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6: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函儒
研究生(外文):Han-Ju Ho
論文名稱: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關聯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 of Preschool Experience and First-Graders’ Social Adjustment
指導教授:蔡嫦娟蔡嫦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enner Charng-Jiuan Tsa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學前經驗小一新生主題教學社會適應蒙氏教學幼小銜接
外文關鍵詞:First-Grade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anPreschool ExperienceSocial AdjustmentThematic teachingTransition of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Montessori Metho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7
  • 點閱點閱:19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8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9
本研究旨在瞭解就讀於主題教學模式與蒙氏教學模式的學前教育機構之幼兒,習得的學前經驗對其小學生活社會適應之影響。研究目的為:1、瞭解於主題教學模式與蒙氏教學模式中所習得不同學前經驗的小一新生社會適應之差異。2、比較不同小一新生背景與父母背景因素對社會適應的差異。3、研究在控制小一新生背景與父母背景情況下,不同學前經驗與社會適應的相關。本研究僅以小學開學後第一個月的適應為主,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研究選取學前就讀主題教學模式與蒙氏教學模式的小一新生為研究對象,並比較其間之差異,共計回收73份有效問卷。
研究結果發現:學前就讀蒙氏教學模式的小一新生,在進入小學後的社會標準取向與社會任務取向之適應較主題教學模式佳,惟社會關係取向之適應無顯著差異存在。其次,於社會標準取向的預測中發現,女性學童較男性學童的社會適應佳。再者,在社會標準取向與社會任務取向的預測中發現,學前適應愈好,對於進入小學的社會適應越有幫助。
本研究最後針對結果與發現提出四點建議:面對不同學前經驗的小一新生,應以尊重為基礎;正視幼兒的學前適應情形;讓小一新生有彈性的空間與時間適應學校規則;提供小一新生社會適應的專業諮詢管道;正視男女學童的適應差異。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reschool experiences acquired by young children in thematic teaching and Montessori teaching-based preschool institutes on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were: (1)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in first-year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an’s social adjustment based on their preschool experiences acquired under thematic teaching and Montessori teaching methods; (2)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first-year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s background and their parents’ background on their social adjustment; and (3)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different preschool experiences and social adjustment on condition that the freshmen’s background and their parents’ background are controlled. This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the students’ adjustment 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the semester commence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were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The first-year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 who attended thematic teaching and Montessori teaching-based preschool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 total of 73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first-year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 who attended Montessori method-based preschool had better adjustment in social standard approach and social task approach than those who attended thematic teaching-based one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 approach. Besides, in the prediction of social standard approach, female freshmen presented better adjustment than male freshmen. And in the prediction of social standard approach and social task approach, better preschool adjustmen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social adjust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4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respect” should be the foundation for first-grade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 with different preschool experiences; young children’s preschool adjustmen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provide first-grade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 with flexible time and space for them to adapt to school principles; provide first-grade elementary school freshmen with a professional counseling channel of social adjus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in adjustment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school childre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目錄
