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6: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月偵
研究生(外文):Yueh-Chen Lai
論文名稱:台中地區幼稚園電腦教學模式之決策影響因素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Decision-Making for Kindergarten Children''s Use of Computers in Taichung
指導教授:蘇秀枝蘇秀枝引用關係邱淑惠邱淑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u-Chih SuShu-Hui Chi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決策影響因素電腦教學模式管理者幼稚園
外文關鍵詞:factors affecting decision-makingtechnology integration approachesmanagerkindergarte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7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稚園電腦教學之執行現況,與探究採用不同電腦教學模式之管理者,在各項決策因素上的考量和差異情形,並找出其主要的決策影響因素。為達到這些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自編「電腦教學模式之決策因素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為台中縣市立案私立幼稚園之管理者,回收問卷占全台中縣市立案私幼總數58%,並以質性方法和one-way ANOVA統計分析分別處理文字資料及數據,研究結果發現:
一、採用電腦角的幼稚園幼兒和帶班老師在使用或教學上都有較大自主權。
二、採用電腦角所需的成本低於電腦教室模式,且為園方能夠負荷;改變教學模式者多以電腦教室模式轉為無電腦教學或電腦角教學。
三、管理者是否採用電腦教學的決策因素範圍相當廣,從個人因素、內部環境因素、個體環境因素、到總體環境因素皆有。
四、電腦角和電腦教室模式管理者的差異因素為:電腦教室組管理者質疑幼兒在電腦角的使用常規、以及強調多元才藝課程的辦學理念;採用電腦角管理者較傾向支持統整性課程,將電腦活動與主題教學結合。
五、電腦教室組管理者主要的決策影響因素為辦學理念、時代需求、招生人數、家長需求;電腦角組為辦學理念、教學模式的轉變、可利用的教室空間、能與教學模式搭配;無電腦教學組則為電腦對幼兒生理發展的不良影響、反對實施電腦教學的態度、園內無專人處理電腦事務。
六、其他發現:部分無電腦教學的幼稚園設有單槍投影設備,實施另一種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有些管理者認知的電腦教學仍停留在分科教學。
最後本研究再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相關教育單位、管理者、幼教師、軟體廠商、以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The goals of this investigation are three folds: (1) to survey the computer integration approaches adopted in kindergartens, (2) to examine factors affecting managers’ decision making on select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pproaches, and (3) to examine differences between managers adopting different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pproaches. Fifty-eight percent of kindergarten managers in Taichung responded to our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and tes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When computers were installed in classrooms as an activity center, children could choose freely whom or how many classmates to work with, and teachers have more control over computer use.
2. It cost less that computers were installed in children’s classrooms than in an independent classroom. Kindergartens once arranged an independent computer class for their children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give up computer use or switch to arranging a computer learning center in classroom for children.
3. Managers who chose to set up a computer center outside the classroom often regard learning to use computers as a skill needed to be taught and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computers installed as an activity center in classrooms would encourage disruption behaviors around the center. Managers who chose to set up a computer center into children’s classroom tended to agree more that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computer activity into their teaching.
4.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managers’ decision on adopting computer class model were school resources and consumer demands. Managers who adopted a computer center mainly considered factors relating to school resources, limited space, and instruction integration. Managers who give up computer use believe that computer use would damage children’s eyes and there wasn’t a staff to responsible for computer maintenance.
