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9: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美嘉
研究生(外文):Mei-Chia Tseng
論文名稱:跨國婚姻家庭父親角色及子女教養經驗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Fatherhood and the Experience of Children Rearing in Transnational Marriage
指導教授:孫扶志孫扶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u - Chih S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朝陽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保育系碩士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父親角色子女教養跨國婚姻
外文關鍵詞:transnational marriagefatherhoodnurturing of childre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3
  • 點閱點閱:195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7
我國跨國婚姻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本研究主要探討跨國婚姻家庭中本國男性為人父前後的生活轉變及教養經驗,而所欲探討研究問題,包含從:跨國婚姻家庭成立原因;先生在配偶懷孕期間的照顧及孩子出生後的生活照護;父親對子女的教養經驗及課業輔導介入情形;最後探討跨國婚姻家庭所需之教養協助等,運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方法來詮釋分析跨國婚姻家庭的父親角色及子女教養經驗。研究者深入訪談二位幼兒父親,從中檢視受訪者父親角色一職之狀況,所獲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原生家庭父親角色的文化再製。受訪者從小耳濡目染,不管在家庭觀念或在養態度上,原生家庭的父親是提供受訪者最初與最直接的父親 角色模仿對象。
二、父親擔任家庭中的協調角色。新移民女性來台後,需面臨生活適應及人際互動等種種問題,尤其當家人間發生衝突時,有賴先生從中協調。
三、在傳統的父親角色中呈現出鞏固父權主義的特徵。父親擁有較大的權利與地位,在子女教養地位上,新移民女性則擔任從屬的教養角色。
四、「主導者」與「放任者」兩極化的教養經驗態度。受到傳統父權觀念及男女角色分工的影響,父親呈現出兩極化的教養態度。
五、需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與親職教育制度以支持並加強父親參與子女教養工作。
基於上述得知,欲協助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父親進行良好的子女教養,應從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四面著手。針對家庭成員之支持、學校親職教育之推動、社會的鼓勵及肯定與政府福利政策上的落實,提出相關的因應對策。
Not only does this thesis keep its eye on the phenomenon of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in Taiwan, but i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discuss the issues and practice of the fatherhood in the transnational families. And as we know without doubt, father plays a complicated but significant role while running his own family or rearing children. Perceiving the role-playing of a father in a patrilineal society like what we are in Taiwan, culturally he is usually required to act as an economic support and decision maker in order to maintain his household, and certainly, he 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his children model themselves after him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Therefore, by the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method with depth int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 two chosen informant households on this case help to figure out ins and outs the life and experience of practicing a “father” in both transnational households composed of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The patrlineal fatherhood promotes to consolidate the conventional figure as practicing a “father” in daily life while polarizing the attitude of nurturing children. Fathers ought to make more additional efforts to have their households operated well, and that is, they may need external assistance by some means from the other departments of our society. Accordingly, to sum up briefly, the more full-blown social and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can be established to help out, the more positive force brought to those “fathers” to survive their transnational households.
目 錄 III
表 目 錄 V
圖 目 錄 V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跨國婚姻家庭現況 7
第二節 父親角色相關研究之探討 20
第三節 跨國婚姻子女教養相關研究之探討 29
第四節 父親參與子女教養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進行實施 42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3
第一節 跨國婚姻家庭的成立∼悲喜交加娶妻情 53
第二節 懷孕照護與新生兒誕生的生活轉變∼做中學的父職體驗 76
第三節 子女教養的經驗與態度∼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教養經驗 83
第四節 社會支持體系的建立∼選擇性的參與行動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 論 117
第二節 建 議 123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28
參考文獻 130
附 錄 13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桓蘊(2004)。段氏日玲的故事是台灣之恥。2004年06日11日中國時報。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5)。華人家庭研究計劃。2005年06月09日,取自http://www.rchss.sinica.edu.tw/index_c.htm
于素珍(2005)。跨國婚姻生育期家庭父親的生活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2006)。越南政府將嚴格取締非法婚姻仲介 。2006年05月29
日,取自http://www.atm-roc.net/front/bin/ptdetail.phtml
內政部(2003a)。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措施專案報告。2006年12月15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2003b)。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6年06月07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0930617.html
內政部(2003c)。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2006年06月07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9/f9a-26.doc
