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3: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培菁
研究生(外文):Pei-Ching Lee
論文名稱: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與贊助意願之研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Identification with Folk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Inclination of Patronage-Case of Da-Jia Ma-Tsu Custom Festival Activities
指導教授:顏建賢顏建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an-Ya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6
中文關鍵詞:祭祀圈認同感贊助意願場域民俗節慶活動
外文關鍵詞:Religion circleFieldFolk activitiesIdentificationInclination of patron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5
  • 點閱點閱:38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6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4
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是從民俗節慶活動-大甲媽祖文化活動案例的舉辦,去瞭解居民基本背景屬性與祭祀圈層的認同感與贊助意願之關係,將結果提供相關單位舉辦活動之參考。
研究範圍,是以大甲鎮瀾宮媽祖為主神的祭祀圈居民,也就是現行政區域所屬的大甲、大安、外埔、后里四個鄉鎮民眾為研究對象,樣本採非機率抽樣的配額抽樣,共取得440份之有效問卷,並以SPSS for windows 10.0統計軟體進行統計資料分析,將其結果、意義加以闡釋。經實證研究結果,本研究所設立之五項假設得到以下結論:
一、居民基本背景屬性不同,其對民俗節慶活動認同度有部分差異。
二、不同祭祀圈層其對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有顯著差異。
三、居民基本背景屬性不同,其對贊助意願有部分顯著差異。
四、不同祭祀圈層與民俗節慶活動贊助意願無顯著差異。
五、居民對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愈高贊助意願愈大。
從實證研究結果得知,居民對於大甲媽祖節慶活動的認同感,認為其以精神或文化的層面為第一優先考量,對於實際經濟或其他實務面的考量較少,有待加強。就贊助意願方面,則是以感恩還願、文化傳承為主要目的,隨著時間與活動的舉辦祭祀圈成的認同感已出現差異,恢復從前家家戶戶同心同力出錢的丁口制,已不為居民所認同,而認同感愈高其贊助意願相對的愈高。本研究亦在此提出相關的建議,期能對民俗節情活動的舉辦與推動有所幫助。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fication and inclination of patronage from habitants’ background and layer of worship by means of the Da-Jia Ma-Tsu custom activities being taken place, and to provide the result to related organizations as a reference when holding activities.
The range of the study includes the religious citizens who mainly worship Ma-Tsu as the Goddess in the religion circle involving Da-Jia, Da-An, Wai-Pu and Hou-Li in the administration areas. The samples are random sampling, and 440 pieces out of the total amount are valid.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explaining the result and meaning with SPSS for windows 10.0, our research station’s five assumptions which were proved by actual demonstration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s below:
1. There is a bit differ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to folk activities, depending on what the habitants’ backgrounds are.
2. There is a deal of difference of the identification to folk activities depending on what religion circles the habitants are.
3. There is obviously particular difference of the inclination of patronage according to what the habitants’ backgrounds are.
4.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religion circles and the inclination of patronage to folk activities.