中文摘要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學前經驗之涵義 10
第二節 幼教課程模式之內涵 12
第三節 社會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29
第四節 影響學前經驗與社會適應之相關因素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51
第三節 研究變項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0
第五節 研究過程 66
第六節 樣本特性分析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小一新生社會適應之測量結果 77
第二節 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相關因素之迴歸分析 103
第三節 影響學前經驗與小一新生社會適應相關因素之分析 108
第五章 結論、限制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9
第三節 建議 121
參考書目 126
中文部分 126
英文部分 138

附錄一 職業五等分類表 144
附錄二 小一新生社會適應情形量表 146
附錄三 小ㄧ新生社會適應情形--家長訪談綱要 150
附錄四 幼兒學前社會適應情形-教師訪談綱要 151
附錄五 家長訪談回饋函 152
附錄六 教師訪談回饋函 153
附錄七 訪談分析 154
附錄八 父母背景變項、小一新生背景變項與社會適應的交互相關 163
附錄九 專家效度 164


表目錄
表2-2-1 主題教學模式特色之優點與限制分析 15
表2-2-2 蒙氏教學模式特色之優點與限制分析 27
表2-3-1 適應分類之分析表 31
表2-4-1 國小與學前學習內涵分析表 37
表3-2-1 研究機構之背景分析表 51
表3-2-2 訪談對象之背景資料 54
表3-3-1 家長社會經濟地位指數換算表 57
表3-3-2 家庭結構分析表 59
表3-4-1 小ㄧ新生社會適應情形量表之信度分析表(預試樣本) 62
表3-4-2 小ㄧ新生社會適應情形量表刪題後之信度分析表(預試樣本) 64
表3-5-1 小一新生社會適應情形量表回收情形 67
表3-6-1 小一新生背景之資料表:主題教學與蒙氏教學比較 70
表3-6-2 父母背景之資料表:主題教學與蒙氏教學比較 73
表4-1-1 社會標準取向之平均數 78
表4-1-2 社會關係取向之平均數 79
表4-1-3 社會任務取向之平均數 81
表4-1-4 主題教學與蒙氏教學的社會標準取向平均數差異 82
表4-1-5 主題教學與蒙氏教學的社會關係取向平均數差異 84
表4-1-6 主題教學與蒙氏教學的社會任務取向平均數差異 86
表4-1-7 柔柔的社會適應訪談分析 87
表4-1-8 彬彬的社會適應訪談分析 92
表4-1-9 皓皓的社會適應訪談分析 95
表4-1-10強強的社會適應訪談分析 99
表4-2-1父母背景變項及小一新生背景變項對社會適應之多元迴歸分析 106
表4-3-1 不同教學模式對社會適應之簡單迴歸分析 108
表4-3-2父母背景變項及小一新生背景變項對社會適應之多元迴歸分析 110

圖目錄

圖2-3-1 適應歷程 30
圖2-3-2 兒童社會適應之社會訊息過程模式 32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9
中文部分
七田真(2000)。世界幼兒教育的潮流。台北:聯經。
中廣新聞網(2004)。醫師:學童罹患開學症候群家長應耐心輔導。民國93年9月,取自 http://news.pchome.com.tw/life/bcc/20040831/index-20040831093900210133.html。
王文科、吳清山、徐宗林、郭秋勳、陳奎憙、陳聰文、黃政傑、黃德祥、詹棟樑與雷國鼎(200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王珮玲(2003)。幼兒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1,27-49。
王珮玲(1994)。父母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台中市愛彌兒幼教機構、林意紅(2001)。甘蔗有多高-幼兒測量概念的學習。台北:信誼。
幼兒教育(2004)。新生報到。民國93年8月,取自http://www.naer.edu.tw/study/child/register.htm。
白秀玲、曾瑞雲(2000)。問題解決輔導對國小學生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社會適應之輔導效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輔導論文集,2,117-162。
朱敬先(2004)。幼兒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余思靜(1999)。幼稚園大班的畢業生真的準備好上一年級了嗎?國小新生的同儕關係與學校適應。台南師院學報,10,123-154。
吳世平(2000)。課程統整面面觀。課程統整做做看。台北:聯經。
吳怡瑄與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教學、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48,239-260。
吳玥玢(1996)。蒙特梭利教學法在台灣的演進。臺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實錄(60-61)。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中心。
吳玥玢與歐姿秀(1999)。蒙特梭利教育與蒙特梭利理想園。載於廖鳳瑞主編,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 : 世界幼教趨勢與臺灣本土經驗(203-267)。台北:光佑。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秋燕(1998)。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問題行為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教學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清山、林天佑(1995)。教育名詞:開放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7,71。
吳新華(1991)。國小兒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吳嫈華(1999)。方案式課程與教學。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333-378)。台北:心理。
吳樎椒、張宇樑(2005)。幼教論壇:教改亂象另一章─幼教歪風。幼教簡訊。21。台北:教育部國教司。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取自,http://w3.sce.pccu.edu.tw/preschool/21th/e_covers/ec_index.htm.
