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部分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97)。台灣省社會福利手冊。省政府社會處。
台北師範學院研究小組(2000)。學前特殊教育問題研究。臺北: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台北市社會局第三科(1998):讓「愛」飛起來-漫談早期療育。福利社會雙月刊,69,26-27。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200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工作手冊。臺北:內政部兒童局。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1997)。臺北市八十七年度發展遲緩兒童個案管理服務執行成果報告。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1999)。中美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內容之比較。兒童福利論叢,3,256-290。
王天苗(1994)。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119-141。王天苗(1995)。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支援實施成效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75-103。王天苗(1996)。台灣地區心智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王天苗(1997)。規劃早期服務-跨單位間之協調與合作。臺北市推廣發展遲緩早期療育服務研討會成果報告,14-17。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王慧儀(1999)。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資源實務手冊。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王淑娟、林欣瑩(1999)。特殊幼兒保育。臺北:啟英。
王文科、徐享良、洪榮照、胡永崇、陳政見、王亦榮、李乙明、杞昭安、謝建全、黃世鈺、陳訓緯(1994)。特殊教育導論。臺北:心理。
尹麗芳(2001)。一位發展遲緩兒童在融合教育情境中學校與家庭面臨的挑戰與因應策略。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石曜堂(1994)。從兒童福利法談我國的早期療育制度。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手冊,19-23。
江亮演(1994)。身心殘障者早期療育之探討。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刊,2,165-173。余鎮軍(1997)。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現況及資源整合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沈慶盈、蔣明珊(2000)。臺北市早期療育服務體系之運作困境與整合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111-149。吳盈慧(2004)。落實多元文化-協助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適應。幼教資訊,161,16-18。吳武典、蔣興傑(1995)。「在家自行教育」學生之家長對其身心障礙子女教育安置之意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51-73。李侃璞(1990)。成年智障者年老父母之需求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周月清(1996)。成年心智障礙者對家庭的影響與未來安置模式選擇因素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45-66。周欣穎(1993)。特殊兒童家庭所面臨的問題及影響特殊兒童家庭適應能力因素之分析。學生輔導通訊,24,7-13。周玟琪、葉琇珊等譯(199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臺北:五南。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2000)。台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潮,5(4),7-12。林玉萍(2001)。從事早期療育醫師與治療師對發展遲緩的認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林惠芳(1993)。智障兒童家庭福利服務供需性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林惠芳(1997)。早期療育服務模式介紹。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40-45。
林惠芳(1998)。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服務。社會福利,134,62-64。林惠芳(2000)。民間療育機構與政府單位的分工與合作-以台灣為例。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舉辦的中外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交流研討會,臺北。
林貴美(1993)。特殊幼兒的早期介入方案。國民教育,33,1-7。林麗英(1998)。發展障礙須及早治療。社會福利,134,59-61。林麗玲(1994)。燒燙傷兒童社會支持系統與福利需求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孟瑛如(1997)。學前特教開步走不要輸在起跑點上-談早期療育的重要性。新幼教,15,4-9。洪素英(1999)。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生活素質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施怡廷(1998)。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貢明娟(1999)。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資源實務手冊。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高麗芷(1997)。早期療育手冊(一)。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
莊竣博(2000)。發展遲緩兒童之母親的孩童概念及其家庭關係。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莊凰如(1996)。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驗計劃評估。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黃世鈺(1997)。特殊幼兒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黃美涓(1997)。早期療育的重要性。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習會大會手冊,14-20。
黃淑文(2001)。早期療育服務介入後對心智障礙兒童家庭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黃麗娥(1999)。臺北市發展遲緩幼兒家長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曹玲玲(1998)。特教教師在早期療育中扮演的角色。特殊教育季刊,66,1-3。陳玉華譯(1988)。人類發展學(下冊)。臺北:華杏。
陳明賢(2000)。早期療育整合服務實施方案評估-以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陳雅鈴(2004)。新台灣之子-外籍新娘子女教養問題。幼教資訊,160,25-27。陳麗芬(2000)。公立托兒所推動早期療育相關服務對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許天威主編(1994)。學齡前特殊兒童家長手冊通報、安置暨早期療育。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印製。
許昭瑜(2002)。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介入方案之執行暨評估研究-以臺北市早期療育個案管理服務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許碧勳(2003)。幼兒融合教育。臺北:五南。
梁惠芳(1991)。顏面傷殘兒童的生活適應與福利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馮瑜婷(1993)。住院病童家庭需求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葉淑娙(1996)。早產兒父母親的壓力與社會福利服務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葉淑文(1999)。心智障礙兒童家長早期療育服務使用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張秀玉(2001)。社會工作者與行政主管對早期療育服務社會工作者角色期待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中。張秀玉(2002)。影響早期療育服務通報轉介政策執行因素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97,329-341。張秀玉(2003)。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臺北:揚智。
張美珍(1997)。早期療育手冊(一)。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
張英鵬(1998)。早期療育手冊(二)。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
張嘉妤、蔡淑桂、蘇錫全、曾純瓊與吳美珠編著(2001)。特殊幼兒教育。臺北:永大。
郭煌宗(1996)。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第145屆學術演講會論文摘要,花蓮。
郭煌宗(1998)。麻煩小天使-發展遲緩兒童與早期治療教育。臺北:遠流。
郭煌宗(1999a)。烙印--談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醫望,12,58-61。
郭煌宗(1999b)。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資源實務手冊。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郭蒨茹(1991)。淺談障礙嬰幼兒早期療育教學模式。特教園丁,7(2),19-23。
曾麗玲(1996)。影響殘障福利服務使用因素之探討-以宜蘭縣為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傅秀媚譯,Bowe, F. G. 著(1998)。嬰幼兒特殊教育-出生到五歲。臺北:五南。
萬育維(1995)。我國早期療育制度規劃之研究。臺北:內政部社會司。