5. The higher the habitants’ identification to folk activities is, the more they are inclinable to patronize.
We can learn from the result of actual demonstration that the habitants’ identification to Da-Jia Ma-Tsu custom festival considers most to the spirit or cultural aspect, and least to the realistic economic capability and other facts where reinforcement is required. As to the inclination of patronage, they tend to be glory and redeem a vow for their first choice. There have been some changes in the religion circle as time goes by and the activities are held. Returning to the population mode in which people devoted what they could to support the activities has no more been adopted by the public. Meanwhile, the higher their identification to the folk activities is, the more they are inclinable to patronize comparatively. We address related suggestions along with the study so as to be helpful to hold and give impetus to custom activities.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 誌Ⅳ
目 錄V
表 目 錄Ⅵ
圖 目 錄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大甲媽祖文化節」的起源與發展7
第二節 場域、祭祀圈12
第三節 民俗節慶活動24
第四節 認同感35
第五節 贊助意願43
第六節 認同感與贊助意願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50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50
第二節 問卷設計方式與抽樣方法52
第三節 操作性定義53
第四節 信度與效度檢定54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5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57
第二節 認同感分析 61
第三節 贊助意願之分析71
第四節 認同感與贊助意願分析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研究假設檢定與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79
參考文獻83
附 錄92

表 目 錄
表2-1 祭祀圈之定義17
表2-2 節慶活動之定義24
表2-3 節慶之定義25
表2-4 民俗之定義30
表2-5 認同感之定義35
表2-6 贊助之定義44
表3-4-1 預試信度分析表56
表4-1-1 居民基本資料次數統計表57
表4-1-2 各社區居民與贊助經驗次數交叉表61
表4-2-1 各社區居民認同感62
表4-2-2 居民對大甲媽祖文化節活動認知認同度63
表4-2-3 居民對大甲媽祖文化節活動情感認同度65 
表4-2-4 居民對大甲媽祖文化節活動參與認同度66
表4-2-5 居民個人背景屬性與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之相關分析67
表4-2-6 不同祭祀圈層之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分析69
表4-2-7不同祭祀圈層之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差異表70
表4-3-1各社區居民贊助意願敘述統計71
表4-3-2居民對大甲媽祖文化節活動贊助意願72
表4-3-3性別與婚姻狀況與民俗節慶活動贊助意願73
表4-3-4居民基本背景屬性之民俗節慶活動贊助意願差異表74
表4-3-5祭祀圈層與民俗節慶活動贊助意願之相關分析75
表4-3-6不同祭祀圈層之民俗節慶活動贊助意願分析摘要表75
表4-4-1民俗節慶活動認同感度與贊助意願之相關分析76

圖 目 錄
圖3-1-1 研究架構圖 51
圖3-2-1 五十三庄祭祀圈層圖53
一、中文部份
1.郭金潤(2005)。鎮瀾宮志。鎮瀾宮財團法人董監事會。
2.大甲鎮瀾宮全球資訊網(2006)。http://www.dajiamazu.org.tw/html/homepage.htm。
3.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3):3。
4.王育群(1999)。活動節慶民俗,創造觀光新資源。揚智文化。台北市,pp.7-16。
5.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國家與認同: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王秋桂(1994)。民族與民俗,台北,稻鄉出版社。
7.王淳隆(1994)。譯Christian Norberg-Schulz。《實存•空間•建築》。台北:台隆書店。
8.石之瑜(1995)。後現代的國家認同。台北:世界書局。
9.朱潔嵐(2001)。建立台灣認同--自決與認同的心理基礎。Taiwanese Collegian Magazine,第23期。
10.江韶瑩(1997)。台灣歷史文化園區民俗文物館研究規劃設計報告書。財團法人福祿文教基金會。
11.江韶瑩(1999)。台灣民俗文物分類架構與登陸作業系統研究。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2.吳宗瓊(2003)。觀光發展階段與產業依賴程度。戶外遊憩研究,第16卷第1期,第45-61頁。
13.吳淑女(1995)。淺談慶典觀光與推展觀光之道。觀光教育,第六卷,第四十五期,p.2-6。
14.吳福蓮(1999)。婦女與民俗文化。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5.呂錘卿(1986)。我國兒童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下)。台北,允晨出版社。
17.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博士學位論文
18.李長貴(1959)。社會心理學。台北:中華書局。
19.沈佩儀(2002)。當代觀光凝視的建構-以鹿港古蹟旅遊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20.阮昌銳(1988)。如何讓傳統節慶與現代生活結合。民俗周刊第2號,稻鄉出版社。
21.卓世宏(1998)。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台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2.岡田謙(1938)。臺灣北部村落於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1):1─22。
23.林美容(1986)。草屯鎮志開發史篇。洪敏麟(1987)。草屯鎮志,頁143─211,草屯鎮志編輯委員會,南投。草屯鎮之聚落發展與宗教發展。
24.林美容(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1988)從地理與年籤來看臺灣漢人村庄的命運共同體。臺灣風物38﹝4﹞:123-143。(1989)草屯鎮的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25.林瑩滋,(1999)。台灣企業贊助藝文活動的動機與決策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邱皓政(2001)。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27.施振民(1975)。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28.柯焜耀(2000)。台灣觀光事業五十年專刊。中國時報2000年9月27日,第四版。