In the end, this study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institutes, managers, teachers, software suppliers, and researchers.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誌謝 Ⅳ
目錄 Ⅴ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腦融入教學之基本概念 8
第二節 電腦融入於幼兒教育的爭議 13
第三節 電腦融入教學之理論基礎 18
第四節 決策因素之理論基礎 22
第五節 電腦教學模式之決策因素 35
第六節 總結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8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取樣方法 4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1
第四節 研究程序 5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幼稚園電腦教學執行現況之探討 62
第二節 電腦教學模式決策因素之差異 77
第三節 管理者的決策影響因素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1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25
二、英文部分 130
附錄
附錄一 電腦教學模式之決策因素調查問卷(問卷初稿) 134
附錄二 訪談實例 138
附錄三 決策因素修改對照表 143
附錄四 專家效度人員 144
附錄五 電腦教學模式之決策因素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45
附錄六 正式問卷開放性問題之原始資料分類表 149

表目錄
表2-1 電腦輔助教學與電腦融入教學之差異 10
表2-2 反對與支持觀點整理表 13
表2-3 學者對於個人因素的分類 25
表2-4 學者對於內在環境因素的分類 27
表2-5 學者對於外在環境因素的分類 30
表3-2-1 訪談園長的基本資料 49
表3-2-2 正式樣本回收情形 50
表3-3-1 正式問卷的題目 55
表4-1-1 三組模式分佈比例 62
表4-1-2 管理者性別人數分配表 63
表4-1-3 管理者年齡平均表 63
表4-1-4 管理者之最高學歷人數分配表 64
表4-1-5 管理者之畢業科系人數分配表 64
表4-1-6 園長任職年資平均表 65
表4-1-7 管理者所屬之幼稚園所在地人數分配表 65
表4-1-8 幼兒操作電腦方式之百分比分配表 67
表4-1-9 電腦教學者之百分比分配表 67
表4-1-10 軟體挑選者之百分比分配表(複選題) 68
表4-1-11 挑選軟體面臨的困難之百分比分配表(複選題) 69
表4-1-12 電腦教學之宣傳管道百分比分配表(複選題) 70
表4-1-13 電腦教學經費百分比分配表 71
表4-1-14 電腦教學之經費是否為負擔百分比分配表 71
表4-1-15 電腦教學經費與是否為負擔百分比交叉表 71
表4-1-16 電腦維修人員百分比分配表 72
表4-1-17 決策參與者百分比分配表(複選題) 73
表4-1-18 電腦教學研習活動百分比分配表 73
表4-1-19 研習講師百分比分配表 74
表4-1-20 研習活動內容百分比分配表 74
表4-1-21 過去實施模式之百分比分配表 75
表4-2-1 個人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 84
表4-2-2 內部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1 92
表4-2-3 內部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2 92
表4-2-4 個體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1 97
表4-2-5 個體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2 97
表4-2-6 總體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1 100
表4-2-7 總體環境決策因素之變異數分析表2 100
表4-3-1 電腦教室組之主要決策影響因素次數表 103
表4-3-2 電腦角組之主要決策影響因素次數表 104
表4-3-3 無電腦組之主要決策影響因素次數表 105

圖目錄
圖2-1  影響園所管理者決策的因素 36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8
圖3-4-1 研究流程圖 59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4)。重要參考指標。2004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方郁琳(2001)。幼兒電腦教學:論點觀。社會科學學報,9,45-63。
方顥璇(2003a)。幼兒用電腦好不好。幼教資訊,154,2-10。
方顥璇(2003b)。幼兒資訊教育課程實施之初探。2004年5月2日,取自http://192.83.184.35/ec2003/pdf/200200146_MainFile.pdf/
王立行(1992)。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實務探討。資訊與教育,29,24-35。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秋錳(2004)。臺北市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行為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黃隆(2003)。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台中市教育局(2004)。台中市各級學校。2004年9月2日,取自http://km.tceb.edu.tw/school/showdata/show_list.php?level=kp/
台中縣教育局(2004)。台中縣教育網路中心—學校概況。2004年9月2日,取自http://www.tcc.edu.tw/school_query/sch_query.php/
朱順興(2001)。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江明儒(2003)。幼稚園教育人員對資訊科技服務認知研究-以科技框架觀點探討。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行政院主計處(2003)。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2004年1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dgbas03/bs4/news/news9208.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4)。經濟成長率。2004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8/world/gdprate.htm/
何張杏如(1983)。幼稚園托兒所行政管理手冊。台北:信誼。
何榮桂(2000)。序言-電腦教室vs.教室電腦。資訊與教育,77,1-2。
吳宗立(2000)。學校行政決策。高雄:麗文文化。
吳珍萍(2004)。台北市公立幼稚園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基(1984)。教育行政決定理論與實際問題。台北:文景。
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1998)。臺灣中部地區幼稚園教師對電腦經驗與態度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0,53-79。
李仁芳、洪子豪(1992)。企業概論。台北:華泰。
李文忠(2001)。大學校長行政決定模式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一位大學校長的觀察與訪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文政、周淑惠(1999)。電腦於幼兒教育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44,47-56。
東森新聞報(2002)。幼兒該不該學電腦。幼教希望論壇。2003年11月29日,取自http://yoyo.ettoday.com/yoyo/article/262-2512.htm.
