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 王仁慶,「TRIZ創新設計之改良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中華民國91年。[2] 王建彬,「我國機械工業新一波之挑戰與威脅」,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 機械工業雜誌251期,中華民國93年02月。[3] 台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高精密工具機,第3.3節–傳動元件,第280–331頁。
[4] 朱晏樟,「整合TRIZ與功能分析之設計方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中華民國92年。[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奈米科技專利研究系列」,中華民國92年5月。
[6] 李安謙、蔡明祺,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引進海外新技術系列研討會–精密機械類」,中華民國89年07月26日。
[7] 林清源、張恩生、龔宣任,線性工具機技術發展,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刊,第15–22頁,中華民國94年3月。[8] 紀畊宇,「從專利佈局探討產業競爭–以線性滑軌產品市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中華民國93年。[9] 范耀仁,「系統化TRIZ方法及其統合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台南〔90〕。[10] 財團法人機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技術通報﹙116﹚,工具機進給系統機械單元與伺服單元之關係探討,第31–33頁,中華民國92年11月15日。
[11] 財團法人機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技術通報﹙125﹚,產業機械步進馬達之應用,第1–111頁,中華民國93年08月15日。
[12] 財團法人機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技術通報﹙43﹚,切削中心機進給系統發展趨勢分析,第3–28頁,中華民國86年10月20日。
[13] 財團法人機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技術通報﹙98﹚,線性馬達在工具機進給系統的應用,第1–15頁,中華民國91年05月15日。
[14] 許覺良、魯肇爛、王相、陳本昌,次世代工具機技術探討,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研究所,第23–33頁,中華民國87年6月。
[15] 陳佳麟,「專利產品設計方法與策略整合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所,新竹〔91〕。[16] 曾我部正豐,張哲堅翻譯,「線性馬達的最新技術及其應用」,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 機械工業雜誌252期,中華民國93年03月。
[17] 溫家俊,朱瑞麟編譯,Charles E. Wilson & J. Peter Sadler原著,機構學,文京圖書有限公司,台灣,第421–526頁,中華民國84年。
[18] 劉信宏,「我國工具機業的機會與挑戰」,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工業研究所 機械工業雜誌264期,中華民國94年03月。[19] 鄭凱安、馬仁宏、林殿琪、蔡郁棻、劉瑄儀,「量子點光電應用專利地圖及分析」,第42–60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中華民國92年05月。
[20] 鄭凱安、馬仁宏、賴志遠、林殿琪,「磁性記憶體專利地圖及分析」,第17–23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中華民國93年06月。
[21] 顏鴻森,機構學,東華書局,台灣,第339–340頁,中華民國88年5月。
[22] 羅於陵、郭光輝、殷正華、廖軍蓉,2010台灣策略性技術領域分析,行政院國科會科學資料中心,中華民國92年02月。
英文部分
[23] Alexey Zakharov,“TRIZ Future Forecast”, 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24] Atsuko Ishida,“Using TRIZ to Create 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s and Products”, 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November 12-14, 2003.
[25] Ed Sickafus,“Causes = Effects?”, 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26] Ellen Domb,“The 39 Features of Altshuller’s Contradiction Matrix”,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 November 1998.
[27] FLOTERND CORPORATION,“Goldfire Innovator”,Computer software,2004.
[28] John Terninko,“Su-Field Analysis”,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February 2000.
[29] Karen Tate and Ellen Domb,“How to Help TRIZ Beginners Succeed~40 Inventive Principles With Examples”,The TRIZ Journal, http://www.triz-journal.com/ ,April, 1997.
[30] Michael A.Orloff,“Inventive Thinking through TRIZ”, SPRINGER, pp.42.
[31] Michael A.Orloff,“Inventive Thinking through TRIZ”, SPRINGER, pp.43.
[32] Pascal Crubleau & Simon Richir,“Mastery of future generations of products & TRIZ”, http://www.triz-journal.com/ ,December 2003.
[33] Pascal Crubleau, Simon Richir, Ridha Hambli,”Mastery of future generations of products & TRIZ”,2boulevard du Ronceray / 62, avenue Notre Dame du Lac,49035 / 49000 Angers, FRANCE.
[34] Prof. Dr.-Ing. Dipl.-Wirt. Ing﹒Dipl.-Ing. Markus,“TRIZ-Based Technology Intelligence”,First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TRIZ Association meeting TRIZ Futures 2003.
[35] William L.Miller and Langdon Morris,“Fourth Generation R&D”,WILEY,P–xvi.
[36] Zhang Jianhui, Yang Bojun and Tan Runhua,“The Analysis of 2002 Chinese Inventive Patent Based on TRIZ”,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June 2004, Xi’an, China.
網站部份
[37] The TRIZ Journal,http://www.triz-journal.com/.
[38]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hiwin.com.tw/hiwin-index.htm.
[39]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hiwinmikro.com.tw/chinese/cindex.htm.
[40]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http://www.wipo.int/.
[41] 台灣五十鈴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isuzu.com.tw.
[42] 速陸喜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smc.com.tw/main.php.
[4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法相關條文,http://www.tipo.gov.tw/patent/patent_law/patent_law.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