29.洪敏麟(1987)。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30.夏學理(1998)。我國表演藝術團體之經營機會研究。空大行政學報,9期: 387-423。
31.孫周興譯(1996)。海德格爾選集。築、居、思。上海:三聯書店,p.1199。
32.孫非(1999)譯Peter M.Blau。1998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33.孫智綺(2002)。譯Patrice Bonnewitz,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34.高丙中(1994)。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張春興(199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36.張茂桂(1999)。種族與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37.張酒雄(1993)。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10,頁261-322。
38.張珣(2003)。亞洲媽祖文化研究,亞洲媽祖面面觀。學術交流座談會會議手冊,台中縣政府。
39.張華葆(1987)。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
40.張寶蓮(1994)。國小兒童楷模認同與價值觀念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1.莫季雍(1996)。民意調查。國立中正大學,台北。
42.莊伯和(1999)。從兩岸關係看台灣的民俗文物維護生態。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兩岸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
43.莊英章(1975)。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138。
44.許木柱(1977)。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73─95。
45.許木柱(1988)。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載於徐正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46.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47.許嘉明等(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48.郭金潤(1988)。大甲媽祖進香。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49.郭為藩(1975)。自我心理學。台南:開山書店。
50.陳文尚(1998)。區域尺度的風格研究。一個地理學實踐的核心問題。第二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地理系。
51.陳其南(1996)。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演講稿)。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 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市。
52.陳柏蒼(2001)。企業贊助對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3.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54.陳順宇(1998)。多變量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55.陳嫣如(1993)。從企業公益贊助探討社會福利機構可行的勸募策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56.游舒惠(2001)。企業參與公益活動與公益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57.游瑛妙(1999)。節慶活動的吸引力與參觀者對活動品質的滿意度分析-以第十一屆中華民藝華會為例。霧峰: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
58.黃樹民(1981)。從早期大甲地區的開拓看臺灣漢人社會組織的發展。
59.楊炳韋(1995)。企業贊助公益活動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0.楊國樞等(199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四版。台灣東華書局。
61.葉世宗、黃琪(1992)譯。Christian Norberg-Schulz。住所的概念。
62.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之評估---以台北燈會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63.劉念寧(1990)。大型企業贊助公益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4.劉枝萬(1966)。臺灣的瘟神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2:53─95。1975南投縣寺廟與祭祀圈之研究。
65.劉枝萬(1995)。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6.蔡榮貴(1978)。電視對我國兒童教育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7.蔡維倫(1995)。從廟會節慶到觀光發展-鹽水蜂炮中地方參與與大眾動員機制。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
68.鄭展瑋(1998)。企業贊助文化藝術事業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9.賴世培(1996)。民意調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70.鍾敬文(1996)。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北京,中華書局。
71.韓大衛(1995)。企業贊助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的動機與學生對企業贊助的認知及贊助效果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2.瞿海源(1991)。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卷期:1,1991。
73.簡惠貞(2001)。觀光型廟宇公關策略之研究---以台北市保安宮節慶活動為例。
74.簡惠貞、王志湧(2002)。外籍旅客對台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以端午龍舟賽為例。第二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管理學術研討pp.435-444)。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學院。
75.簡慶哲(1980)。國中學生認同對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6.顏月珠(1991)。統計學。三民書局。
77.魏光莒(1998)。海德格的居住哲學。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p208~p.211。

二、英文部份
1.Bronfenbrenner(1960).Freudian theories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ir derivatives.Child Development,31,P15-40.