林沐恩(2002)。台中市幼兒園三歲以下班級教師背景因素、適性教學信念與影響課程決定因素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涵妮(1999)。影響國小教育人員接受創新態度與教學科技接受程度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傳傑(2004)。資訊融入教學與評量─以「地球運動」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慧芬(1998)。從幼教老師電腦網路使用現況與需求探討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幼兒教育年刊,10,91-106。
邱淑惠(2002)。科技與幼兒教育-軟體評估,測試,與教學示範。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NSC 91-2413-H-142-014),未出版。
邱淑惠(2003)。幼教與軟體。2004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echild.org.tw/
邱淑惠、莊孟珊(2004)。台中地區幼教人員電腦整合教學信念與應用現況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9(2),35-60。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臺灣教育,479,1-8。
邱德懿(1996)。輕鬆開啟多媒體學習的大門。學前教育,19(4),43-44。
洪明洲(1999)。個案•理論•辨證。台北:華彩軟體。
洪麗珍(2003)。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國文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千惠、簡楚瑛(2004)。兩岸民辦幼教之發展探討。載於陳漢強(主編),兩岸民辦幼兒教育(頁327-344)。台北:五南。
徐聯恩、邱念慈、陳靜怡(2004)。台灣地區幼稚園組織創新初探。載於陳漢強(主編),兩岸民辦幼兒教育(頁167-186)。台北:五南。
高月梅、張泓(1995)。幼兒心理學。台北:五南。
崔夢萍(2001)。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69-194。
張志育(1998)。管理學:新觀念、本土化、世界觀。台北:前程企管。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台北:五南。
張雁玲(2000)。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鈿富(2001)。學校行政決定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緯良(2001)。企業概論。台北:華泰。
教育部(2000)。教育部中程(九十至九十三年度)施政計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0)。九年一貫課程…資訊教育,2004年1月29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discuss/discuss2.php/
教育部體育司(2003)。視力保健電腦專用停歇宣導軟體,2004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PHYSICAL/
EDU7663001/health/eyesoft.htm?FILEID=80040&open
梁珀華(1998)。幼兒與電腦-淺談電腦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幼教資訊,97,47-49。
梁珀華(2002)。幼稚園電腦教學模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9-2413-H324-008)。
莊旭瑋(2002)。資訊融入校園植物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莊淑如(2002)。資訊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雅茹(1999)。知覺學習型態之檢測:以Dunn & Dunn 之LSI為例。視聽教育,40(5),11-18。
連淑鈴(2003)。電腦看圖故事寫作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寫作成效及寫作態度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佳伶(2004)。幼教老師之電腦素養與電腦使用現況分析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園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明溥(1993)。電腦輔助教學之剖析。臺灣教育,506,19-22。
陳瑞騰(2003)。國小三年級學童─角之基本能力及電腦輔助學習的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義勳(1995)。電學電腦軟體在國小自然科學習成就之評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55-90。
陳馨馨(2002)。幼托機構園(所)長與教師間互動行為與影響力策略之權變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0-2413-H324-004)。
曾敏雅(2000)。幼稚園實行電腦教學的迷思。幼教資訊,112,54-57。
游淑燕(1994)。幼稚園課程決定層級體系及其運作情形分析:兼論如何提昇幼稚園課程決定之品質。嘉義師院學報,8,419-470。
湯志民(2001)。幼兒學習環境設計。台北:五南。
馮燕(2002)。托育服務:生態觀點的分析。台北:巨流。
黃世鈺(2004)。民辦幼兒教育之經營策略探析。載於陳漢強(主編),兩岸民辦幼兒教育(頁109-122)。台北:五南。
黃意舒(2003)。我國與美國幼稚園課程決定比較研究。國教新知,50(2),75-82。
楊司維(2003)。資訊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批判思考能力與意向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坤原(2000)。教學主義與建構主義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的意含。視聽教育,42(3),14-27。
溫玲玉、陳怡君、林淑文(2002)。管理學概要。台北:東大。
葉淑欣(2002)。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認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廖衾儀(2004)。資訊科技融入幼稚園教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梅華(2002)。電腦冒險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怡君、陳淑琦(1999)。幼兒電腦教學。載於教育部(主辦),教師即研究者:實習教師專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41)。台北:教育部。
劉雅心(1998)。台中地區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澄豐經緯國際媒體研究小組(2002)。4至14歲兒童媒體偏好。廣告雜誌,137,44-47。
蔣靜靜(1996)。幼兒電腦學些什麼。學前教育,19(4),38-42。
蔡明田、廖曜生、郭巧俐(2000)。家長對幼教服務機構選擇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5),58-79。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麗文文化。
蔡錚樺(2001)。家長對幼兒美語學習態度探討--以高雄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珊姍(2003)。幼教機構主管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蔭萍(1999)。學前兒童於電腦學習情境下同儕遊戲行為與同儕互動之研究。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主辦),幼兒教育研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34)。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謝安田(1989)。企業經營策略。台北:謝安田。
簡楚瑛(2001)。幼稚園園長與托兒所所長角色及其所處園、所文化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4,135-166。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40。
龔健聲(1989)。企業政策與策略管理。台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Anderson, G. T. (2000). Computers in a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curriculum. Young Children, 55(2), 90-93.
Children''s Software Revue (1998). Six myths about young children & computers. Retrieved January 24, 2004, from http://www.childrenssoftware.com/
sixmyths/
Clements, D. H. (1999). Young children and technology. Dialogue on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Retrieved January 24, 2004, from http://www.project2061.org/tools/earlychild/
experience/clements.htm/
Clements, D. H., & Nastasi, B. K.(1988). Social and cognitive interactions in educational computer environmen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5(1), 87-106.