內政部(2005a)。內政統計通報-93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2006年01月01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2005b)。歸化為我國國籍人數統計 。2005年06月02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
方美玲(2006)。漫談文化再製。2006年05月28日,取自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htm
王大維(2000)。「父職參與」或「參與親職的父親」。應用心理研究,7,12-18。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八版)。台北:五南。
王以仁(2003)。兩性平等與家庭未來的發展。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家庭教育新紀元,150-152。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宏仁譯 Dương Lan Hải著(1995)。母子關係的傳統與現代,183-190,河出書房新社。
王宏仁譯 Pham Huy Le著(1995)。越南社會的家族與家譜,176-182,河出書房新社。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35-41。
王珮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32,52-57。
王雪貞(1984)。父母之性別角色教養態度、性別特質對學前兒童性別角色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舒芸(1995)。現代奶爸難為乎-雙薪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舒芸、余漢儀 (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
王瑞壎(2004)。大陸和外籍新娘婚生子女適應與學習能力之探究。台灣教育,626,25-31。
王碧朗(2001)。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3),68-85。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王叢桂(2002)。影響工作價值觀傳遞之因素:男性中小企業主及一般職業工作者子女之比較。應用心裡學,14,117-150。
田晶瑩 (2005)。「是誰在娶越南新娘?」-男性氣魄與跨國婚姻。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宜倩(2001)。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昭青、陳洛薇、林志成(2003)。外籍新娘子女進入學齡出現學習他們的沉默 教育的隱憂。2003年12月22日中國時報。
余書麟(1994)。親職教育。台北:水牛。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1999)。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21-40。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體經驗初探-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159-175。
吳秀照(2005)。外籍配偶教養發展遲緩或障礙子女之主體經驗與生態環境之探討初探。虎尾科技大學,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7-71。
吳承珊(2000)。母親與教師的管教方式對幼兒社會行為影響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黛宜(2003)。已婚男性父職態度與實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麗絲(1993)。兒童家庭生活教育—父母篇。台北:國際家庭教育。
呂麗絲(1995)。父職教育--另一種教育主張。人本教育札記,77,10 -13 。
李正傑(2000)。已婚男性的父職經驗與父職教育方案需求: 以三代同堂的雙薪家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舉辦之「家庭教育課程規劃與方案國際研討會議論文集」,201-233。
李旻陽(2004)。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桂松(2004)。跨海建構的父權文化:宜蘭地區東南亞外籍媳婦於家中的權力關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淑娟(2004)。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雄之(2006)。尊重化解地雷 。2006年05月05日,取自 家庭樂園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family05/default.
李慧美(2003)。已婚男性對其父親形象知覺、背景變項與實際父職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燕、李浦群譯(1995)。Trenholm,s.&Jensen,A.著。人際溝通。台北:揚智。
杜宜展(2004a)。父職參與意願、參與行為、參與感受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杜宜展(2004b)。學前幼兒家庭父職參與行為初探。中台技術學院舉辦之「當代兒童與家庭教育新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8-121。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北縣:空大。
林本炫(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 WinMAX&ATLAS.ti操作手冊。南華大學95年度質性研究方法與電腦軟體應用研習會議,嘉義:南華教育社會所。
林正峰(2005)。社會轉型 夫妻角色開始互換。商業周刊,944。2006年05月10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enu.php?id=925
林淑貞、車達(2005)。臺灣新女性移民母子互動關係初探-以東南亞外籍配偶為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程中心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發展學術研討會。28-47。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2):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
林瑞勳(2006)。台灣的外籍女性配偶的生活適應問題。 2006年05月15日,取自:http://www.tpg.gov.tw/taiwan/9404/9504-13.htm
林維言(2004)。台灣地區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之社會福利需求初探。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靜佩(2004)。台灣越南籍初產婦女的坐月子及初為人母之經驗。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淑琴(2003)。由自我決定理論探討工作與家庭衝突之關係──以高雄市高中職教師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豐盛、鄭秀琴(2005)。正式「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及教養問題,教師天地,137,67-72。
施寄青譯(1990)。Christopher P. Anderson 著。父親的角色。台北:遠流。
柯里斯、林為正譯(1995)。David Stoop 著。父愛不缺席---心理醫生剖析父親的十二種模式。台北:智庫。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蓮珍(2000)。初為人父在角色轉變過程的生活經驗。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夏幼文、郭欣怡(2003)。台灣男性擇偶強調「在地優先」。2006年04月26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18/n276986.htm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2。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4)。從原住民到新移民。2004年4月25日中國時報。
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綺穗(2000)。父職及其與子女行為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8,193-204。
徐麗賢(2004)。大陸台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惠芬(2002)。男性眼光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之分析。輔仁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高淑清 等譯 Max Van Manen著 (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濤石文化。
高淑貴(1998)。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出版。