吳樎椒、程健教(2004)。統整課程中的主題教學─對幼兒教育的啟示。李桂蘭(主持人),健康的幼兒教育理念與做法。健康的幼兒教育學術研討會,台中市私立健康暨管理學院。
呂翠夏(1993)。從活動中學習-方案教學的實施方法。國教之友,42,27-32。
李坤崇(2000)。主題統整課程之理念與設計。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255-286)。台北:揚智。
李坤崇與歐慧敏(2000)。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台北:心理。
李駱遜(2001)。走在銜接的路上:幼稚園與小一課程與教學之探討(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9-2413-H-081B-004),未出版。
李駱遜(2002)。走在銜接的路上:幼稚園與小一課程與教學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0-2413-H-081B-002),未出版。
佳美、新佳美幼稚園老師、家長合著(1998)。與孩子共舞─佳美幼稚園主題教學的實踐歷程。台北:光佑。
周珮儀(2000)。課程統整與課程分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5-26)。台北:揚智。
周淑惠、陳志如(1998)。幼兒園室內環境簡介─學習區。國教世紀,179,15-20。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育瑋、王怡云與鄭立俐(1997)。進入方案教學的世界(Ⅰ)。台北:光佑。
林清江(1983)。家庭生活與社會適應─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朝鳳(1986)。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師大學報,31,75-106。
林渝榛、吳筱婷(2003)。出生序、家庭社經地位、自尊對國小兒童情緒穩定和同儕關係之影響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5,1-26。
林慧芬(1999)。幼稚園及國小新生學童拒學行為之探討。鍾任琴(主持人),親子關係與幼兒發展。八十八學年度親子關係與幼兒發展學術研討會,台中市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保系暨教育學程中心。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邱志鵬(2001)。台灣幼兒教育百科全書。台北:五南。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洪淑敏(2001)。國小低年級學童性別角色觀及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相良敦子(1991)。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與實踐─蒙台梭利教育理論概說。台北:新民。
香港教育學院(1997)。香港小學生的能力表現與學前經驗之間的關係。新聞公報及刊物:研究報告摘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統籌局。民國94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emb.gov.hk/default.aspx
修慧蘭、鄭玄藏(譯)(2003)。 Corey, G.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孫扶志(2005)。幼小銜接中課程與教學的問題與因應策略之實驗教學研究。何東墀(主持人),學術研究與創作成果發表。九十三學年度學術研究成果發表會,台中市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院。
孫良誠(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敏華(1982)。職業婦女的生活滿意度對其子女影響之研究。復興學報。32,455-466。
孫淑琴(2000)。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頌賢(2001)。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測量之研究—以家庭分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世瑜(2002)。統整課程發展─協同合作取向。台北:心理。
徐炳勳(譯)(1995)。Standing, E. M.著。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台北:及幼。
徐淑美(1984)。小學高年級學生角色取替能力與認知發展暨社會適應之關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瑞仙(譯)(1996)。Elizabeth G. H.著。細論蒙特梭利教育。台北:及幼。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翠霞(1998)。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國小實施課程統整的可行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25,9-11。
高翠霞(1999a)。主題式教學。教學名詞釋義 。國教新知,46,81-92。
高翠霞(1999b)。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國小實施課程統整的可行策略。現代教育論壇,4,251-254。
涂妙如(1998)。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弘光學報,31,61-111。
國教專業社群網(2005)。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民國93年9月,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國語辭典編輯(1999)。最新常用國語辭典。台北:世一。
張孝筠(1998)。從社會學觀點淺談蒙特梭利教育模式中的社會--情緒結構。幼教資訊,2-5。
張宏偉、林哲甫、張維欽(1993)。英漢雙解生物學辭典。台北:朗文。
張佩甄(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出生序、家庭結構、情緒、創意個人特質與其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軍紅、陳素月、葉秀香(譯)(1998)。Malaguzzi, L. 著。孩子的一百種語言:義大利瑞吉歐方案教學報告書。台北:光佑。
張珮玲(2003)。如何幫助幼教師順利敘寫主題網。幼教資訊,147,6-15。
張珮玲(2004)。方案教學中幼教師如何建構主題網。幼教趨勢導報,9,11-19。
