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itman, Henry.(1997)。洪蘭譯。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Kandinsky, W.(1984)。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Knapp, Mark L& Hall, Judith A.(1999)。陳彥豪譯。非語言傳播。台北:五南出版社。
Mandy Aftel(2002)。邱維珍譯。香水的感官之旅-鑑賞與深度運用。台北:商周出版社。
Zimbardo, Philip G..(1990)。游恆山編譯。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千千岩英彰(2002)。不可思議的心理與色彩。台北:新潮社。
山中俊夫(2003)。黃書偉譯。色彩學的基礎。台北:六合出版社。
中井義雄、川崎利昭(1999)。林昆範、柯凱仁編譯。現代色彩學。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王沛綸(1975)。音樂辭典。台北:樂友書房。
朱介英(1998)。色彩設計計劃。台北:美工圖書社。
朱光潛(1993)。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吳仁芳(1992)。色彩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中華色研出版社。
吳宜澄、盧姵綺(2004)。論文寫作格式手冊。台北:桂冠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慈萍(2003)。從鼻尖到鼻後45°角-金屬薰香容器創作。台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吳蓓薇(2001)。名牌香水60。台北:太雅生活館。
吳靜吉(1994)。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李梅菲(2002)。香水名芳錄360種。台南:大坤書局。
李蕭混(1986)。色彩意象世界。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宏銘(1998)。色彩與味覺、嗅覺之共感覺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林宏銘、黃俊華、陳俊宏(1997)。色彩與味覺之共感覺研究-以酸、甜、苦辣、鹹為對象。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p119-128。
林昆範(2005)。色彩原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林書堯(1991)。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書局。
林書堯(1993)。色彩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傑斌、劉明德(2002)。SPSS11.0與統計模式建構。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林演慶、伊彬(2001)。色彩與樂色聽共感覺之認知差異研究。2001色彩研討會-色彩設計、應用與科學論文集。中國文化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邱意珍(1985)。形、色、詩詞意境共感覺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侯權珍(1996)。嗅覺的誘惑--香水的美色形味。台北:藝術家第256期,p519-524。胡幼慧(2003)。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高國賦(2002)。高齡化色彩意象與喜好度之調查研究。國立雲林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高淑玲(2004)。色彩認知和配色感覺之研究-以改變配色形狀和面積比對色彩意象影響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書局。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2000)。SPSS FOR WINDOWS多變量統計分析。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張進輔、馮維(2002)。心理學。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許天治(1986)。藝術感通之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陳怡伶(2004)。女性內衣意象感知探討。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啟成(2003)。嗅覺藝術的願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六卷第二期,p55-66。
陳慧娟(2003)。香水設計&廣告對性別文化的詮釋趨勢。設計研究第三期,p22-30。彭耼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曾啟雄(1999)。康丁斯基的色彩論。現代美術雙月刊第84期,p43-52。
湯永成(1998)。色彩的象徵性與視覺語言之探討。台灣美術,p31-39。
辜振豐(1999)。香水.嗅覺.流行小史。張老師月刊第262期,p124-127。黃希庭(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黃志偉,郭秋伶,王明仁(2003)。以色彩美學詮釋音樂情感之研究。2003色彩文化與色彩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90-206。
黃信夫(2004)。人對基本幾何形狀面積知覺的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黃淑雅(2000)。音樂與形色關係之研究。2000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論文集,p112-123。
黃淑雅、嚴貞(1997)。色彩屬性與造形特徵關係之研究。1997基本設計研討會論文集,p129-134。
黃鈴池(2003)。以色彩表徵味覺意象之研究。設計研究第三期,p31-44。黃鈴池(2003)。以色彩表徵味覺意象之認知研究。2004色彩文化與色彩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17-30。
葉重新(1999)。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承諭(2004)。視、觸覺之形態與材質對產品意象影響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鄭昭明(2004)。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魯燕芳(1998)。從色彩心理的共感覺-來探索物體藝術的原理。美育94期p17-22。賴一輝(1988)。色彩計劃。台北:新形象出牌事業有限公司。
賴瓊琦(1999)。設計的色彩心理:色彩的意象與色彩文化。台北:視傳文化出版。
鍾葉儀(2004)。手部的觸覺形態特徵辯識與方位認知之關係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鐘兆慧(2001)。國小兒童色彩排序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外文部分
Billm eyer , Fred W. Jr. and Hammond, Harry K.(1996).Color and Light.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manual 17. Paint and Coating Testing Manual.:447-469.
Chastrette, M., de Saint Laumer, J.Y.&Sauvegrain, p.(1991). Analysis of a system of description of odors by means of four different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Chemical Senses,16,81-83.
Daniel Milotic.(2003). The impact of fragrance on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Vol. 3, Iss. 2; p. 179
Jellinek, J. S.(1992). Perfume classification: a new approach, in fragrance 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perfume.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essex, chapter15.
Michael Edwards.(2004). Fragrances of the World 2005 / Prafumes du Monde 2005. Crescent House Pub.
S. Van Toller & G. H. Dodd(1992). Fragrance:the psychology and biology of perfume.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大山正(1994)。色彩心理学入門―ニュートンとゲーテの流れを追って。東京:中央公論社。
野村順一著(1996)。增補色的秘密 最新色彩學入門。東京:文藝春秋。
網站資料部分
俞知敏編譯(2004)。〈諾貝爾醫學獎-嗅覺解 美兩學者獲獎〉。《自由時報新聞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new /oct/5/today-int2.htm。(2004/11/30)瀏覽。
The Fragrance foundation directory-fragrance directory.(?).
http://www.fragrancedirectory.info/usadirectory/main/ModuleContacts.asp(2005/11/15、12/07瀏覽)
Michael Edwards-fragrance of the world 2006.(2005).
http://www.fragrancesoftheworld.com/(2005/11/15、12/01瀏覽)
Agnes R. Gomes(1998)Perfume Bottles:A study of contemporary Material
culture. Museum studies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Toronto.
http://www.chass.utoronto.ca/history/material_culture/gome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