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思大林著作編譯局編。(197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
2.王建國。(2002)。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
3.王昭文。(1991)。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4.王乾任。(2002)。(Zygumunt Bauman原著)。立法者與詮釋者。台北:弘智文化。
5.古繼堂著。(1989)。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
6.成素梅譯。(2000)。(Thomas L. Goodale原著)。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昆明:雲南。
7.朱家慧。(1996)。太陽下的兩個作家:龍瑛宗和呂赫若。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8.江仁傑。(1998)。龍瑛宗、呂赫若小說中的台灣知識份子與階級。台灣歷史學會通訊。6,23-10。
9.江自得編。(2000)。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
10.江昆峰。(2004)。《三六九小報》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組碩士論文,台北。11.艾彥、逸飛譯。(2002)。(Dilthey, W.原著)。歷史中的意義。北京:中國城。
12.吳濁流著。(2001)。無花果。台北:草根。
13.呂一民、顧杭譯。(2005)。( Raymond Aron原著),知識份子的鴉片。南京:譯林。
14.呂正惠著。(1988)。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15.呂芳雄。(2004)。父親呂赫若與我的家族。印刻文學生活誌。1(4),61-77。16.巫永福。(1991)。呂赫若的點點滴滴。《文學台灣》創刊號:1991.12.25。
17.李世偉著。(1999)。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
18.李仲廣、盧昌崇著。(2004)。基礎休閒學。北京:社會科學。
19.李南衡編。(1979)。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5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20.谷風出版社譯。(1988)。(Antonio Gramsci原著)。獄中扎記。台北:谷風。
21.佘碧平譯。(2005)。(Julien Benda原著)。知識份子的背叛。上海:上海人民。
22.林至潔譯。(1995)。(呂赫若原著)。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聯合。
23.林明德譯。(2004)。(史內原忠雄原著)。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24.林國章著。(2004)。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989~1945)。台北:海峽學術。
25.林瑞明著。(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
26.施懿琳。(2004)。日治時期台灣左翼知識份子與漢詩書寫—以王敏川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誌。(8),1-34。
27.洪洁譯。(2002)。(Russell Jacoby原著)。最後的知識份子。南京:江蘇人民。
28.胡適等著。(1998)。文學與革命。台北:駱駝。
29.徐世怡。(1989)。觀光旅遊空間之社會歷史分析—以烏來為個案。思與言。27(4),3-35。30.徐彬譯。(2002)。( Karl Mannheim原著),卡爾‧漫海姆精粹,南京:南京大學。
31.馬康莊譯。(1985)。(Jonathan H. Turner原著)。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
32.涂公遂著。(1998)。文學概論。台北:五洲。
33.涂淑芳譯。(2001)。(G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原著)。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34.康箏譯。(2000)。( Geoffry Godbey原著)。你生命中的休閒。昆明:雲南。
35.張嘉元。(2003)。呂赫若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36.張譯文。(2003)。呂赫若小說之社會思想與女性意識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高雄。37.曹華靖編。(1992)。蘇俄文學史。鄭州:河南教育。
38.許俊雅著。(1995)。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
39.郭方等譯。(1992)。(Lewis Coser原著)。理念的人。台北:桂冠。
40.郭正中。(2001)。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的個案研究---以「台共書記長」林水順為例。台灣人文。6,219-240。
41.陳芳明著。(1998)。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42.陳芳明著。(1998)。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
43.陳俐甫著。(1996)。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板橋:稻香。
44.陳建忠著。(2004)。日劇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
45.陳映真等。1999。知識份子十二講。新店:立緒。
46.陳映真等著。(1997)。呂赫若作品研究。台北:聯合。
47.陳紹馨著。(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48.陳萬益。(2004)。文學是苦難的道路,是和夢想戰鬥的道路。印刻文學生活誌。1(4),78-80。
49.陶東風編。(2004)。知識份子與社會轉型。開封:河南。
50.鹿窟事件五十週年《這樣的人,那樣的年代!》系列,自由時報,91年 8月 25 日
51.傅鏗、孫慧民、鄭樂平、李煜等譯。(2004)。(Edward Shils原著)。知識份子與當權者。新店:桂冠。
52.單德興譯。(1997)。(Edward W. Said原著)。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
53.彭德中譯。(1989)。(加藤秀俊原著)。餘暇社會學。台北:遠流。
54.揚渡著。(1994)。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台北:時報。
55.游勝冠。(2000)。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新竹。56.黃石輝。(1928)。「改造」之改造。《台灣大眾時報》第十號:1928年7月9日。
57.黃琪椿。(1994)。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58.黃琪椿。(1995)。日治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下之鄉土文學論爭與台灣話文運動。中外文學。23(9),56-74。59.楊碧川著。(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
60.葉石濤著。(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61.葉芸芸。(1985)。試論戰後初期的台灣智識份子及其文學活動。文季。2(5),1-18。
62.葉智魁。(1996)。「逍遙」與「Schole」:莊子與Aristotle之休閒觀。戶外遊憩研究。7(3),79-89。63.路寒袖編。(2000)。台中縣作家與作品論文集。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
64.趙冉譯。(2000)。(John Kelly原著)。走向自由。昆明:雲南人民。
65.劉象愚編。(1999)。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66.劉繼譯。(1990)。( Herbert Marcuse原著)。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台北:久大。
67.賴明弘。(1954)。台灣文藝聯盟創立的片段回憶。《台北文物》3卷2期:1954年8月。
68.鍾瑞芳譯。(2004)。(呂赫若原著)。呂赫若日記(1942-1944)中譯本。台南:INK印刻。
69.藍博洲。(1990)。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生平再評價。《民眾日報》:1990.12.3
70.藍博洲。(1990)。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生平再評價。民眾日報:1990.12.3。
71.藍博洲著。(1995)。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
72.藍博洲著。(1995)。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
73.顧昕譯。(1992)。 (Alvin W. Gouldner原著)。中國知識份子的興起。台北:桂冠。
74.龔卓軍、石世明譯。(2001)。(Rollo May原著)。自由與命運Freedom and Destiny。新店:立續。