張酒雄(1982)。國小一年級兒童成就動機之研究。教育年刊,4,47-88。
張慧敏(1992)。不同氣質類型國小新生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莊千慧(2004)。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之影響。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惠欣(1995)。我國傳統與蒙特梭利教育之幼兒數學能力比較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8,533-568。
郭靜晃(1995)。混齡編班幼教方案對幼兒社會戲劇遊戲之影響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摘要(編號:NSC-83-0301-H-034-009),未出版。
郭靜晃(1998)。養不教父母之過。國魂,628,15-21。
陳小娥與蘇建文(197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李綢(1979)。幼兒人格測驗的編製。測驗年刊,26,87-90。
陳秀萍(2004)。兒童繪本教學中國小新生人際適應改變之行動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全(譯)(1997)。Lillard, P.著。蒙特梭利教學的新視野。台北:及幼。
陳果真(2002)。漏洞仍多、等待補救--九年一貫課程啟動初探。師說,161,8-15。
陳俞余(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冠潔(2002)。一位幼稚園老師在主題是課程中引導行為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品華(1997)。從認知觀點談情境學習與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5,53-59。
陳姿秀(1996)。母親就業與否及其相關因素對子女之學業成就、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恆瑞、賴媛(譯) (1993)。Maria Montessori著。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台北:遠流。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統整的理想與實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121-151)。台北:揚智。
陳淑敏(1995)。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8,503-526。
陳淑琦(1994)。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心理。
陳麗如(2000)。幼稚園與小學一年級注音符號學習銜接問題研究。國立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麗娟(2002)。社會適應欠佳兒童在阿德勒諮商團體中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議濃(2002)。台灣幼教主題網之省思。幼教資訊,145,8-13。
傅瓊慧(1998)。主題統整式大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示例。教師天地,93,50-53。
曾瑞真、曾玲珉(譯)(1996)。Verderber, R. F. &Verderber, K. S.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曾錦貞(2004)。語文學習策略之探究--從幼小銜接觀點出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屏東。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1-260。
黃國寶、林世華(2002)。合作學習對學習效果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4,21-42。
黃惠玲、李錦虹、王興耀(1991)。拒絕上學和學校恐懼症的生理基礎-腦神經上感覺統合失常。中華心理衛生學刊,5,11-22。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8)。怎樣看「角落教學」。幼教資訊,86,2-6。
黃慧真(譯)(1994)。Papalia, D. E. & Old, S. W.著。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8,616-633。
黃廼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台北:五南。
路君約(1981)。小學人格測驗。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廖成敏(2001)。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依附型態對衝突處理因應方式及社會適應之影響。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廖鳳瑞(1998)。幼教園所的開放式教育理念的執行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會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類,8,576-595。
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2005)。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的歷史沿革。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網站。台北: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引自,http://www.cfmontessori.org.tw/
趙悌行(譯)(1993a)。市丸成人、松本靜子著。蒙台梭利教育的禮教研究與實踐(上)。台北:新民。
趙悌行(譯)(1993b)。市丸成人、松本靜子著。蒙台梭利教育的禮教研究與實踐(下)。台北:新民。
趙梅如、鍾思嘉(2004)。觀點取替故事同理心量表的發展。中華輔導學報,15,39~60。
遠東圖書公司編審委員會(2005)。遠東常用英漢辭典。台北:遠東。
劉玉燕(1999)。傳統到開放─佳美主題教學的發展歷程。載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121-169)。台北:心理。
劉玉燕、王文梅(1999)。佳美幼稚園主題教學─一個從無到有的生產創作過程。載於主編,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世界幼教趨勢與臺灣本土經驗(273-243)。台北:光佑。
