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10: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亞倫
研究生(外文):Lai Ya Lun
論文名稱:「繪意」之探索與呈現—賴亞倫油畫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The Explo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Artistic Idea" —The Thesis of The Oil Painting Work of Lai Ya Lun
指導教授:李元亨李元亨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繪意意象關鍵字可能性代表性語彙情感象徵表現
外文關鍵詞:artistic ideathe imagethe symbolthe performanceknowledgedat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於探討「繪畫的意象與象徵」及「個人創作的技法與理念」,期能透過繪畫構成元素的解析,進而豐富個人在繪畫創作上的表現。一件藝術創作作品是無法如同數理科學般,以程式化、數據化來加以分析出一個制式的公式。而繪畫藝術是獨立且神秘並帶有趣味之生命,無須制訂一個規矩來限定它,是在細細觀看、品味後,進而來感受其所呈現的意涵與情感。
筆者認為唯有對自我創作所運用的形式符號語言能有深刻的了解,方能藉此將心中的意念、情感全然的表現無疑。也許是具象寫實的表現,也許是寫意而抽象的表達,不論形式為何,在藉由將題材變形轉化、誇張破壞之中,不斷的尋尋覓覓畫面中另一個可能性。在其中個人獨特且具有代表性的繪畫創作語彙、符號,在見多識廣和加以深化自我之下,而能讓筆者的創作找到新的方向與技法。
本研究在提出個人現階段的繪畫觀念,為自我的創作提供一個較理性的批判與分析,將自我的心智思維加以沈澱,期能在為未來拓展更為寬廣的創作境界,延續繪畫創作的深層無限的道路。
關鍵字:繪意、意象、象徵、表現
This research mainly lies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mage and the symbol of artistic drawing" and "the individual creative technique and concept", through this enabling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element of drawing to enrich the drawing creation performance of an individual. An artistic creation work is unlike any mathematics or science subjects, which relies solely on functions and statistics data to create a fixed pattern of a formula. On the other hand, artistic drawing is very mysterious, independent , and it is a life of the interest. We do not have to draw up a custom to define it . It is only 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s, experimenting and tasting to experience the feelings and emotions of the art.
The author thinks only through profound and so understanding of the symbolic language, it is only then feasible to express the emotions and concepts of art creation completely. Perhaps it is the embodiment of practical performance, or perhaps it is an abstract __expression. No matter what form it takes, by this it enabl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istortion of the article, during the exaggeration and destruction, in search of another possibility. All this will be created unexpectedly through the distinctive special characters of an individual by widening his knowledge and self-understanding, Finally it can let the author find a new way and techniques in the creation.
This research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drawing at this stage, to provide a ration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 art creation. By deepening self inner-thoughts and maturation to explore and create a wider circle of art creation and continuing a more in-depth level of infinite art creation.
Keywords: artistic idea, the image, the symbol, the performance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誌謝                         vi
目錄                         vii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3
1.2 研究目的                  7
1.3 研究範圍與方法              11
1.4 名詞釋意                 12
第二章「繪意」創作之學理基礎          15
2.1 技法的探討—主觀意象表現內在心象    16
2.1.1塞尚      16
2.1.2梵谷     17
2.1.3馬諦斯   20
2.1.4魯奧   21
2.1.5布拉克   23
2.2 內容的思索—象徵及喻意以展現生命    24
2.2.1梵谷   24
2.2.2孟克   25
2.2.3克利      26
2.2.4畢卡索     27
2.3 台灣藝術家的啟發      28
2.3.1廖繼春       28
2.3.2李元亨    29
2.3.3陳銀輝    31
2.3.4柯適中    32
第三章 「繪意」創作之形式與內容       33
3.1 「繪意」創作其表現的色彩與意象     33
3.2 「繪意」的象徵與意念分割的呈現     42
3.3 「繪意」半抽象的多向意會與思考     51
3.4 「繪意」風格的探索與發展、呈現     58
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析       64
4.1 桌上靜物      66
4.2 來一杯吧!    68
4.3 我沒醉!      70
4.4 月下情思     72
4.5 室內情思      74
4.6 窗前瓶花     76
4.7 花意     78
4.8 林居       80
4.9 鄉居       82
4.10 人生百相(Ⅱ)     84
4.11 人生百相(Ⅲ)   86
4.12 人生百相(Ⅳ)     88
4.13 吻      90
4.14 老幹    92
4.15 蘭嶼意象       94
4.16 眺望       96
4.17 故居       98
4.18 秋意     100
4.19 荷所思     102
4.20 擺渡人的歌    104
第五章 結論    105
參考文獻     108