2.Diamond, Norma (1969). K''un Shen: A Taiwan Village. New York: Holt, 26、Rinehart & Winston.(1976).Spatial Aspects of Marriage Pattern as Influenced by Marketing Behavior in West Central Taiwan in Regional Analysis, Vol. II. Social Systems, Carol A. Smith ed. pp.123-14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Diamond, Norma 、Kun Shen(1969).A Taiwan Village。New York : Holt, Rinehart & Winston Feuchtwang.
4.Gallaher, C.(1997).Identity politics and the religious right: hiding hate in the landscape, Antipode, 29(3):256-277.
5.Getz, D & W.Frisb(1988). Evaluating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Community-Run Festival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7(Summer)
,22-27.
6.Getz,D(1991).《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ourism》.Van Nostrand.
7.Hall, C.(1992). Hallmark tourism events: Impacts,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London: Belhaven Press.
8.Hall, S. (1996).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9.Hinch,T.D.(1996).Urban Tourism:Perspectives on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 Tourism , Vol.4, No.2,PP.95-100.
10.Jordan, David(1986).Shyunshow and Jinnshiang : Two Kinds of Chinese Religious Processions and their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 A Paper Presented i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a Sinica.
11.Jordan, David(1986).Shyunshow(巡狩)and Jinnshiang(進香)Two Kinds of Chinese Religious Processions and their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 A Paper Presented i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Academic Sinica.
12.Kelman, H.C.(1958)."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Three Processes of Attitude Change",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
13.Kerstetter D, Confer J. & Bricker K(1998).Industrial Heritage Attractions。Types and Tourists,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7(2), 91-106.
14.Litzinger, Charles Albert(1983).Temple Community and Villag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 North China : Evidence from "Sectarian Cases" (Chiaoan) in Chihei, 1860-95.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sl.
15.Longman , New York ,pp.60-74,Watt,(1998).《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 Addison Wesley Longman , New York,pp60-74.
16.Mcfarland, Dalton(1970).Management : principal and practices 3 rd ed., London: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7.Nunnally(1978).Psychometric Theory. N. Y.: McGraw Hill. 2nd edition.
18.Painter, J. and Philo, C.(1995).Spaces of citizenship: an introduction, Political Geography, 14(2):107-120.
19.Parsons, Talcott(1951).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Free Press.
20.Robert,Jackson,(1997).《Making special events fit in the 21 entury》, Sagamore Publishing,USA.
21.Sandler, D. M. & Shani, D.(1993).Sponsorship and the Olympic Game:The Consumer perspective.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22.Sangren, Paul Steven (1979).A Chinese Marketing Community: An Historical Ethnography of Ta-Ch''.
23.Sangren, Paul Steven(1979).A Chinese Marketing Community : An Historical Ethnography of Ta-chi,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24.Schipper, Kristofer M.(1977).Neighborhood Cult Association in Traditional Tainan, in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G. William Skinner ed. pp. 651-676.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tiy Press.
25.Stanford (1977).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ool Temple and City God. In The Cityin Late Imperial China, G. William Skinner ed., pp. 581-608. Stanford : Stanford U. Press.
26.Stephan(1974).Domestic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Arthur P.Wolfed,pp105-129.
27.Watt,(1998).《Event Management in Leisure and Tourism.》, Addison Wesley.
28.Woodward, K. eds.(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29.Zaretsky, E.(1994).Identity Theory, Identity Politics: Psychoanalysis, Marxism, Post-structuralism, in Calhoun, C. eds,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Cambridge: Blackwe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64.劉枝萬(1966)。臺灣的瘟神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2:53─95。1975南投縣寺廟與祭祀圈之研究。
2. 72.瞿海源(1991)。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卷期:1,1991。
3. 47.許嘉明等(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4. 46.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5. 44.許木柱(1977)。岩村的宗教活動:一個農村的工業化與社區生活研究之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2:73─95。
6. 43.莊英章(1975)。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138。
7. 27.施振民(1975)。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8. 24.林美容(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1988)從地理與年籤來看臺灣漢人村庄的命運共同體。臺灣風物38﹝4﹞:123-143。(1989)草屯鎮的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9. 3.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