Clements, D. H., & Nastasi, B. K., & Swaminathan, S. (1993). Young children and computers: Crossroads and directions from research. Young children, 48(2), 58-64.
Davis, B. C., & Shade, D. D. (1994). Integrate, don’t isolate! Computers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ERIC Dig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76991)
Davis, B. C., & Shade, D. D.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The case of literacy 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ldhood Education, 1999(1), 221-254.
Davidson, J. I. (1989). Children and computers together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 Albany, NY: Delmar.
Donnelly, J. H., Gibson, J. L., & Ivancevich, J. M. (1996)。管理學(第八版)(陳明杰譯)。台北:前程企管。(原著出版年:1994年)
Elkind, D. (1987). The child,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Young Children, 42(4), 6-11.
Haugland, S. W., & Shade, D. D. (1994). Software evalu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In J. L. Wright & D. D. Davidson (Eds.), Young children: Active learners in a technological age (pp. 63-76).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Haugland, S. W., & Wright, J. L. (1997). Young children and technology: A world of discovery.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Hill, C. W. L., & Jones, G. R. (1999)。策略管理(第四版)(黃營杉譯)。台北:華泰。(原著出版年:1998年)
Hopson, M. H., Simms, R. L., & Knezek, G. A. (2002). Using a technology-enriched environment to improve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34(2), 109-119.
Lipinski, J. M. (1984). Competence, gender and preschooler''s free play choices when a microcomputer is present in the classroo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43609)
NAEYC (1996). Technology and young children-Ages 3 through 8. Retrieved January 24, 2004, from http://www.naeyc.org/resources/position_
statements/pstech98.htm/
Nieboer, R. A. (1983).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omputers on the preschool environ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4898)
Papert, S. (1993). The children’s machine: Rethinking school in the age of the computer. NY: Basic Books.
Plomp, T., Nieveen, N., & Pelgrum, H. (1996). Curricular aspects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Tj. Plomp, R. E. Anderson & G. Kontogiannopoulou-Polydorides (Eds.), Cross n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pp. 9-26). Boston: Kluwer Academic.
Rhee, M. C., & Bhavnagri, N. (1991). 4 year old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s when playing with a compu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2466)
Roblyer, M. D., & Edwards, J. (2000).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Rodd, J. (1999)。成功的托教行政管理:園所領導之論(初版)(李文正、張幼珠譯)。台北:光佑。(原著出版年:1994年)
Rue, L. W., & Byars, L. L. (1998)。管理學(第七版)(吳忠中、傅篤顯譯)。台北:滄海。(原著出版年:1995年)
Sherman, T. M. (1998). Another Danger For 21st-Century Children? Educational Week, Retrieved November 2, 2004, from http://secure.edweek.org/ew/vol-17/38sherm.h17/
Turner, J. (1992). Technical literacy. Montessori Life, 4(4), 32-33.
Wood, E., Willoughby, T., & Specht, J. (1998). What’s happening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etting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8(3), 237-24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40。
2. 簡楚瑛(2001)。幼稚園園長與托兒所所長角色及其所處園、所文化環境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4,135-166。
3. 蔡明田、廖曜生、郭巧俐(2000)。家長對幼教服務機構選擇行為之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5),58-79。
4. 蔣靜靜(1996)。幼兒電腦學些什麼。學前教育,19(4),38-42。
5. 黃意舒(2003)。我國與美國幼稚園課程決定比較研究。國教新知,50(2),75-82。
6. 游淑燕(1994)。幼稚園課程決定層級體系及其運作情形分析:兼論如何提昇幼稚園課程決定之品質。嘉義師院學報,8,419-470。
7. 陳明溥(1993)。電腦輔助教學之剖析。臺灣教育,506,19-22。
8. 曾敏雅(2000)。幼稚園實行電腦教學的迷思。幼教資訊,112,54-57。
9. 梁珀華(1998)。幼兒與電腦-淺談電腦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幼教資訊,97,47-49。
10. 邱德懿(1996)。輕鬆開啟多媒體學習的大門。學前教育,19(4),43-44。
11.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臺灣教育,479,1-8。
12. 林慧芬(1998)。從幼教老師電腦網路使用現況與需求探討教老師專業成長的管道。幼兒教育年刊,10,91-106。
13. 李文政、周淑惠(1999)。電腦於幼兒教育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44,47-56。
14. 吳德邦、馬秀蘭、徐志誠(1998)。臺灣中部地區幼稚園教師對電腦經驗與態度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0,53-79。
15.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