張月芬(2002)。從社會變遷中談兩性角色及其家庭教育。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107-128。台北:師大書苑。
張佩韻(1998)。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書銘(2001)。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靜文(2004)。台灣近二十年來幼兒階段親子教養研究歸納與分析∼生態系統論的觀點。兒童發展與教育創刊號,49-68。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來自國家數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現況。2005年7月2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54
曹中瑋(1986)。我國推行親職教育成效之檢討與展望。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辦,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315-348。
梁玉芳(2004)。吃屎舔香港腳 多少段氏日玲。2004年06月16日聯合報。
莫藜藜、王行(1997)。變遷社會中已婚男性家庭性別與觀念之省思。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慧美、田秀蘭(1998)。女性國小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以屏東女性教師為例。中華輔導學報,6,231-266。
許惠雯(2004)。理想父職之探討-兒童心目中的好爸爸。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雅惠(2004)。臺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色的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05,176-196。
郭靜晃 譯 Carol Gestwicki 著(1997)。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會關係。台北:揚智出版。
陳光中、秦文力、周素嫻譯(1996)。Neil J. Smelser著。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陳李愛月(2002)。高雄市外籍新娘婚姻與家庭生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瑜(2002)。台灣想像與落差:十九個埔里越南新娘的故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珊華 ( 2004)。小學生文化資本之累積與作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貞(1993)。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雅鈴 (2004)。新台灣之子--外籍新娘子女的教養問題。幼教資訊,160,25-27。
陳麗玉(2001)。來自東南亞的新娘---一個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的深入報導。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撒播希望種仔。教師月刊,441,20-25。
黃怡瑾(1999):從親職談「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女性學會、台灣社會學社主編,女性主義與台灣社會的關係:社會學的觀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社會學社。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5,313-337。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台北:漢文。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碧霞(2005)。兒童福利的回顧與前瞻。虎尾科技大學,跨國婚姻家庭兒童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
黃慧真譯 Sally W. Olds Diane E. Papalia著(1996)。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桂冠。
黃慧森(2001)。高職男生父職角色知覺與認同之研究-以屏東縣市為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昇儒(2006)。越娘餘毒惹風波 外籍新娘抗議廖本煙歧視。2006年04月04日 聯合晚報。
楊秋蘋(2005)。新生人口下滑 外籍婚生子激增。2005年08月10日中國時報。
楊素珍、陳彰惠(2001)。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父子依附及婚姻調適之相關性探討。護理研究,9(3),279-287。
楊國樞(1994)。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楊淑朱(2005)。外籍配偶來自國家數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現況。2005年12月27日,取自:www.edu.tw
楊淑朱、刑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魏(2004)。雲林縣外籍配偶子女在校狀況之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9-178。
楊惠琴(2000)。國小資優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聰財(2006)。美麗準新娘 淚灑精神科。2006年05月05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28/life/medicine-1.htm
葉至誠(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
葉重新(1999)。心理學。台北:心理。
廖美雲(2005)。婚介廣告 剝削外籍配偶人權。2006年05月29日,取自:http://vita.fju.edu.tw/vita1/archives/004128.html
肇瑩如(2003)。外籍媳婦不懂國台語 沒法教小孩。2003年04月09日 聯合報。
賓靜蓀(2005)。德國人重修父母學分。天下雜誌(2005年11月11日),96-100。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 Susan A.Basow著(1996)。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角色。台北:揚智。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貴珍(2001)。外籍新娘跨文化適應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彰化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慈惠(2000)。社經地位與教養相關文獻的評析再思。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3,359-374。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予靜(2004)。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青青、宋明君(2004)。外籍新娘及其子女教育之研究分析生態系統論觀點。輯於「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92-105。
蕭春媚(2001)。當爸爸是怎麼一回事?大學教育程度之幼兒父親對父職角色及教養的看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戴君倚、鍾聿琳(2002)。影響週產期外籍心娘適應之因素及護理省思。護理雜誌,49(1),34-38。
聯合報(2003)。五年來統計,每百名結婚臺灣郎9個,要「外人」。2005年09月至12月,取自http://www10.brinkster.com/ccs51/10-30-3.htm
謝曉雯、高淑清(2001)。家庭教育的著力點:從理解初為人母之生活經驗談起。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94-327。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4,231- 258。
藍佩嘉(2004)。外籍配偶不是不停下蛋的母雞。公民論壇,9,46-47。Ahsuli的秘密花園。2005年10月至11月,取自http://ahsuli.no-ip.org/xoops2/modules/news
藍麗娟(2005)。張忠謀從父母親身上學會誠信正直。天下雜誌(2005年教育特刊),360-361。
鐘重發 (2003)。台灣男性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重發 (2004)。樂當老師更樂當貴人:談外籍配偶子女在班級中的輔導。國教天地。155,53-57。

西文部分
Bronfenbrenner, U. (1992).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In R. Vasta(ed.). Six theor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revised formulations and current issues.