劉焜輝(1985)。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台北:天馬出版社。
劉靖國(2005)。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融入主題統整課程之教學設計。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5,177-191。
劉慧娟(1989)。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子女社會適應比較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璐琍(1986)。團體輔導對國小低學業成就兒童自我概念暨社會適應之影響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慧敏(2002)。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涵與引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4,99-106。
蔡孟哲、王文貞(2004)。國人家庭生活概況研析。台北:行政院主計處。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引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4122719144071.pdf
蔡宜珍(2004)。小一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表現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幼小銜接活動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蔡明昌、陳若林、賴碧慧、范仲如、楊慧美、林鴻瑜、陳秀琳與陳真真(2002)譯,幼兒教保模式。台北:華騰。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665-730。
蔡敏玲與陳正乾(譯)(1997)。Vygotsky, L. S.著。社會中的心智。台北:心理。
盧美貴(1992)。變遷中的幼兒教育─開放式的幼兒活動課程。教育研究雙月刊, 25,19-28。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45-246。
盧素碧(1997)。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景文。
蕭嘉妮(2002)。混齡編班下促進娃娃家自發性參與之探究歷程。教師即研究者-實習教師專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全國科技資訊網路學術會議論文摘要,SC0302-5716。
錢杭(譯)(1994)。日本新保母養成講座編纂委員會編著。幼兒心理保健。台北:五南。
戴文青(1999)。學習環境的規劃與運用。台北:心理。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梨真(1999)。國小實施統整課程的可行性研究。初等教育學報,12,125-167。
謝清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麗紅(1992):團體諮商對離異者自我觀念、親子關係、社會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輔導學報(15),233-286。
鍾邦友(1999)。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的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3,63-85頁。
簡淑真(1997)。蒙特梭利教學法與單元設計教學法對幼兒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80-0301-H-003-20),未出版。
簡淑真(1998)。蒙特梭利教學法與單元教學法對兒童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家政教育學報,1,59-88。
簡楚瑛(1995)。正視學前教育的地位-學前教育問題初診。教改通訊,5,7-10。
簡楚瑛(1999)。他山之石。載於主編,幼兒教育的實踐與展望 : 世界幼教趨勢與臺灣本土經驗(125-153)。台北:光佑。
簡楚瑛、盧素碧、蘇愛秋、劉玉燕、漢菊德、林玉珠、吳熒華、張孝筠、林士真、 鄭秀容與幸曼玲(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顏嘉琪、劉瓊瑛、宋維村(1988)。拒學症學童的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51-62。
魏美惠(1996)。智力新探。台北:心理。
魏美惠(2002)。不同學習模式對幼兒學習經驗與能力發展的影響:三家幼兒園的比較研究。賴清標(主持人),幼兒發展與學習。九十一學年度「幼兒發展與學習」學術研討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魏寶貝(譯)(2001)。Maria Montessori著。吸收性心智。台北:及幼。
羅惠筠與陳秀珍(譯)(1994)。Charles G. Morris著。現代心理學。台北:美亞。
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蘇妙玉(2001)。國小高年級一般與單親兒童人格及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建文(2000)。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建文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
蘇愛秋(1999)。飲水思源話開放教育。成長幼教季刊,6(4),5-13。





英文部分
Beane, J. A.(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rndt, T. J., & Keefe, K. (1995). Friends’ influence on adolescents adjustment to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6, 1312-1329.
Burchinal, M. R., Peisner-Feinberg, E., Pianta, R., & Howes, C. (2002).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Skills from Preschool Through Second Grade: Family and Classroom Predictors of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0(5), 415-436.