圖目錄

圖1.恐怖的檢查 14×18.3cm 1947黃榮燦   4
圖2.少女 100×80cm李元亨   5
圖3.青蚵嫂 陳銀輝 6
圖4.潑墨仙人圖 48.7cm×27.7cm 梁楷 9
圖5.聖維多利亞山57.2 x 97.2cm 1902塞尚  17
圖6.四朵向日葵 60x100cm 1887梵谷  18
圖7.夜間咖啡館 70×89cm 1888梵谷   19
圖8.餐桌 180×220cm 1908馬諦斯   20
圖9.基督的臉 91×65cm 1933魯奧   21
圖10.小丑 44×30.5cm 1933魯奧   22
圖11.紅色圓桌 180x73cm 1939布拉克 23
圖12.麥田烏鴉 50.5x103cm 1890梵谷 24
圖13.自畫像—鐘和床之間149.5×120.5cm 1940孟克 25
圖14.死與火 83 x 67cm 1940克利   26
圖15.格爾尼卡 349.3 x 776.6cm 1937畢卡索  27
圖16.東港晨色72.5×91cm 1976廖繼春   28
圖17.期待 130×80cm 1983李元亨   30
圖18.牛頭靜物 115.5×9cm 1983陳銀輝   31
圖19.風景 72.5×60.5cm 2000柯適中   32
圖20.舞者 260x391cm 1910馬諦斯   37
圖21.桌上靜物 60.5×50cm 2002賴亞倫   39
圖22.暖意 53×45.5cm 2003賴亞倫   40
圖23.不怒而威 53×45.5cm 2003賴亞倫   40
圖24.思鄉 60.5×50cm 2002賴亞倫   45
圖25.覓 60.5×50cm 2001賴亞倫   47
圖26.鄉居 91×72.5cm 2003賴亞倫   48
圖27.樂章 91×72.5cm 2003賴亞倫   50
圖28.花非花 60.5×50cm 2000賴亞倫   54
圖29.想飛 65.5×53cm 2003賴亞倫   55
圖30.人生百相(Ⅰ) 60.5×50cm 2002賴亞倫   56
圖31.藍天、紅瓦、白牆、黃土地 53×45cm 2002賴亞倫  60
圖32.巷弄 35×27cm 2003賴亞倫   61
圖33.家門有喜 91×72.5cm 2003賴亞倫   62
圖34.杯與果 35×27cm 2003賴亞倫   62
圖35.瓶花 35×27cm 2003賴亞倫   63
圖36.桌上靜物 91×72.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65
圖37.來一杯吧! 91×72.5cm 油畫2005賴亞倫  67
圖38.我沒醉! 65.5×53cm 油畫2005賴亞倫   69
圖39.月下情思 116.5×91cm 油畫 2005賴亞倫   71
圖40.室內情思 91×72.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73
圖41.窗前瓶花 60.5×50cm 油畫 2005賴亞倫   75
圖42.花意 91×72.5cm 油畫2005賴亞倫   77
圖43.林居 65.5×53cm 油畫2005賴亞倫   79
圖44.鄉居 116.5×91cm 油畫2005賴亞倫   81
圖45.人生百相(Ⅱ) 116.5×91cm 油畫 2005賴亞倫  83
圖46.人生百相(Ⅲ) 116.5×91cm 油畫 2005賴亞倫 85
圖47.人生百相(Ⅳ)116.5×91m 油畫 2005賴亞倫 87
圖48.吻 116.5×91m 油畫 2005賴亞倫   89
圖49.老幹60.5×45.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91
圖50.蘭嶼意象91×72.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93
圖51.眺望 91×725.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95
圖52.故居 72.5×60.5cm 油畫 2005賴亞倫   97
圖53.秋意 60.5×50cm 油畫2005賴亞倫   99
圖54.荷所思 116.5×91cm 油畫 2005賴亞倫   101
圖55.擺渡人的歌 116.5×91cm 油畫 2005賴亞倫 103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池振周:《繪畫創作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2、李元亨:《李元亨藝術創作專輯》,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2001年,再版。
3、李長俊:《現代繪畫史》,台北市,大陸書局,1990年,四版。
4、李長俊譯Herbert Read:《現代繪畫史》,台北市,大陸書店出版社,1980年,四版。
5、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雄獅出版社,1987年。
6、何懷碩:《創作的狂狷》,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一刷。
7、何恭上:《近代西洋繪畫》,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8年,再版。
8、余秋雨:《藝術創作工程》,台北市,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9、呂清夫:《藝術史的軌跡=A Trace of Art History》,台北市,史博館出版,2001年。
10、佟景韓、易 英:《現代西方美學文選》。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初版一刷。
11、吳瑪悧譯克里斯提安‧哥爾哈爾:《保羅‧克利》,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三版。
12、吳瑪悧譯康丁斯基:《藝術與藝術家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再版。
13、吳瑪悧譯康丁斯基:《藝術的精神性》,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8年,再版。
14、林文榮發行:《辭海》,台北,中華書局發行,1998年。
15、郭繼生主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16、許鐘榮出版:《文心雕龍》。台北市:錦繡出版股份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再版。
17、陳彬彬:《藝術裡的秘密》,台北市,好讀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初版。
18、劉其偉:《藝術零縑》,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社,1974年。
19、劉其偉:《樂於藝》,台北市,三民書局出版社,1999年,五版。
20、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二版四刷。
21、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實際與理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四版。
22、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出版,1995年,4版。
23、龐均:《油畫技法哲學》,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三版。

二、期刊畫冊:

1、(1992)《西洋巨匠美術週刊—梵谷》001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2、(1992)《西洋巨匠美術週刊—畢卡索》02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3、(1996)《西洋巨匠美術週刊—克林姆》011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4、(1996)《西洋巨匠美術週刊—米羅》023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5、(1993)《西洋巨匠美術週刊—布拉克》038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6、(1993)《西洋巨匠美術週刊—馬諦斯》040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7、(1993)《西洋巨匠美術週刊—孟克》046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8、(1994)《西洋巨匠美術週刊—魯奧》094期。台北市:錦繡出版。
9、《台灣前輩畫家的藏寶園—參》,台北市,尊彩國際有限公司,2000年。
10、陳銀輝:《陳銀輝油性粉彩寫生作品專輯》。台中市:凡亞藝術空間出版,20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