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王大延(1996)。兒童的攻擊與暴力行為。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393-410。
2.王守珍譯(1990)。攻擊與人性(K.Lorenz原著)。台北:遠流。
3.王泳貴(2001)。阿德勒學派的理論及其在遊戲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84,11-14。4.王英珠(1997)。阿德勒學派遊戲治團體對國小兒童行為困擾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王英珠(2000)。阿德勒學派遊戲治療團體對國小兒童行為困擾適應之輔導效果。國民教育研究集刊,6,306-346。
6.王富美(2004)。社會訊息處理歷程教育方案對國小高攻擊行為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7.王櫻芬(1997)。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8.何長珠(1995)。應用遊戲治療於受虐兒的三個實例研究。輔導學報,18,1-37。9.何長珠(2002)。遊戲治療—國小輔導實務。台北:五南。
10.吳文琪、李蘭(2001)。台北市國中生之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關係。台灣衛誌,6(20),485-494。
11.吳武典、洪有義(1981)。心理衛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2.吳武典(1993)。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13.吳建昌(2000)。青少年暴力犯罪之成因:生物與精神因素。載於蔡德輝、楊士隆(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1-54頁)。嘉義: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
14.吳裕益、侯雅齡(1997)。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台北:心理。
15.李輝(1994)。影響國小兒童自我觀念發展之重要因素。國民教育,34(9/10),6-9。16.林月仙、蘇純瑩、吳裕益(2004)。國小高攻擊傾向學生行為問題處理之個案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6,139-160。
17.林建平(1993)。輔導原理與技術。台北:五南。
18.林昭溶(1996)。遊戲治療。德育學報,12,137-146。19.林素秋(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林淑娟(2003)。遊戲團體對被拒絕兒童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1.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1991)。人格心理學(E. Jerry Phares原著)。台北:心理。
22.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3.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實際-師生觀點比較。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
24.姜智惠(2003)。國小攻擊傾向兒童在阿德勒取向團體遊戲治療之轉變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5.洪莉竹(1993)。從攻擊行為理論探討欺凌行為之輔導。諮商與輔導,88,12-15。26.洪榮照、何東墀(1999)。兒童攻擊行為的認知與家庭因素之研究。特殊教學報,13,395-432。
27.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Gene Bammel & Lei Lan Burrus-Bammel原著)。台北:桂冠。
28.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 建立關係的藝術(Landreth, G. L.原著)。台北:桂冠。
29.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30.梁培勇(1995)。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31.梁培勇(1998)。遊戲治療與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32.郭國禎(1988)。社會技巧訓練對青少年攻擊行為之輔導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1,265-301。33.陳敏麗、黃松元(2005)。校園暴力的預防。諮商與輔導,232,9-14。34.陳淑敏(1999)。幼兒遊戲。台北:心理。
35.程小危、黃惠玲合編(1992)。兒童遊戲治療(Axline, V. M.原著)。台北:張老師。
36.黃光雄(1991)。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37.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38.黃慧涵(2000)。身體受虐兒童遊戲治療中的遊戲行為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博士論文。39.馮觀富等著(1996)。兒童偏差行為的輔導與治療。台北:心理。
40.葉貞屏(2000)。情障兒童在兒童中心式遊戲治療中語言表達,非語言表達,遊戲活動及玩具選擇類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73-92。
41.楊語芸譯(1997)。九o年代社會心理學。(Kay Deaux, Francis C. Dane, Lawrence S. Wrightsman原著)。台北:五南。
42.詹明欽(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3.彭德中譯(1989)。餘暇社會學(加藤秀俊原著)。台北:遠流。
44.廖心怡(2002)。紙盤遊戲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45.廖鳳池(1996)。攻擊行為的衡鑑方法與輔導策略—認知行為取向。測驗與輔導,136,2808-2812。46.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7)。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47.鄭如安(2002)。兒童遊戲治療在小學校園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93,48-54。48.鄭美芳譯(1987)。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Ellenson, A. 原著)。台北:駿馬。
49.鄭曉楓(2002)。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信念。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0.劉舒珊(2004)。阿德勒學派遊戲治療團體對「退縮─被拒絕」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1.謝淑真(2002)。性侵害受害女童在遊戲治療中遊戲行為與情緒經驗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52.羅玉霞、王麗斐(2000)。國小高年級教師面對兒童外向性行為問題的知覺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141-176。53.蕭月卿(2003)。伴隨情緒困擾的學習障礙兒童。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4.劉焜輝(1994)。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台北:天馬。
55.鍾鳳嬌(2000)。兒童遊戲治療的歷程分析。國立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12,59-62。56.魏渭堂(2001)。遊戲治療工作坊。台中市九十學年度國民小學青少年遊戲心理諮商工作坊輔導知能研習手冊。
57.教育部(1995)。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台北:教育部。
二、英文部分
1.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N. J. Prentice-Hall.
2.Carroll, J. (2002). Play therapy: the children's views.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7(3), 177-187.
3.Cattanach, A. (1995). Drama and play therapy with young children.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22, 223-228.
4.Dollard, J., Doob, L. W., Miller, N. E., Mowrer, O. H., & Sears, R. R.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5.Dodge, K. A. (1980). Social cognition and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51(1), 162-170.
6.Fall, M., Navelski, L. F., & Welch, K. K. (2002). Outcomes of a play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identified for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y Therapy, 11(2), 91-106.
7.Geen, R. G. (1990). Human aggression.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8.Goldstein, A. P. (1995). New directions in aggression red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in Taiwan and U. S. A., Kaohsiung, R. O.C.
9.Glazier, T. (1997). Play therapy for childre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ustralian Emergency Nursing Journal, 1, 52-53.
10.Kottman, T. (1995). Partners in play: 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lay therapy.Alexandria, VA: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11.Landreth, G. L. (1987). Play therapy:facilitative use of child’s play in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ing.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21(4), 253-261.
12.Miller,N. E. (1941). The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Review, 48, 337-342.
13.Sloan, S. A. (1995). Effects of aggressive therapeutic play: Does it increase or diminish spontaneous agg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ational, 59, 3677.
14.Snow, M. S., Buckley, M. R., & Williams, S. C. (1999). Case study using Adlerian play therap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55, 328-341.
15.White, J. & Allers, C. T. (1994). Play therapy with abused children : A review of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2(4), 39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