Casas, M. (2004). Making Pedagogical Theory Come Alive. The Teacher Educator,39(3).170-183.
Catron , C. E.& Allen, J.(2003). Role of Curriculum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A Creative Play Model(3rd ed). New York: Merrill/Prentice Hall.
Catron, C. E., & Allen, J.(2003).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A Creative Play Model(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Merrill/Prentice Hall.
Chattin-McNichols, J. (1992). The Montessori controversy. Albany,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Cohn, D. A. (1990) Child-Mother attachment of six-year-old and social competence at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1, 152-162.
Crick, N. R., & Dodge, K. A. (1994).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1), 74-101.
Davison, G. C., Neale, J. M., & Kring, A. M. (2004). Abnormal Psychology (8th ed). Childhood Fears amd Social Withdrawal(pp. 146-147).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Eisenberg, N. (1992). The caring chil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N., Mzrtin, C. L., & Fabes, R. (1996). Gender development and gender effects. In D. Berliner & R. Calfee (Eds.),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p. 358-398). New York: MacMillan.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7).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Inc.
Garey, C. (1982). A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a continuing development involving many changes. The best of BES- basic educational skills project. (ERIC ED245781) .
Gillies, R. M. & Ashman, A. F.(1998).Behavior and interactions of children in cooperative groups in lower and middle elementary grad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4), 746-757.
Goffin, S. G., & Wilson, C. (2001). Curriculum model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ppraising the relationship (2nd ed) .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Merrill/Prentice Hall.
Goleman, D. P.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for Character, Health and Lifelong Achievement. New York:Bantam Books.
Hededaard, M. (1998). Situated learning and cognition: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cognition.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5(2), 114-126.

Johnson, C., Ironsmith, M., Snow, C. W., & Poteat, G. M. (2000). Peer Acceptance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27( 4), 207-212.
Katz, L. G., & McClenllan, D. E. (1997). Fosteri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The teacher’s role. (ERIC ED413073).
Ladd, G. W., & Price, J. W. (1987). Predicting children''s social and school adjustment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eschool to kindergarten. Child Development, 58(5), 1168-1189.
Ladd. G. W., & Hart, C. H. (1992). Creating informal play opportunities: Are parents'' and preschoolers'' initiations related to children''s peer compet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6), 1179-1187.
Lapp, D., & Flood,J. (1994).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First steps. The Reading Teacher, 47(5), 416-419.
Markus, H., & Nurius, P. (1984). Self-understanding and self-regulation in middle childhood. In W. A. Collins (Ed.), Development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The years from six to twelve (pp. 147-183).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Martinello, M., & Cook, G. E. (1994). Interdisciplinary inquir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Masten, A., & Coatsworth, J.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 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childre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3(2), 205-220.
Meinback, M. A., Rothlein, L., & Fredericks, A. D. (1995).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matic units: Creating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Norwood, Massachusetts: Christopher Gordon.
Miller, L, B. (1984). Children’s numerical estimation: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count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5-64.
Miller, L, B., & Bizzell, R. P. (1983). Long-term effects of four preschool programs : Sixth, seventh, and eighth grades. Child Development, 54(3), 727-741.
Moran, M. J., & Jarvis, J. (2001). Helping young children develop higher order thinking.Journal of Young Children, 56(5), 31-35.
Newman, D.L., Moffitt, T. E., Caspi, A., & Silva, P.A. (1998). Comorbid mental disorder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ample selec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7(2), 305-311.
Parker, J. G., Rubin, K. H., Price, J., & DeRosier, M.E. (1995). Peer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A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perspective. In Cicchetti, D. & Cohen, D. (Eds.),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Vol. 2: Risk, disorder, and adaptation (pp. 96-145). New York: Wiley.
Pattillo, J. & Vaughan, E. (1992). Learning centers for child-centered classroom. NEA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eries. (ERIC ED344675).