黃源協(1992)。臺北市老人對政府醫療福利資源的認知、運用與需求之研究。中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楊玲芳(2000)。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中。雷游秀華(1997)。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之推動與規劃。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究會大會手冊,2-13。
鄒國蘇(1997)。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工作。臺北市推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會議手冊,3-9。
歐姿秀(1998)。福利服務介入對身心障礙幼兒家庭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蔡淑桂(2002)。發展遲緩幼兒之家長的親職教育。特殊教育季刊,82,23-27。魏瑛勳(2002)。智能障礙者之照顧者支持團體成效之探討。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劉玉蓮(2003)。社會福利機構中提供早期療育服務之師資知能、需求與問題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工作暨親職人員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臺中。廖榮利(1987)。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臺北:五南。
賴慧貞、潘文弘、徐弘正、吳坤霖、許國敏(1993)。台灣早期療育資源探討。復健醫學雜誌,21,125-132。
謝淑珍(2002)。發展遲緩幼兒溝通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羅惠玲(1996)。一般及發展遲緩幼兒父母對托兒所收托發展遲緩兒童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多元化托兒服務計畫」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羅湘敏(1998)。早期療育手冊(二)。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
二、西文部分
Allen, K. E.(1992). The exceptional child:Mainstream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lbany, New York:Delmar.
Anderson, J. G.(1973). Demographic factors affecting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A causal model. Medical Care, 11(3),104-120.
Bass, D. M., & Noelker, L. S.(1987).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aregivers on elder’s use of in-home services:An expande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8(6),184-196.
Baily, E. J., & Bricker, D.(1985). Evaluation of a three year early intervention demonstration project.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Quarterly,5(2),52-65.
Bailey, D. J., & Wolery, M.(1992). Fundamentals of early intervention,Teaching infantsand preschoolers with disabilities.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Bolig, R., Brown, R. T. , & Kuo J. H.(1992). A comparison of never-hospitalized and previously hospitalized adolescence:Self-esteem and locus of contral. Adolescence,27(105),227-234.
Bowe, F. G. (1999). Birth to five: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2nd ed.). New York:Delmar Publishers.
Bricker, D.D.(1986). An analysis of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Rttendant iss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R.J. Morris & B. Blatt(Eds.), Special education:Research and trends (pp.28-65). New York:Pergamon ress.
Combs, M. F. (1984). Early active intervention upon areas of development in the Down’s syndrome chil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46590).
Connis, R. T. (1979). The effects of sequential picturial cues,self-recording and praise on the job-task sequencing of retarded adult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2,355-361.
Cormany, E. E. (1992). Meeting the needs of parent of preschool handicapped children through increased support services(ERIC Document for Research Service No. ED354671).
Guralnick, M. J. (1990). Peer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nhandicapped children’s social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H. Foot, M. Morgan, & R. Shute(Eds.), 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pp.275-350). Sussex,England:Wiley.
Guralnick, M. J. (1997). Second-Genera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arly intervention. In the Guralnick, M.J.(Ed.)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Baltimore:Brookes Pub.
Hughes, J. N., & Hall, R. J. (1987). A proposed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Professional School Psychology,2,247-260.
Kaczmarek, L. A.(1990). Teaching spontaneous language to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handicaps:A matrix model.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 15(3),60-169.
Krout J. A. (1985). Service awareness among the elderly.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1(1),47-63.
Long, D. D. (1984).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dified language experience approach to a reading program for preopertional child.(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69132)
Mark A. F., Carolyn F.S. & Steven B. (1987). An empirically-based assessment of 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 provision and utiliza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s ,60,811-821.
Meisels, S. J. (1989).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in the nine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451-460.
Reid, W. J., & Epstein, L. (1972). Task-Centred Casework.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ittenhouse, R. K. et al. (1989). Implementing Early Intervention:Determining Eligibility for Specialized Intervention, Tingey, C.ed.
Savage, T., & Culbert, C.(1989). Early intervention:the unique role of nursing. 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5,339-345.
Shonkoff, J., & Meisels, S.(1990).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In S. Meisels & J.Shonkoff (ed.).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3-3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eonsson, R. J. (1990).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preventi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15),124-134.
Weiss, R.S.(1980). Research in early intervention. In S.L.Odon & M.B.Karnes(Eds.). Early intervention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handicaps:An empirical base (pp89-108).Baltimore:Paul.H.Brookes.
http://home.pchome.com.tw/education/je12ffery/spe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