1.周錦宏(2000),〈模糊理論在博物館展示設計上之應用-以苗栗木雕博物館為例〉,《第十五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73-84。
2.蕭世文(1998),〈語意認知導向的博物館展示媒體設計研究〉,《中華民國第六屆模糊理論及其應用會議論文集》,P.617-620。
3.黃明月(1998),〈博物館展示說明策略之研究〉,《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46-50。
4.倪晶瑋、林祺挺、吳宜娟 等(2005),〈世界宗教博物館模式語言之建構與分析- 以世界宗教大廳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七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
5.賴明洲、陳銘達、林志峰 等(1998),〈科技博物館展示空間之規劃設計〉,《邁向廿一世紀科學博物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30-45。
6.吳淑華(2001),〈博物館展示淺論〉,《科技博物》第3 卷第5 期,高雄。7.劉婉珍(1998),〈展覽設計與觀眾互動,《博物館學季刊》4月,P.35-39,台中。8.洪楚源(1999),〈展示空間的詮釋性〉,《科技博物》第3 卷第5 期,高雄。9.陳玫岑譯(1999),〈博物館與展示設計的趨勢與方向〉〉,《科技博物》第3卷第3 期,P.69-80,高雄
10.翁駿德(2002),〈博物館建築規劃設計之探討,《科技博物》第3卷第3 期,P.4-1911.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RAA 規劃及設計公司(2002),〈台北縣世界宗教博物館〉,《建築師》NO. 325.326 ,P.62-65。
12.洪俊源、楊裕富(1999),〈台灣博物館展示設計之歷史回顧與未來趨勢〉,《一九九九跨世紀人文科技國際設計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P.69-78。
13.耿鳳英(2001),〈博物館展示與照明〉,《博物館學季刊》4月,P.40-50。學位論文
1.黃于珊(2001),《博物館展示環境與參觀行為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學研究所碩論。2.洪伶慧(1999),《燈光與藝術類博物館展示之研究》,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論。3.盧秋珍(2004),《成人觀眾的參觀經驗與文物詮釋策略研究-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論。4.闕嘉鴻(2005),《博物館展示的視覺滿意度研究─以文物展示櫃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論。5.陳瓊蕙(2000),《光之演作 展示空間之形塑與情境》,成功大學,建築系碩論。6.彭仁怡(2003),《建築中之詩意—以陽光的應用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論。7.洪瑩甄(2004),《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論。中文書籍
1.彭一剛(1990),《建築空間組合論》,台北:地景企業。
2.林志銘(2000),《中介中界—遊戲於開放與隱蔽之堅》,台北:田園城市。
3.葉文裕、林彥輝、李建璁等(2003),《夜間室外工作場所照明危害預防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4.石曉蔚(2004),《室內照明設計應用》,台北:淑馨。
5.Norberg-Schulz, Christian(1979)著 施植明 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
6.郭長江(2003),《時空落子—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7.Donlyn, Lyndon & Moore, Charles W.著,郭英釗 譯(2000),《透視空間奧秘》,臺北:創興出版。
8.Ching, Francis D. K.著,王玲玉、呂以寧 譯(2003),《建築/造型、空間與秩序》,台北:六合。
9.Bachmann, Konstanze & Rushfield, Rebecca Anne 等著(2001),劉藍玉 譯,《藏品維護手冊》,台北:五觀。
10.Thomson 著,(1995)危芷芬 譯,《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
11.青水忠男(1994):《行動、文化與設計》,鹿島出版會社。
12.張譽騰 等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13.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14.吳瑞楓(1992),《展示設計》,台北:三民。
15.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
16.張輝明(1999),《展示設計實務》,台北:三采文化。
17.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1998),《博物館學研討會 : 博物館的呈現與文化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8.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正中書局。
19.陳 媛(1995),《博物館三論》,台北:國家。
20.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台北:南天書局。
21.黃光男 (1999),《博物館新視覺:博物館呈現的思維與挑戰》》,台北:正中。
網站資料
1. 2004 國際宗教音樂學術研討會網站 http://www.fgu.edu.tw/~religion/fphp/cpsub/explor.php?id=10 檢視日期2006/06/09
B 亞歷山大模式語言
期刊論文
1.洪瑩甄(2005),《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構成之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論。
2.古秀雲(2004),《設計學院住宿與工作室結合之可能性規劃設計—以中原大學女生宿舍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論。3.夏鑄九(1995),《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論批判:亞歷山大及其同志,理論建築》,P.87-126。
4.蕭明宏(2004),《以模式語言探討心理諮詢空間設計》,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論。5.葉福明(1996),《建築知識中設計模式的初探》,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論。中文書籍