Porath, M. (2003). Social understanding in the first years of school.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8(4), 468-484.
Post, T. S., Ellis, A. K., Humphreys, A. H., & Buggey, L. J. (1997) .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rriculum: Themes for teaching. Upper Saddle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ryor, D. B., & Tollerud, T. R. (1999). Applications of Adlerian principles in school setting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24, 299-304.
Putallaz, M ., & Heflin, A. H. (1990). 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In Asher, S. R. & Coie, J.D.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 189-21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thunde, K., & Csikszentmihalyi, M.(2005a).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Quality of Experience: A Comparison of Montessori and Traditional School Environ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11, 341-371.
Rathunde, K., & Csikszentmihalyi, M.(2005b).The social Context of Middle School: Teachers, Friends, and Activities in Montessori and Traditional School Environment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06, 59-80.
Repetti, R. L. (1996).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daily social and academic failure experiences on school-age children''s subsequent interactions with parents. child development, 67, 1467-1482.
Reynolds, A. J., Mehana, M., & Temple, J. A. (1995). Does preschool intervention affect children’s perceived competenc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6(2), 211-230.
Schuster, C. S., & Ashburn, S. S. (1988).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Ann West of Little, Brown & Company.
Schweinhart, L. J., Barnes, H. V., & Weikart, D. P. (1993). Significant benefits:The High/Scope Perry Preschool study through age 27. Monograph of the High/Scope Educ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10. Ypsilanti, MI: High/Scope Press.
Spodek, B., & Saracho, O. (1994).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Right from the start: Teaching children ages three to eight. Boston: Allyn & Bacon.
Sternberg, R. J. (2004). Social Development (398-400). Psychology (4rd e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th Publishing Company.
Tucker, B., Hafenstein, N. L., Jones, S., Bernicj, R., & Haines, K. (1997). An integrated-tematic curriculum for gihted learners. Roeper Review, 19(4),196-199.
Vars, G. F. (1991).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Leadership,49(1),14-15.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n, T. A., & Field, T. (1982). Discrimin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by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53, 1312–1319.
Williams, L. R., & Fromberg, D. P. (1992).Encyclopedia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Winsler, A., Caverly, S. L., Willson, Q. A., Carlton, M. P. , Howell. C., & Long, G. N.(2002).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ecology of mixed-age and same-age preschool classrooms: A natural experiment.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305-330.
Wolfinger, D., & Stockard, J.(1997). Elementary methods: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White Plains, New York: Longma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顏嘉琪、劉瓊瑛、宋維村(1988)。拒學症學童的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51-62。
2. 簡楚瑛(1995)。正視學前教育的地位-學前教育問題初診。教改通訊,5,7-10。
3. 簡淑真(1998)。蒙特梭利教學法與單元教學法對兒童發展影響之比較研究。家政教育學報,1,59-88。
4.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3,63-85頁。
5. 鍾邦友(1999)。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的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
6. 謝麗紅(1992):團體諮商對離異者自我觀念、親子關係、社會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輔導學報(15),233-286。
7. 盧美貴(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245-246。
8. 盧美貴(1992)。變遷中的幼兒教育─開放式的幼兒活動課程。教育研究雙月刊, 25,19-28。
9. 蔡春美(1993)。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的調查研究。臺北師院學報,6,665-730。
10. 歐慧敏(2002)。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涵與引導策略。教育研究月刊,94,99-106。
11. 趙梅如、鍾思嘉(2004)。觀點取替故事同理心量表的發展。中華輔導學報,15,39~60。
12. 黃瑞琴(1998)。怎樣看「角落教學」。幼教資訊,86,2-6。
13.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1-260。
14. 傅瓊慧(1998)。主題統整式大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示例。教師天地,93,50-53。
15. 陳議濃(2002)。台灣幼教主題網之省思。幼教資訊,14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