Bronfenbrenner, U. (1986). Ecology of the family as context for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2, 723-742.
Burgess, R. G. (1984).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Allen and Unwin.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ly, K. J.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Finding the model.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 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1-40. Califormia: Sage.
Davidoff.(1999). The fatherhood industry – welfare reformers set sights on wayward dads. Progressive, 63, 28-32.
Finn, J. E. (1987). Separation and military family. Toronto: Canadian Forces College.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1996). The family as a psychological system. In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Pacific Grove.
Grossman, M., & Joyce, T. J. (1990). Unobservables, pregnance resolutions, and birth weight production functions in New York c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983-1007.
Hangsleben, K. L. (1983). Transition to fatherhood---An exploratorystudy. Journal of Obsterics, Gyncology & Neonatal Nursing, 265-270.
Igoa, C. (1999). Language and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The inner world of the immigrant chil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Quebec, Canada.
Inamura, H. (1988). Family dynamics of intrafamily violence and school refusal in Japan. Asian family mental health. Tokyo: Psychiatr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kyo.
Jordan, P. L. (1990). Laboring for relevance: Expectant and new fatherhood. Nursing Research, 39(1), 11-16.
Lamb, M. E. (1997). The development of father-infant relationship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261-28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amb, M. E. (1975). Father:Forgotten contributions to child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18, 245-266.
LaRossa, R., (1988). Fatherfood and social change. Family Relations, 37, 451-457.
Phares, V. (1996). Conducting nonsexist researc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ith father and mothers: A call for change. Psychology Women Quarterly, 20, 55-77.
Pleck, J. H. (1997). Paternal involvement: Level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3rd ed., pp. 66-103). New York:Wiley.
Ritsner, M., Ponizovsky, A. , Ginath, Y. (1997). Changing patterns of distress during the adjustment of recent immigrants: a 1-year follow-up study. Acta Psychiatr. Scand., 95:494-499.
Starrels, M. E.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5, 148-165.
Tamis-LeMonda, C., and N. Cabrera.(1999) . Perspectives on Father Involvement: Research and Policy.Social Policy Report,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鐘重發 (2004)。樂當老師更樂當貴人:談外籍配偶子女在班級中的輔導。國教天地。155,53-57。
2.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24,231- 258。
3. 戴君倚、鍾聿琳(2002)。影響週產期外籍心娘適應之因素及護理省思。護理雜誌,49(1),34-38。
4. 賓靜蓀(2005)。德國人重修父母學分。天下雜誌(2005年11月11日),96-100。
5. 楊素珍、陳彰惠(2001)。父親對哺餵母乳的態度、父子依附及婚姻調適之相關性探討。護理研究,9(3),279-287。
6. 陳雅鈴 (2004)。新台灣之子--外籍新娘子女的教養問題。幼教資訊,160,25-27。
7. 許雅惠(2004)。臺灣媳婦越南情:一個質性角色的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05,176-196。
8. 莊慧美、田秀蘭(1998)。女性國小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分析-以屏東女性教師為例。中華輔導學報,6,231-266。
9.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10. 張靜文(2004)。台灣近二十年來幼兒階段親子教養研究歸納與分析∼生態系統論的觀點。兒童發展與教育創刊號,49-68。
11.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12.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2。
13.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
14. 邱豐盛、鄭秀琴(2005)。正式「新移民女性」的學習及教養問題,教師天地,137,67-72。
15.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2):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