1.Alexander, Christopher著,王聽度、周序鴻等 譯(1994),《建築模式語言╱城鎮.建築.構造》,臺北:六合。
2.Alexander, Christopher著,蔣振文 譯(1988),《奧立岡實驗》,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3.Alexander, Christopher著,趙冰 譯(1994),《建築的永恆之道》,台北:六合。
英文書籍
1.Alexander, Christopher著(1977),《A Parrarn Language》,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70。
C文字、數位圖像與影音影像資料庫建置
期刊論文
1.陳亞寧 陳淑君(2001),〈Metadata 在數位博物館之發展與分析〉,《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十月,P.52-66。中文書籍
1.Elmasri, Ram & Navathe, Shamkant B.著,藍中賢、吳郁瑩 譯(2005),《資料庫系統原理》,台北:培生教育。
D 跨領域溝通
期刊論文
1.辛治寧(2005),〈博物館展示溝通策略的構成要素〉,《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P.1-19。2.王嵩山(2005),〈掀開臺灣博物館研究的新頁〉,《博物館學季刊》10月,P.101-107。3.杜佳靜(2005),〈有效溝通是推行品質規劃的催化劑〉,《品質月刊》2月,P.32-34。4.陸定邦(1997),〈有效展示的設計--評定成功的標準、展示設計方法與研究策略〉, 《博物館學季刊》》4月,P.11-22。
5.楊中信(1997),〈以溝通模式為架構之系統性展示手法理論〉,《博物館學季刊》4月,P.1-10。6.李如菁(2002),〈回應時代的必然--關於科工館展示更新策略的一些討論〉,《科技博物》第6卷第5 期,P.14-24。7.吳淑華(2002),〈從參觀行為模式解構博物館展示傳達、溝通本質之初探--以動態、靜態之形態為例〉,《科技博物第》6卷第5 期,P.47-56。8.吳淑華(2002),〈博物館展示形態構成之評述〉,《設計研究》,P.53-60。9.邱茂林(1996),〈分散式環境下之建築設計合作、溝通與管理〉,《建築學報》,第17期。學位論文
1.李政昌(2004),《發展體驗激盪之網路設計溝通平台》,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論。2.朱玄永(2004),《設計展示過程中設計溝通與共享空間之內容初探—以工業設計公司為例》,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碩士班碩論。3.馮 凱(2005),《設計與行銷之溝通管理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陳宜文(2005),《設計師認知風格對團隊溝通與問題解決的影響》,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5.涂崇俊(1977),《國民中學校長-教師溝通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舒緒緯(1990),《國小教師溝通滿意度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陳忠謙(1995),《企業主管領導型與員工溝通滿足及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台灣石化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鍾興永(1997),《實施JIT採購的中心廠商與衛星廠商溝通指標績效研究》,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研究所工業工程管理學系碩論。9.王彥程(2000),《台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李佳倫(2003),《主管與員工認知、溝通風格之相似性對員工溝通滿足、工作滿足、工作績效、與離職傾向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文書藉
1.Scharge, Michael著,(2003),《認真玩創新—進入創新與新經濟的美麗新世界》,台北:遠流。
2.鄧成連(1999),《設計管理—產品設計之組織、溝通與運作》,台北:亞太圖書。
3.謝安田(1982),《企業管理》,台北:五南。
4.謝文全(198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5.徐木蘭(1994),《行為與科學管理》,台北:三民書局。
6.曾瑞眞、曾玲 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英文期刊論文
1.Brown, L. (1961). Communication Facts and Ideas in Bussiness. Englewood Cliffs,N.Y.: Prentice-Hall.
2.Griffin, R.W.(1996),Manag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5thed., Houghton Miffin Company Press.
3.Katz, D. & Kahn, R.(196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N.Y.:Jonn Wiley.
4.Lasswell, H.D.(1948),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L. Bryson, 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 N.Y.: Harper and Bros.
5.Mohr, Jakki J. & Spekman, P.(1944),“ 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Partnership Attribut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5,P135-152.
6.Robbins, S.P.(1995),Management,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P549.
7.Shannon & Weaver (1949),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niv. of Illinois Press.
8.Schram(1949).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 of Illinois Press.
9.Simon, H.(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N.Y.:The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